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论文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学归纳法及其运用
学校名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名称:数学教育
准考证号: 030114300393
姓名:何东萍
指导教师:李政
目录
内容摘要
一、数学归纳法的由来
(一)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二)数学归纳法的命名
(三)归纳法的证明
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三、数学归纳法的几种形式
(一)第一数学归纳法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
(三)倒推归纳法
(四)跳跃归纳法
(五)螺旋式归纳法
四、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一)数学归纳法在生物方面的应用(二)数学归纳法在初等数学方面的应用(三)数学归纳法在几何方面的应用
五、数学归纳法的变体
(一)从0以外的数字开始
(二)针对偶数与奇数
(三)递归归纳法
六、数学归纳法常见误区及注意
(一)易错例题
(二)数学归纳法需注意
文献参考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班级:数学教育2班姓名:何东萍指导老师:李政
【内容摘要】本文讲述了数学归纳法的历史由来和理论原理,通过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的学习和理解,用相应实例进行解析说明数学归纳法在各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了数学归纳法的常见误区和应用技巧,并对未来发展的场景作出了预测。在中学数学的过程中,有一种很常见并且很基本的数学方法
——数学归纳法。对于数学归纳法,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是什么?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规定格式?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前景会如何?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归纳法的分类;归纳法的应用;
一、数学归纳法的由来
在最早的使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出现于Francesco Maurolico的Arithmeticorum libri duo(1575年)。Maurolico利用递推关系证明出前n个奇数的总和是n^2,数学归纳法之谜便由此解开。
(一)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数学归纳法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你有一排很长的直立着的多米诺骨牌那么第一张骨牌将倒下,其中某一个骨牌倒了,与其相邻的下一个骨牌也会倒,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出所有的的骨牌都将要倒。也就能确定出这么一种递推关系,只要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会导致所有骨牌全都倒下,用数学的方式可以简述为:
(1)第一块骨牌倒下;
(2)任意两块相邻骨牌,只要前一块倒下,后一块必定倒下。这样,无论有多少骨牌,只要保证(1)(2)成立,就会全都倒下。
关于数学归纳法,新教材是这样描述的:“从特殊的事例推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一种推理方法。其既具有演绎法的特征,又具有归纳的特征,它是一种归纳公理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的一种特殊的数学证明法。
(二)数学归纳法的命名
从表面上来看,数学归纳法似乎是属于归纳推理,事实上却不是。因为: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可以得出它总体上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的,第一是得出P (1)为真,且P(k)到P(k+1);第二是k=1,2,3,…,由其一得出对所有自然数n,P(n)都是成立的。这两个部分完成了用有限步来证明对无限多个数
值都有命题P(n)为真的结论。证明之所以成立是因为阿皮诺公理中的归纳原理。由此可见,数学归纳法是属于演绎。
数学归纳法是演绎推理,这岂不是与其名称中有“归纳”二字想矛盾吗?一个方面,从证明中涉及自然数n的角度看,证明第(1)步是针对n=1进行的,这里的1是特殊的数,所以这一步是对特殊对象进行讨论的;第(2)步是以“n=k 时命题成立”为出发点,以此来推导出“n=k+1时命题也成立”,k是代表从“n=k 到n=k+1”的一般性递推。证明中对n的讨论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证明思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另一个方面,人们经历了无数次特殊的、具体的验证性实践后,总结出正整数集合的元素具有无穷次递推的后继关系,并概括了这种规律,得出了正整数的公理。当然,实验中的“验证——发现——想象”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产生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没有验证性的探索和归纳,就没有对后继数及其间包含递归关系的一般性认识,也就没有数学归纳法原理的产生。数学归纳法所完成的认识过程中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坎坷发展,直到十九世纪才获得“数学归纳法”这一美称。
(三)归纳法的证明
既然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 induction)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我们利用它证明某些命题对于一切正整数的成立。正整数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数,它看似是最简单的数,但是由于其具有无限性的特征,在数学中严格地描述正整数集合并不简单。大家都知道的,正整数1,2,3,…有无穷多个,数学归纳法用两个步骤是怎么完成对于这无穷多个情况的的证明呢?如果一个数、一个数地去研究关于正整数的问题,那么解决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探究如何对正整数集合进行整体性描述。在这方面德国数学家康托尔(G. Cantor,1845-1918)和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G. Peano,1858-1932)分别从基数和序数的角度作出重要贡献。皮亚诺是研究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先驱,1891年他对正整数的有序性给出了严格刻画,也就是现在的皮亚诺公理。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和符号可以把这些公理的意义简述如下:
①1是一个正整数。
②每个正整数a都有一个后继数(a+1)也是正整数。
③1不是任何正整数的后继数。
④若a与b的后继数相等,则a与b相等。
⑤设S是正整数集合N*的子集,若
(1)1属于S;
(2)当k属于S时,k的后继数(k+1)一定有也属于S,则S= N*。
这几条公理反映了正整数集合有序性的本质特征,我们主要注重公理⑤,公理⑤也称为数学归纳法原理,它给出了证明一个集合是正整数集合的方法,是数学归纳法的理论基础。简单的说数学归纳法,其实是数学上证明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的一种特殊方法,是主要用来研究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在中学数学中常用来证明等式成立和数列通项公式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一般地,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P对于全体正整数成立”的步骤为:(1)证明P对于1成立;(2)证明“若P对于k成立,则P对于k+1成立”。当完成(1)(2)之后,即可推出:P对于全体正整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为:假设有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P(n)。(1)当n=1时,命题成立。(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借用n=k命题成立,推出n=k+1,该命题也成立。即这个命题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的几种形式
(一)第一数学归纳法
在教学书中讲的数学归纳法,我们一般称为第一数学归纳法。其步骤为:假设有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P(n)。(1)当n=1时,命题成立。(2)假设n=k 时,命题成立。借用n=k命题成立,推出n=k+1,该命题也成立。即这个命题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这种方法的原理在于论证第一步是证明命题在n=1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