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弯曲问题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薄板弯曲问题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薄板弯曲问题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薄板弯曲问题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孙秦

学院:航空学院

姓名:程云鹤

学号: 2011300092

班级: 01011105

薄板弯曲问题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一、一般三维体弹性系统求解微分方程体系总结

1、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

(1)连续性,即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所填满。 (2)完全弹性,物体在引起形变的外力被除去后可完全恢复原形 (3)均匀性,即假定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4)各向同性,物体的弹性在所有各个方向都相同。 (5)和小变形假定,即假定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 2、平衡微分方程

在一般空间问题中,包含15个未知函数,即6个应力分量、6个形变分量和3个位移分量,它们都是x,y,z 坐标变量的函数。对于空间问题,在弹性体区域内部,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建立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并在给定约束面或面力的边界上,建立位移边界条件或应力边界条件。然后在边界条件下根据所建立的三套方程求解应力分量、形变分量和位移分量。

在物体内的任一点P ,割取一个微小的平行六面体,如图1-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即可建立方程。

(1)分别以连接六面体三对相对面中心的直线为矩轴,列出力矩的平衡方程

0=∑M ,可证明切应力的互等性:yx xy xz zx zy yz ττττττ===,,

(2)分别以轴轴、轴、z y x 为投影轴,列出投影的平衡方程0=∑x F ,0=∑y F ,

0=∑z F ,对方程进行约简和整理后,得到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如下

???

?

??

???

=+??+??+??=+??+??+??=+??+??+??000z yz

xz z y xy

zy y x zx yx x f y x z f x z y f z y x ττσττσττσ (1-1)

3、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

现在,假定物体在任一点P 的6个直角坐标面上的应力分量 ,,z y x ,σσσyx xy xz zx zy yz ττττττ===,,为已知,

试求经过P 点的任一斜面上的应力。为此,在P 点附近取一个平面ABC ,平行于这一斜面,并与经过P 点而平行于坐标面的三个平面形成一个微小的四面体PABC ,如图1-2所示。当四面体PABC 无限减小而趋于P 点时,平面ABC 上的应力就成为该斜面上的应力。

命平面ABC 的外法线为'n ,则其方向余弦为

()()()n z n m y n l x n ===,'cos ,,'cos ,,'cos

图1-1

dx

dy

dz

图1-2

dx

dy

dz

三角形ABC 上的全应力p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用z y x p p p ,,代表.根据四面体的平衡条件进行推到,可以得出

?

?

?

??

++=++=++=.,,yz xz z z xy zy y y zx yx x x m l n p l n m p n m l p ττσττσττσ

(1-2)

设三角形ABC 上的正应力为n σ,则z y x n np mp lp ++=σ,将式1-2代入,并分别用xy zx yz τττ,,代替yx xz zy τττ,,,即得

xy zx yz z y x n lm nl mn n m l τττσσσσ222222+++++=

(1-3)

设三角形ABC 上的切应力为n τ,则由于2

2

2

2

2

2z y x n n p p p p ++=+=τσ,得 22222-n z y x n p p p στ++=

(1-4)

由式1-3和1-4可见,6个应力分量完全决定了一点的应力状态。在特殊情况下,如果ABC 是物体上受面力作用的边界面σs ,则z y x p p p ,,成为面力分量

z y x f f f ,,,于是由式1-2得空间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

()()()???

?

???=++=++=++.,,z s

yz xz

z

y s

xy zy

y

x

s

zx yx

x

f

m l n f l n m f

n m l ττσττσττσ (1-5)

应力状态有三种表示方式如下: (1)如图1-2,在图中表示 (2)应力状态矩阵

????

?

?????=z zy zx yz y yx xz xy x στττστττσσ][

该矩阵为一对称阵。 (3)应力向量

[]T ,,,,,zx yz xy z y x τττσσσσ=

4、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变状态

过空间一点P 所有方向上的线应变和角应变的集合称为P 点的应变状态,通

过该点作三个相互垂直的线元。该三线元长度改变(线应变)和线元间夹角改变(角应变)的集合就完整地代表了P 点的应变状态。三个线应变为z y x εεε,,,三个角应变为:zx yz xy γγγ,,.

应变状态的表示方式如下: (1)向量形式

[]zx yz xy z y x γγγεεεε,,,,,=

(2)矩阵形式

???????

?????????=z zy zx yz y

yx

xz xy x εγγ

γεγγγεε2

12

12121212

1

][ 5、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1)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

y

u

x v x w z u z v y w z w y v x u xy zx yz z y x ??+??=??+??=??+??=??=??=??=

γγγεεε,,,,, (1-6) 几何方程的矩阵形式为Lu =ε(在V 内),其中L 为微分算子

???????????????

?????????????????????????????

????

??=x z

y z x y z y x L 0

00000000 (2)空间问题的物理方程,在材料力学中根据胡克定律导出如下

()[]

z y x x E σσμσε+-=1,()[]x z y y E σσμσε+-=1,()[]

y x x z E

σσμσε+-=1

, z v y w yz

??+??=γ,x

w z u zx ??+??=γ,y u x v xy ??+??=γ (1-7)

根据关系Θ-=

E

μ

θ21,其中z y x εεεθ++=为体应变,z y x σσσ++=Θ为体积应力,Θ与θ间的比例常数E

μ

21-称为体积模量,可推得物理方程的另一种形式

???

? ??+-+=???? ??+-+=???? ??+-+=

z z y y x x E E E εθμμμσεθμμμσεθμμμσ211211211,,

()()()

xy xy zx zx yz yz E

E E γμτγμτγμτ+=+=+=121212,,

物理方程的矩阵形式为εσD =或σεC =,其中D 为弹性矩阵,C 为柔度矩阵,两矩阵为互逆关系。

()()()?

?

??

???

??

???

?????????????

??????

?

-------------+-=

μμμμμμμμ

μμμ

μ

μμμ

μ

μμ

μμμ12210

0012210000001221000

00011100011

10

00111)21)(1()01(E D 4、边界条件

(1)根据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可得空间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即式1-5 (2)空间问题的位移边界条件为

()()()w w v v u u s s s ===,,

(1-9)

5、按位移求解空间问题

按位移求解问题,是取位移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并要通过消元法,导出弹性体区域内求解位移的基本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将几何方程代入物理方程,得出用位移分量表示应力分量的弹性方程,再将该弹性方程代入平衡微分方程得按位移求解时所需用的基本微分方程。 6、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

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是取应力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对空间问题来说就是,就是要从15个基本方程中消去位移分量和形变分量,得出只包含6个应力分量方程,进行求解。

(1-8)

二、板弯问题基本概念及微分方程

1、有关概念

(1)在弹性力学里,两个平行面和垂直于这两个平行面的柱面或棱柱面所围成的物体,称为平板,或简称板,如下图所示。这两个平行面称为板面,而这个柱面或棱柱面称为侧面或板边。两个板边之间的厚度δ称为板的厚度,而平分厚度δ的平面称为板的中间平面,或简称为中面。如果板的厚度δ远小于中面的最小尺寸b ,这个板就称为薄板,否则就称为厚板。

(2)当薄板受有一般载荷时,总可以把每个载荷分解为两个分载荷,一个是平行于中面的所谓纵向载荷,另一个是垂直于中面的所谓横向载荷。对于纵向载荷,可以认为它们沿薄板厚度均匀分布,因而它们所引起的应力、形变和位移,可以按平面应力问题进行计算。横向载荷将使薄板弯曲,它们所引起的应力、形变和位移,可以按薄板弯曲问题进行计算。

(3)薄板弯曲时,中面所弯成的曲面,称为薄板弹性曲面,而中面内各点在垂直于中面方向的位移,称为挠度。这里只讨论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 2、薄板弯曲问题的计算假定

为了建立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除了引用弹性力学的5个基本假定外,还补充提出了3个计算假定。

(1)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线应变,即z ε可以不计。

取0=z ε,则又几何方程中的

0=??z

w

,从而得),(y x w w =。即横向位移w 只是x ,y 的函数,不随z 而变。因此,在中面的任一根法线上各点都具有相同的横向位移,也就等于挠度。

(2)应力分量yz xz ττ,和z σ远小于其余3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它们所引起的变形可以不计(注意:这三个次要应力分量本身都是维持平衡所必需的,不能

不计)。

因为不计xz τ及yz τ所引起的形变,所以有0=zx γ,0=yz γ。于是由几何方程1-6可以得

0,0=??+??=??+??z v y w x w z u 。从而得y

w

z v x w z u ??-

=????-=??, (2-1)

由于0,0,0===yz zx z γγε,可见中面的法线在薄板弯曲时保持不伸缩,并且成为弹性曲面的法线。

在上述计算假定中虽然采用了0,0,0===yz zx z γγε,但在以后考虑平衡条件时,仍然必须计入3个次要的应力分量yz xz ττ,和z σ。因此,在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中,放弃了关于zx z γε,和yz γ的物理方程。因为不计z σ所引起的形变,所以薄板的物理方程成为

()()?

