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GPS观测研究
印尼8.7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与垂直位移时间序列结果
印尼8.7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与垂直位移时间
序列结果
顾国华
【期刊名称】《地震》
【年(卷),期】2006(026)002
【摘要】利用IGS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连续观测站6年多时间的观测结果,以中国大陆东部的稳定点组作为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解的参考基准,得到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8.7级与2005年3月28日8.5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及垂直位移时间序列的结果.尽管所采用的GPS站点少,且分布范围大,但仍可看到在如此大的地震震前、同震与震后地壳运动的特征,为今后观测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文中所采用稳定点组基准有效消除水平位移场的平移与旋转,而局部椭球面的不平性对计算区域地壳运动结果,特别是对垂直位移的影响很小,说明了位移解所描述的大范围区域位移场是合理的.这两次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及震后的垂直位移影响量级达数厘米,范围达远离8.7级地震震中4 500 km之外,甚至更远.
【总页数】10页(P19-28)
【作者】顾国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
【相关文献】
1.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水平位移向量时间序列 [J], 顾国华;张晶;王武星
2.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GPS观测的位移时间序列结果 [J], 顾国华;张晶
3.基准站GPS连续观测得到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 [J], 顾国华
4.GPS技术在测量喜马拉雅山地区板块运动和地壳垂直位移中的应用 [J], 王文颖;付守堂
5.我国GPS基准站地壳垂直位移周年变化的气象激发 [J], 张诗玉;钟敏;闫昊明;陆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gps资料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测量 测试车 活动地块 汶川地震 汶川ms8.0级地震 水蕨 水深测量 水汽 水储量变化 水下地形 气压 正电荷区'预击穿过程 森林监测 梅雨期 桉树 构造活动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 最优估计 暴雨 星敏感器 昆仑山口西地震 无验潮模式 旋转运动 新记录 断裂活动速率 数值预报 数值模拟 数值天气预报 掩星面坐标系 探空观测 快波偏振方向 强降水 延时效应 应变场 干旱区绿洲 川滇地区 岩体移动 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 大地测量资料 多站点 基线解算 地面实际降雨量 地震活动 地震 地闪 地裂缝 地球动力学 地壳运动 地壳细结构 地壳应变 地壳垂直运动 地壳变形 地基gps资料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回击 四维变分同化 四维伴随同化 同震位移 各向异性 可能是真实的构造运动反映 变形与破坏 变分同化 反演 区域电离层模型 动态监测 前兆 内陆高原 全站仪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 充填法开采 位移不连续 二维射线跟踪 丽江-宁蒗断裂带 中国大陆 上地幔各向异性 sonde大气可降水量 sks波.快波方向 sks波 rs mm5 gps资料结果相符 gps监测 gps可降水量资料 gps位移场 gps rtk gis cosmic cass
科研热词 gps 汶川地震 地壳运动 cosmic 青藏高原 磁暴 电离层暴 暴雨 日冕物质抛射 岩石圈变形 gps速度场 gps掩星 龙门山断裂带 黏弹性有限元 高程精度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 青藏高原东北缘 震后变形机制 震后位移 雷暴电荷结构 雷暴云 集集地震 重力 配对标准 遗传算法 速度场 逆冲-右行走滑 超快星历 超强台风"韦帕" 起电机制 诸多方面 计算方法 联合反演 耦合 线性模型 线性坐标 粘弹性 算法效率 电荷结构 电离层 电场探空 甘肃中川地区 渭河盆地 淤地坝 涡旋运动 海风环流模型 海风中尺度锋 活动断裂 泥沙淤积量 泥沙 汶川大地震
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水平运动变化分析
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水平运动变化分析蒋锋云;张晓亮;张希;王伟【摘要】对2009、2011及2013年3期陆态网络流动GPS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了2009~2011及2011~2013年两个时间段南北地震带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图像.参考1999~2007年网络工程流动GPS速度场结果,分析了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水平运动场与应变场变化特征,认为近期地壳运动变化受汶川地震震后影响较大.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和岷县漳县6.6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后应力场调整触发的结果.【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5(038)002【总页数】8页(P229-236)【关键词】南北地震带;GPS;应变场;汶川8.0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作者】蒋锋云;张晓亮;张希;王伟【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中国大陆中部发育着著名的南北向构造带,由于其控制着一系列历史强震的发生也称为南北地震带,该带北起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跨越秦岭、穿过龙门山,再沿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带向南延伸至缅甸境内,成为分隔中国大陆东部相对稳定的鄂尔多斯高原、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块与西部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之间的边界活动构造带(张培震,2008)。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大地测量及地形地貌表明,该带不仅是地壳厚度梯度带和重力梯度带(马杏垣,1978),也是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历史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
自2008年南北地震带中段的龙门山断裂发生汶川8.0级地震后,该区域地壳形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该区域近期地壳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蒋锋云等,2013;唐红涛等,2014;方颖等,2014)。
利用GRACE、GPS和水准数据研究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特征
