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标准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
第2期 BUS &COACH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No.2 2018
作者简介:来 飞(1983 ),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智能汽车及主动安全方面的测试研究工作㊂
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标准的对比分析
来 飞1,夏 钧2,刘昌仁1,曹 飞1,张仪栋1
(1.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401122;2.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重庆 401122)
摘 要:对美标FMVSS 136和欧标ECE R 13中关于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介绍美标FMVSS 136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㊂关键词: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试验标准;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U4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31(2018)02-0059-04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est Standards on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for
Heavy Vehicles
Lai Fei 1,Xia Jun 2,Liu Changren 1,Cao Fei 1,Zhang Yidong 1
(1.Chongqing Vehicle Test &Research Institute,National Bu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Chongqing
401122,China;2.Chongqing Lifan Passenger Vehicle Co.,Ltd,Chongqing 401122,China)
Abstract :The test method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for heavy vehi⁃cle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FMVSS 136and the ECE R13.The test method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prescribed by the FMVSS 136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Key words :heavy vehicle;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ESC);test standard;contrastive analysis 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系统能显著减少车辆失稳及其引发的交通事故,在乘用车上已得到广泛应用㊂目前关于轻型汽车ESC 系统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标准,欧洲和美国均早已发布并强制实施,我国也参照欧标制定了相应的推荐性标准[1]㊂与轻型汽车相比,重型汽车ESC 试验标准的研究较为迟缓,
原因在于相对乘用车而言,重型汽车ESC 的试验过程更加危险,此外,由于其整车质量变动范围更广,行驶条件更加恶劣,其评价指标的提出也更加困难[2]㊂
但由于重型汽车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世界各国对重型汽车的ESC 试验也较为重视[3-7]㊂目前,欧标ECE R13附录21提供了重型汽车ESC 测试的大致试验方法,但并未给出相应的性能评价指标;美标FMVSS 136则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价指标,从2019年8月起对所有重型汽车强制实施[8-9]㊂我国JT /T 1094-2016[10]对重型营运客车也有相关要求,具体试验方法与美标FMVSS 136基本相同㊂
1 ECE R13和FMVSS 136试验方法对比
ECE R13和FMVSS 136对重型汽车ESC 系统在
试验方法上的对比如表1所示㊂其中,ECE R13附录21对重型汽车ESC 系统在方向控制和侧翻控制上分开考核,并有相关推荐的试验方法,但具体的试验过程并未详细规定,仅列出了可选择的试验测试方法,如在方向控制上只需选取8种方法中的1种进行,在侧翻控制上也只需选取2种方法中的1种进行㊂同时ECE R13规定也可采用仿真方式进行认证㊂FMVSS 136则对方向控制和侧翻控制一并考核,主要通过具体的J-转向试验来考核发动机扭矩减小性能和侧倾稳定性㊂值得注意的是,FMVSS 136中的J-转向试验与ECE R13中的J-转向试验有所不同,后者并没有对可供选择的试验方法进行具体规定,如不同企业在减小圆周半径试验过程中的试验车速㊁圆周半径的选取上都可能不完全一样㊂
J-转向试验为FMVSS 136中规定的基础试验,图1为其试验示意图㊂图中为逆时针布置,试验完毕
9
5
后,也要顺时针布置和测试㊂测试路径包括22.9m 长的直线段,与半径为45.7m的圆弧相连接㊂对于货车,车道宽为3.7m;对于客车,直线段车道宽为3.7m,弯道车道宽为4.3m㊂试验起点位置为直线与圆弧段相切点,指定为0°;试验终点位置为从起点位置开始计算的圆弧段上120°的点㊂
表1 ECE R13和FMVSS136在ESC试验方法上的对比
ECE R13
方向控制侧翻控制
FMVSS136
试验方法
减小圆周半径
阶跃转向角输入
正弦转向角输入
J-转向
单车道附着系数对开
双车道变换
反向转向或鱼钩试验
非对称周期正弦转向输入或
脉冲转向输入
稳态圆周
J-转向
J-
转向图1 FMVSS136J-转向测试示意图
2 ECE R13和FMVSS136性能评价对比ECE R13对于试验车辆的ESC性能评价未具体规定,只是规定了ESC开启后的性能要优于ESC关闭后的性能,评价方法基本上为主观评价㊂而FMVSS136则更多为客观评价,其对车辆ESC性能指标的评价都基于所规定的J-转向试验来进行㊂下面对FMVSS136关于ESC的性能评价作具体阐述㊂2.1 FMVSS136对车辆ESC性能的总体要求FMVSS136对重型车ESC系统的性能要求主要有3点:参考车速确定过程中的车道保持即方向控制要求;发动机扭矩减小要求;侧倾稳定性控制即防侧翻要求㊂
在进行J-转向试验过程中,有以下5个条件要
注意核实:1)车轮在试验过程中须保持在车道内;2)
车辆经过起始点后1.5s开始计算,至车辆经过结束
点为止,ESC系统须能减小发动机输出扭矩10%以
上,且持续时间最小为0.5s;3)车辆经过起始点后3s时刻的车速不应超过47km/h;4)车辆经过起始点后4s时刻的车速不应超过45km/h;5)ESC系统
工作并使任意行车制动气室(或制动轮缸)在连续0.5s时间内,压力至少达到34kPa/172kPa(气压/液压)㊂
2.2 对参考车速确定试验中的车道保持性能要求
参考车速确定试验包括初始参考车速确定试验
和参考车速确定试验㊂
1)初始参考车速确定试验㊂测试车辆采用逐渐增加速度的方式来进行两类J-转向测试㊂一类采用顺时针转向,另一类采用逆时针转向㊂测试时的初始进入车速采用ESC系统激活行车制动前0.5s的速度数据的平均值㊂初始测试时,进入速度为32km/h±1.6km/h,然后以1.6km/h的速度递增直到ESC激活行车制动或车辆偏离车道为止㊂ESC激活行车制动时的车速即为初始参考车速㊂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初始参考车速需分别确定㊂在测试过程中,若在120°范围内车轮偏离车道,需以同样车速重复进行测试㊂如果车轮再次偏离车道,则以同样车速进行连续4次试验㊂具体流程见图2㊂
2)参考车速确定试验㊂采用上述确定的初始参考速度,进行两类J-转向测试来确定参考速度㊂一类为逆时针转向,进行4次连续测试;另一类为顺时针转向,也进行4次连续测试㊂在测试过程中,驾驶员尽量保持初始参考车速完成J-转向测试㊂参考速度即为ESC激活行车制动时的最小进入速度,4次连续测试过程中至少有2次以同样速度(误差为±1.6 km/h)进入㊂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向应分别确定㊂每类测试过程中,若至少2次ESC未激活行车制动,则初始参考速度以1.6km/h增加,然后以相同程序进行重复测试㊂具体流程见图3㊂