???

??

???+=-=-=

xy xy x y y y x x E E E

τμγμσσεμσσε)1(2,1,1

(2-2)

(3)薄板中面内的各点都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即0)(,0)(00====z z v u 。

因为y

u

x v y v x u xy y x ??+??=??=??=

γεε,,,所以由上式得出中面内的形变分量均为零,即0)(,0)(,0)(000======z xy z y z x γεε

(2-3)

也就是说,中面的任意一部分,虽然弯曲成为弹性曲面的一部分,但它在xy 面上的投影形状却保持不变。

3、将纵向位移,各应变分量和应力分量分别都用挠度w 来表示

薄板的小挠度弯曲问题是按位移求解的,只取挠度),(y x w w =作为基本未知函数。

(1)将纵向位移u ,v 用挠度w 表示。

y

w

z v x w z u ??-

=????-=??,得),(),,(21y x f z x w u y x f z y w v +??-=+??-=由计算假定

(1-3),得0),(,0),(21==y x f y x f 。于是纵向位移表示为 z y

w v z x w u ??-=??-

=, (2)将主要应变分量xy y x γεε,,用w 表示。把①中所得的u,v 代入几何方程中的对应

项得z y

x w

y u x v z y w y v z x w x u xy y x ???-=??+??=??-=??=??-=??=222222,γεε, (a)

(3)将主要应力分量xy y x τσσ,,用w 表示。由薄板的物理方程2-2求解应力分量得

xy xy

x y y y x x E

E E γμτμεεμσμεεμσ)

1(2),(1),(122+=+-=+-=

(b)

把式a 中所得应力分量代入上式得

),(122222y w x w Ez x ??+??--=μμσ),(122222

x w y w Ez y ??+??--=μμσy

x w

Ez xy ???+-=21μτ (2-4) (4)将次要应力分量yz xz ττ,用w 表示。可以应用平衡微分方程的前两式进行求解,且因为不存在纵向载荷,体力分量0,0==y x f f ,由此得

x

y z y x z xy y zy yx x zx ??-??-=????-??-=??τσττσ

τ, 把的表达式2-4代入得

w x Ez y x w x w Ez z zx 2

2

2333211???-=???? ?????+??-=??μμτ

w y

Ez x y w y w Ez z zy

2

2

2333211???-=???? ?????+??-=??μμτ 其中引用记号22

222

y

x ??+??=?。将上两式对z 积分,得

),)1(21222y x F w x Ez zx (+???-=μτ,),)1(222

2

2y x F w y

Ez zy (+???-=μτ 其中),(),,(21y x F y x F ,可根据薄板的上、下板面的边界条件来求出,即

0)

(2

τz zx ,0)

(2

τz zy 应用这两个边界条件求出),(),,(21y x F y x F 以后,即得

yz xz ττ,的表达式

????

?????????? ??--=??????? ??--=w y z E

w x z E

zy zx 22

2222224)1(2,4)1(2δμτδμτ (2-5)

(5)将更次要应力分量z σ用w 表示。

应用平衡微分方程1-1的第三式,取体力分量为0,得

y

x z yz xz z ??-??-=??ττ

σ (c) 如果体力分量0≠z f ,可以把薄板的每单位面积内的体力和面力都归入到上板面的面力中去,一并用q 表示,即()

()

dz f f f q z z z

z z

?

-=

-

=++=2

/2

/2

2

δδδ

δ

(d)

这只会对最次要的应力分量z σ引起误差,对其它的应力分量则没有影响。

注意zy yz zx xz ττττ==,,将这两个应力分量的表达式代入式(c),得

w z E z z 4

2224)1(2????

? ??--=??δμσ 对z 进行积分,得到),(34)1(234

322y x F w z z E z +????? ??--=δμσ (e) 其中待定函数),(3y x F 可以由薄板的下版面的边界条件来确定,即()02

==δσz z

将式(e)代入,求出),(3y x F ,再代回式(e),即得z σ的表达式

w z z E w z z E z 4

2

2343322121)1(6-83124)1(2???? ??+??? ??--=???

???????? ??--??? ??--=δδμδδδδμσ

(2-6)

4、推导弹性曲面的微分方程

现在导出w 的微分方程。由薄板的上板面的边界条件()q z z -=-=2

δσ,其中q

是薄板每单位面积内的横向载荷,包括横向面力及横向体力,将z σ的表达式代入得

q w E =?-42

3

)

1(12μδ (2-7)

q w D =?4,

(2-8)

其中的)1(122

3μδ-=E D 称为薄板的弯曲刚度,它的量纲是2

2-MT L ,方程2-8称为薄板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或挠曲微分方程。

三、矩形薄板弯曲问题的求解

1、泛函和变分的概念

(1)假想函数y(x)的形式发生改变而成为新的函数Y(x)。如果对应于x 的一个定值,y 具有微小的增量)()(x y x Y y -=δ,则增量y δ称为函数y(x)的变分。可以证明导数的变分等于变分的导数,因此微分的运算和变分的运算可以交换次序。 (2)如果对于某一类函数y(x)中的每一个函数y(x),变量I 有一个值和它对应,则变量I 称为依赖于函数y(x)的泛函,记为I=I[y(x)]。简单地说,泛函就是函数的函数。

(3)基于能量原理的变分法是一种近似法,所谓变分问题,就是泛函求极值的问题。

2、弹性体的应变能

弹性体单位体积的应变能为

()zx zx yz yz xy xy z z y y x x U γτγτγτεσεσεσ+++++=

2

1

1 (3-1)

也可以称为应变比能。

整个弹性体的应变能为???Ω

Ω=d U U 1,其中Ω为弹性体的体积,将其代入式

3-1得Ω+++++=

???Ω

d U zx zx yz yz xy xy z z y y x x )(21

γτγτγτεσεσεσ (3-2)

可以将应变能表示为用应力或应变表达的形式,可以证明弹性体的应变比能对于任一应力分量求导就等于相应的应变分量,弹性体的应变比能对于任一应变分量的偏导数就等于相应的应力分量。 3、虚位移原理

设有一弹性体在外力(包括体力分量X,Y ,Z 和一部分面力分量Z Y X ,,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假如有一组位移分量u,v,w ,既能满足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又能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及用位移分量表示的应力边界条件。设想在弹性体几何约束所允许的条件下,给它一个任意的微小的变化,即所谓的虚位移或位移变分

w v u δδδ,,,得到一组新的位移w w w v v v u u u δδδ+=+=+=''',,

此时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即虚功为

?????+++Ω++=Ω

dS w Z v Y u X d w Z v Y u X A p

S )()(δδδδδδδ

(3-3)

其中Ω为弹性体的全部体积,S 为弹性体的全部表面积,p S 为给定外力的表面,

u S 为给定位移的表面。假定弹性体在虚位移的过程中没有温度和速度的改变,即没有热能和动能的改变。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应变能在虚位移上的增量U δ应当等于外力在虚位移所做的虚功A δ,即A U δδ=

得位移变分方程

?????+++Ω++=Ω

dS w Z v Y u X d w Z v Y u X U p

S )()(δδδδδδδ

(3-4)

按照变分原理??????Ω

Ω

Ω=Ω=d U d U U 11δδδ

其中1U δ为单位体积应变能的增量。把应变比能看作应变分量的函数,由上式得

???Ω???