利用GRACE、GPS和水准数据研究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特征郝明;王庆良;李煜航【摘要】利用GRACE卫星数据改正GPS连续站垂向位移时间序列中的周期变化,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区域共模噪声误差,计算获取西秦岭地区GPS连续站的垂直运动速率,并将其作为速率参考基准,联合水准观测资料基于线性动态平差模型,处理得到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西秦岭整体处于差异性的快速隆升,主要是由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缩短作用所致.六盘山和天水南侧均以3 mm/a速率抬升,是本区上升最快的地方;其次是陇西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分别以2 mm/a和1 mm/a的速率上升;秦岭造山带和渭河盆地的西部表现为下沉,但渭河盆地下沉最快.西秦岭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可能暗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横向逃逸运动通道已从早期的西秦岭-秦岭地块向北转移到六盘山构造带、鄂尔多斯地块南部.%We use GRACE-derived seasonal variations to correct GPS vertical annual and semi-annual displacement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method to filter out the common mode errors.Vertical velocities of GPS sites in the west Qinling are estimated.The precise leveling data observed since 1970 are collected,and the GPS vertical rates are employed as a priori constraints to define the reference frame.Based on linear dynamic adjustment,the present crustal vertical velocity field of the west Qinling is acquired.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st regions of the west Qinling uplift rapidly with different rates,which is caused by the crustal shortening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The Liupanshan and south of Tianshui uplift at rates of 3 mm/a,the Longxi block and southernOrdos block uplift at rates of 2 mm/a and 1 mm/a,respectively.The west sections of Qinling mountains and Weihe graben show subsidence,but the Weihe graben subsides faster.The present crustal vertical movement of west Qinling implies that the current 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ransfers from west Qingling-Qinling mountains to Liupanshan and southern Ordos block.【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7(037)010【总页数】6页(P991-995,1019)【关键词】西秦岭;GRACE;GPS;水准;地壳垂直运动【作者】郝明;王庆良;李煜航【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7;P313西秦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由挤压走滑向走滑伸展构造的转换地带[1]。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GPS测绘技术的运用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GPS测绘技术的运用地质工程测量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GPS 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GPS 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GPS 测绘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GPS 测绘技术具有高精度的特点。
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环境、人为误差等,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 GPS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GPS 测绘技术具有高效性。
传统的测量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测量过程较为复杂。
而 GPS 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和测量,大大缩短了测量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者,GPS 测绘技术具有全天候作业的能力。
不受天气、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够进行测量工作,为地质工程测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GPS 测绘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测量人员只需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简单的设置和操作,仪器就能够自动完成测量和数据处理工作,降低了对测量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GPS 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地质勘查方面,GPS 测绘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勘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信息,为勘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还可以对勘查路线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GPS 测绘技术可以用于矿山的测量和规划。
例如,确定矿山的边界、开采范围、巷道位置等,为矿山的开采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在工程建设方面,GPS 测绘技术可以用于地质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
例如,在隧道、桥梁、水坝等工程的建设中,通过 GPS 测绘技术获取准确的地形、地质信息,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实践
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实践摘要:传统的测绘技术,耗时耗力、成本高、效率低、准确度低。
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逐渐涌现出一些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测绘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水文地质工程、航空航天、石油等领域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逐渐在地质勘察中显露出足够的优势。
地质测绘作为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进行地质测绘时,需要了解勘察区域的构造,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信息,从而获取勘察结果的准确度。
近年来,测绘技术在地质勘察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因此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展开讨论和研究,可以促进地质勘察工作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地质工程;工程测量;GPS测绘技术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程地质绘制中出现了新的测绘技术,其自动和数字化的特点得到较好应用,在当前的许多项目中有了明显的应用,它能大大提高工程测量精度,确保建设质量和潜在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尤其是在建设中,这些项目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当前的工程测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从而使以往工程测量方法能够代替传统的有效测量方法。