在按上述方法确定初始参考车速和参考车速时,
车辆以相同车速连续4次测试过程中,从开始点至结
束点(0°~120°),车轮须至少2次不偏离车道㊂
06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 2018年4月
图2 
初始参考车速确定试验流程
图3 参考车速确定试验流程
2.3 对发动机扭矩减小的性能要求
采用上述流程所确定的参考车速,进行两类J-转向测试㊂一类采用连续4次的顺时针转向,另一类采用连续4次的逆时针转向㊂每次试验过程中,一旦车辆经过起始点,驾驶员将油门踏板踩到底直到车辆经过结束点㊂在每次发动机扭矩减小测试过程中,要验证发动机输出扭矩是否满足要求㊂
在进行发动机扭矩减小连续4次测试过程中,须至少2次能全部满足以下要求:从车辆经过起始点后的1.5s 开始计算,至车辆经过结束点为止,ESC 系统须能减小发动机输出扭矩的10%以上,且持续时间最小为0.5s;从开始点起至结束点,车轮须不偏离车道㊂
2.4 对侧倾稳定性控制性能的要求
最大测试速度为参考速度值的1.3倍和48km /h
中的较大值㊂顺时针和逆时针应分别确定㊂对于侧倾稳定性控制的每次试验,车辆将以同样的车速进行8次连续J-转向测试,测试车速在48km /h 与最大测试车速之间㊂在连续8次测试过程中,车辆以相同车速进入,须至少6次能全部满足以下要求:1)从车辆经过起始点后3s 时刻,车速不应超过47km /h;2)从车辆经过起始点后4s 时刻,车速不应超过45km /h;3)从开始点起至结束点,车轮须不偏离车道;4)ESC 行车制动须处于激活状态㊂
3 结束语
本文对美标FMVSS 136和欧标ECE R13关于重型汽车ESC 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阐述了美标FMVSS 136对重型汽车ESC 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流程,为我国重型汽车进行ESC 相关的认证试验提供参考㊂参考文献:
[1]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
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T 30677-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3-9.
[2]WHITE.D,TIDBURY.G.Bus Rollover Stability:Interna⁃
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us[C].London:I Mech 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1986:21-28.
[3]ISO /TC 22.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buses-test meth⁃
od for roll stability -Closing -curve test:ISO 11026:2010
(E)[S].Switzerlan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201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
6 第2期 来 飞,夏 钧,刘昌仁,等: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标准的对比分析
7258-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19.[5]来飞.客车侧倾及侧翻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4,36(3):5-7,12.[6]来飞.客车动态侧倾稳定性的测试方法研究[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3,35(6):45-47.
[7]ISO /TC 22.Road Vehicles -Vehicle dynamics test methods
-Part 2:General conditions for heavy vehicles and buses:
ISO 15037-2:2002(E)[S].Switzerlan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2002:8.
[8]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s for heavy vehicles:FMVSS 136[S].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2015:7.
[9]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
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of categories M,N and O with re⁃gard to braking:ECE R13[S].United Nations,2011:262.[10]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营运客
车安全技术条件:JT /T 1094-201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7-10.
修改稿日期:
2018-01-30
◆产品推介
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封面)浙江流遍机械润滑有限公司(封二)山西中科忻能科技有限公司(封三)新南风加热制冷(沧州)有限公司(封底)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前插一)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插二)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前插三)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前插四)郑州森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前插五)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前插六)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前插七)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插八)河谷(佛山)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前插九)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插十)
郑州多元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中插一)雅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插二)太原泰立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中插三)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中插四)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后插一)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后插二)四川新筑通工汽车有限公司(后插三)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后插四)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后插五)湖州恩驰汽车有限公司(后插六)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
(后插七)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后插八)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后插九)‘客车技术与研究“理事单位名录
(后插十)
26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 2018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