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要介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汇报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汇报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环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汇报(2012年8月1日)环县位于庆阳市西北部,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全县有21个乡镇(办)、251个行政村、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属国贫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后,我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共享工程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县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地组织全县共享工程项目的实施,先后投资630多万元,在曲子等20个乡镇建成了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
投资87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51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230个,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
现将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环县支中心于2009年1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设备总投资70万元。
其中:建成电子阅览室40平方米,多媒体室35平方米,主控机房15平方米,综合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共设坐席60个。
2010年3月,与县电信局协商,专线以每月2000元月租,通过10M光纤接入互联网,100余台计算机都可浏览共享工程的信息,现已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
支中心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图书馆基础建设,实现了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2009年至2011年,分批在我县曲子镇等20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级服务点,在曲子双城等250个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其中有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点23个,卫星模式终端接收点227个,23个电信模式接收点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一套设备,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实施,227个卫星模式接收点由县文广局负责设备配发,县图书馆负责指导设备的调试、运行、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工作,目前各基层服务点设备运行良好。
二、开展活动情况在省中心、市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各站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文化共享,为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
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的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传播先进文化开拓新的渠道。
目前看来,这项工作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大有作为的。
经过系统加工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畅通的网络通道提供给基层群众利用,这将极大开拓他们的视野,补充精神营养,对于丰富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大有裨益。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连续六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先后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贯彻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卷发纲要(2011—2010年)>重要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十二五”时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在“十一五”基本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建成果,最大化发挥各级网点设备设施的服务能力。
以有效开展服务为重心,以打造精品、优化应用为重点,以全面推动共建共享为途径,以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到2015年,将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传播高效互动、服务便捷贴近、管理科学规范、体系完整可控的公共数字文化传播服务体系,实现“时时可看,处处可学,人人可享”,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为政府主导的公共网络服务阵地,成为资源最丰富、服务最便捷、使用最安全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数字文化资源门户、数字文化网络培训学校,成为基层群众的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和数字文化中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服务模式——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以哈尔滨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读者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 现代 信息技术 的迅猛发 展 ,传统 图书馆 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也在不 断地 向网络化 的现 代参考咨询服务模 式转化 。而集读者需求 、 数字信息资源以及信 息技术 发展的多元化 、 集成化信息服务方式成 为主流 , 网上参考
咨 询 服 务也 就 应 运 而 生 了 。
与文献传递 网在线咨询 时间为每天上午 8时至晚上 2 1时 , 其他
( 简称 共享 工程 )应用现代网络科 学技 术 , , 将全 国优秀的文化信
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 , 通过共享 工程网络体系 , 将大量的
信息送到祖 国各地的读者手 中,让文化信息 资源在最 大范 围内
得到传递和应用 ,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 现文 化共 享工程 的最终 实 目标 , 从而也打破了 旧的体制 观念 的束缚 。而联合参考 咨询 与文
者在网络中任何一个 图书馆注册成为正式会员 ,就可免费享受 全 国公共 图书馆提供 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 传递服务 。其 服务形式多种 多样 , 括提供 网上咨询 、 包 短信咨询 、 电话 咨询和 OC I Q实时在线 咨询 、 电子邮件 、 文件 推送 、 在线浏览 、 际互借 馆 等方式 的公 益性服务 , 体现 了图书馆平等 、 共享 的精 神 , 最大 限 度地实现了图书馆信 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共 享。联合参考咨询
杩
勇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 的重要 服务模式——联合参考 咨询与文献传递 网——以哈尔滨市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工作研
龙 江鹤 文化 、 藏光 盘 、 馆 网上 资 源专 题信 息 、 仲夷 资料 汇 编 任
等。
表 1 2 1 年 l 1 月 份 哈 尔 滨 市 图书 馆 联 合 01 一 1 参 考 咨 询 与 文 献传 递 网统 计 表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起,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众多文化机构共同推动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整合和共享全国各类优秀文化信息资源,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承。
共享工程于2009年开始筹备,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个试点项目并不断扩大范围,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之一,并为构建数字化文化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与经验积累。
目标与意义共享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全国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起来,建立一个普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体验,带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共享工程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手段,加速对各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交流。
•增强文化软实力。
共享工程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可以让更多人、更广泛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数字化文化服务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和创新提供保障和动力。
内容与成果共享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化资源数字化。
共享工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如图书、文献、档案、文物、艺术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扫描、数字编目、数字修复、数字保护等环节,形成数字化的文化信息资源库,提供在线浏览、检索、下载等服务。
2.文化资源共享。
共享工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提供通用的数字文化服务接口和技术支持,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互通、互联,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方案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方案一、项目背景10年前,我就开始关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