1GPS测绘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多用于海陆空等领域的导航和定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由最初的模糊定位转变为精确定位,在一些困难勘察区域,如控制点少、通视效果差的区域,使用GPS测绘技术可以减少作业时间和作业风险,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GPS控制测量工作可以分为内部作业和外部作业两种形式,外部作业主要对环境进行选点、建立观测标志、检测成果质量;内部作业主要针对GPS测量的技术以及数据处理进行操作。
从GPS测绘技术实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分为技术设计、选址、建立标识、成果检测等几项内容,在使用GPS测绘技术进行监测过程中,需要使用两台接收机进行工作,这两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基线端点处,根据测绘的需求进行同步观测,根据观测的卫星数时段、长度需要确定测绘等级。
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运动研究
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运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其运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的屋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运动的研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其面积约有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4000多米。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青藏高原一直是全球气候格局和区域降水的主要调节者。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传统的学说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板块构造的碰撞与挤压所造成的。
大约5000万年前,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发生碰撞,导致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藏高原不断上升并不断影响周围地区的地壳运动。
近年来,随着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逐渐对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造成的地壳运动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并不仅仅是由于板块碰撞和挤压所致,还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机制、重力场和形变数据,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青藏高原的隆升是由于地幔柱的上升所致。
地幔柱是指地球内部较热、较轻的物质所形成的热对流圈,它的上升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地震的发生。
而地幔柱的上升又与地球内部部分岩石的熔融密切相关。
此外,青藏高原的隆升还与造山带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青藏高原的北部和南部,分别是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
这两个山脉是在地球板块碰撞的作用下形成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
山脉的抬升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而青藏高原的隆升又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了山脉的形态。
总结起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地壳运动的研究既有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也有近年来的新观点。
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观测和研究,试图解开青藏高原形成的谜团。
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与板块构造的碰撞和挤压有关,还与地幔柱的上升、岩石熔融以及造山带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的技术运用
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的技术运用【摘要】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技术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实现对矿区地质沉降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的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包括GPS定位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然后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接着探讨了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指出其高精度和实时性是其优势,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
在发展趋势方面,指出该技术将会在矿区工程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对该技术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技术在矿区工程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矿区沉降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技术运用、原理与方法、应用案例分析、技术优势、局限性、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的技术运用通过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区地质沉降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地质沉降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GPS定位技术还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矿区管理者进行更科学的决策和规划。
在矿区地质沉降观测中,GPS定位技术为矿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矿山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通过引入GPS定位技术,矿区地质沉降观测工作将更加精准、高效,为矿山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GPS定位技术在矿区地质沉降观测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展,为矿山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2. 正文2.1 原理与方法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的技术运用中,原理与方法是关键的部分。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在矿区地质沉降观测中,使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的沉降情况,及时了解地质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杂志社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杂志社参考文献1 Gordon R G. The plate tectonic approximation: plate nonrigidity, diffuse plate boundaries, and global plate reconstructions.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1998, 26: 615—642[DOI]2 马杏垣, 宿俭, 吴大宁. 中国的活动块体运动与构造变形. 见: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编.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3).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7. 