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HI测试报告中的体细胞数
浅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

浅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郑伟;宋玲龙【摘要】本文从DHI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入手,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从八个方面阐述了DHI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6(032)008【总页数】1页(P53)【关键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作用【作者】郑伟;宋玲龙【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528【正文语种】中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又称奶牛产奶记录体系,是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工作。
由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世界各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Dairy Herd Improvement)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所以通常用DHI三个字母来代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通过在牧场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不仅能为奶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也能够为牧场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受到了密切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牧场产奶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省连续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5年以上的牧场平均每年每头奶牛单产增加0.35t,按照每公斤鲜奶3元计算,每头奶牛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50元。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乳房健康状况的指示性指标,体细胞数越高,泌乳组织受感染或损伤的程度越重,通过DHI测定,可以测试出牛奶中的体细胞数。
体细胞数的高低直接反映出牛只乳房是否健康。
临床乳腺炎是肉眼可见的,明显影响产奶量;隐性乳腺炎是肉眼无法觉察的,只能通过测试才能了解隐性乳腺炎,隐性乳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不仅可引起产奶量的潜在损失,影响牛奶的口感和风味,也可能发展成临床乳腺炎。
DHI测定后针对体细胞大于50(万/ml)的牛只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确保牛只乳房的健康,从而提高牛奶的质量和产量。
关于DHI知识

SCC与奶损失的关系
乳腺炎的损失64%来自牛奶的损失:
体细胞计分 体细胞值 ×1000
1 2 3 4 5 6 18-34 35-68 69-136 137-273 274-546 547-1092
体细胞中间 第一胎奶损 二胎以上奶 值×1000 失(kg) 损失(kg)
2 50 100 200 400 800 0 0 90 180 270 360 0 0 180 360 540 720
在生产中如何应用SCC?
由于SCC能反映出乳房的健康状况,则通过阅读DHI报 告总结月、季、年度的SCC分析其变化趋势,分析和评估牧 场管理措施和乳腺炎防治计划以达到降低SCC的有效性。 各胎次牛SCC都在下降则措施正确。 若两次SCC持续很高,可能是传染性乳腺炎,如葡萄菌或链 球菌等,因挤奶而发生传染,治愈时间一般较长。 若SCC或高或低,多为环境性乳腺炎,一般与卫生问题相关, 如乳头浸泡效果不好。此种情况治愈时间较短,且易于治 愈。 注意:预防高SCC所获得的回报比治疗乳腺炎的回报要高得多。
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相关知识
DHI 是 英 文 Dairy herd improvement (奶牛牛群改良)的缩写,是一套完整 的牛奶记录体系。即每月一次统一采集 每头泌乳牛的奶样,进行奶产量记录、 乳成分分析以及体细胞计数等。它是奶 牛育种工作的基础,是评估公牛遗传素 质最重要的数据来源,是提高奶牛群管 理水平和生奶质量水平的有效工具,并 为乳业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DHI基础知识
测试内容:日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总固体、非 蛋白氮、体细胞数。 测试间隔:21-42天。 测试对象:所有泌乳牛在产后一周开始检测。 测试原理:乳成分是依据红外线原理,根据各成分对红外 线吸收程度的不同而进行分析。体细胞测试是将奶样稀释, 细胞核染色,然后通过一电子显微镜自动计数而得。 奶样要求:为一天二次或三次挤奶量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如:一天三次挤奶,则早中晚三潮比例为4:3:3或3:3: 3,摄取比例因挤奶间隔不同而作调整。 奶样总量:40-50毫升。 奶样存放条件:含防腐剂的奶样在冷藏(2-7℃)下安全 存放7天。若无冷藏条件,加了防腐剂的奶样在室温18℃ 下能安全存放4天。 样品防腐剂:一般为重铬酸钾,加入量是0.03克(40-50毫 升奶样)。 奶样测试温度:40℃。 测试所需设备:测试仪、流量计、恒温水浴箱、采样瓶、 1 4 奶样运输车和相关化学试剂。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一)体细胞计数的应用牛奶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20 万个/mL-30 万个/mL。
当乳房受到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体细胞数就会迅速增加。
如果体细胞数超过50 万个/mL,就导致产奶量下降。
测量牛奶体细胞数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损伤或感染、预防治疗乳腺炎,同时还可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牛只的淘汰,增加产奶能力。
因此,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以及牛只的健康状况,也是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1、奶牛理想的体细胞数:第1 胎≤15 万/ml 第2 胎≤25 万/ml 第3 胎≤30 万/ml 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对乳腺组织感染、应激、环境、气候、泌乳天数、遗传、胎次等,其中致病菌影响最大。
临床乳房炎的发生,将会损失20%~70%的奶量,个别牛只甚至会无乳汁分泌。
例如:一个牛场有泌乳牛300 头,体细胞数平均40 万/ml,一年仅奶产量损失的费用就可达4.5 万元(假设头胎牛占25%,奶价2.2 元/千克),这其中还不包括因乳腺炎造成的其它损失,如乳房永久性破坏、牛只间相互传染、头胎牛过早干奶与淘汰、兽药费、抗生素残留奶、原料奶质量下降等,约占总费用的36%。
2、体细胞数对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影响:测定牛奶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能预示隐性乳房炎。
奶牛一旦患有乳房炎,产奶量、奶的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泌乳能力下降,达不到遗传潜力的产奶峰值,并对干奶牛的治疗花费较大。
如果能有效的避免乳房炎,就可达到高的产奶峰值,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患乳房炎的奶牛所分泌的牛奶与正常牛奶的主要区别,是干物质含量减少及各种乳成分的含量比例发生变化。
如乳房炎达到很重的程度,牛奶将接近血液成分。
所以,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是成反比关系,高体细胞数牛奶中脂肪、蛋白、乳糖等成分都将发生变化。
应用奶牛DHI测定数据分析做好奶牛精细化管理

