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走科技强农之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大棚的出现使很多地区的水果和蔬菜能够常年生产。据此完成7~8题。
7.农业大棚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是
A.土地B.水源C.温度D.光照
8.很多农业大棚能够自动检测大棚内的环境状况,并及时告知农户,提高管理效率。这表明
A.农业生产中人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小B.市场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C.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D.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7.C
8.D
【解析】
【分析】
根据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进行分析解答。
7.温度过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冬季温度过低的非生物因素的限制。故选:C。
(1)保护发展区中的青藏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2)适度发展区中,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农业以业(农业部门)为主,该区域与西南区大体界线甲是山脉,此山脉也是年等降水量线毫米经过的地方。
(3)优化发展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优越,从农作物熟制看,东北区是一年熟,长江中下游区是一年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流经美国中央平原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该河流为中央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和提供航运。
(3)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主要来自于南部的④区域,这里纬度低、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少,但产量高,主要得益于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特点。
(3)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农业知识和材料分析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4)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由题目所给材料可知,①为人口②为耕地③为粮食。
(5)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题型较为开放,主要从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的关系,新技术的应用,机械化水平等方面作答,能结合材料说出两点即可,如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新技术的应用也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值得推广。
(3)优化发展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优越,从农作物熟制看,东北区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区是一年两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4)右图中农业园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地形平坦和②水源充足等;根据材料可知,这里适合种植水稻。
(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无土栽培、生物技术运用等。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人们对粮食需求减少
C.优等耕地所占比重大 D.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绘制了示意图。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
(5)请结合日志,联系地理学习,说一说你的认识。(至少答出两方面)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现任政府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使得美国农民很“受伤”,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美国生产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发生后中国进口量迅速下滑, 美国农民收入减少。
材料二:美国的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最早的制造业带,城市人口密集,因此乳畜业非常发达。
材料三:“美国本土地形图” (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走科技强农之路
一、选择题
1.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改良的“海水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高质量的“巨人稻”也成功种植,其高度已经达到了2.2米,比普通人的身高还要高上很多。我国“巨人稻”的成功总之体现的农业成就是
A.农产品产量大B.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C.农业科技条件不断改善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8.很多农业大棚能够自动检测大棚内的环境状况,并及时告知农户,提高管理效率。这表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9.C
【解析】
【详解】
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途经,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证农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故选:C。
5.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鱼光互补”模式是水中养鱼,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适宜布局在水域较广、太阳能丰富,且对电力需求大的地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水域面积小,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不丰富,所以最适宜推广的是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水域面积广,市场需求大,太阳能也较丰富;故选:B。
6.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总能量巨大可再生的资源。但是,投资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很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我国是人口大国,2016年人口总量已接近14亿。
学农期间,某同学在学农日志上记下了自己的收菝:1今天我了解了人口、耕地与粮食的关系,太有收获了。在科普展厅,我看到了由中学生发明的新型柿子采摘器,它应用了3D打印和VR技术,太神奇了!”
(1)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___(方向),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___(单项选择)。
12.(1)一
(2)水资源(水源) 畜牧业 秦岭 800
(3)一 两 纬度位置(热量/气温)
(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任选其二)水稻
(5)无土栽培、生物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保护发展区中的青藏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
(2)适度发展区中,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该区域与西南区大体界线甲是秦岭,此山脉也是年等降水量线800毫米经过的地方。
面考查用比例尺求实地距离的知识。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也没用经纬线,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东北方向,该图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量的为两地图上距离为5厘米,故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500米。
(2)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地图的读图和分析能力。通过图表可知各农用地的比例;通过总量和比例的变化可知耕地面积的变化;通过对农用地比例和面积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原因,2016年我国农用地中林地比例最大,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原因可能是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和退耕还草。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11.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B.①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二、解答题
12.因地制宜与科技强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左图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区图,下右图为华南区某市农业园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50千米B.5000米 C.500米 D.50米
(2)2016年我国农用地中_____比例最大,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耕地面积_____。
(增加/不变/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_ (单项选择)
①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②退耕还草 ③毁林开荒 ④围湖造田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单项选择)
(1)右图体现出美国农业的特点是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判断乳畜带位于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流经美国中央平原的河流是______,它对中央平原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____(答出两点)
(3)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美国生产的农产品,例如棉花、大豆、葡萄酒、肉类等。我国进口的棉花主要来自_____(填右图字号),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很少,但农产品产量高,得益于美国农业生产________的特点。
14.地区生产专业化①气候市场密西西比河为农业生产提供航运和灌溉水源④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
【解析】
【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特点是地区专门化和高度机械化,生产效率高,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详解】
(1)由右图可知,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地区生产专门化,由材料二可判断乳畜带位于图中①表示的东北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加上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点睛】
本题考查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10.A
11.A
【解析】