1—83 张文佑, 叶洪, 钟嘉猷. “断块”与“板块”. 中国科学A辑, 1978, (2): 195—2114 张文佑, 断块构造导论.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4. 1-235 England P, Molnar P. Active deformation of Asia: from kinematics to dynamics. Science, 1997, 278: 647—650[DOI]6 Tapponnier P , Peltzer G, Ledain A Y, et al. Propagating extrusion tectonics in Asia: new insight from simple experiments with plasticine. Geology, 1982, 10: 611—616[DOI]7 Avouac J P, Tapponnier P. Kinematic model of active deformation in Central Asia. Geophys Res Lett, 1993, 20: 895—8988 Tapponnier P, Xu Z, Roger F, et al. 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Tibet plateau. Science, 2001, 294: 1671—1677[DOI]9 Shen Z K, Jackson D D, Ge B X. Crustal deformation across and beyond the Los Angeles basin from geodetic measurements.J Geophys Res, 1996, 101: 27957—27980[DOI]10 张希, 江在森, 张四新. 借助最小二乘配置整体解算地壳视应变场.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8, 18(2): 57—6211 Shen Z K, Zhao C K, An Y, et al. Contemporary crustaldeformation in east Asia constrained by Global Position System measurements. J Geophys Res, 2000, 105: 5721—5734. [DOI]12 Zhu W Y, Wang X Y, Cheng Z Y, et al. Crustal mo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monitored by GPS. Sci China Ser D-Earth Sci, 2000, 43(4): 394—40013 黄立人, 王敏. 中国陆地现今地壳水平运动. 地震学报, 2000, 22(3): 257—26214 杨国华, 赵国坤, 韩月萍, 等. 应用GPS技术检测山西断裂带的水平运动. 地震学报, 2000, 22(5): 465—47115 马宗晋, 陈鑫连, 叶叔华, 等. 中国陆地现今地壳运动的GPS研究. 科学通报, 2001, 46(13): 1118—112016 王琪, 张培震, 牛之俊, 等. 中国陆地现今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1, 31(7): 529—53617 王琪, 张培震, 马宗晋, 等. 中国陆地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数据与速度场. 地学前缘, 2002, 9(2): 415—42918 杨国华, 李延兴, 韩月萍, 等. 由GPS观测结果推导中国陆地现今水平应变场. 地震学报, 2002, 24(4): 337—34719 杨少敏, 游新兆, 杜瑞林, 等.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陆地构造形变场.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 2002,22(1): 68—7520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中国陆地现今构造运动的GPS 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地学前缘, 2002, 9(2): 430—44121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与GPS速度场. 地学前缘, 2002, 9(2): 442—45022 沈正康, 王敏, 甘卫军, 等. 中国陆地现今构造应变率场及其动力学成因研究. 地学前缘, 2003, 10(特刊): 93—10023 张培震, 王敏, 甘卫军, 等. GPS观测的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对现今大陆动力作用的制约. 地学前缘, 2003, 10(特刊):81—9224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中国陆地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3, 33(增刊): 12-2025 黄立人, 王敏. 中国陆地构造块体的现今活动和变形. 地震地质, 2003, 25(1): 23-3226 马宗晋, 张培震, 任金卫, 等. 从GPS水平矢量场对中国及全球地壳运动的新认识.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1): 4—1127 江在森, 马宗晋, 张希, 等. GPS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陆地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 352—35828 李延兴, 杨国华, 李智. 中国陆地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3, 33(增刊): 65—8129 王敏, 沈正康, 牛之俊, 等. 现今中国陆地地壳运动与活动块体模型.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3, 33(增刊): 21—3230 甘卫军, 沈正康, 张培震, 等. 青藏高原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GPS 观测研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24(1): 29—3531 李延兴, 李智, 张静华, 等. 中国陆地及周边地区的水平应变场.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2): 222—23132 牛之俊, 王敏, 孙汉荣, 等. 中国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的观测结果. 科学通报, 2005, 50(8): 839—84033 杨少敏, 王琪, 游新兆. 中国现今地壳运动GPS速度场的连续形变分析. 地震学报, 2005, 27(3): 128—13834 孙洪泉, 编. 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31—12535 王家华, 高海余, 周叶, 编著. 克里金地质绘图技术——计算机的模型和算法.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39—10736 牛文杰. 三维数据场可视化克里金建模及其算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35—4537 Clayton V D, Andre G J. GSLIB: Geostatistical Software Library and User’s Guide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11438 PAN Guo-Cheng. 地质统计学中的估值技术和条件模拟. 何凯涛, 辜华良, 译. 世界地质, 1997, 16(3): 83—10039 金建铭, 著. 电磁场有限元方法.王建国, 译.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51—9540 张进, 马宗晋. 青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地质学报, 2004, 78(2): 218—22741 汪一鹏, 沈军, 王琪, 等. 川滇块体的侧向挤出问题. 地学前缘, 2003, 10(特刊): 188—19242 臧绍先, 吴忠良, 宁杰远, 等. 中国周边板块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应力场的影响——Ⅱ. 印度板块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1992, 35(4): 428—44043 许忠淮. 东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图的编制. 地震学报, 2001, 23(5): 492—501。
GPS-RTK技术在地质找矿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GPS-RTK技术在地质找矿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高雪;周康;于露;金贤;许成林