那时,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很多珍贵的文化资料被束之高阁,无法惠及大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我们有必要打造一个平台,让文化信息资源触手可及。
二、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乐趣。
三、核心功能1.资源整合: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包括书籍、音乐、影视、艺术等,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源库。
2.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运用大数据和技术,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文化内容。
3.互动交流:搭建一个线上社区,让用户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文化见解,与其他用户互动交流。
4.线上线下融合:除了线上平台,还要开展线下活动,如讲座、展览等,让用户可以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
四、实施策略1.技术支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服务。
2.内容丰富:与各大文化机构合作,引入丰富的文化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4.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将项目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五、运营模式1.免费服务:对用户提供免费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文化内容。
2.会员制度:设立会员制度,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专属活动、定制推荐等。
3.广告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投放广告,为平台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4.众筹模式:通过众筹方式,筹集项目资金,确保项目的持续发展。
六、预期成果1.提高文化素养:让用户在享受文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2.促进文化交流: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
3.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文化部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

北京市落实了运行保障经费。自2009年开始,市财政局每年拨给区(县)支中心24万元、街道(乡镇)1万元、村基层服务点1千元经费补助。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与盟(市)文化局、旗(县)政府共同签订县级支中心建设责任书,规定每年运行维护经费至少5万元。辽宁省将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惠民工程全力推进。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教育厅、文化厅、财政厅推进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共享工程在村级基层服务网点开展合作共建。上海市建立并逐步完善文化共享工程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工作的巩固、提高和发展。江苏省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建成文化共享工程社区基层服务点的要求。安徽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建立健全了文化共享工程各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创新运行应用模式”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创新奖,并被列为国家十大文化创新工程。河南省联手各级组织、文化行政部门共同推动大学生村官兼任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管理员,更好地推进村级基层点的服务工作。贵州省专门成立文化共享工程“设备采购领导小组”,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将文化共享工程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号工程”来抓,在全国首创“农文网培学校”模式。陕西省政府审议通过了《陕西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专项经费暂行管理办法》和《关于实施资源征集加工制作付费标准暂行办法》,确保2011年资源库建设顺利实施。青海省高度重视工程工作机制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协调人事、编办等部门,为宁夏分中心增设了中层管理岗位。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文化创新工程;是一项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公共文化工程;是一项缩小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沟的文化惠民工程;是一项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公益性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2002年开始正式实施。
该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覆盖全国城乡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大力投入下,文化共享工程如今已建成包括一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14个市县级支中心和遍及全国城乡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的五级网络服务体系,极大满足了亿万城乡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改变了基层群众过去“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窘境。
文化共享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包括互联网、卫星、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储存(光盘)等在内的六大数字资源传输渠道基本成形,目前已基本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和“村村通”的目标,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5.28TB,累计服务人次超过8.9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成为基层群众工作和致富的好帮手,闲暇时的快乐消遣,学习、上网、了解天下大事的好去处。
本街道图书馆也能为读者免费提供共享工程各项服务内容,欢迎读者前来使用。
()街道图书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用户手册欢迎使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1. 系统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是为了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各级文化机构协同发展而设计的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您可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查询、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2. 登陆系统在浏览器中输入系统网址,进入登陆页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陆”按钮即可进入系统。
3. 首页登陆成功后,您将进入系统的首页。
首页包括系统公告、数据统计、系统功能入口等模块,方便您快速了解系统最新动态。
4. 文化信息资源查询在系统中,您可以通过关键词、分类等方式进行文化信息资源的查询。
查询结果将展示文化信息资源的基本信息、来源、关联文档等内容。
5. 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作为系统管理员,您可以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新增、编辑、删除、审核等操作。
确保文化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统计分析系统提供各种统计分析功能,帮助您了解文化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热门资源、需求趋势等信息。
根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文化资源发布策略。
7. 修改密码为了保障账户安全,建议定期修改密码。
在个人中心页面中,您可以轻松修改密码,确保账户信息的安全。
8. 客服支持如果在使用系统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系统内的在线客服功能或拨打客服电话寻求帮助。
我们会尽快解决您的问题,确保您顺利使用系统。
以上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用户手册的概要内容。
希望本手册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使用系统,更好地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发展!谢谢您的阅读!。
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优质服务百姓全民共享----文化共享工程关注民生惠及亿万群众发布时间:201*-04-1207:05来源:作者:杜洁芳有专家这样评论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数据共享工程”)对于中国人文精神的意义:文化数据共享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基层文化资源薄弱的现状。
从201*年启动以来,文化点对点工程不断向基层延伸,服务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尤其201*年成立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以来,发展迅速。
目前其工程资源库总量已经达到73.91TB,大量文艺、科技致富、教育等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地流向广大基层,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截止到201*年底,自建、合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67.3万个,其中,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村级基层服务点40万个,全国农村中小学服务分后25万个。
在颇为广阔的范围内,农村、社区群众中已有2亿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提供的文化、科技、经济、卫生、教育等多种重要信息公益服务。
根据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年,文化工程将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项目工程、创新工程和怀仁工程。