施 、保健等方面研究分析原 因,落 实整改措施 。
2 . 1 - 3 奶 产量 比上 月下 降超 5 k g 的 牛过 多 测 定数 据显
示 :本 月奶 产量 比上 月下降超过 5 k g 的牛, 占泌乳牛的 比 例 已达到3 0 . 2 %。说 明近 l / 3 的泌乳 牛生产 出现 了异常 。按
1 . 2 . 5 产犊 间 隔
奶牛DHI 测定技术是奶 牛养 殖业~项科 学、成熟、先 进的 实用技术 ,是 奶牛场 实施 数据 化 、精 细化 管理 不可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0 8 ~ 2 0 l 1 年 平均利用2 . 1 胎次。
见表3 。
表3 产 犊 间隔 ( d )
缺少的有效工具 。利用奶牛DH I 测定提供 的数据 ,管理者
用 以色 列阿 菲金设 备 自行 在线 测定 。参 测牛场 涵盖全 省 l 7 个市,参测奶 牛5 万多头 。
2 . 1 . 1 单产偏 低
从表 l 可 以看 出,2 0 0 8 ~ 2 0 1 1 年 参测奶
牛场平均单产5 4 3 1 . 9 k g 。虽然 比全 国平均单产要 高,但与
国外奶业 发达 国家相 比差 距接J  ̄4 0 0 0 k g 。按现行 牛奶收 购价计 算,一头年 经济 效益减 少1 . 5 万元左右 。当前奶牛
饲养效 益偏低 。奶 牛饲养 效益 主要靠 卖奶 收入 ,高 产才
能高效 。根据 山东 奶牛单 产 实际水平 ,采取 得 当措施 , 每年提 高1 0 0 - 2 0 0 k g 是切 实可行的 。 2 . 1 . 2 变化幅度 大 从 表1 了解到 ,2 0 0 9 年  ̄2 0 0 8 年 奶牛
表1 3 0 5 天奶 产 量 ( k g )
DHI在牛只保健和饲养管理中的运用