? ????+??+??+??+??+??=zx zx yz yz xy xy z z y y x x U U U U U U U δγγδγγδγγδεεδεεδεεδ1

11111

=()???Ω+++++Ω

d zx zx yz yz xy xy z z y y x x δγτδγτδγτδεσδεσδεσ

将式3-4代入得

()()()????????Ω

+++++=+++Ω++Ω

Ω

d dS

w Z v Y u X d w Z v Y u X zx

zx

yz

yz

xy

xy

z

z

y

y

x

x

S p

δγτδγτδγτδεσδεσδεσδδδδδδ (3-5)

这就是虚位移原理的表达式,也可称为虚功方程。由此,弹性体的虚位移原理可叙述为:设一弹性体在已知体力和面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在虚位移过程中,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等于弹性体所积累的虚应变能。 4、最小势能原理

根据式3-4,由于虚位移是微小的,在虚位移过程中,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认为保持不变,所以式3-4右边的积分号内的变分记号δ可提到积分号前并整理得

0()(=?

?

???

?++-Ω++-?????Ω

dS w Z v Y u X d Zw Yv Xu U p

S )δ 取A=?????Ω

+++Ω++dS w

Z v Y u X d Zw Yv Xu p

S )()(,显然A 为外力在实际位移u,v,w 上所做的功。假设外力是势力场中的力,则(-A )应等于外力的势能,用记号V 表示。弹性体的应变能和外力势能之和,称为弹性系统的总势能,用记号∏表示,得

0)=+=∏V U (δδ

得最小势能原理:在给定外力作用下而保持平衡的弹性体,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称为极值。当考虑二阶变分时,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极值是最小值。 5、求解薄板弯曲问题

(1)存在于弹性体中的应变能为

Ω+++++=

???Ω

d U zx zx yz yz xy xy z z y y x x )(21

γτγτγτεσεσεσ (3-6)

根据薄板弯曲问题中的有关假设yz xz z γγσ,,是为次要应力分量,在式3-6中略去有关的项,利用物理方程消去应变分量得

()

Ω??

????++-+=???

Ωd E U xy y

x y x 22

221221τμσμσσσ 将式2-4代入上式,得用位移w 表示的应变能为

()

()??????????

??????????????? ?????-????--?-=dxdydz y x w y w x w w z E U 22222222

2212)1(2μμ 将上式对z 积分并整理得等厚薄板的应变能U 可表达为

()

?????

????

??????????????? ?????-????--?=dxdy y x w y w x w w D U 22222222)1(22μ (3-7)

对于板边全部固定的任何形式的板和板边w=0的矩形板,可对式3-7进行化简,用分部积分可得

?????????????+????-?????=?????-?????=??????dxdy

y w

x w dy x w y w dx x w

y x w dxdy y x w x w dx x w y x w dxdy y x w y x w s s s 22

22

22

222222

其中s 为薄板的边界

对于固定边,不论边界形状如何可得0222222=???

?

???????? ?????-??????dxdy y x w y w x w ,在该情况下薄板应变能表达式为dxdy y w x w D U ?????

?

????+??=2

22222 (3-8)

(2)薄板弯曲问题中的边界条件

设图中OA 边是固定边,OC 边是简支边,AB 边和BC 边是自由边。 沿着固定边OA(x=0),薄板的挠度w 等于零,弹 性曲面的斜率

x

w

??(即转角)也等于零,所以边界 条件是0,0)(0

0=???

????===x x x w w

沿着简支边OC(y=0),薄板的挠度w 等于零,弯矩y M 也等于零,所以边界条件是0)(,0)(00====y y y M w

用挠度w 表示为0,0)(0

22220

=???? ????+??===y y x w y w w μ

如果前一个条件得到满足,即挠度w 在整个边界上都等于零,则22x

w

??在整个

边界上也等于零,所以简支边OC 的边界条件可以简写为0,0)(0

220

=???? ????===y y y w w

6、薄板弯曲问题中Ritz 法

薄板中总势能为∏为挠度w 的泛函,设定一组包含若干待定系数的挠度的级数形式的表达式,其中每一分量均满足问题中的边界条件,根据最小势能原理,求解使总势能∏取最小值的待定系数,即可求得挠度的表达式,这是求解薄板弯曲问题的Ritz 法。

7、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重三角级数解

求解薄板的小挠度弯曲问题,首先要在板边的边 界条件下,由弹性曲面微分方程求出挠度w 。

当无支座沉陷时,对于四边简支的矩形薄板, 边界条件是

??

?????

?

?

???

???=????

????==???? ????==???? ????==????

????=========0,0)(0,0)(0,0)(0,0)(220

22

0220220b y b y y y a x a x x x x w w x w w x w w x w w (a) 取挠度w 的表达式为如下重三角级数b

y

n a x m A w m n mn ππsin sin

11∑∑∞

=∞

== (b) 其中的m 和n 是正整数,代入式(a),可见全部边界条件都能满足,为了求出系数mn A ,将式(b)代入微分方程得

∑∑∞

=∞

==???

? ??+12

122224

),(sin sin m mn

n y x q b y n a x m A b n a m D πππ 将式右边的载荷q(x,y)展开成重三角级数,即

∑∑∞

=∞

==11sin sin

),(m n mn b

y n a x m a y x q ππ (c) 式中的mn a 可以按三角级数的通常确定方法进行求解,解得

dxdy b

y

n a x m y x q ab a a b mn ππsin sin ),(400??=

得系数?

??

? ??+=

?

?222240

sin sin

4b n a m abD dxdy b y

n a x m q A a b

mn πππ (f) 当薄板受横向均布载荷时,q 成为0q ,式(f)中的积分式成为

)

cos 1)(cos 1(sin sin

200

0πππππn m mn ab

q dxdy b y n a x m q a b --=??

由式(f)得2

22

2

260)

cos 1)(cos 1(4???

?

??+--=

b n a m Dmn n m q A mn πππ或

)5,3,15,3,1(162

22

22

60

?=?=???

?

??+=

n m b n a m Dmn q A mn ;π

代入式(b),即得挠度的表达式

∑∑∞=∞

=???

? ??+=

5,3,15

,3,12

222260

sin sin

16m n b n a m mn b y

n a x m D q w πππ

当薄板在任意一点),(ηξ受集中载荷F 时,可以用微分面积dxdy 上的均布载荷

dxdy F 来代替分布载荷q ,式(f)中的q 除了在),(ηξ处的微分面积上等于dxdy F

以外,在其余各处都等于0,此时

dxdy b n a m dxdy F b n a m abD A mn πη

πξπsin sin 4222224?

??

?

??+=

b

n a m b n a m a b D F

πη

πξπsin

sin 42

22224

???

? ??+=

代入式(b)得挠度的表达式为b y n a x m b n a m b n a m abD F

w m n πππη

πξπsin sin sin sin

411

2

22224∑∑∞=∞

=???

?

??+=

8、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Ritz 法求解

其边界条件同(a),取挠度表达式为b

y

n a x m A w m n mn ππsin sin

11∑∑∞

=∞

== (g) 则∑∑∞=∞=???????????

??-=??112

22sin sin m n mn b y n a x m a m A x w πππ

∑∑∞=∞=???

????????

??-=??1122

2s i n s i n m n mn b y n a x m b n A y w πππ

∑∑∞=∞=??

