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情感与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情感与记忆
The Emotion and Memory of Urban Space 编者按:
城市虽是物质的,但也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地方必定存在着记忆,聚落也好、村庄也好、城市也好,都是靠着记忆的传承将历史、人文、风格、景观定格在每一个时间片段上,给后来人以充分的想象和感叹。城市中有个体记忆,每一个人对自己生长、生活的环境有其个人的理解,有爱有恨。但更多的,是城市的集体记忆,人类依靠这种集体记忆维系了种族的往昔、聚落的起伏、城市的兴衰。荣格也好、林奇也好、罗西也好,人类学家也好、建筑学家也好、城市学家也好,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城市是人类记忆的场所,是文化记忆的容器。在
这个共识下,本期论坛的各位学者抒发了各自的观点,启发了我们对于城市空间、情感与记忆的思考。
城市空间的文化形态
■ 于一凡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副会长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SORSA)留法分会副会长
法国巴黎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IPRAUS)
研究员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Paris-Sorbonne)远东研
究中心(CREOPS) 研究员
法国的建筑历史学者常用欧洲古代用于记事的
“羊皮纸”(parchemin)来比喻城市的发展,取其
因反复擦写而留下层层叠叠的痕迹与城市空间的更
迭有所相似之意。特定的城市文化是特定地域里人
们通过空间营造的实践活动而不断选择和取舍的结
果,成熟、自信的民族都很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空
间文化传统,并积极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离开继
承就谈不到发展和创新,而继承的过程也必须适应
时代、环境的发展而推陈出新,以免走向没落。
相对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城市文化形态结
构的演进更缓慢。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都与其前一
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存在显著的关联,在继承既有
模式与习惯的基础上,根据新的要求加以修整、补
充和发展,并增添新的内容。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
和延续性,城市形态乃至社会意识才能够在发展过
程中始终保持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中国人津津乐
道的“叶落归根”,就是情感和文化意义上的回归。
文化形态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决定了其演进
过程的艰巨性。特定的传统、风俗、习惯,包括禁
忌等,往往是面对特定地理、自然环境而积累的智
慧,渗透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而得以代代相传。
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偏好和具有共识的价值观,一
方面反映着情感和心理的共同需要,有利于维系社
会的稳定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因
循守旧的惰性,缺乏对环境刺激的及时反应,成为
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阻碍。奥格本(W. F. Ogburn,
1923)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曾经用“文化堕距”
(cultural lag)一词概括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
中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出现的呆滞现象,以及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变化在变迁速度上
发生的时差。
从目前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化形态在
社会转型期所面对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
先,新旧文化并存、冲突,城市空间形态在多元外
力的影响下,必须通过系统自组织机制构建新的价
值体系和评判机制。这一过程作用于日常生活和居
住环境,使后者表现出整体文化价值认同度较低和
一定程度的“媚外”心理,“贪大求洋”是很多中
国城市在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
区。其次,随着社会“异质性群体”的产生,城市
“亚文化”群体增多,个性化、小众化的价值观和行
为心理日益凸显,这不仅导致精神和物质领域的群
体差异越来越明显,甚至造成社会、经济、文化等
综合领域内的多重错位,进而成为影响社会整体良
性发展的阻碍。与此同时,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滋
生的浮躁、功利心态,也可能通过集体行为转化为
社会意识失范、公德意识丧失和城市文化的断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柯亨(A. L.
Kroeber, Clyde Kluckhohn, 1952)从符号—文化学
角度出发,提出文化包括外显和内隐两种模式,继
而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
社会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环境中的成就。
长期积累形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既是
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也可能成为限制人类进一步
实践探索的因素。“文化力”究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
动力,还是阻滞其健康发展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对待文化的态度。
因此,城市空间的文化形态必须放在历史和社
会环境中去认识,不同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气
候条件,造就了文化形态的差异性。谈起风格迥异
的中国江南水乡和欧洲中世纪小镇,大多数人都会
在脑海里立即形成愉快而清晰的画面,并迅速产生
情感、意境上的联想;然而比较上海和东京的CBD
地区,却很难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可供分辨的空
间记忆。当代中国城市的文化特色流失已经成为备
受关注的议题,以至于是否能够重新唤醒城市形态
的地域特色似乎也并不那么令人肯定。
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是一个文化积累和进步
的过程。如果说经济建设曾经是并在一定程度上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仍然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题,那么,从文化形态上把握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则应当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正如科斯洛夫斯基(P. Koslowski,1999)所预言的那样:(后现代)社会中,经济—技术理论方案的统治地位将被文化策略所取代。
寻找城市的记忆
■ 袁逸倩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研究所 所长
随着高速城际列车的开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缩小了;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小城镇仿佛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随着汽车业的突飞猛进,城市道路越拓越宽;随着土地资源的快速流失,建筑物越盖越高……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屹立在我们面前,这些都在证明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然而,一个城市是需要记忆的。记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电影导演路易斯·布鲁艾尔曾经这样评价记忆:“记忆是我们的内聚力,是我们的理性,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情感。失去它我们什么都不是。”而对于人类社会,记忆同样重要。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过:“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记忆而已,人类历史也是如此。”城市被阿尔多·罗西看作人类集体记忆的场所,其中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当城市与记忆通过时间性扭结、空间性扭结与物质性扭结牢固结合在一起时,城市就成为人类集体记忆的一种综合载体。”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城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记忆的载体,一砖一石都忠实地记载着不同时代所留下的印迹,当记忆被这些城市中遗留的印迹所触发时,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就会和人的记忆一起呈现出来。因此,城市记忆的重要性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