10.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的油菜;②是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的冬小麦;③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稻;④是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新疆等地的棉花,故选A。
11.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农业发达,山东半岛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故选A。
4.D
5.B
6.B
【解析】
【分析】
“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通过在水面上设立电池板,水面下规划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面积水域的产值。
4.由题中材料可知,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最大优势是对水域及水域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能提高渔业产量、不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不能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故选:D。
(4)右图中农业园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②,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举一例:。
13.2018年10月,某校学生到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源自文库下图为学农基地平面图。阅读图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农期间,恰逢第38个世界粮食日。下图和资料卡片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关于耕地、粮食的学习材料。
9.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A.开垦林地、草地,增加粮食产量
B.大量进口农作物
C.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D.加大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粮食产量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有关知识。
13.(1)东北 C
(2)林地 减少 A
(3)D
(4)①人口②耕地 ③粮食
(5)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新技术的应用也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值得推广。
【解析】
【详解】
(1)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地图三要素和读图能力。一方面考查方向判断,另一方
4.“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提高渔业产量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成都平原D.黄土高原
6.下列说法属于太阳能资源优点的是
①清洁无污染 ②分散不稳定 ③可再生 ④ 成本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生产需要加强投入的要素是_________(填“劳动力数量”或“农业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巨人稻”体现的农业成就,阅读材料,巨人稻是袁隆平改良“海水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成功种植的高产量水稻,可知“巨人稻”的成功种植得益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C正确,ABD错,故选C。
2.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不包括
A.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B.加大科技的投入
C.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D.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 “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后完成4~6题。
2.D
【解析】
【详解】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而不是努力开垦荒地,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或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要提高农业产出,必须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加大科技的投入、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把劳动力解脱出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故答案选D。
7.农业大棚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是
A.土地B.水源C.温度D.光照
8.很多农业大棚能够自动检测大棚内的环境状况,并及时告知农户,提高管理效率。这表明
A.农业生产中人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小B.市场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C.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D.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7.C
8.D
【解析】
【分析】
根据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进行分析解答。
7.温度过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冬季温度过低的非生物因素的限制。故选:C。
(1)保护发展区中的青藏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2)适度发展区中,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农业以业(农业部门)为主,该区域与西南区大体界线甲是山脉,此山脉也是年等降水量线毫米经过的地方。
(3)优化发展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优越,从农作物熟制看,东北区是一年熟,长江中下游区是一年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流经美国中央平原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该河流为中央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和提供航运。
(3)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主要来自于南部的④区域,这里纬度低、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少,但产量高,主要得益于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特点。
(3)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农业知识和材料分析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4)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由题目所给材料可知,①为人口②为耕地③为粮食。
(5)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题型较为开放,主要从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的关系,新技术的应用,机械化水平等方面作答,能结合材料说出两点即可,如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新技术的应用也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值得推广。
(3)优化发展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优越,从农作物熟制看,东北区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区是一年两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4)右图中农业园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地形平坦和②水源充足等;根据材料可知,这里适合种植水稻。
(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无土栽培、生物技术运用等。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人们对粮食需求减少
C.优等耕地所占比重大 D.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绘制了示意图。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
(5)请结合日志,联系地理学习,说一说你的认识。(至少答出两方面)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现任政府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使得美国农民很“受伤”,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美国生产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发生后中国进口量迅速下滑, 美国农民收入减少。
材料二:美国的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最早的制造业带,城市人口密集,因此乳畜业非常发达。
材料三:“美国本土地形图” (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走科技强农之路
一、选择题
1.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改良的“海水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高质量的“巨人稻”也成功种植,其高度已经达到了2.2米,比普通人的身高还要高上很多。我国“巨人稻”的成功总之体现的农业成就是
A.农产品产量大B.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C.农业科技条件不断改善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8.很多农业大棚能够自动检测大棚内的环境状况,并及时告知农户,提高管理效率。这表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9.C
【解析】
【详解】
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途经,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证农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故选:C。
5.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鱼光互补”模式是水中养鱼,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适宜布局在水域较广、太阳能丰富,且对电力需求大的地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水域面积小,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不丰富,所以最适宜推广的是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水域面积广,市场需求大,太阳能也较丰富;故选:B。
6.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总能量巨大可再生的资源。但是,投资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很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我国是人口大国,2016年人口总量已接近14亿。
学农期间,某同学在学农日志上记下了自己的收菝:1今天我了解了人口、耕地与粮食的关系,太有收获了。在科普展厅,我看到了由中学生发明的新型柿子采摘器,它应用了3D打印和VR技术,太神奇了!”
