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周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地理第七次周测181201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向日葵在盛开前,叶子和花白天随从东转向西。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特太阳升起。据此回答1-3题。
1.在夏季向日葵花盘刚盛开时段,日本的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比乌克兰A.小 B.大 C.相等 D.无法比较
2.为繁行,夏季时向日葵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原因可
能是朝向东方
①可得到更多太阳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②可减少正午阳光的直射,避免高温的伤花粉
③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
④有助于减少昆虫采花蜜造成伤害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向日葵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那么在我国华北地区播种向
日葵最适宜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采用物里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4-6题。
4.我国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5.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风速增大 B.水面结冰 C.水质变差 D.水库干涸
6.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降低库区大气湿 B.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C.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D.库区云雾天气减少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
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下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究成7-8题。7.有利于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水的条件是
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绿B.地处迎风坡
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地势较商,气温较低
8.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増加,气温降低
D.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离,冷空气
强盛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图3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党成9-11题
9.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乙丙甲
11.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地势 D.基岩性质
1 / 3
3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雅加达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7℃。年降水量1 650毫米。受赤道影响,11月至翌年4月为西北季风,5-10月为东南季风。
材料二图甲为“爪哇岛等高线示意图”,图乙为“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1)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4分)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2分)
岛屿面积较小,纵深小,河流短小。(2分)
(2)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角度,简述爪哇岛上常见山地的形成过程。(4分)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2分)
岩浆活动(岩浆喷发)形成火山。(2分)
(3)结合材料一和甲、乙两图,分析雅加达1月、7月降水量差异的形成原因。(6分)
1月,赤道地气压带位置偏南,对雅加达影响较大,气流上升运动显著,因此降水更多;(2分)1月,北半球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并受到地形抬升的影响,形成地形雨;(2分)而7月风带北移,受东南季风影响,因为位于背风坡地带,降水少。(2分)
(4)雅加达最高气温为何出现在10月份左右。(4分)
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太阳高度大;(2分)
此时雨季未到,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2分)37.(24分)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 m,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人们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1)说明伊塞克湖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6分)
(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6分)
(4)有人建议在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6分)
2 / 3
【答案】
(1)(6分)特点:季节变化大(1分),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2分)。
评分说明:季节变化大,得1分。夏季水位(升)高,得1分。冬季水位(降)低,得1
分。(满分2分)
原因: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2分),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1分),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1分)。
(2)(6分)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2分);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
湖水不易结冰(2分);湖泊水位深,水量大(2分)。
(3)(6分)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2分),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
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2分);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2
分)。评分说明:见“增温增湿”2分;见“西风”1分;见“地形阻挡”(抬升)1分;
见“海拔高,气温低”2分。
(4)(6分)赞成。理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
长(2分);湖区城镇分布较多,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2分);河流众多,可利用水源发
展灌溉农业(2分);能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2分)。评分说明:观点不计分,
理由的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不赞成。理由: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2分);不合理利
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2分);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
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2分)。评分说明:观点不计分,理由的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材料结合图形可知,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
候干旱;图中显示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所以该湖的水位季节变化
的特点是: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
(2)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
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
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3)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湖位于西风带,而且湖泊东部有高大山脉;当来自于大西洋、
北冰洋的气流经过湖面时可以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
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材料显示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赞成。理由: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
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图中显示湖区周边城镇分布较多,农
产品消费市场较大;有众多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水源较为充足,可利用水源发展灌溉农业;
能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理由:由于该区域气候干旱,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需要从入湖河流中大量引水,导
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
引发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区域农业发展。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