?

???=???1122c o s c o s m n mn b y n a x m ab mn A y x w πππ 应变能的表达式为()

????

?

??????????????????? ?????-????--?=dxdy y x w y w x w w D U 22222222)1(22μ ????

???????????? ?????? ?????-????+???? ?????+???? ????+???? ????=dxdy y x w y w x w y x w y w x w D 22222222222222222μ

将挠度偏微分的算式代入,根据

2

00

200

2200

2

4sin sin 4

cos cos 4

sin sin πππππππab dxdy b y n a x m ab dxdy b y n a x m ab

dxdy b y n a x m a b a b a b

===?????? 整理得2

22222211

2

8???

?

??+=∑∑

∞=∞

=b n a m DabA U m n mn

ππ 横向均布载荷作用时外力的势能为

∑∑??∑∑∞=∞=∞

=∞

=???

?

?-=-=1120001104sin sin m n mn a

b

m n mn mn ab A q dxdy b y n a x m A q V πππ

总势能为∑∑∞

=∞

=???

?

????-???? ??+=∏11202222222248m n mn mn

mn ab A q b n a m DabA πππ 应用Ritz 法得

0=?∏

?mn

A 解得2

22

2

260

16???

?

??+=b n a m Dmn q A mn π

代入式(g),即得挠度的表达式∑∑∞

=∞

=???

? ??+=

5,3,15

,3,12

222260

sin sin

16m n b n a m mn b y

n a x m D q w πππ

受集中载荷F 时,外力的势能为

∑∑∑∑∞=∞

=∞=∞=??

?

?

?

-=-=1111sin sin sin sin m n mn m n mn b n a m FA dxdy b n a m A dxdy F V πηπξπηπξ

总势能为???

-???

? ??+???=∏∑∑∞

=∞

=b n a m FA b n a m DabA mn m n mn πηπξππsin sin 82

122222212 应用Ritz 法得

0=?∏

?mn

A ,解得b

n a m b n a m abD F

A mn πη

πξπsin

sin 42

22224

?

??

? ??+= 代入式(g),即得挠度的表达式为b y n a x m b n a m b n a m abD F

w m n πππη

πξπsin sin sin sin

411

2

22224∑∑∞=∞

=???

?

??+=

2、四边固支矩形薄板的Ritz 法求解

当无支座沉降时,对于四边固支的矩形薄板,边界条件是

???

??

?

?

?

???

??=???

????==???

????==???

????==???

????=========0,0)(0,0)(0,0)(0,0)(0

00

0b y b y y y a x a x x x x w w x w w x w w x w w

取挠度的表达式为b

y

n a x m A w m n mn ππ211

2

sin sin ∑∑∞=∞

== 对其进行微分运算得

∑∑∞=∞==??1122sin sin m n mn a x

m b y n a m A x w πππ ∑∑∞=∞==??121

2

2222sin 2cos 2m n mn b y

n a x m a m A x w πππ ∑∑∞=∞==??1122sin sin m n mn b y n a x m b n A y w πππ ∑∑∞=∞==??1212

2222sin 2cos 2m n mn a

x

m b y n b n A y w πππ

应变能的表达式为dxdy y w x w D U ?????

?

????+??=2

22222 且有∑∑?

?∞=∞

==???

? ????1132442

02243m n mn a b

a b

A m dxdy x w π ∑∑?

?∞=∞

==???

? ????1132442

02243m n mn a b

b a

A n dxdy y w π ∑∑?

?∞=∞

==???

? ??????112

2422

022224m n mn a b

ab n m A dxdy y w x w π 将其代入应变能的表达式,整理得

()

22224444113

34

2

2338b a n m a n b m b

a DA U m n mn ++=∑∑∞

=∞

=π 当横向均布载荷作用时,外力的势能为

??∑∑∑∑∞

=∞=∞

=∞

=-=-=a

b

m m n mn n mn ab

q A dxdy b y n a x m A q V 00111

0212

04sin sin ππ

总势能为∑∑∞

=∞

=??????-++=+=∏1102

22244443

3424)233(8m n mn mn ab q A b a n m a n b m b

a DA V U π 应用Ritz 法,令0=?∏?mn A ,即

04)233(402

2224444334=-++ab q b a n m a n b m b a DA mn π 解得)

233(2222444440

44b a n m a n b m D q b a A mn ++=π

得挠度∑∑∞=∞

=++=112

2224444422

044)

233(sin sin m n b a n m a n b m D b y

n a x m q b a w πππ 当集中载荷作用时

∑∑∑∑∞=∞=∞

=∞=-==111

22221sin sin sin sin -V m m n mn n mn b a FA dxdy b a A dxdy F πηπξπηπξ ∑∑∞

=∞

=??

????-++=+=∏1122222244443

342sin sin )233(8m n mn mn b a FA b a n m a n b m b a DA V U πηπξπ 应用Ritz 法,令

0=?∏

?mn

A ,即

0sin sin )233(42222224444334=-++b

a F

b a n m a n b m b a DA mn πηπξπ 解得)

233(sin sin 42

22244

4

44

2

2

33b a n m a n b m D b a b Fa A mn ++=

ππη

πξ

得挠度∑∑

∞=∞

=++=11

22224444422

2

2

33)

233(sin

sin sin sin 4m n b a n m a n b m D b y

n a x m b a b Fa w ππππη

πξ

四、利用Patran 和Nastran 建模对矩形薄板弯曲问题进行求解

1、Patran 建模和Nastran 分析的一般流程和分析中所设置的数据

导入或建立几何模型→选择分析求解器→划分有限元网格→施加约束及载荷边界条件→设置材料特性及单元特性→设置分析参数→提交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后处理。

设置矩形薄板的数据如下:长5(m),宽4(m ),薄板厚度为0.01(m ),弹性模量为10e9(Pa),泊松比为0.3,横向均布载荷合力为10N ,中心集中载荷为10N 。分别对四边简支和四边固支的情况进行求解 2、后处理之后软件分析结果

各情况下的位移云图如下所示:

四边简支矩形薄板受横向均布载荷情况下的位移云图:

实验三 实木弯曲实验

实验三实木弯曲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人们对木制品的要求,无论是功能需求方面,还是美学欣赏方面,在很多场合下,都需要将木材加工成各种弯曲结构,如曲木家具,运动器材等,工艺制品和拱形门窗等。但是木材是一种难以弯曲的材料,自足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将木材软化,然后弯曲成形的技术,木材成功弯曲的关键是要使木材充分地软化。而本次实验的目的则是使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木材软化与弯曲成形的机理,了解和掌握木材软化和弯曲成形的工艺技术。 二、实验原理 木材弯曲时,以中性层为分界形成凹凸两面,在凸面产生拉伸应力,使凸面木材有不同程度的伸长;凹面产生压缩应力,使凹面木材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其应力分布是由表面向中间逐渐减少,中间一层纤维(中性层)既不受拉伸,也不受压缩。当所受的拉伸和压缩应力超过该种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或压缩强度极限时,木材就遭到破坏。 三、实验步骤 实木弯曲成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塑化(软化)、弯曲和定型(在模型框架中干燥冷却)。 (1)塑化(软化)——将准备好的木材放在一定条件(压力、温度、湿度)的蒸汽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软化,时间的长短与木材的初始含水率,树种和木材的厚度有关。木材弯曲最合适的含水率,是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妈20%-30%,此时木材强度最小,可产生的变形最大。使用实木软化专用设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消耗较少的能量将木材转变为可以弯曲的状态。 (2)弯曲——在弯曲时,将工件自由地放在金属薄板中,以扼制弯曲过程中工件外表的拉伸,进而被弯曲成一定的形状。在弯曲过程中,弯曲构件内部将形成张力,这种张力在以后的定型阶段将完全消除。此外,还要对工件进行降温处理,并消除弯曲工艺流程中必须的水分,最好的方法是将其放在低温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为了使工件保持需要的形状,应将工件夹在一个干燥架上。