【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
【年(卷),期】2024()1
【摘要】研究GPS-RTK技术在地质找矿测量中的应用,需了解GPS技术、RTK技术的基本定义与内涵,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该项技术的应用过程,确定案例中矿区的基本信息,综合地质找矿测量目的,设置GPS-RTK技术应用方案,包括准备工作、参考站、移动站建立、控制点选点、布设等,最后进行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核验,以此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后续还需结合本次测量经验,分析实际地质找矿测量的真实需求,进行测量方案的灵活调整、不断完善,从而发挥其更大效能。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高雪;周康;于露;金贤;许成林
【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
【相关文献】
1.GPS-RTK技术在地质找矿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2.GPS测量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探讨应用——以五台一带铁矿整装勘查地质找矿为例
3.基于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4.关于地质找矿中多种地质找矿技术的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PS观测结果的精化分析与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形变场研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 0 9届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3 9
7 阶地 形成期
通过对该区 观测点地貌面年龄的统计, 获得该 区阶 地形成时间主要集中 l 2k, ~ a 在 一 a 3 5k ,
7~l a 25—1 a 2 0k ,1. 5k , 8—3 a 4 4 a 6 7 a7个 时间段 内 , 0 5k , 0— 5k , 5~ 0k 分另 与该 区的气候 特征 相对 应 , ~ a主要对 应新 冰期后 的间冰 期 , 5k 对 应全新 世大 暖期 晚期温湿 阶段 , 1 2k 3— a 7~1 a对 应全新 世大 暖期早 期 潮湿 阶段 ,l. 0k 25一l a对 应 末 次冰 消 期 , 8~3 a 4 5k 2 5k 、 0—
处理 中 国大 陆 区域 数据 的 同时,还处 理 了同期全 球 IS站 的数据 ,确保 模 型 和 方 法 的统 一 , G
并避免不同时期 IS精密星历的偏差。 G 在模型方面, 采用 了目前 国际上最新 的研 究成果 , 例 如天线的绝对相位 中心模型、 全球气象模型和映射函数、 长基线的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算技术
等, 确保后续研究的可靠性和严 密性。 GS P 观测得到的地壳形变场通常包含有构造形变与非构造形变两类信息, 认知非构造形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变对 G S P 定位结果 的影响, 探寻消除和修正非构造形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运用 国际
卫 星对地观 测资料及 各类地 球物理模 型 ,定量计 算海潮 、大 气、积 雪和土壤水 、 洋非潮 汐 4 海
项负荷效应造成的地壳非构造形变, 并以此研究和修正这些非构造形变对 中国地 壳运动观测
网络 G S基准 站位 置时 间序 列 的影响。研 究发现 此 4项 负荷 效 应 , 别 是 大气 、积 雪和土 壤 P 特 水 , 于测 站垂 向位 置 的影响显著 ; 对 通过地 球物理模 型 改正可 以使 测站 垂 向位置 的 R S降低 M
测绘技术中的地壳运动监测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地壳运动监测方法介绍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上地壳岩石在地球内部运动的现象,包括地震、地面沉降、地面隆起等。
地壳运动带来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和影响。
因此,监测地壳运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绘技术中的地壳运动监测方法。
1. GNSS测量技术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测量技术,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收集定位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地面的运动情况。
GNSS技术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地壳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精度高、效率快,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
在地壳运动监测中,GNSS技术可以利用多个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移来分析地震发生的位置和规模,以及地壳的运动情况。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收集地理信息的技术,可以获取地面上的空间图像和光谱数据。
在地壳运动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影像数据,分析地表的变化情况。
例如,地面隆起和下沉会导致地表形态的变化,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测量地表高程的变化,从而判断地壳运动的发生情况和范围。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反射光谱数据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动,以及地震前后地表水体的变化,为地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 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测量距离和位置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形态和结构的高精度测量。
在地壳运动监测中,激光雷达技术可以通过多时期的激光扫描数据,测量地面的高程和形态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确定地壳运动的发生位置和范围,为地震监测和地质灾害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
4. INSAR技术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干涉测量原理,通过比较两幅雷达图像体素的干涉相位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一种技术。
INSAR技术的原理是将两幅或多幅雷达图像的干涉相位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地面形变的等高线分布和形变图。
INSAR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表形变数据,可以实现对地壳运动的快速、准确监测,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地震预警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
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包括:
1. 大地测量法:通过直接测量地面点的位置变化来监测水平位移。
大地测量法通常使用全站仪、测距仪和GPS等工具。
2. 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法):该方法使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测量地面形变,通过比较两次卫星测量的数据来推导地面位移。
InSAR技术能够解决区域范围内的位移问题。
3. 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进行实时观测,通过监测GPS测站的位置变化来推测水平位移。
4. 扫描测量法:使用多光束激光扫描测量系统或者摄影测量方法,对地面进行高密度的三维重建,再将两次重建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地面的水平位移。
5. 基于卫星的影像测量法:使用卫星影像,并经过图像处理分析,可以推测出地表的表面变化和水平位移。
这些方法依据监测区域的范围和测量精度的需求,可以在单一或多种方法之间进行选择。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引 言