每个人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城市都是有感情的。当我们惊叹儿时玩耍的街道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大路、低矮的砖房胡同换成了高楼林立的住宅区、房内可以任意游戏的水泥地面变成了不容磕碰的高档地板、两轮自行车换成了四轮轿车、建筑物越来越高、马路越来越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生活品质、生活情趣似乎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悄然流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街,它们是许多人记忆中充满了乐趣的场所。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迅猛演变,街道已渐渐成为一种简单的交通运输功能性场所,其原本所承载的众多城市生活功能,包括交往、定向、识别、获取资迅等正在慢慢丧失。
人类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情感,情感需要记忆。城市如果一味地发展,千城一面,没有特色,没有历史,没有情感,没有尺度,必将成为混凝土的森林,高度运转的机器,那是非常可怕的事。好在人
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开
发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街区和建筑了。另外要强调
的一点是,任何空间一定要有其适宜的尺度,并不
是一味地追求大,吸引人的眼球就好。人们的生活
需要亲切、温馨、宜人的空间,而我们的某些城市,
道路、广场、绿地、建筑等似乎都一味地追求宽、
大、高,殊不知建成后的空间环境会缺少人情味,
给人冷冰冰的感觉。我们多么怀念儿时玩耍的小街
道、小空地,小院落,甚至四通八达的防空洞,那
里曾是欢声笑语的儿童天堂,那里留下了儿时玩耍
的足迹、美好的回忆……
一个“区域”、一个“家”。“区域”来自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
由于它具备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人们从心理
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曾对天津五大道地区做
过一些调查访谈,这里可被称为一个区域,二、三
层高的砖木结构小楼、严实而密不透风的围墙、尺
度宜人的林荫道、远离喧嚣的街道环境,构成了五
大道这一区域的单元主题,成为标志性的区域特征。
由于五大道地区明显的区域特征使大多数被访对象
觉得,每次下班回家或是从外面办事归来,一旦进
入本区域“边界”内,就已经有了到家的感觉,这
种感觉的强烈程度与在此居住的时间长度成正比。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心理对环境的感知
和依赖称为归属感。
五大道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灯一柱无不
透露着这片区域的异国风情,同时也诉说着它的殖
民历史、殖民文化。现在居住在此的居民,大部分
已经不是原住民的后代了,以外来人口居多。而长
期居住在此的原住民,依然保持着对五大道深厚的
感情。在访谈中发现,许多老者宁愿住在拥挤的里
弄中,也不愿意搬到新楼房中居住。毕竟这样独特
的居住环境对他们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感官享受,还
有深藏于内心的一段回忆。
我们希望如五大道般具有归属感的城市片段再
多一些。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在拉近居民邻里时空距
离的同时却疏远了其心理距离,日渐生疏的邻里交
往使居民产生环境“虚无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
列社会问题,作为建筑师应该思考如何有效地建构
有“归属感”的社区交往环境,为城市提供更多的
情感记忆。
只是,当传统建筑遇上现代都市日新月异的发
展速度时,很多承载其上的城市生活印记难免日渐
消逝。而都市生活的喧嚣浮华,让置身其中的都市
人往往只顾一味向前奔忙,而顾不上回过头看看身
后这些逐渐远去的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
又是一个遗憾的时代。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每时每刻涌动着新的契机和创造,每个人的生活都
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同时,城市几千年的历史面貌
顷刻改变,我们熟知的生活场所依稀难辨。那么,
许多年后,我们该拿什么让后人重温最真切的城市
记忆,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呢?
我们的目的是让乐趣回归街区,让街区回归生
活,让街道成为“城市生活发生器”。
找回城市失去的记忆……
城市空间的记忆现象
■ 何依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加塞特
(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1955)作为现象
学传播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曾经说过“人类历史
与‘自然历史’唯一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绝对不可能
再来一遍”。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
~1945)认为“黑猩猩与人的区别不是在于严格意
义上的智慧,而是因为它们没有记忆力。每天清晨,
这些可怜的动物必须面临着几乎完全忘却前一天生
活过的内容,而且它们的智力只能运用极少的经验。
同样,今天的老虎与6 000年前的一样,它们每一
只都如同没有任何先辈那样开始它们的生活……打
断对以往的延续,是对人类的一种贬低。”
以上开场白,是借用生物体之间的本质区别,
说明记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存在是一
种全时空的存在,人过去的生活并没有也不可能真
正消失,人就生活在记忆场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时间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着”,而活动是易逝
的,当过程告一段落时,并没有化为乌有,而是转
换了形式。在活动中,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劳动物
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经以‘动’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
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对象化是马
克思社会记忆思想的逻辑前提。城市空间作为人类
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和结果,是人类社会记忆对象
化的主要形式。因此,城市空间作为社会记忆的累
积,是人类精神追求向物质表现的连续转化。它包
含了人类的理想和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蕴含着自
然的魅力,在各种复杂关系的交织中,形成了“最
佳的人类创作”(王富臣,2004)。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1895~1990)在《城市发展史》
一书中称这样的城市空间具有“容器”功能:“城市
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
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一个城市的级别和
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功能发挥的程度,因
为城市的其他功能无论有多重要,都只是预备性的
或附属性的。”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所讲:“城市是靠
记忆而存在的。”
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上述观点。太原府城
的南华门历史街区曾是晋王宫的南门,朱在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