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生产方式(TPS)概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PS概要
“读书”是徒劳的!
堀切还特别提醒:用看书的方法学丰田,是绝对不行的!因为还没有一本书能把丰田的精髓准确表达出来,反而误解很多。
照着这些书学,只会走偏。
佐佐木元则专门强调:如何看待TPS是学习TPS的关键。
如果把TPS当作知识来学,当作培训来做,那就是毫无意义的。
TPS的实质,就是去“行动”。
没有行动的管理,根本就不是管理。
只有行动中的改善,才是真正的改善,否则都会反弹。
不能用计划来修订计划,一定要用行动。
不要追求完美再行动,只要有六成把握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改善。
“TPS 在哪里?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一定要动员大家一起做!”佐佐木元说。
警惕“计件制”与惩罚文化
佐佐木元特意对我们中国企业熟悉的“计件工资制”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计件工资制是在用计划束缚个人潜能的发挥,是无法持续调动员工持续改进的激情的。
而且,计件工资的本质就是鼓励多生产,就必然导致库存。
这些都与TPS思想相悖。
而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惩罚文化”也是实践TPS的重要障碍。
佐佐木元反对中国企业在管理中一出现失误就罚款:管理中不出现失误是不可能的,管理者要允许员工失误。
当我们指责员工没有按照规章去做时,我们有没有反省企业是否制定了有利于员工执行的规章?员工不能执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要由此入手改善工作标准,而不是惩罚。
急需培养一批管理人才
佐佐木元对中国企业的人才结构也提出了建议:中国企业已经培养出了一批经营人才,但却缺少管理人才,特别是能在管理现场识破浪费存在的管理人才。
而现在,是着力培养管理者的时候了!
TPS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就是在人才富余之后进行骨干抽离,从而迫使管理者创新用人结构,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原有的工作方式。
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基层新人被提升的机会,同时也锻炼了他的创新精神。
“这样是有风险的。
但只有知道管理风险,管理才能创新,这需要上层具有勇气。
”佐佐木元说。
多问“Why”,少问“How”
这次研修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家们在令人肃然起敬的积极好学中,与日方在关注点上也存在些许偏差。
我们企业家在一开始的研讨中多次提出了:“丰田如何鼓励合理化建议”、“丰田如何进行多部门协作的考核”、“丰田如何处理不良品”……这些操作性很强的问题。
这在说明中国企业家非常务实的同时,佐佐木元也反复提醒:“丰田方式只是一种思想,而具体的方法一定要结合各自企业的情况来制定。
企业一定要在学习当中保持自己的个性,任何模仿都是无
效的。
一定要以自己的实践为中心。
”
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企业家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自己总结出了一句很经典的理念:多问“Why”,少问“How”!也就是:多问丰田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纠缠于它如何去做。
因为只有前者是可以拿来借鉴的,而后者一定是不适合自己企业的。
对各种浪费的排除,已不仅是降低成本,而是变成了对企业内潜在经营资源的深度开发。
丰田生产方式何以横扫全球?——构筑企业自律神经机制
北京中产连企业管理中心主任丁汝峰
TPS(丰田生产方式)是日本工业管理技术的突出代表,被看做是全球制造业的典范。
TPS在组织能力、管理机制上,已经达到了题目所说的具有自律功能的状态,也就是先手管理、意志管理。
丰田汽车的年度税后纯利,已经达到1兆4千亿日元。
说得极端一点,丰田汽车的利润都是由管理“省”出来的。
TPS经营管理被全球推崇,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排除浪费
“库存”、“浪费”,在有关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话题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TPS(丰田生产方式)的“准时生产”(JIT),提倡极力减少库存。