地 震 活 动性 和 G S数 据 说 明 ,青 藏 高 P 原 东南 边缘形 变活跃 。在 卫星影 像 和地形 上 经 常清 晰可见 活动 断层作 用 的地 貌表 现 ,仪 器 记录 时代 已发 生无 数次 的地震 ,地 表速度
场 也 已 众 所 周 知 ( h n e a ,2 0 ;S c S e t l 0 5 o —
些地 方 ,速度 场 由垂 直轴 的旋转 所调 节 ,该地 区地 表 的大部 或全部 应 变看来都 由地 震所
释 放 。然后将 G S观 测速度 与用 重 力驱 动的 形 变模 型 所计 算 的速 度 进行 比较 。使 用 由 P
实验导 出的矿 物流 动定律 计算 的流 变学 ,模 型提 供 了与 GP S观测 速度 非常 一致 的速 度 。 不可 能唯一地 确定 出深部 的流 变学或 流动速 度 ,与观 测水平 地表速 度 匹配 的有 两种 类 型
的模 型 解。其 一是垂 直平 面通过 纯剪切 形 变 ,其 二是 地 壳 内存 在 水平 速 度 的垂 直梯 度 。
该地 区存 在正 断层作 用 地 震 的 两个 截 然不 同地 区,其机 制 最 容 易 由重 力驱 动 的形 变来
解释 。
关键 词 大陆新 构造 ;动力学 :重 力与 构造学 ;流变学 :地壳 与岩 石层 G S数 据 和地 震 数 据 推 断 的 形 变 的类 型 和 P
问题就 是本文 讨论 的主题 。
在第 二 部 分 ,描 述 该 地 区 的 活 断 层 作
用 ,说 明 断 层 对 速 度 场 的调 节 ,并 比较 由
速度 已使 用 Al mi 等 ( 0 2 的旋 转 极 转 t mi 2 0 ) a 换成 了欧 亚 a ,2 0 ) 因 此 现 在 可 以 通 过 比 较 ut t l 06 。
利用GPS观测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应变特征
通过 G P S观 测 可获 得地 壳 的不 均匀 性 运 动 , 提取 构 造应 力缓 慢 作 用 下 应 变 积 累 的空 间 差 异 , 为研 究 地壳 运动 和形 变 的空 间分 布状 态及 其 与强 震 的关 系提供 有 效途 径 。李延 兴等 口 基 于欧 拉 矢 量 的均 匀应 变模 型认 为 , 中 国 大 陆活 动 地 块 的运 动与 应 变状 态呈 现 出西 强 东 弱 的区 域 性 特 征 ; 朱
动速度场模 型, 给 出球 面 坐标 系下 的视 应 变场 。对 照 该 区 同期 发 生 的 地 震 活 动 , 讨 论 了水 平 运 动 、 应 变场 空 间
分 布 与 强 震 和 区域 构 造 变 形 的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 松潘块体 东西向地 壳缩短显 著, 川 滇 块 体 以 左 旋 剪 切 变 形 和 顺 时针 转 动 为 主 。 地 应 变 特 征 表 明 , 2 0 0 8年 汶 川地 震 前 龙 门 山地 区 为 面 应 变 能 次 高值 区 , 呈 面压特性 , 应 变 快速积 累, 龙 门 山断 裂 带 中段 震 前 处 于 闭 锁 状 态 。鲜 水 河 断 裂 带 西段 南 北 地 壳 呈 北 东一 南 西 向挤 压 缩 短 , 东段
关系 。
守彪 等 [ 2 利用 Kr i g i n g插值 和 有 限单 元 函数 法 对 青 藏高 原及 邻域 地应 变 率 进 行 计 算 显 示 , 地 应 变
与地质 活动 之 间存在 一定 的继承关 系 ; 江 在 森
等 J 通 过 GP S反 映 出 的 应 变 高值 区 ( 或 高 梯 度
第 3 5卷 第 2期 2 0 1 5年 4月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背景1
1.3 区域动力学环境
对青藏高原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块有向SE 方向挤出的趋势,地震地质的研究、震源机制解、跨断层的 形变测量和大范围GPS测量(图1-2)的证据,均表明松 潘—甘孜地块在向南推移,这种强大的推移受到坚硬稳定的 扬子地块的阻挡,其挤压的前沿正好就是龙门山带。这次汶 川地震的发生,就和这种挤压有着直接的关系。
龙泉山西侧逆断层、龙泉山东侧逆断层和龙泉山背斜构 成冲起构造。纵向上,龙泉山西侧逆断层由龙泉山背斜西翼 断至东翼,断面斜切整个龙泉山背斜主体,对龙泉山背斜形 态起控制作用,由此显示,龙泉山构造不仅具有冲起构造特 征,而且显示该构造沿断层面具有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推覆与 滑脱的特征。冲起构造以下龙泉山背斜逐渐消失。龙泉山西 侧逆冲断层在南段则表现为倾向北西西,向南东东逆冲性质。
2.2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南起于泸定、天全,向北东延伸经灌 县、江油、广元进入陕西勉县一带,全长约500公里, 宽40—50公里。龙门山构造发展大致可分为古生代以前 时期、印支运动时期和喜马拉雅时期三个阶段。喜山运 动期使龙门山带最终定型。由于印度洋板块陆壳与欧亚 板块强烈碰撞,产生的强大推挤力使龙门山断裂带成为 松潘-甘孜地块的东南边界。喜山运动主要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渐新世末,第二期为上新世末,第三期为早更 新世末,其中前两期是主要的造山期,特别是第一期, 是龙门山的大发展阶段,三大推覆构造带均在此期间形 成;第二期逆掩推覆作用继续发展,并形成重滑型飞来 峰,龙门山地貌轮廓形成,与四川盆地界线分明,高差 对比悬殊;第三期以来龙门山继续抬升,使山前强烈拗 陷。
成都断陷盆地的基岩主要为白垩纪砂泥岩和第三纪 碎屑岩,盆地内充满了第四纪冲积、洪积物,形成了成 都平原。成都断陷盆地具有不对称的特点,第四纪北西 厚南东薄,竹瓦铺至茶店子间为第四纪最厚的中心沉陷 区,其两侧分布受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和蒲江——新 津——德阳隐伏断裂所控制,第四纪沉积等厚线长轴方 向沿龙门山作N 30°E方向延伸,最大厚度达541米,在 郫县竹瓦铺附近。
《地貌学》第二章 第二节 陆地的构造地貌
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三国交界处的罗赖马山 垂直峭壁 高400多米
3、背斜和向斜地貌
(1)背斜山、向斜谷 背斜山是指在背斜构造基础上发育的山地。 向斜谷是指在向斜构造基础上发育的谷地。
隔档式褶皱,又叫梳状褶皱。是由一系列紧闭 背斜与开阔平缓向斜相间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组褶皱。
背斜山地常因轴部出露的 岩石不同和差异侵蚀的结果, 形成不同的山顶形态。
第一是堆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构造缓慢 下沉区,由碎屑物堆积而成,堆积层厚度大, 地面平坦。可根据堆积层的厚度变化、堆积 物特征、化石及沉积相的变化等,重建平原 的演变史,并可从中了解地壳的变动过程和 海陆变迁。这种平原的基底构造有断陷式和 拗陷式的二种,前者如华北平原,后者如江 汉平原及松嫩平原。
第二是侵蚀平原,它分布在 地壳长期稳定地区或轻微上升区, 由高地夷平而成,地面起伏稍大, 上有残丘分布,没有堆积层或很 薄,如我国的徐州、蚌埠一带平 原等。
庐 山 地 区 地 质 图
地垒式断块山 山西南部紫金山
(B)掀斜式断块山
掀斜式断块山是指山地的一侧沿断层 翘起,一侧缓缓倾斜的掀斜式山地。
掀斜式断块山的两坡通常是不对称的, 沿断裂的一侧的山坡陡而短,而山的另一 坡为掀斜形成的缓而长山坡。山脊偏在断 块上升的一侧。
掀斜式断块山
山西的五台山是典型的掀斜式断 块山,其西侧是滹沱河断层形成的断 层崖,它是阶梯状断裂,有多层断层 崖,呈阶梯状上升,形成所谓的“五 台”;而五台山的东侧,则较舒缓, 向台盆地平缓下降。
向斜山:向斜山是在向斜构造 的基础上由岩石差异侵蚀作用形成 的山地。
向斜山的发育是由于向斜轴部 岩性坚硬,抗蚀能力强,地形相对 高起成山,而相邻的背斜抗蚀能力 弱,地势降低成谷。
青藏高原下地壳流动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青藏高原下地壳柔性流动方式 和流动速度 。 本文通过 对地表 G P S观 测 资 料 的 拟 合 与不 同 数 值 模 型 的 对 比分 析 , 认 为 青 藏 高 原 柔 性 下 地壳 东 向 流 动 遇 到 四川 盆 地 的 抵 阻 , 下 地 壳 物 质 可 能 仅 在 高 原 东 南 方 向 存 在 物 质 外 溢 通 道 ,而在 高 原东 北 方 向 不 存 在 类 似 的 物 质 通 道 ; 下 地 壳 的 流 动 速 度 比地 表 运 动 速 率 每 年 快 几 毫米 至 十 几 毫 米 , 对 应 的黏 滞 系 数 为 1 O ~ l 0 ”P a・ S 。
关 于青 藏 高原 下地壳 流 动 的研 究 大 多集 中在 青藏 高 原南 部 和 东南 部 。] 。青 藏 高原 下 地壳 物质 向其 东南 方 向流 出 的观 点得 到越 来 越 多学 者 认 同 区岩石 圈厚 度较 薄 , 下 地壳 、上地 幔温 度较 高
质通道 提 供 了新 证 据_ 。 1
由于 缺乏下 地 壳流 动方 式和 速度 的直 接观 测 , 现 今 诸 多 学 者 倾 向 于 以 有 限 的 地 表 观 测
,主要 是 由于云 南一 缅 甸地
, 有 利于形 成 青藏 高 原地 壳 向外 运 移 的
物质通 道 。 青 藏 高 原东 部开 展 的大 地 电磁测 量 对高 原 中 、下 地壳 物质 在其 东南 方 向存 在物
关键 词 : 青 藏 高 原 ;下 地 壳 流 动 ;三 维 黏 弹 性 有 限 元 模 型 ; 数 值 模 拟