公共扩建工程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文化共享工程作为私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招致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全面覆盖全社会公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方位实现全面建设德智体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年1月8日,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组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了文化共享中央工程建设,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要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关键环节推进为重点,以多种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互联为融资途径基本途径,到201*年,基本开建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数字的数字东方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现状及思考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工程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定期开展用户调研、 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成果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拥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包括资源建设、平台管 理、服务推广等方面的人才,为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培训与交流
该工程的意义在于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发展历程与现状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经历了试点、推 广和深化三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共享网络体 系。
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 化机构积极参与,形成了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各级图书馆 、文化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资源共享网络。
3
资源建设标准不一
各地资源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资源共享难度 大,无法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的资源整合。
技术平台与应用方面的问题
技术平台不统一
各地技术平台不统一,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无法实现跨平台的信息共享。
技术应用不深入
目前技术应用主要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无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资源更新
工程团队持续对资源进行更新和优 化,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价值。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01
02
03
网络覆盖
工程已经实现了大范围的 网络覆盖,用户可以方便 地通过网络获取文化信息 资源。
终端设备
工程提供了多种终端设备 供用户使用,如电脑、手 机、平板等,满足了不同 用户的需求。
服务器与存储
工程拥有强大的服务器和 存储设备,确保了资源的 稳定存储和快速访问。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是什么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是什么在当今数字化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信息资源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信息,包括文本、音频、视频等,也可以是实体信息资源,如图书馆藏书、档案资料等。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意味着不仅仅是一个单一机构或个人拥有和利用信息资源,而是共同努力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效益。
信息资源共建信息资源的共建,首先是指各个机构和个人共同参与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建设工作。
比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可以共同建设数字化文献数据库,通过合作整合各自的文献资源,提供更为全面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另外,学术机构、企业、政府也可以共同合作建设特定领域的信息资源库,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指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将其向更广泛的用户开放使用。
通过共享,不仅可以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更大价值。
比如,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文献等信息资源,能够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的传播,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另外,开放政府数据、文化遗产等信息资源,也可以促进社会创新和公共服务的改进。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标准化: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互操作性。
标准化可以让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能够更好地整合和共享。
2.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和网络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
只有信息资源能够自由流通和交换,才能真正发挥其共享的效益。
3.信息资源利用与创新: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不仅仅是让用户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让用户能够基于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创新和应用。
信息资源的共享应该促进知识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
4.信息资源安全与隐私: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需要保障信息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
在共享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机制,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文化共享工程 方案

文化共享工程方案一、项目名称:文化共享工程二、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
同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使得文化共享的意识逐渐被人们认识到。
为了促进文化共享,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我们提出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方案。
三、项目目标1.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 推广现代文化:通过文化共享工程,推广和传播现代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4. 打造文化品牌:通过文化共享工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增加文化产业的发展。
4. 项目内容1. 创建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一个在线文化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方便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
2.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艺术展览、传统文化体验、文化讲座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促进文化交流。
3.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文化旅游合作,联合举办文化节、文化展览等活动,增加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4. 建立文化产业基地: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5. 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学校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学校之间的文化资源进行共享,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和学习。
6.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5. 项目实施计划1. 设立专门机构:成立专门的文化共享工程实施机构,负责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2. 建设文化交流平台:在国家级的平台上建设文化交流平台,整合各种资源,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文化共享服务。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

通过共享工程,可以将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国家 文化软实力。
工程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目标
建设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满足广 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任务
制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整合各级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
数字化和信息化
云计算和大数据