金属性能试验方法及标准

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351//1995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1479//1984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 GB/T1480//1995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 GB/T1481//1998金属粉末(不包括硬质合金粉末)在单轴压制中压缩性的测定GB/T1482//1984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2105//1991金属材料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及泊松比测量方法(动力学法)GB/T2522//1988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2523//1990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GB/T3651//1983金属高温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GB/T3655//2000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GB/T3656//1983电工用纯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3657//1983软磁合金直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3658//1990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4067//1999金属材料电阻温度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4339//1999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5026//1985软磁合金振幅磁导率测量方法 GB/T5158.4//2001金属粉末总氧含量的测定还原-提取法 GB/T5225//1985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K值法 GB/T5778//1986膨胀合金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5985//1986热双金属弯曲常数测量方法 GB/T5986//2000热双金属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GB/T5987//1986热双金属温曲率试验方法 GB/T6524//1986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光透法 …… 第二篇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1//19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T1818//19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 GB/T2039//1997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 GB/T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3075//1982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 GB/T3808//2002摆锤式冲击试验方法 GB/T4157//1984金属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恒负荷拉伸试验方法

薄板弯曲实验报告-2

金属薄板的弯曲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薄板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 (2)熟悉衡量金属薄板弯曲性能的指标——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主要影响因素。 (3)掌握测定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实验方法。 2.实验内容 (1)认识弯曲过程,分析板料轧制纤维方向和板料成形性能对相对弯曲半径(R/t)的影响。 (2)了解如何通过调整行程完成指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如何进行定位完成指定边高的弯曲, 分析板厚和弯曲角度对相对弯曲半径的影响。 (3)观察弯曲过程和弯曲回弹现象。 (4)掌握万能角度尺、半径规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模具尺寸参数和板料基本尺寸。 (5)熟悉板料折弯机的操作使用。 3.实验原理 弯曲是将板料、型材或管材在弯矩作用下弯成一定曲率和角度的制件的成形方法。在生产中由于所用的工具及设备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弯曲方法,但各种方法的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 弯曲开始时,如图1(a)所示,凸、凹模与金属板料在A、B处相接触,凸模在A点处所施的外力为2F,凹模在B点处产生的反力与此外力构成弯曲力矩M=2Fl0。随着凸模逐渐进入凹模,支承点B将逐渐向模中心移动,即力臂逐渐变小,由l0变为l1,…,l k,同时弯曲件的弯曲圆角半径逐渐减小,由r0变为r1,…,r k。当板料弯曲到一定程度时,如图1(c)所示,板料与凸模有三点相互接触,这之后凸模便将板料的直边朝与以前相反的方向压向凹模,形成五点甚至更多点接触。最后,当凸模在最低位置是,如图1(d)所示,板料的角部和直边均受到凸模的压力,弯曲件的圆角半径和夹角完全与凸模吻合,弯曲过程结束。 (a)(b)(c)(d) 图1 弯曲过程示意图 和所有的塑性加工一样,弯曲时,在毛坯的变形区里,除产生塑性变形外,也一定存在有弹性变形。当弯曲工作完成并从模具中取出弯曲件时,外加的载荷消失,原有的弹性变形也随着完全或部分地消失掉,其结果表现为在卸载过程中弯曲毛坯形状与尺寸的变化。这个现象为弹复,也叫回弹。回弹可以通过补偿法(图2(a),(b))、校正法(图2(c))、三点式折弯(图2(d))等方法进行抑制。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三种最为常见的弹簧,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怎么计算,东莞市大朗广原弹簧制品厂为您详解,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计算公式。 一、压力弹簧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 二、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

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三、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第12章 薄板的小挠度弯曲问题

第十二章薄板的小挠度弯曲问题知识点 薄板的基本概念 薄板的位移与应变分量 薄板广义力 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基本方程薄板自由边界条件的简化 薄板的莱维解 矩形简支薄板的挠度基尔霍夫假设 薄板应力 广义位移与薄板的平衡 薄板的典型边界条件 薄板自由边界角点边界条件挠度函数的分解 一、内容介绍 薄板是工程结构中的一种常用构件,它是由两个平行面和垂直于它们的柱面所围成的物体,几何特征是其高度远小于底面尺寸,简称板。薄板的弯曲变形属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由于数学求解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首先建立应力和变形分布的基本假设。 根据薄板的外载荷和几何特征,外力为横向载荷,厚度远小于薄板的平面宽度,可以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引入一些基本变形假设,抽象建立薄板弯曲的力学模型。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是由基尔霍夫基本假设作为基础的。 根据基尔霍夫假设,采用位移解法,就是以挠度函数作为基本未知量求解。因此,首先将薄板的应力、应变和内力用挠度函数表达。然后根据薄板单元体的平衡,建立挠度函数表达到平衡方程。 对于薄板问题,边界条件的处理与弹性力学平面等问题有所不同,典型形式有几何边界、混合边界和面力边界条件。 二、重点 1、基尔霍夫假设; 2、薄板的应力、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3、薄板小 挠度弯曲问题的基本方程;4、薄板的典型边界条件及其简化。 §12.1 薄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学习要点: 本节讨论薄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薄板主要几何特征是板的中面和厚度。首先,根据几何尺寸,定义薄板为0.5≤δ/b≥1/80,并且挠度小于厚度的五分之一,属于小挠度问题。对于小挠度薄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将主要产生弯曲变形。 根据薄板的外载荷和几何特征,外力为横向载荷,厚度远小于薄板的平面宽度,可以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引入一些基本变形假设,抽象建立薄板弯曲的力学模型。 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是由三个基本假设作为基础的,因为这些基本假设是由基尔霍夫首先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基尔霍夫假设。 根据上述假设建立的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是弹性力学的经典理论,长期应用于工程问题的分析。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学习思路: 1、薄板基本概念; 2、基尔霍夫假设 1、薄板基本概念 薄板是工程结构中的一种常用构件,它是由两个平行面和垂直于它们的柱面所围成的物体,几何特征是其高度远小于底面尺寸,简称板 薄板的弯曲变形属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由于数学求解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首先建立应力和变形分布的基本假设。 薄板的上下两个平行面称为板面,垂直于平行面的柱面称为板边,如图所示。两个平行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板厚,用δ 表示。平分板厚的平面称为板的中面。 设薄板宽度为a、b,假如板的最小特征尺寸为b,如果δ/b≥1/5,称为厚板;

弹簧的计算公式.doc

压缩弹簧参数计算 G/(Kg/mm 许用剪切应力 [ τ]最大许用 線徑d 压力(mm) 中徑 D(mm) 有效圈數n 材质) (Mpa)Ps(Kg.f) 20 110 5 60Si2Mn 8000 740 2154.368 圆柱螺旋压缩与拉伸弹簧的设计 1圆柱弹簧的参数及几何尺寸 1、弹簧的主要尺寸(见右图) 如图所示,圆柱弹簧的主要尺寸有:弹簧丝直径d、弹簧圈外径 D、弹簧圈内径 D1,弹簧圈中径 D2,节距 t、螺旋升角 a、自由长度 H0等。 2、弹簧参数的计算 弹簧设计中,旋绕比(或称弹簧指数)C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C=D2/d ,弹簧指数愈小,其刚度愈大,弹簧愈硬,弹簧内外侧的应力相差愈大,材料利用率 低;反之弹簧愈软。常用弹簧指数的选取参见表。 弹簧丝直径 d (mm )0.2 ~ 0.4 0.5 ~1 1.1 ~ 2.2 2.5~6 7~ 16 18~40 C 7~14 5~ 12 5~ 10 4 ~10 4 ~8 4 ~6 弹簧总圈数与其工作圈数间的关系为: 弹簧节距 t一般按下式取: (对压缩弹簧); t=d (对拉伸弹簧); 式中:λ max ---弹簧的最大变形量; --- 最大变形时相邻两弹簧丝间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0.1d 。 弹簧钢丝间距: δ=t-d; 弹簧的自由长度: H=n ·δ +(n0-0.5)d(两端并紧磨平); H=n ·δ +(n0+1)d(两端并紧,但不磨 平)。弹簧螺旋升角: ,通常α取 5 ~90 。 弹簧丝材料的长度: (对压缩弹簧);