中图分类号 : P 3 l 5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3 2 7 4 ( 2 0 1 3 ) 0 4 — 0 0 5 5 — 0 9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才巴央增;赵俊猛【摘要】There developed series of giant structures with south-north direction in southern Tibet.The geological scholars usually call them “Southern Tibet Rift System”.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rift system has been studied,but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structure and shallow one have still a lot of controversy.Through summarizing the predecessors' geology,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Tibet rift syst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pal earthquake,we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is rift system,and though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ern Tibet rift system and the typ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inentalrift may be different.%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发育了数条近南北走向的巨型构造,地质学者通常称之为“藏南裂谷系”,目前对该裂谷系虽有所研究,但对它们的形成机制、深浅部构造关系等仍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综述前人对藏南裂谷系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特性,及其与尼泊尔地震的关系,对该裂谷系的形成机制进行论述,认为藏南裂谷的形成机制与典型意义上的大陆裂谷可能不同.【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8(041)001【总页数】8页(P14-21)【关键词】藏南裂谷系;深部构造;形成机制;尼泊尔地震【作者】才巴央增;赵俊猛【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3.60 引言青藏高原是大陆中分布最宽、活动最强的构造形变带。
基于GPS技术的活动断裂监测——以鲜水河、龙门山断裂为例
成为突发性 山地地质灾害 的易发区和重灾 区 , 我国 地质灾害高发地区之一 , 其中尤 以断裂活动引起地 质灾害最为严重 , 因而对断裂活动的研究 , 有利于地 质灾 害 防治和地 质环境 稳定 性评 价 。 GS P 技术是 当今科 学技术 发展 的一 项重要 成
,
果。由于其高精度、 实时性、 连续性等特点 , 已广泛 应用于社会 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 , 随着空间技术
文章编号 :10
基 于 G S技 术 的 活 动 断 裂 监 测 P
— —
以鲜 水 河 、 门山断 裂 为 例 龙
唐文清 ,刘宇 2 陈 2 张 志 , 济湘 1, 平 , 智梁 , 清 2赵 2 2
(. 1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成都 6 0 3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10 1 2. 60 8 ) 10 2
维普资讯
2 卷第 1 13— 0 5 期 0 17页
20 07年 1月
山
地
学
报
Vo . 5, . pl 3—1 7 12 No 1p 0 0
J OUINA OUNT N CE E  ̄ LOFM AI S INC
Jn. 2 07 a ,0
8 r 8 isy20000 )Dr  ̄ s onao P j t fh aoa Nt a Si c on tn Ci (0407 . o c n t (01123 ,ic udtn re t Ntnl a r c ne ud i hn 4321 )] u e M ir e F i o co e i u l e F a o o f a
表明 : 大部分地块 内部相对稳定 , 构造变形主要发生 在 地块 之 间的边 界 上 , 壳形 变 主要 通 过 一 系列 断 地 裂活动来实现- 。 1 。因而 , 。 断裂活动的研究对探讨地 壳运动及大陆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青藏高原东缘是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 活动频 繁地区,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背景条件使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1期2004年2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JOU RNAL OF GEODESY AND GEOD YNAM ICSVol.24,No.1 Feb.,2004 文章编号:167125942(2004)0120029207青藏高原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GPS观测研究Ξ甘卫军1) 沈正康1,2) 张培震1) 任金卫1) 万永革3,1) 周德敏1)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现代地壳运动开放式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2)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 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CA9009521567,USA3)中国地震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北京 101601摘 要 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580多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消除青藏高原的整体刚性运动,将GPS 水平速度场归化到“青藏高原整体固定”的参考框架下,使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区域的水平差异运动得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突出。
所得速度场图像显示:①以玛尼2玉树2鲜水河断裂为界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最突出的内部水平形变表现为一条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挤出式顺时针“流滑带”。
而这一流滑带前缘速度场在青藏高原东南角呈现扇形发散特征,表明整个流滑带起因于高塑性上地壳物质在挤压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侧向逃逸;②介于玛尼2玉树2鲜水河断裂和海原断裂之间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总体上表现出比较均匀的左旋剪切带特性,但这种左旋剪切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一带已不再明显,且四川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并未承受强烈挤压。
因此,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相对于高原整体,并无明显的东向逃逸。
③在整个青藏高原区域内,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及玛尼2玉树2鲜水河断裂两侧的速度场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反映出这三条断裂带现今强烈的活动性。
