屈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和通假字;正确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文章,学习并归纳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句。

2、研读课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课文简析】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读《屈原列传》,我们必会被屈原那种为了国家而置个人利益荣辱于度外、存君爱国之情生死以之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深深感动,更会被他出淤泥而不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所深深折服。而这些正是当前的社会和青少年应继承和弘扬的。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疑难字词较多,因此本文应在老师的指导讲读下进行;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解决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屈原身上所体现的和被作者寄寓的一些精神和感情,着眼于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大段的夹叙夹议之文。

【教学难点】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文中作用以及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的理解为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读

【教学准备】

请学生提前预习并尝试翻译文句。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由曾学习过的《离骚》一文导入,请学生介绍屈原生平及作品,老师稍作补充。

二、结合课前预习,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一段: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封号得氏的。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

明于治乱偏义复合词,偏在“治”

以 ( 之 ) 出号令省略句

(二)研习第二段:

(1)文言字词句: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屈平属草稿未定连缀,引申为写作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更改

屈平不与同意

平伐其功自夸、夸耀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

(2)行文思路: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正直的品格,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三)研习第三段:

(1)文言字词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方正之人

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人穷则反本处境困窘,走投无路通“返”

故劳苦倦极疲困

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治乱之条贯条理

靡不毕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

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近通“现”,表现,表达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泥浆

蝉蜕于浊秽名作状,像蝉脱壳那样形作名,黑暗社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同“涅”,名作动,染黑污浊

(2)行文思路: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是主旨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最终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三部分所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四部分所写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最终自沉汩罗江。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尝试翻译下面的文章。

2、背诵第三段,思考: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4—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

二、检查背诵情况。

三、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四、五、六、七、八、九段:

(1)文言字词句:

屈平既绌通“黜”,罢免官职

齐与楚从亲通“纵”,合纵

厚币委质事楚名作状,用丰厚的礼物通“贽”,见面礼

遂绝 ( 于 ) 齐省略句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快意

如楚,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到……去省略句

而(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状语后置

顾反通“返”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作动,结为婚烟

秦,虎狼之国名作状,像虎狼一样

奈何绝秦欢友好

亡走赵,赵不内逃亡跑内:同“纳”,接纳,收留

复之秦动词,到。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眷念挂念通“返”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侥幸希望一旦,一经全部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思念使动,使…兴翻转过来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忠、贤,形作名,忠诚的人贤能的人

自为、自佐:为自、佐自,宾语前置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使动,使…灭亡,使…破败连着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名作状,像客那样表被动

(2)行文思路:四、五、六、七、八、九段写屈原被放逐后,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且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汩罗江。

(二)研习第十、十一、十二段:

(1)文言字词句: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作动,说短处,诋毁

被发行吟泽畔通“披”

颜色憔悴脸色

形容枯稿形体容貌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变化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尔通“长”,长流即江水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表反问,怎么……呢?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模仿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