(对拉伸弹簧); 其中 l为钩环尺寸。2弹簧的强度计算 1、弹簧的受力(见右图) 图示的压缩弹簧,当弹簧受轴向压力,弯矩 M=FRsin α,切向力 Q=Fcos 螺旋角α的值不大(对于压缩弹簧为簧丝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力将是扭矩 F时,在弹簧丝的任何横剖面上将作用着:扭矩T=FRcosαα和法向力 N=Fsinα(式中R为弹簧的平均半径)。由于弹簧 6~ 90 ) ,所以弯矩 M和法向力 N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弹 T和切向力 Q。α的值较小时, cos α≈可1,取 T=FR 和 Q=F 。这 当拉伸弹簧受轴向拉力 F时,弹簧丝槽剖面上的受力情况和压缩弹簧相同,只是扭矩 Q均为相反的方向。所以上述两种弹簧的计算方法可以一并讲述。 T和切向力2、弹簧的强度 从受力分析可见,弹簧受到的应力主要为扭矩和横向力引起的剪应力,对于圆形弹簧丝 系数 Ks 可以理解为切向力作用时对扭应力的修正系数,进一步考虑到弹簧丝曲率的影响,可得 式中 K为曲度系数。它考虑了弹簧丝曲率和切向力对扭应力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钢丝直径 3、弹簧的刚度 圆柱弹簧受载后的轴向变形量 式中 n 为弹簧的有效圈数;G为弹簧的切变模量。 这样弹簧的圈数及刚度分别为

T.金属材料的常用试验标准.

T.金属材料的常用试验标准: GB2280—87(金属拉伸-旧) GB228-2000(金属拉伸-新) GB7314-87(金属压缩) GB/T14452-93(金属弯曲) GB/T232-1999(金属弯曲) GB10120-1996(金属松弛)) GB/T4338-1995(金属高温拉伸) GB5027-85(金属薄板r值) GB5028-85(金属薄板n值) GB3355-82(纵横剪切) GB8653-1988(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方法) GB3851-83(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的测定) HB5143-96(金属拉伸) HB5195-96(金属高温拉伸) HB5280-96(金属箔材拉伸) HB5177-96(金属丝材拉伸) HB5145-96(金属管材拉伸) ASTM E8-99(美标金属拉伸) ASTM E290-97a(美标金属弯曲) JIS Z2241-1998(日标金属拉伸) JIS Z2248-1998(日标金属弯曲) BS 4483-1985(英标金属拉伸) BS 1639:1964(英标金属弯曲) DIN 50125-1991(德标金属拉伸) DIN 50111-1987(德标金属弯曲) ISO 6892-1998 (E)(国际标准金属拉伸) ISO 7348-1985 (E)(国际标准金属弯曲) 橡胶材料常用试验标准: GB/T528-92(橡胶拉伸试验) GB/T529-1999(硫化橡胶或热塑橡胶撕裂强度测定) GB530-81(硫化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方法) GB1684-85(硫化橡胶短时间静压缩试验方法) GB9871-88(硫化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GB/T15254-94(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180度剥离试验)GB/T1701-2001(硬质橡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GB/T2438-2002(硬质橡胶压碎强度的测定) GB/T1696-2001(硬质橡胶弯曲强度的测定) GB11211-89(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HG4-852-81(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扯离强度的测定方法)HG4-853-81(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HG/T2580-94橡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13936-92(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剪强度的测定方法)GB/T1700-2001(硬质橡胶抗剪强度的测定)

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00 EA A P == ε σε 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的测定 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бb 和强度极限бS ,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或截面收缩率ψ,反映了材料缩性变行的能力,为了表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行的难易程度,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材料弹性模量E 的意义通常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零件按应力设计定型,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服役过程中,是以其所受负荷而产生的变性量来判断其刚度的。一般按引起单为应变的负荷为该零件的刚度,例如,在拉压构件中其刚度为: 式中 A 0为零件的横截面积。 由上式可见,要想提高零件的刚度E A 0,亦即要减少零件的弹性变形,可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和适当加大承载的横截面积,刚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零件服役时稳定性,对细长杆件和薄壁构件尤为重要。因此,构件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来说,弹性模量E 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 ,也叫杨氏模量。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值称为泊松比μ,也叫横向变性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因此金属才料拉伸时弹性模量E 地测定是材料力学最主要最基本的一个实验,下面用电测法测定低碳钢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 (一) (一) 试验目的 1. 1.用电测方法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及泊松比μ; 2. 2.验证虎克定律; 3. 3.掌握电测方法的组桥原理与应用。 (二) (二) 试验原理 1.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 一般采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试验,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其荷载与变形关系为: 0EA PL L ?= ?(1) 若已知载荷ΔP 及试件尺寸,只要测得试件伸长ΔL 即可得出弹性模量E 。 (2) 由于本试验采用电测法测量,其反映变形测试的数据为应变增量,即 (3) 所以(2)成为: (4) 0)(A L PL E ???= )(L L ??= ?εε ???= 10A P E

压力弹簧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大量自学内容可能对你会有帮助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490242.html,/study.asp?vip=3057729

冷轧薄钢板通用标准

冷轧薄钢板通用标准 LP—QB—00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材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范等。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不大于4mm的冷轧薄钢板。 2、引用标准 GB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23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708 冷轧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2975 钢材力学等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3076 金属薄板标准试验方法 GB700 碳素结构钢 GB1591 低压合金结构钢 3、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1.分类及代号 3.1.1. Q:切边 BQ:不切边 3.1.2: A:较高精度 B:普通精度 3.2.尺寸:所有钢板尺寸均为: a:1000*1500 b:1250*2500 c:1400*2500

3.3.尺寸允许偏差: 3.3.1.厚度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3.3.2.宽度偏差:见表2 表2 3.4.外形: 3.4.1.钢板的每米的不平度按表3 表3 mm

3.4.2.钢板相应切成直角,切斜不得使钢板长度和宽度小于公称尺寸,并须保证订货公称尺 寸的最小矩形。 3.4.3.钢板的同板差,不得大于厚度公差之半。 3.5.尺寸测量 3.5.1.钢板厚度:在距离边部不小于40mm处测量。 3.5.2.钢板的不平度: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卡尺进行测量,测量钢板与平台之间的最大距离。 3.6.重量: 钢板按实际重量式理论重量交货,理论重量计算钢的密度,碳素钢为7.85g/cm3。 4、技术要求: 4.1.牌号和化学成分 4.1.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份应符合GB700或GB1591的规定。 4.1.2.成品钢板的化学成份,允许偏差应符合GB222的规定。 4.2.交货状态 4.2.1钢板以退火状态交货 4.2.2.供应状态钢板的表面应为光亮的或粗糙的。 4.3.工艺性能 4.3.1.钢板均应作180度弯曲试验,弯芯直径符合GB700或GB1591的规定,试样弯曲处的外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断裂和起层。 4.3.2.根据需要,冷冲压用碳素结构钢Q235和低合金结构钢的钢板右进行弯芯直径d等于试样厚度a的弯曲试验。 4.3.3.碳素结构钢可进行宽试样(试样宽度b=25mm)的弯曲试验。 4.4.力学性能 4.4.1.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板的抗检强度和伸长率,应符合GB700和GB1591的规定, 但伸长率允许与GB700和GB1591的规定有表4的降低值(绝对值)。 表4

