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管理第2章 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职业生涯管 理的基本理论
Contents
1 职业选择理论 2 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3
www.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
【本章要点】
•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 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论 • 洛伊的动力学理论 • 库伦伯茨的社会学习理论 •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 萨柏和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职业生涯
【案例】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有位员工就说了,“我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一毕业就来到了这儿,五年多了,企业一直在提倡让 大家投身于现有的工作,这是好事,但是一方面国内 大学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生在入学后基本没有太多的 专业选择与更换权,不像在国外允许学生在一定期限 内中途转学,因此如果没有在企业的实践,有的学生 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热衷于所学的专业;另一方 面,外部的人才市场的确已经能够提供很好的就业机 会,因此除非我真正喜欢现在的工作,或者说适合现 在的工作,否则如何让人干一行并且爱一行?所以我 认为应该改为‘爱一行,干一行’,其实这与‘以此 为生,精于此道’也是不矛盾的”。
【案例】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 讨论:
1. 请你对上述两个员工的说法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 请分析B企业在推行“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前后 两个阶段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3. 你如何评价“干一行,爱一行”与“爱一行,干一 行”?
4. 如果你是B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企业通过广泛接触 并收集员工意见反馈后,决定将原先 “以此为生, 精于此道”的内涵改为“爱一行,干一行”,但是 仍然以“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作为企业一贯的职 业发展理念,那么你应该如何对员工进行解释,以 引导员工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相应的,作为人力资 源部门而言,你们的工作理念、方法将会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请举例说明。
发展阶段理论 • 格林豪斯和利文森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道尔顿和汤姆森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模型 • 施恩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
第一节 职业选择理论
• 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 活方式.
• 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同时也 是相对比较清苦的职业。
• 选择了一个组织就是选择了一种 工作方式。
【案例】“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B企业是国内著名的卷烟生产企业。作为企 业推进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以此为生, 精于此道”见证着B企业过去十年来蒸蒸日上的 发展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所谓“以 此为生,精于此道”,实际上就是引导与激励 员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从而在工作中 获得身心的愉悦。在该理念推出之初,在企业 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级员工都就此展开了 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一理念的提 出为员工在企业的未来描绘了希望,员工不再 只是为了生计而工作,而是自己热爱的职业。
【案例】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另有员工也说了,“我们部门调来了一 位技术出身的主管经理,他在我们企业是一 个十分有声望的技术专家,但是经理上任后 种种的行事风格与工作习惯有时也令大家很 烦恼。比如,他不太会教人,虽然本人做事 十分精细,但是常常因为一些细节令下属十 分难堪,而且他还很固执,有时不太会听他 人的意见。最麻烦的就是,他的协调能力有 问题,常常在确定一些事情的责任边界时, 无法坚持原则,因此,导致我们有时工作十分 被动。”
二、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论
• 特性—因素匹配理论(Trait-Factor Theory)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 斯(Parsons)创立,这一理论是职业 生涯管理理论中最为悠久的理论.
• 公式中,F为动机强度,指积极性的激发程 度;V为效价,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 主观评价;E为期望值,指个体估计的目标 实现概率。
• 择业动机的强弱表明了择业者对目标职 业的追求程度,或者对某项职业选择意 向的大小。按照上述观点,择业动机取 决于职业效价和职业概率,即:
• 择业动机=F(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 ③职业选择是劳动者与职业岗位互相选择、互 相适应的过程,它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主动择 业的过程,同时又是职业选择劳动者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不止一次 地发生。
一、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Vroom)通 过对个体择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 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 动机强度及效价与期望值成正比,可以用公 式表示如下: F=V·E
1.职业效价
• 职业效价是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 的主观评价,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二是择业 者对某项具体职业要素如兴趣、劳动 条件、报酬、职业声望等的评估。
2.职业概率
职业概率是指择业者认为获得某项职业的可能 性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某项职业的社会需求量。职业概率与社会需 求量成正相关关系。
(2)择业者的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的工作能 力和求职就业能力。职业概率与择业者的竞争 力成正相关关系。
(3)竞争系数,即谋求同一职业的竞争者人数的 多少。职业概率与竞争系数成负相关关系。
(4)其他的随机因素。
思考题:
• “干一行,爱一行” • “爱一行,干一行” • “选人比育人重要” • “育人比选人重要”
【案例】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认为提倡这一理念能够 有效激发员工内心的工作热情与冲动,从而实 现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结合。
但是近一年来,员工们为了完成某订单而夜 以继日工作的场景已经不太多见了。“以此为 生,精于此道”的巨幅宣传画也渐渐褪去了鲜 红的色彩。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反映出来 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员工对所谓的“干一行, 爱一行”提出了质疑,而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 在到底应该先“干一行”,还是先“爱一行” 上。
• 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对职业的 评价、意向、态度出发,依照自 己的职业期望、兴趣、爱好、能 力等,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 其一的过程,职业选择的目的在于使
自身的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 合。
需要明确:
• ①劳动者是职业选择的主体,是择业行为能动 的源自导方面,各种职业则是被选择的客体。
• ②职业选择受劳动者自身条件和职业要求的限 制,不能任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