以“0库存”为目标。
但这里所说的“0库存”,是TPS的一种管理思想、一种流程管理改善的目标设定方向。
TPS 认为:在企业运行中,“库存”是最大的“浪费”。
库存的浪费,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库存的浪费,是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占用资金的浪费。
第二,库存还会产生新的浪费。
比如:购置和使用空间的浪费,搬运的浪费,管理的浪费等等。
库存的管理费用,按照全球的经验,约占整个库存资金的20%~23%,直接影响现金流。
第三,库存最大的浪费和危害在于:它会掩盖问题,使管理恶化,阻挡企业进步。
比如:车间生产线因发生问题停产两个小时,如果目前有车间四个小时产量的库存,事情可能不会报告到公司高层。
但是,如果库存仅为车间1个小时的产量,那么客户或者后道工序就会发生无法交货或者缺货,就会造成大的混乱。
由此可以看出:四小时库存可以掩盖停产的问题;而库存减少到1个小时,就会导致问题表面化,就会促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因此说,库存增加,管理改善就会停滞不前。
从这个意义上,TPS讲的降低成本,是“管理改善”的“机会成本”。
第四,在TPS思想中,还有更广义的库存。
在企业中,除了看得见的库存,还有大量看不见的库存。
比如说:“信息的库存”、“决策的库存”、“行动的库存”、“管理的库存”、“员工能力的库存”、“时间的库存”、“文件资料的库存”、“会议的库存”等等,数不胜数。
经营管理中也有流动,阻碍管理顺利流动的每一个因素,也都是库存,都是浪费。
TPS最为关注的,是对这些看不见的库存的减低,也就是加快流程速度。
对这些库存的减少,对这些浪费的排除,已不仅是降低成本,而是变成了对企业内潜在经营资源的深度开发。
过程周期缩短,提高资本效率
“过程周期缩短”,就是TPS最核心的JIT(准时生产)。
所谓“准时生产”,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以必要的量、生产必要的产品”:准时进材料零件,准时生产,准时交货。
事实上,绝对意义上的“准时生产”是做不到的,但“准时生产”的目标,是任何企业都不应该缺少的。
可量化vs 可视化
我们从美国式管理中学到了量化是多么重要,也使得我们的管理人员学会了习惯通过众多报表、众多数字中掌控企业、发现问题。
但这也使得由“人”构成的管理,在清晰的同时也变得遥远与隔膜。
丰田在内部管理中,更强调“眼见”的力量。
有科学数据表明:在人类认知世界的信息获取中,视觉比例高达87%。
因此,丰田致力于将各种生产管理活动,都变得“可视”。
在外在表现上,丰田车间内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规格、每一种状况,都基于人性的特点,用“一望而知”的颜色、形状、位置和独具丰田特色的“看板”来区别和显示。
而其内在逻辑是:可视化,使得企业现场人员能够迅速发现异常。
丰田社长张富士夫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对异常情况进行管理的方式。
”因为他认为:“没有异常的现场根本就不存在。
而没有异常的后面,反而隐藏着重大的问题。
”
因此,TPS中很重要的概念——“自化”,其内涵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由机器一气呵成的“自动化”,而是“当机械化生产出现异常及不良品时,生产线能够停下来,从而保证质量”。
丰田笃信: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绝不是检查出来的。
“我们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异常情况的出现,这样我们才能调查出原因,特别是原因背后的真正原因(丰田称为“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张富士夫说。
持续对现场进行改善,是丰田TPS管理的着眼点。
而完成可视化,是一切改善的开始。
IT引领vs以我为主
整个90年代,美国企业靠IT产业及其技术,可谓出尽风头。
也因此,IT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MRP、ERP、CRM等等各种IT管理系统层出不穷。
但现实始终在困扰很多企业:信息化似乎总是看上去很美,实施后却难以像预期的那样产生实效,甚至适得其反、怨声载道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丰田,作为现代化企业在管理中当然也不例外地会使用IT。
日前曾有消息人士著文透露:当代丰田的成功,正在于它对于IT运用的成功。