移动化和智能化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在将大 量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并构建信息化平台,以便更方便地保 存、查询和使用这些资源。未来,这 一趋势将继续加强,更多的文化遗产 将被数字化,并被用于创新的文化产 业和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 据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未来,云计算将为共享 工程提供更高效、灵活和低成本的数 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而大数据 技术则可以帮助共享工程更好地挖掘 和分析文化信息资源。
04
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共享工程通过整合全国各地的文化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了一个 涵盖广泛的数字文化资源库,满足了人们对各类文化资源的需求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共享工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便捷、 高效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共享工程应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 高文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工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信息 资源和服务模式,推动我国文化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发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立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
该工程由国家财政部拨款,文化部组织并实施。
目的:此项工程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建设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公益性的文化网络工程,旨在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将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意义: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组织机构:共享工程受全世界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领导,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以及各省分中心和基层中心。
服务对象:共享工程的服务对象是最广泛的公众群体,包括城市的社区、边远山区、边防哨所的基层文化单位。
服务方式:共享工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最新技术成果,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的、贴近最终用户的组织模式,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共享工程网址:(摘自《中国文化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目标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
(一)网络框架实现网络联网的"135"计划,即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和5000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
在建设国家中心的基础上,建设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或专业分中心;借助国家骨干通讯网,在分中心的周围搭建起一个包括全国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或文化馆、文化站的联网系统,实现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
略论“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略论“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文章介绍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在共享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建设情况。
探讨了保持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六点策略。
关键词: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可持续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共享工程”)是从2002年4月起,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主要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和卫星传输手段将资源传输到基层,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是缩小城乡差别、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1]。
1 县级支中心在文化共享工程中的地位和建设情况《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根据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主要依托各级图书馆和社区、乡镇、村文化活(室),建设和完善以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县级支中心、社区和乡镇、村基层服务点为主体的四级服务体系。
”“从2007年至2010年,全国分批实现县县建成规范化县级支中心”。
县级支中心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以五个方面:一是做好资源的接收、存储、发送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和设备开展多种服务,并对服务情况进行统计上报;三是对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发掘、整合或提交上级中心进行开发利用;四是担负对乡镇、村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职责;五是做好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字资源的维护工作,以确保共享工程正常运行[2]。
从此可以看出,市县支中心是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四级服务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其职能能否正常发挥,对整个共享工程的实施影响重大。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中心、5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点,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1]。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2.06•【文号】办公共发[2012]28号•【施行日期】2012.1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办公共发〔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完善建设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申报、立项审批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现制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请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成立本地区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严格管理,督促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认真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2013年度资源建设任务,并于2013年1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申报书由该中心另发)。
联系方式:1.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图书馆处联系人:韩沫联系电话:************2.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资源处联系人:王丽华、薛鑫卉联系电话:************、************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方案文化部办公厅2012年12月6日附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方案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财政部•【公布日期】2002.04.17•【文号】•【施行日期】2001.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2002年4月1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7号)精神,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送丰富的文化信息,进一步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充实基层文化建设内容,活跃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部、财政部将在全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
为此,特制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与协调“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
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这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显著的作用。
实施“共享工程”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措施,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战略,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各级文化部门要对“共享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推进工程的顺利开展。