由于位于玛尼2玉树2鲜水河断裂和喀喇昆仑2嘉黎断裂之间的塑性流滑带的独立东向“逃逸”所产生的“拖拽”使流滑带以北区域表现为整体均匀的左旋剪切,而流滑带以南区域呈现了一定的右旋剪切。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壳形变 GPS观测 流滑带 逃逸中图分类号:P227;P315.72+5 文献标识码:AH 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OF TIBETAN PLATEAUFROM GPS MEASUREMENTSG an Weijun1),Shen Zhengkang1,2),Zhang Peizhen1),Ren Jingwei1),Wan Y ongge3,1)and Zhou Demin1)1)Crustal Movement Research Center,Instit ute of Geology,CEA,Beiji ng 1000292)Depart ment of Earth and S pace Sciences,U niversity of Calif ornia,L os A ngeles,CA9009521567,US A3)Colleg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Technology,CEA,Beiji ng 101601Abstract Using the measurements of over580GPS stations located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we derive a spatially2dense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of the region.In order to better visualize the differential motion among stations within the plateau,we transform the velocity field into a“Tibetan plateau fixed reference frame”.The velocity field shows that:①For the southeast region of the plateau bounded by the Mani2Yushu2Xianshuihe fault the most remarkable horizontal movement is a clock2wise“flow zone”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The velocity field of the“flow zone”has a fan2like shape in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of the plateau,implying thatΞ收稿日期:2003-08-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4034);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1CCB01100)项目作者简介:甘卫军(1964-),男,博士,副研究员,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专业,长期从事活动构造形变和空间大地测量方向的研究the“flow zone”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escape of a high plastic upper crust material driven by the lateral com2 pression and gravitational buoyancy.②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the plateau located between the Mani2Yushu2 Xianshuihe fault and the Haiyuan fault appears to be a uniform left2lateral shear zone overall.However,such a shear deformation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Longmenshan area along the 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northern neighborhood region do not accommodate significant shortening either.Therefore,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oes not show significant eastward mo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rest part of the plateau.③The most significant velocity gradients within the plateau exist across the Altyn Tagh, Haiyuan,and Mani2Yushu2Xianshuihe faults,reflecting extensive activities there.Because of the“dragging”asso2 ciated with the eastward escape of the plastic flow zone between the Mani2Yushu2Xianshuihe fault and the Karakunlun2Jiali fault,the north and south regions of the flow zone display left2and right2lateral shear respec2 tively.K ey w ords:Tibetan plateau,crustal deformation,GPS measurement,flow zone,escape1 前言自始新世中期以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持续会聚,不仅使约240km2的青藏地区隆升为平均海拔达4500m左右的“世界屋脊”,而且使一系列横条形断块的水平差异运动总量达几十到上百公里[1]。
关于青藏高原的变形方式,南北向挤压缩短和垂直向增厚隆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高原内部和周边一系列大型走滑断裂的强烈活动和一些条形断块的大幅度横向运动到底是主导变形方式还是缩短和增厚变形的后期次生现象,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大陆动力学问题[2~6]。
而近年来高精度、高密度和大范围GPS地壳运动观测资料的积累,为定量解答这一问题和更全面地揭示青藏高原内部各区域间的差异构造形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如王琪、张培震等[8,9]通过200多个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的GPS站点速度资料,展示了在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青藏高原受印度次大陆北向推挤所形成的自南向北迅速减小的北北东向水平运动和高原东南部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大幅度顺时针旋转,并提出青藏高原内部似乎存在以羌唐地块北部(或玛尼2玉树2鲜水河断裂)和祁连山中部为中心的两个地壳物质东流带;最近,王敏等[10]基于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为主的更加密集的GPS观测资料,指出青藏高原的内部形变(包括挤压、剪切和拉张)似乎广泛分布在全区域,很难用块体的运动来描述,但其边缘带的地壳形变,具有一定的块体运动特征。
以往对青藏高原的GPS观测研究中,常将高原的隆升和变形默认地看作是印度板块“主动”推挤“固定”欧亚板块的产物。
因此,我们熟悉了一系列相对于“稳定欧亚板块”的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图像。
其实,从运动学的角度上,这种“主动”与“固定”完全是一个相对概念,区别仅在于运动参考框架的不同选取。
如果需要,我们同样可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变形看作是欧亚板块南向“主动”推挤“固定”的印度板块的结果,从而获得另一幅“面目全非”的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图像。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通过合理地选择运动参考框架,将会有效消除附加在区域运动场图像中的“刚性”运动成分,从而最大限度地突出区域内部的差异变形。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项研究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共580多个GPS站点的速度资料,通过球面相似变换,归化到“青藏高原整体固定”的参考框架下,由此讨论青藏高原内部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特征。
2 GPS数据本文所用GPS站点速度资料,来源于王敏[10]、Wang[7]、Paul[11]和Banerjee[12]等4套数据的整合。
其中,王敏的数据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分布于中国大陆的1100多个GPS站点资料为主,并补充了川滇地区及跨喜马拉雅山脉的GPS站点资料。
Wang的数据汇集了中、外十余家研究机构和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及邻区350多个GPS站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