该文认为:丰田更看重的是如何使IT 技术能更有利于人性潜能的发挥,而不是相反。
当本刊就此观点向丰田的堀切俊雄求证时,他当即表示了认可:“是这样的。
丰田认为管理思想才是最根本的,而IT只能是辅助。
丰田绝不会为了迎合IT而放弃自己的管理体系。
而很多企业引入IT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它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管理思想。
”堀切进一步指出:美国企业虽然是信息化的发源地,但其实做得并不成功。
最大的问题是:美国企业导入IT 后反而使得企业内的隔阂更多了,管理反而变得更复杂了。
而这是与信息化初衷相反的。
佐佐木元进一步解释:很多企业本指望ERP能降低成本却难以如愿,就在于ERP并没有改善管理行为本身,因此就发挥不了作用,只会使工作更加混乱和复杂。
高层驱动vs中层驱动
从盖茨到韦尔奇,从戴尔到钱伯斯,受众多“美国造”企业故事的影响,企业领袖、企业英雄、第一CEO等等眩目概念在国内盛极一时,各类评选也是不计其数。
同时,各种管理工具都在四处宣扬自己务必是“一把手工程”。
无形中,几乎每个人都在相信:是一把手在决定企业的成败,在推动或阻碍企业的变革。
一个优秀的CEO,似乎就是企业的一切。
而业绩不好,更换CEO也是业惟一要做的事。
但丰田自从70年代腾飞起至今,都一直抱有完全不同的理念。
以致于这次研修刚开始,町野隆美就开门见山地表达:“真正成功的企业变革,一定是从中层发起。
”为什么丰田会这样认为?因为丰田发现:凡是由高层发动的变革,通常都是难以被彻底执行的。
堀切俊雄解释说:高层驱动就是自上而下,这就导致CEO与下面必然是隔阂乃至对立的,基层对变革也必然是被动与抵触的,就不可能将变革执行到位。
于是,人的能量顶多能发挥50%。
为此,他甚至断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必然会走向衰退,最终一定会输给中日韩三国企业。
因此,丰田主张变革应该由中层发动。
那么中层发动具体指什么?佐佐木元举了个例子:中层通过管理改善带来成本降低,那么降低带来的成果如何利用?就是关键问题,否则之前的改善等于没有价值。
而这就是中层出给高层的题目。
如果高层不能迅速并有效利用这些成果,员工积极性便会丧失,这便是“阴生阳”。
由此,他指出:企业不应满足于对改善成果的发布,而应做改善成果被使用的发布。
否则,任何变革都无法持续。
压迫执行vs活性化
韦尔奇的“中子弹”绰号虽使他饱受困扰,但却威名远扬。
国内始终把韦尔奇的强悍,特别是“不执行就走人”的说法当作一种必要的果敢。
由此,无条件的“执行力”变成了中国企业家最热衷的概念。
与此不同,当今丰田推广TPS的指导思想却是:“尊重人性,持续改善”。
堀切俊雄说:一开始丰田也有过强行推动的阶段,但80年代起丰田开始强调:要持续改善,就必须实现员工的“自主性”,进而自主研究,自主改善。
而根本,就在于“尊重人性”。
所以,“活性化”是当代丰田管理的关键词。
所谓“尊重人性”,丰田认为包含几个部分:尊重员工意见;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员工能力;一定要让员工在改善中切身享受到改善的成果。
而实现企业活性化的基础,便是注重感情联络。
有数据表明:信息沟通中,语言只占7%的比重,而表情却发挥了65%的作用!声音与节奏占28%。
由此,佐佐木元提醒中国企业:千万不要以为“说了”就等于“沟通”了,其实你只完成了7%的工作,还有很多措施需要跟进。
这也是中国一批年轻企业家有能力,却不能充分发挥能力的一大软肋。
做我们自己!
当然,美日管理思想上的差异还不只这些,丰田TPS的精髓也远不止这些……我们更无意在此证明日本管理思想比美国管理思想更高明。
因为管理学的最基本原则便是:“没有最先进的,只有最适用的!”
由此,日本专家的忠告也更值得我们思索:“十几年来,中国企业太受欧美影响,现在应该回归东方管理文化了。
而在文化方面,中日之间的相似点更多,可借鉴的因素更多,借鉴起来也更容易。
”——甚至美国人自己也在改变,所以才会诞生东方味儿十足的“系统思考”与“学习型组织”,才会倍加推崇“人才重于目标”、“内敛胜于张扬”的“卓越企业”。
那么,我们自己呢?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只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我们才可能在管理思想上不被他人所桎梏,才能在实践中恢复自信,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谁说——制造注定是“微笑曲线”最苦涩的谷点?
谁说——管理仅是红海中的无奈,薄利中的挣扎?
学丰田!做我们自己!
相关:丰田专家谏言中国企业家
“树样板”是无效的!
由于丰田专家堀切俊雄几年前曾走遍了中国各大汽车企业,而近年有很多企业将丰田作为标杆,于是《中外管理》记者问道:“您对中国企业学习TPS的状况如何评价?哪一家给您印象比较深?”