为加强领导和协调,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二、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是把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城乡基层文化网点和群众身边,要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充分发挥各级文化、财政部门的积极性。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文化部)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际,如何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严肃而重大的历史课题。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地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纳入了“十五”计划建设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整合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对于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将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一)建设意义1、“共享工程”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型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共享工程”,实际上是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基地的建设,它将迅速扭转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形成整体优势。
这不仅可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而且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和创新。
“共享工程”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高新科技成果,用这些先进技术来传播先进文化。
因此,“共享工程”的实施正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根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新工程;是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的宏大工程;最先进生产力的实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战线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1. 引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以数字化为核心,以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流通为目标,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服务的国家性工程。
本文将介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和服务。
2. 建设目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包括: - 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并与国内外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互联互通; - 提供多样化、便捷性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 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保护和管理,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3. 建设内容3.1 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建设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将各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存储。
这些数据库包含了各类文化资源,包括文物、书籍、音乐、电影、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信息。
3.2 数据标准与标引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标引规范。
通过标准化处理,不同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可以互相关联和查询。
3.3 资源开发与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包括对数字化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版权清理、标注、整理和优化。
同时,鼓励各地区文化机构参与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4. 服务内容4.1 数据查询与检索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和检索各类文化信息资源。
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地域、时间等条件进行精确查询,找到所需的文化信息资源。
4.2 数据下载与共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下载和共享服务。
用户可以下载和使用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满足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文化创作等需求。
4.3 学术研究与教育培训支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持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
提供各类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机构对文化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4.4 版权保护与合作交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致力于保护文化信息资源的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源特点
• 文化特色----文化艺术精品、历史文化遗产 • 知识性----普及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娱乐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大众性----走进农村、社区、部队、军营、学校
(三)资源建设方式
• 自建和整合:文化艺 术类信息资源
• 开展合作、提供平台, 引入社会优秀资源。
(四)初步成果(1)
• 由光缆连接和卫星接发的两种网络通道已 基本建成。
• 共享工程网站已经全面开通
二 资源建设和服务
(一)资源建设目标
(1)完成全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等机 构的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 (2)完成一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并提供网上 服务。 (3)整合现代贴近大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信息资源。 (4)建设支持文化信息资源共建的基础信息资源。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介
绍
刘小琴 2004年9月19日
目录
一 基本情况 二 资源建设和服务 三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 基本情况
本资料来源
一、基本情况
• 文化创新工程。 •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标志性工程。 • 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先进的文化信息
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覆盖全国的网 络传输系统,传送到城市、农村的基层文化单位, 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所享用。
分中心服务说明
(二)管理与运行(4)
基层中心
基层中心可以是市、县分中心站点,或者社区分中心 站点,通过网络向省级中心提交资源请求,接受省级中心 发送的所需资源,提供对终端用户的信息服务。
社区、县、乡文化单位运行图 (具有单向卫星接收能力)
图文资
频道源
发布库
国家中心
分中选心择频道
社区、县乡文化单位
(三)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 干通讯网络系统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资源、 新建的文化数字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 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中华 文化信息资源中心和网络中心,最终实现 优秀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 目标。
(四)技术平台和传输方式
近70个多媒体资源 库,数据量达6TB
• 12000册图书、 • 461部电影、动画片、 • 130部地方戏曲 • 85场演出
(四)初步成果 (2)
• 120场名家讲座 • 350余场京剧音配像作品 • 21000幅图片 • 7500000条期刊篇名 • 历史文化知识、法律知识、
科普知识、医药保健知识 和生活百科知识等
三、共享工程组织架构
(二)管理与运行(1)
领导小组职责:宏观规划建设方向;组织、 协调、指导工程实施,对工程的重大问题 进行决策。
专家咨询委员会职责:协助领导小组对“共 享工程”的规划、实施方案、资源建设、 标准规范、技术路线等重大问题给予咨询。
(二)管理与运行(2)
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是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加工、 组织、管理和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络、 卫星或光盘载体等多种服务方式向省级分 中心、基层中心源源不断地发送信息。
• 共享工程第一期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用 户服务系统等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
• 由光缆连接和卫星接发的两种网络通道已 基本建成,共享工程网站已经全面开通;
• 共享工程有互联网、卫星、资源镜像、光 盘四种传输方式。
(四)技术平台和传输方式
• 第一期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用户服务系 统等中心
国家中心是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加工、组织、管理 和服务心,通过互联网络、卫星或光盘载体等多种服务方 式向政府机关、省级分中心、基层中心源源不断地发送信 息。
(二)管理与运行(3)
省级分中心
省级分中心向管理中心提交资源请求,接受国家中心 发送的所需资源,提供对用户的网络服务以及下属各基层 中心的数据更新服务;同时可以将按照统一加工标准制作 的特色资源目录甚至内容提交给国家中心,真正实现资源 共建共享。
(四)初步成果 (3)
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库包括:
• 北京的京剧刘罗锅、北京古城 • 山西的民歌、绛州鼓乐 • 陕西的剪纸 • 湖北、四川、福建的地方戏曲 • 天津的文化名人等
(五)服务方式
三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 • 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 • 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推动我国文化信息化建设; • 文化资源得以长久保存和传播,促进文化创新; • 避免重复建设,更好地发挥数字资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