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创景:环境资源集约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资源集约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节选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旅游地产开发运营顾问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旅游运营网旅游景观设计网

创意建筑设计网旅游投融资网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环境资源集约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新型城镇化是资源集约型条件下的城镇化,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城镇化,是一种积极的、生态型、内涵式、可持续的城镇化。

一、环境资源集约化内涵

环境资源集约化是指充分利用现有城镇物质基础,既考虑到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整合城镇内部各组成要素,完善城镇结构,强化城镇内涵和提升城镇功能。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态型、内涵式、可持续的城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新型城镇化是资源集约型条件下的城镇化,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城镇化。

二、环境资源集约化实现“双提升”

1、城镇化率的提升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城镇化水平可达60%左右,如果以人口总量13.6亿计算,那么,届时将转移农村人口约2.22亿。庞大的人口城镇化对资源供给提出了巨大挑战,有限的城镇如何吸纳众多的农村转移人口、如何节约土地等资源,避免城市病的出现等已成为并将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矛盾。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集约化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其外部特征表现为农民的减少和城镇居民的增加,这个过程必须得到相应的资源支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城镇化进程中要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众多。

2、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有专家测算,如果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步美国的后尘。到每1000人拥有800辆汽车的时候(既美国现有水平时),需要3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中国的石油需求。从世界各国碳排放前景来看,中国的人均碳排放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美国的人均排放是世界第一位,其排放总量与中国相当,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家。但是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世界一半的二氧化碳,将是中国排放的。

高能耗的城镇化模式将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也是不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是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其中,质变是城镇化的高级形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而资源环境集约化正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土地资源集约化是关键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面临着资源短缺,特别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困境。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在土地管理上,充分利用现有城镇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追加城镇土地的资本、技术和劳动投入,充分挖掘其潜力,争取获得最佳的综合利用效益。充分利用城镇存量土地,完善城镇存量土地流转机制,适时调整闲置土地的利用方向。加大土地管理的执法力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严厉查处“圈地”、非法占用土地建设等违规用地行为。

在规划审批上,科学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城镇建设项目标准,严格审批和检查建设项目,杜绝浪费城镇土地的与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在城镇规划手段上,提高城镇的空间利用率,包括地上和地下空间。地上开发修建高层建筑作为地上主体建筑,发展地铁、地下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建筑、设施,充分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合理提高城镇建筑容积率,采用市场手段,推动空置建筑转租使用;

四、生态型城市规划

1、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但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其自我恢复功能薄弱。和谐社会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生产活动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美化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状态。

城镇化是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建设生态型城市能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生态型城市强调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治理,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生态产业支撑,田园城市形态

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生态农业园区。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节能的新兴工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建设“生态城镇”,以田园城市为理念,城区中保有大面积的绿地斑块,绿化轴线。道路两侧、河道两岸等是重要的绿化轴线,城镇中心区、居民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等重要社区的中心绿地是重要的绿化节点,加强城镇河流湖泊、湿地和风景名胜的资源保护。

生态型城市规划要从城内延伸到城外。保护城镇周边的林海、草原环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鼓励生态移民,形成草原、森林生态保护区,构建生态型城市保护屏障。

3、强化城镇生态安全

加强城镇环境治理,一方面要加强水土治理,重点治理沙地、盐碱地和河流、湖泊等水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提高城镇污染物处理能力。

加强城镇污染源治理,包括对废气、污水和噪音的排放整治,降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治理手段要多样化,以环保教育为先导,以处罚为辅助。

4、资源利用开源节流

自然资源的开采要以法律为准绳,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加强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管理的法律文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创新自然资源开采机制。总体规划、统一管理、规模开采、集约经营。制定合理的价格征收标准,依法征收资源使用、补偿等费用。

自然资源的使用要以节约为先导,倡导节水节电节能,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倡导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地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保持耕地动态平衡。

开发新型能源,变废为宝,提倡垃圾发电、中水处理、雨水收集,重视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节能设施的使用,如太阳能路灯、节水用具等。建设绿色公共交通,如天然气出租车公交车等。实用高效率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手法,建设生态节能建筑。

(有关新型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更多研究,详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