结果堀切出人意料地直率:“我在中国还没有看到一家企业学习丰田做得好。
”在记者随后简单介绍了一些企业学习丰田的做法后,堀切进一步解释了他这样认为的原因:“不错,很多中国CEO都很重视学习丰田。
但中国企业学习丰田的最大障碍,正是CEO自身,也就是他采取的推进方式。
对于推广TPS,采用‘树样板’的方式是根本无效的。
TPS要推进,就必须是全员推进、全线推进。
当然,不同部门可以推进不同的TPS内容,但形成落实为行动、互相竞争的气氛是很重要的。
而且也只有激发起全员的热情,CEO自己才能更轻松些。
”此外,推进TPS需要专设机构,但不可都指望它,关键还是全员参与,实现“活性化”。
过程周期缩短,提高资本效率
TPS强调“速度”的JIT,带动了全球制造业企业的管理结构革新,也就是:企业经营机制从“以资源运转为中心”向“以物流速度为中心”进行切换,向基于“时间轴”的现金流经营转换。
这里的“以速度中心”、“以时间为轴”的经营机制,比较抽象,如果从企业运行的“有效运转率”(或“可动率”)来考虑,就非常清楚。
全过程周期时间与有效价值创造周期时间的比值,就是“可动率”。
任何企业,不论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在流程中真正创造价值的时间是很少的,全过程周期时间与有效价值创造周期时间的比值,很多企业高达5000以上。
也就是说,企业一片繁忙,但真正创造价值的时间只有1/5000,其他全是浪费!
平常我们认为是必要的和必须的活动,按照TPS的思路去看,只要它不产生价值,都是浪费。
搬运是浪费,机器的空转是浪费,停工维修是浪费,举不胜举。
好不容易买来一台好设备,设备功能过好,有一半发挥不了作用,也是浪费;让它饱和运转,但如与其他流程环节步调不一致,带来的照样是浪费。
在流程管理中,部分最适合,带不来整体最适合。
企业里人来人往,忙忙碌碌,但人是在徒然移动,还是在进行价值创造的劳动呢?这也值得深入思考。
当我们如此思考时,我们就已经把管理思路切换到了所谓“时间轴”的机制上。
这时,我们会发现:浪费无处不在。
换个角度说,企业内还有巨大的经营资源和能力可以开发。
“可动率”的最理想状态是1,就是说企业活动的每分钟都创造价值。
这是任何企业也做不到的,但无限逼近这个目标,却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
目前丰田汽车的“可动率”,已经达到了2000,这是一个大倍率由管理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以TPS备受推崇。
扩大机会额度,扩大经营资源
这一条最容易理解。
比方说,一个企业一年有10亿元的营业额,一年周转10次,需要1亿的流动资金,改善后速度加快,变成能周转20次了,需要的流动资金就减到5000万,省出5000万。
省出来的5000万,再另行投资,如收益10%的话,就将新生利润500万。
这就是机会额度的扩大,经营资源的扩大。
先手意志管理,锻造人才
这一部分,是TPS真正核心的地方,是人的问题,是“产品制造”=“人才制造”的问题。
关于丰田生产方式,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藤本隆宏有这样的论述——初级者答:库存少;中级者说:生产系统流程结构,强制问题明确化、生产性提高、质量提高;但高级者怎么说呢?高级者说:因为反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没有了问题反而感到不安,于是大家竭尽全力搜寻问题,数万名的职员,处在中毒上瘾一般搜寻和解决问题的状态,这就是丰田的真正过人之处。
高级者所说的,也就是现在的第四条: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神经体系,达到了具有强大自律功能的境界,员工意志被充分调动起来。
丰田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呢?
说起来,一点也不神秘。
最主要的是,丰田在如何将问题“表面化”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并且把企业的问题和课题当作宝贵的经营资源。
说起经营资源,一般会想到人力、设备、资金、情报、时间等等,怎么也不会将生产经营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课题称作经营资源。
但是,如果我们彻底改变思想方式,把问题或者课题当作企业“飞跃”的机会来认识,事情就会截然不同。
现在,企业中“成果主义”(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和“减分主义”(评价员工业绩时总说“你不行”就是减分主义,“你这样做会好”就是加分主义)还占主导思想,问题和课题被当作麻烦来处理。
事实上,进步的机会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被错过的。
在“减分主义”的管理环境中,员工会拼命掩盖问题、转嫁责任。
但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是为企业增加了经营资源”的管理环境中,员工的智慧和活力,就会被彻底激活,散发难以想像的巨大力量,进而变化成巨大的盈利。
丰田由管理创造的业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问题和课题原本不是没有,不过就是隐藏在企业内部,没有显露出来。
将问题和课题公开化、实施解决,正是企业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