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手册编写》word版

《病虫害手册编写》word版
《病虫害手册编写》word版

大造桥虫

学名:Ascotis selenaria(Schiffermüller et Denise)

已知分布:该虫在国内除西藏、新疆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卵呈长椭圆形,直径0.6毫米,高0.2毫米,青绿色。

蛹长约14毫米,深褐色有光泽,尾端尖,臀剌2根。

老熟幼虫体长约38-49毫米,胸被侧面密布黄点。背线甚宽,直达尾端,亚背线

黑色,气门线黄褐色。

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8~45毫米。体色变化很大,一般为淡褐色,翅上的横线和斑纹均为暗褐色,中室端具一斑纹,前翅亚基线和外横线锯齿状,其间为灰黄色;后翅外横线锯齿状,其内侧灰黄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羽状,淡黄色。

危害症状:

幼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严重者把叶片吃光,有时也食嫩果,受害器官被毁,不能充分生长发育,影响产量。

大造桥虫,幼虫大造桥虫幼虫危害状

大造桥虫,成虫

苜蓿夜蛾

学名:Heliothis viriplaca Hufnagel,鳞翅目夜蛾科。

已知分布:国内分布偏北,长江为其南限,东、西、北均靠近国境线,四川、西藏均有发生。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5毫米,翅展约35毫米。前翅灰褐色带青色。缘毛灰白色,沿外缘有7个新月形黑点,近外缘有浓淡不均的棕褐色横带;翅中央有1块深色斑,有的可分出较暗的肾状纹,上有不规则小点。后翅色淡,有黄白色缘毛,外缘有黑色宽带,带中央有白斑,前部中央有弯曲黑斑。

卵半球形,直径约0.6毫米,卵面有棱状纹,初产白色,后变黄绿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0毫米,头部绿色、黄色或粉红色,有褐色点,每5-7个一组,中央的斑点形成倒“八“字形。体色变化大,有淡绿色、灰绿色、棕绿色等,背线暗色,亚背线白色有暗边,气门线黄绿色。气门中央黄色,边缘色深,第8腹节气门比第7节的约大一倍。

蛹长约20毫米,褐色,末端有2根刺状刚毛。

危害症状:

1、2龄幼虫多在叶面取食叶肉,2龄以后常从叶片边缘向内蚕食,形成不规则的缺刻。幼虫也常喜钻蛀寄主植物的花蕾、果实和种子。

可编辑

苜蓿夜蛾,成虫

苜蓿夜蛾,成虫苜蓿夜蛾,幼虫

斜纹夜蛾

学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已知分布: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

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呈波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所以称斜纹夜蛾。

卵扁平的半球状,初产黄白色,后变为暗灰色,块状粘合在一起,上覆黄褐色绒毛。

幼虫体长33-50毫米,头部黑褐色,胸部多变,从土黄色到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冬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对。

蛹长15-20毫米,圆筒形,红褐色,尾部有一对短刺。

危害症状:

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老龄时形成暴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

斜纹夜蛾,幼虫左侧为雌蛾,右侧为雄蛾

斜纹夜蛾幼虫及其危害状

大豆天蛾

学名: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itus

已知分布:除西藏未见外,其余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60毫米,翅展100~120毫米。体和翅黄褐色,头、胸部暗紫色。前翅狭长,由前缘至后缘有6条褐色的波状横纹,前缘中部有一半圆形浅白斑,翅顶部有1个三角形褐色斑块。后翅小,近前缘深褐色,其余部分黄褐色。

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长60~90毫米,黄绿色。1龄幼虫头部圆形;2~4龄幼虫头部三角形,有头角;5龄幼虫头部呈弧形,无头角,两侧各有7条向背后方倾斜的淡黄色斜纹,腹部背面观察呈倒“八”字形。尾部具一黄绿色尾角。气门椭圆形,灰白色。

卵椭圆形,直径2~3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变成褐色。

蛹体长40~45毫米,宽15毫米,纺锤形,红褐色,腹部口器明显突出,呈钩状弯曲。

危害症状: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将全株叶片吃光,不能结荚。

大豆天蛾背部大豆天蛾腹部

大豆天蛾,幼虫1 大豆天蛾,幼虫2

二条叶甲

学名Paraluperodes suturalis nigrolineatus (Motschulsky)

已知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主要大豆产区。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3毫米,椭圆形至长卵形,淡黄色。触角基部2节色浅,其余节黑褐色,有时褐色。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两侧边向基部收缩,中部两侧有倒“八”字形凹纹。鞘翅黄褐色,中央各有1条略弯曲的黑色纵条纹,鞘翅两侧近平行,翅面稍隆凸,刻点细。足黄褐色,各足胫节基部外侧具有深褐色斑纹。

末龄幼虫体长4~5毫米,乳白色,头部和臀板黑褐色,胸足3对,褐色。

卵圆形,长约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裸蛹乳白色,长3~4毫米,腹部末端具向前弯曲的刺钩。

危害症状;成虫取食叶片和嫩茎,咬成孔洞,也危害幼苗胚轴、生长点,甚至将叶片吃光,使整株幼苗枯死。有时还危害花、荚、雌蕊等,致结荚数减少。幼虫在土中危害根瘤,致根瘤成空壳或腐烂,造成植株矮化,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条叶甲,成虫二条叶甲,幼虫

二条叶甲危害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