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Array大学物理实验 第一层次 预备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 第二层次 综合与设计1 综合与设计2 第三层次 研究与创新 自学物理实验 近代物理实验 专业物理实验 光电子技术实验 传感器技术实验 单片机应用实验 物理光学实验 应用光学实验 现代光学实验

弯曲法等。 用力F作用在一立方形物体的上面,并使其下面固定(如图一),物体将发生 形变成为斜的平行六面体,这种形变称为切变,出现切变后,距底面不同距离 处的绝对形变不同(AA'>BB'),而相对形变则相等,即 (6-3) 式中称为切变角,当值较小时,可用代替,实验表明,一定限度内切 变角与切应力成正比,此处S为立方体平行于底的截面积,现以符号 表 示切应力 ,则 (6-4) 比例系数G称切变模量。 测量切变模量的方法有静态扭转法、摆动法。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量固体杨氏弹性模量的一种方法。 2. 掌握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光杠杆法原理和仪器的调节使用。 3. 学会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逐差法。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仪、尺读望远镜、光杠杆、水准仪、千分尺、游标卡尺(精度0.02m m )及1kg砝码9个。 实验的详细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尺读望远镜由望远镜和标尺架组成,望 远镜的仰角可由仰角螺钉调节,望远镜的目镜可以调节,还配有调焦手轮。杨 氏模量仪是一个较大的三脚架,装有两根平行的立柱,立柱上部横梁中央可以 固定金属丝,立柱下部架有一个小平台,用于架设光杠杆。小平台的位置高低 可沿立柱升降、调节、固定。三脚架的三个脚上配有三个螺丝,用于调节小平 台水平。 光杠杆如图2所示,将一个小反射镜装在一个三脚架上,前两脚和镜子同

有限元4-薄板弯曲问题

第4章 弹性薄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元法 薄板弯曲问题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有专门著作加以论述(如耀乾《平板理论》)。象其它弹性力学问题一样,用微分方程、差分法等经典方法所能求解的薄板问题很有限,一般只能解决等厚、小孔口、支承情况较简单的单跨板。故工程设计中以往多采用简化、近似、图表等方法来解决板的设计问题。 在板的分析中,常取板的中面为xoy 平面(如图)。平板结构按其厚度t 与短边a 的比值大小而分为: 厚板(Thick plate )和 薄板(Thin plate)两种。 当1<t w 为绝对柔性板。) 4.1 基本理论 一、基本假定 1、略去垂直于中面的法向应力。(0=z σ),即以中面上沿Z 方向的挠度W 代表板的挠度) 2、变形前垂直中面的任意直线,变形后仍保持为垂直中面的直线。(─法向假定 0=zx τ,0=zy τ) 3、板弯曲时,中面不产生应力。(─中面中性层假定) 上述假定常称为薄板小挠度问题假定(or 柯克霍夫假定)。符合上述假定的平板即为刚性板。 二、基本方法

弹性模量和刚度关系

1、弹性模量: (1)定义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所以,“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是包含关系。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称为“应力”)后,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应力除以应变。例如: 线应变——对一根细杆施加一个拉力F,这个拉力除以杆的截面积S,称为“线应力”,杆的伸长量dL除以原长L,称为“线应变”。线应力除以线应变就等于杨氏模量E=( F/S)/(dL/L) 剪切应变——对一块弹性体施加一个侧向的力f(通常是摩擦力),弹性体会由方形变成菱形,这个形变的角度a称为“剪切应变”,相应的力f除以受力面积S称为“剪切应力”。剪切应力除以剪切应变就等于剪切模量G=( f/S)/a 体积应变——对弹性体施加一个整体的压强p,这个压强称为“体积应力”,弹性体的体积减少量(-dV)除以原来的体积V称为

“体积应变”,体积应力除以体积应变就等于体积模量: K=P/(-dV/V) 在不易引起混淆时,一般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就是指杨氏模量,即正弹性模量。单位:E(弹性模量)吉帕(GPa) (2)影响因素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 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 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3)意义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有限元薄板弯曲问题分析

第4章 弹性薄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元法 薄板弯曲问题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有专门著作加以论述(如杨耀乾《平板理论》)。象其它弹性力学问题一样,用微分方程、差分法等经典方法所能求解的薄板问题很有限,一般只能解决等厚、小孔口、支承情况较简单的单跨板。故工程设计中以往多采用简化、近似、图表等方法来解决板的设计问题。 在板的分析中,常取板的中面为xoy 平面(如图)。平板结构按其厚度t 与短边a 的比值大小而分为: 厚板(Thick plate )和 薄板(Thin plate)两种。 当1<t w 为绝对柔性板。) 4.1 基本理论 一、基本假定 1、略去垂直于中面的法向应力。(0=z σ),即以中面上沿Z 方向的挠度W 代表板的挠度) 2、变形前垂直中面的任意直线,变形后仍保持为垂直中面的直线。(─法向假定 0=zx τ,0=zy τ) 3、板弯曲时,中面不产生应力。(─中面中性层假定) 上述假定常称为薄板小挠度问题假定(or 柯克霍夫假定)。符合上述假定的平板即为刚性板。 二、基本方法

ASTM E290-14金属材料延性弯曲试验方法

ASTM E290-2014 金属材料延性弯曲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end Testing of Material for Ductility

金属材料延性弯曲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① 本标准是以固定代号E290发布的。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过的年号;在有修订的情况下,为最后一次的修订年号;圆括号中数字为最后一次重新确认的年号。上标符号(ε)表示与上次修改或重新确定的版本有编辑上的变化。 本标准已经美国国防部认可采用。 1.范围 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延性弯曲试验方法。本方法包括4种试样在约束情况下的弯曲试验;采用规定尺寸的芯轴或芯棒,在试样中点部位施力将试样两臂弯曲至规定距离的导向弯曲试验;试样与芯轴接触,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或弯曲到规定内半径曲线,并在保持弯曲力的情况下进行测量的半导向弯曲试验;将试样的两端弯曲到一起,但不施加横向的力,试样的内弯曲表面不与任何材料接触的自由弯曲试验;弯曲和压平试验,试验中向试样施加横向力,将试样的两臂弯曲至接触到一起。 1.2弯曲后,应对试样的凸表面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的裂纹或表面缺陷。如果试样断裂,则该材料未能通过试验。当试样没有彻底断裂时,用裸眼在试样的凸表面上观察到的裂纹的数量和尺寸或者其他表面缺陷就成为评判是否合格的标准,参照具体的产品标准。试样边部出现的缺陷不视为弯曲试验不合格。弯曲部位角部出现的裂纹不过多的给与考虑,除非裂纹的尺寸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数值。 1.3以国际单位为单位的数值视为标准值。英寸-磅单位仅作为参考。 1.4本标准无意提及所有的有关安全的事宜,如果需要的话,与其使用者有关。在使用本标准之前,使用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2.引用文件 2.1ASTM标准② E6力学试验方法相关术语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E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试验方法 ①本试验方法属ASTM E28力学试验委员会管辖,并且直接由“延伸和弯曲”E28.02分委员会负责。 现版本于2014年5月1日批准,2014年9月发布。原版为1966年发布。前一版为2013年批准为E290-13。DOI: 10.1520/E0290-14。 ②如需参照ASTM标准,访问ASTM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490242.html,,或联系ASTM客户服务Service@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490242.html,。如需要《ASTM 标准年鉴》的内容信息,浏览ASTM网站的标准索引页。

