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以苏州市和徐州市为例

姓名:王天玉班级:13商21 学号:130082031摘要: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主要受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已有工业因素等的影响。产业结构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演进和升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确把握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地区更好发展。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苏南地区以苏州市为代表的和苏北地区以徐州市为代表的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来研究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并对他们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

Abstract:Industrial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mainly by social consumption, resource statu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factors, etc.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fluences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economic growth can als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upgrade,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Correctly grasp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 region, it will help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his paper will mainly analy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outh of Jiangsu cit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wo cities in Suzhou, Xuzhou Province, to stud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关键词: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产业优化苏州徐州

一、全省产业结构概况

下图1.1是江苏省各市产业结构图(2014)

下图1.2是江苏省各市产业结构图(2010)

总的来看,全省的第一产业占比最低,苏南地区的占比普遍低于苏北地区,最大的也不超过0.2。而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统治地位,13个市中除了南京市的第二产业占比低于第三产业,其余各市第二产业占比均高于第三产业。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在2010年第二产业更达到将近0.6,而经过了四年的发展这一比值有所下降但还是高于50%。就第三产业而言,除了南京市在2010年占比达到了0.5,其他地区都在0.4上下浮动,而到了2014年苏南四市苏锡常镇的第三产业占比都突破了45%,这说明第三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13个市中,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是南京市,截止到2014年它的第一产业大约占比2%,第二产业占比41.7%,第三产业占比55.8%,已达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产

业结构还处在低级阶段的是宿迁市,它的第一产业占1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省均属于较低水平。所以还处在工业化初期今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全省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模式,还可以在进一步优化为理想的“三,二,一”结构。

综合来看,从江苏省各城市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可得出江苏省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苏南地区,第一产业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四市第一产业占比平均为0.023,二、三产业平均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0.49和0.49;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呈现非均衡性。第一产业占比平均水平略高于省平均水平为0.058,而第二产业占比略高于省平均水平为0.51,第三产业占比略低于省平均水平为0.43;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0.155,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0.46和0.411,且幅度相对较大,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四市的第二、三产业占比相差较大。

下图2是各产业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情况

其次是各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以后第一产业的产值是逐年递减的,第二产业的产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始终还是高于50%。第三产业产值波动上升,且近几年上升的速度很快已达到40%以上。我预测未来第三产业产值贡献会与第二产业产值相交,并且会超越第二产业。

下图3是全省各产业从业人数

从图中可以可出,在2000年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还是最多的几乎占到总就业人数的43%,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是最少的仅占到27%左右。而经过十年

的发展,到2010年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仅占到22.3%,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却升至35.7%。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业劳动由机械化代替从而更多的劳动力可以转而去从事服务业。同时可以看出十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也一直保持着稳健增长,这说明在我省工业还是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二、省内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苏南地区:传统的“苏南模式”以苏州为代表,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南地区抓住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吸引外资的投入,从“三来一补”到生产研发,不断提高外企的质量,提升了苏南地区经济总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以苏州为例,20世纪80年代苏州的乡镇企业开始发展起来,实现了经济从以农业为主体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转变。而在九十年代又大搞开放经济,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成为全国最能吸引外资的城市之一。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资源一直是苏州的一大优势,所以苏州的第一产业发展良好。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苏州市渐渐意识到只发展农业是远远不行的,农业毕竟还是低端产业,于是它开始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加入到了工业化的队伍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州就放弃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苏州市逐渐建立起了现代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格局。其次是第二产业,苏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不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即便是高科技的加工产品也大多处于代加工阶段,处在产业链的末端,产品附加价值较低,与高端化的工业发展结构仍存在差距。再次是第三产业,苏州市第三产业比重占比是0.4低于其他苏南城市,其服务业占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传统流通产业如邮电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近一半。但是类似于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新兴的行业近几年虽发展迅速,但其占比仍然偏低。就拿房地产来说,苏州2015年11月份的新房均价为14873 元/平米,而他的“邻居”上海却达到了32139 元/平米。同在长三角经济区,但是苏州受到上海的经济辐射并不是很理想。而在金融业,高端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据资料显示,世界上的金融城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