(1)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___(方向),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___(单项选择)。
12.(1)一
(2)水资源(水源) 畜牧业 秦岭 800
(3)一 两 纬度位置(热量/气温)
(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任选其二)水稻
(5)无土栽培、生物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保护发展区中的青藏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
(2)适度发展区中,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该区域与西南区大体界线甲是秦岭,此山脉也是年等降水量线800毫米经过的地方。
面考查用比例尺求实地距离的知识。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也没用经纬线,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东北方向,该图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量的为两地图上距离为5厘米,故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500米。
(2)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地图的读图和分析能力。通过图表可知各农用地的比例;通过总量和比例的变化可知耕地面积的变化;通过对农用地比例和面积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原因,2016年我国农用地中林地比例最大,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原因可能是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和退耕还草。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11.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B.①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二、解答题
12.因地制宜与科技强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左图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区图,下右图为华南区某市农业园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50千米B.5000米 C.500米 D.50米
(2)2016年我国农用地中_____比例最大,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耕地面积_____。
(增加/不变/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_ (单项选择)
①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②退耕还草 ③毁林开荒 ④围湖造田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单项选择)
(1)右图体现出美国农业的特点是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判断乳畜带位于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流经美国中央平原的河流是______,它对中央平原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____(答出两点)
(3)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美国生产的农产品,例如棉花、大豆、葡萄酒、肉类等。我国进口的棉花主要来自_____(填右图字号),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很少,但农产品产量高,得益于美国农业生产________的特点。
14.地区生产专业化①气候市场密西西比河为农业生产提供航运和灌溉水源④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
【解析】
【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特点是地区专门化和高度机械化,生产效率高,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详解】
(1)由右图可知,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地区生产专门化,由材料二可判断乳畜带位于图中①表示的东北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加上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点睛】
本题考查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10.A
11.A
【解析】
10.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的油菜;②是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的冬小麦;③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稻;④是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新疆等地的棉花,故选A。
11.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农业发达,山东半岛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故选A。
4.D
5.B
6.B
【解析】
【分析】
“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通过在水面上设立电池板,水面下规划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面积水域的产值。
4.由题中材料可知,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最大优势是对水域及水域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能提高渔业产量、不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不能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故选:D。
(4)右图中农业园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②,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举一例:。
13.2018年10月,某校学生到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源自文库下图为学农基地平面图。阅读图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农期间,恰逢第38个世界粮食日。下图和资料卡片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关于耕地、粮食的学习材料。
9.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A.开垦林地、草地,增加粮食产量
B.大量进口农作物
C.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D.加大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粮食产量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有关知识。
13.(1)东北 C
(2)林地 减少 A
(3)D
(4)①人口②耕地 ③粮食
(5)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新技术的应用也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值得推广。
【解析】
【详解】
(1)以学农活动为背景,考查地图三要素和读图能力。一方面考查方向判断,另一方
4.“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提高渔业产量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成都平原D.黄土高原
6.下列说法属于太阳能资源优点的是
①清洁无污染 ②分散不稳定 ③可再生 ④ 成本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生产需要加强投入的要素是_________(填“劳动力数量”或“农业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巨人稻”体现的农业成就,阅读材料,巨人稻是袁隆平改良“海水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成功种植的高产量水稻,可知“巨人稻”的成功种植得益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C正确,ABD错,故选C。
2.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不包括
A.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B.加大科技的投入
C.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D.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 “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后完成4~6题。
2.D
【解析】
【详解】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而不是努力开垦荒地,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或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要提高农业产出,必须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加大科技的投入、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把劳动力解脱出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