弹簧计算公式

胡克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弹簧的弹性力f 与弹簧的长度x 成正比,即f =-kx,k 是一个物体的质量弹性系数,该系数由材料的性质决定,负号表示弹簧产生的弹性力与其延伸(或压缩)方向相反弹簧常数: 以k 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载荷(kgf/mm)增加1mm 的距离,弹簧常数公式(单位: kgf/mm) : k = (g d4)/(8dm3 nc) g = 钢丝的刚度模量: 钢琴丝g = 8000; 不锈钢丝g = 7300; 磷青铜丝g = 4500;黄铜丝g = 3500d = 线径= 0d = 外径= id = 内径= md = 中径= do-dn = 转速总数弹簧常数的计算例子: 线径= 2.0 mm,外径= 22 mm,总匝数= 5。5圈,钢丝材料= 钢琴钢丝k = (gxd4)/(8xdm3xnc) = (8000x24)/(8x203x3.5) = 0.571 kg f/mmpull,张力弹簧的k 值与压力弹簧的k 值相同。 张力弹簧的初始张力: 初始张力等于拉开彼此接近的弹簧所需的力,并发生在弹簧轧制成型之后。在制作张力弹簧时,由于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现象、油脂、热处理、电镀等的不同,使得各张力弹簧的初始张力不均匀。因此,在安装各种规格的张力弹簧时,应该预张力到平行弯道之间一定距离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始张力= p-(kxf1) = 最大载荷-(弹簧常数x 拉伸长度)扭转弹簧常数: 以k 表示,当弹簧扭转时,载荷(kgf/m)增加1个扭转角。弹簧常数(单位: kgf/mm) : k = (exd #)/(1167 xdmxpnxr) e = 钢丝的刚度模量: 钢琴线e = 21000,不锈钢线e = 19400,磷青铜线e =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试验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试验 1. 简介 成形性能是指薄板对各种冲压成形的适应能力,即薄板在指定加工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而不失效的能力。成形性能研究的重点是成形极限的大小,也就是薄板发生破裂前能够获得的最大变形程度。 1.1 模拟成形性能指标 选择或评定金属薄板冲压成形品级时,可对模拟成形性能指标提出要求。设计或分析冲压成形工艺过程,以及设计冲压成形模具时,经常需要参考模拟成形性能指标的数据。薄板常用模拟成形性能指标有: 1、胀形性能指标:杯突值IE; 2、拉深性能指标:极限拉深比LDR或载荷极限拉深比LDR(T); 3、扩孔(内孔外翻)性能指标:极限扩孔率(平均极限扩孔率)λ(λ); 4、弯曲性能指标: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 min/t; 5、“拉深+胀形”复合成形性能指标:锥杯值CCV; 6、面内变形均匀性指标:凸耳率Z e; 7、贴模(抗皱)性指标:方板对角拉伸试验皱高; 8、定形性指标:张拉弯曲回弹值。 1.2 特定成形性能指标 选择或评定金属薄板冲压成形品级、协议金属薄板的订货供货、设计或分析冲压成形工艺过程时,可对金属薄板的材料特性指标或工艺性能指标提出要求,或参考它们的数据,它们统称为特定成形性能指标: 1、塑性应变比(r值)或平均塑性应变比(r); 2、应变硬化指数(n值); 3、塑性应变比平面各向异性度(r?)。 1.3 局部成形极限 评定、估测金属薄板的局部成形性能,或分析解决冲压成形破裂问题时,可使用金属薄板的成形极限图或成形极限曲线。 1.4 其他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成型性能试验方法均为我国冲压生产和冶金制造行业已经使用或比较熟悉的模拟成型性能试验方法,而且也属于国际上的主流成形性能

弹性模量的测定整理

弹性模量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弹性模量的单位是GPa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所以,“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是包含关系。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称为“应力”)后,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应力除以应变。 线应变:对一根细杆施加一个拉力F ,这个拉力除以杆的截面积S ,称为“线应力”,杆的伸长量dL 除以原长L ,称为“线应变”。线应力除以线应变就等于杨氏模量E=( F/S)/(dL/L)。 剪切应变:对一块弹性体施加一个侧向的力f (通常是摩擦力),弹性体会由方形变成菱形,这个形变的角度a 称为“剪切应变”,相应的力f 除以受力面积S 称为“剪切应力”。剪切应力除以剪切应变就等于剪切模量G=( f/S)/a 。 体积应变:对弹性体施加一个整体的压强P ,这个压强称为“体积应力”,弹性体的体积减少量(-dV)除以原来的体积V 称为“体积应变”,体积应力除以体积应变就等于体积模量: K=P/(-dV/V)。 意义: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 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说明:弹性模量只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与其组织变化无关,与热处理状态无关。各种钢的弹性模量差别很小,金属合金化对其弹性模量影响也很小。 泊松比(Poisson's ratio ),以法国数学家 Simeom Denis Poisson 为名,是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值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由均匀分布的纵向应力所引起的横向应变与相应的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比如,一杆受拉伸时,其轴向伸长伴随着横向收缩(反之亦然),而横向应变 e' 与轴向应变 e 之比称为泊松比ν。 泊松比ν与杨氏模量E 及剪切模量G 之间的关系 ()()??? ? ??+=+==ννν1G 2orE 12E orG 1-G 2E 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 弹性模量的测试有三种方法:静态法、波传播法、动态法。 静态法测试的是材料在弹性变形区间的应力-应变,静态法指在试样上施加一恒定的弯曲应力,测定其弹性弯曲挠度,根据应力和应变计算弹性模量。静态法属于对试样具有破坏性质的一种方法,不具有重复测试的机会,且测试精度低,测试结果波动大。另外,静态法只能对材料的杨氏模量进行测定,不能测试材料的剪切模量及泊松比。 其主要缺点是: 1.应力加载的速度会影响弹性模量的数值 2.脆性材料如陶瓷无法测量 3.不能在高温下测试.在高温下,材料发生蠕变,使得应变测试值增大。 超声波法:测试超声波在试样中的传播时间及试样长度得到纵向或横向传播速度,然后计算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 初拉力计算 F0=〖{π3.14×d 3 }÷(8×D)〗×79mpa F0={3.14×(5×5×5)÷(8×33)}×79=117 kgf 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G×d4)/(8×D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 F=运动行程(550mm)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钢丝材质=不锈钢丝 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 m×(F=100)=812 kgf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T.金属材料的常用试验标准.

T.金属材料的常用试验标准: GB2280 —87(金属拉伸-旧)GB228-2000 (金属拉伸-新)GB7314-87 (金属压缩)GB/T14452-93 (金属弯曲) GB/T232-1999 (金属弯曲)GB10120-1996 (金属松弛))GB/T4338-1995 (金属高温拉伸)GB5027-85 (金属薄板r 值)GB5028-85 (金属薄板n 值) GB3355-82 (纵横剪切) GB8653-1988 (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方法) GB3851-83 (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的测定) HB5143-96 (金属拉伸) HB5195-96 (金属高温拉伸) HB5280-96 (金属箔材拉伸) HB5177-96 (金属丝材拉伸) HB5145-96 (金属管材拉伸) ASTM E8-99 (美标金属拉伸) ASTM E290-97a (美标金属弯曲) JIS Z2241-1998 (日标金属拉伸) JIS Z2248-1998 (日标金属弯曲) BS 4483-1985 (英标金属拉伸) BS 1639 :1964 (英标金属弯曲) DIN 50125-1991 (德标金属拉伸) DIN 50111-1987 (德标金属弯曲) ISO 6892-1998 (E)(国际标准金属拉伸) ISO 7348-1985 (E)(国际标准金属弯曲) 橡胶材料常用试验标准: GB/T528-92 (橡胶拉伸试验) GB/T529-1999 (硫化橡胶或热塑橡胶撕裂强度测定) GB530-81 (硫化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方法) GB1684-85 (硫化橡胶短时间静压缩试验方法) GB9871-88 (硫化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GB/T15254-94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180 度剥离试验) GB/T1701-2001 (硬质橡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GB/T2438-2002 (硬质橡胶压碎强度的测定) GB/T1696-2001 (硬质橡胶弯曲强度的测定) GB11211-89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HG4-852-81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扯离强度的测定方法)HG4-853-81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HG/T2580-94 橡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13936-92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剪强度的测定方法)GB/T1700-2001 (硬质橡胶抗剪强度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