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亦是一把双刃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想要捍卫的利益点,所以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而如何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一、首先分析一下人民币升值的正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首当其冲是其购买力的增强。由于人民币更值钱,那么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对的降低,进而有利于我国进口产业的发展。就拿中国石化来讲,它进口的石油价格下降,其企业的生产成本便降低了,获取利润的空间也就扩大了。当企业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就会进行在投资,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规模,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由此更上一层楼。
其次,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购买力的加强,另一方进口产业间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两项叠加更有利于减轻中国外债的压力。
二、再说说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
1)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投资的衰竭,经济不景气。例如1985年的日本,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至此引发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
2)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尽管“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靠产品价格的低廉,而其技术含量很低,高科技产品又很少,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人民币如果升值,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逐步丧失。
具体的说,中国国内制造企业好一些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了10%,企业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且还会丧失其原有的市场份额。因为其他后起的世界工厂正在用产品价格的低廉跟我国抢市场,如来自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
3)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刚起步金融业极具不稳定,风险加大。因为升值就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而这正是我国初步发展起来的金融业没法积极应对的。
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显而易见都是这些国家的政府以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4)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转而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因为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一直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的同时我国出口又受阻,则必然加大就业压力,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5)中国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必将大幅度缩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
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三、升值有利有弊,关键看对进度和程度的把握。
面对继续升值的压力,我的看法是:
我们应该沉着应对,兼顾现实和未来。一方面,对于外国为转移国内百姓对经济衰退的不满,转加给中国的升值压力,我们要坚持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不屈从外界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从长远目光来看,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趋势。我国应该坚持小幅、稳步地推进其升值,把幅度控制在多数国内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其次,我们应该以应对升值压力为契机,调整我们的出口结构乃至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严重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出口商品,我们可以逐步放弃,转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甚至树立自己的品牌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大力鼓励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的发展和完善。
最后,我觉得中国应该客观的看待自身迅速发展后带来的积极效益,认真反省因过度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其媒体更应该客观如实的向世界各国传达中国的国情与现状,而不是让他们只看到中国崛起的光鲜亮丽的一面。总之,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另一国的牺牲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而达成“共赢”,这是我们都乐于看到的结果,也是我们应该一起致力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