DHI在牛只保健和饲养管理中的运用奶牛患病是由于机体功能损伤或外界环境失衡而引起,其结果是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或丧失,严重的还会死亡。
而我们饲养奶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牛奶。
因此牧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使牛群处于理想的健康状态,把奶牛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目前,对一些有明显症状的常见病(传染病除外),牧场的诊治方案及牛只愈后状况都比较理想。
困扰我们的却是那些无明显征兆、发病时间长、造成直接损失不太大但间接损失巨大的隐性疾病,如隐性乳房炎、隐性酮病、隐性瘤胃酸中毒、隐性子宫内膜炎等。
而DHI测试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当前牛群健康状况,判断是否受到这些隐性疾病的侵袭。
一、SCC(体细胞)DHI资料告诉我们牛只本次测试、上次测试、首次测试的SCC值和泌乳天数,通过这三者间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牛只SCC在哪个泌乳阶段变化幅度大,同时也向我们提示哪些环节需要回顾、关注、改善和总结。
例如:某一牧场2005年1月份DHI测试数据反映总SCC比上月上升了10多万。
统计数据如下表一: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牧场本月SCC高的原因是47头新产牛中有部分乳区受病菌感染造成(产后15天内的牛SCC高,也有可能是乳房在恢复、脱落的上皮组织较多或子宫感染)。
造成新产牛SCC高潜在的泌乳系统的原因:1.干奶前隐性乳房炎未检测,没有治疗或治疗效果差。
2.未用有效的药物进行干奶期乳房炎防治或药物选择不当。
3.干奶期日粮不合理,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4.干奶、围产牛乳房护理不当。
5.干奶牛舍、产房潮湿不洁,消毒不严。
6.牛只产后体质虚弱或采食时间短,挤奶后即躺下。
7.挤奶设备故障(真空压力不稳定,脉动频率过快,乳衬变形或龟裂。
收到DHI报告后要求对SCC高的牛做隐性乳房炎鉴定,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SCC值高。
分析潜在的原因,检查目前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加以改善。
如果牧场首次SCC不高,但平均值高。
DHI中常用名词解释及算法

DHI中常用名词解释及算法1.序号:只是简单的测定牛只的顺序号。
2.牛号:对一个特定的奶牛来说这是唯一的号,在中国没有别的奶牛与它重号,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信息用于不同的方面。
3.出生日期:是个体牛只出生日期。
4.产犊日期:是个体牛只某一胎次的产犊日。
5.产犊间隔:是相邻两次产犊日期相差的天数,即本次分娩日期-上次分娩日期,单位为天。
6.分组号:牛群分群管理分组号,是由牛场提供的数据,数据分析中重要分组类别之一。
7.采样日期:是DHI测定采样日期。
8.测定头数:指有效采集奶样参加DHI测定牛头数。
9.泌乳天数:指测定牛只当前胎次从产犊到本次采样日的实际天数,即:采样日期-分娩日期。
10.平均泌乳天数:指当月参加DHI测定牛只泌乳天数的平均值。
11.平均胎次:指全群母牛产犊次数的平均数。
12.日奶量:指泌乳牛测定日当天24小时的总产奶量。
13.同期校正:是以某一个月的泌乳天数和产奶量为基础值按泌乳天数对其它月份的产奶量进行校正。
计算公式:同期校正=基础月的日产奶量-(校正月的泌乳天数-基础月的泌乳天数)×0.0714.乳脂率:指泌乳牛测定日牛奶中所含脂肪的百分比。
15.乳蛋白率:指泌乳牛测定日牛奶中所含乳蛋白的百分比。
16.脂蛋比:指测定日奶样乳脂率与乳蛋白率的比值,即乳脂率/乳蛋白率。
17.体细胞数:指泌乳牛测定日牛奶中体细胞的数量,体细胞包括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等。
18.体细胞分:该牛只体细胞数的自然对数,分值为0-9分,体细胞数越高对应的分值越大。
具体算法如下:当体细胞数(千)<=12.5时,体细胞分=0;当体细胞数(千)>12.5时,体细胞分=取整(log(体细胞数/12.5)/log(2)+0.5);如果体细胞分>9,则体细胞分=9.19.奶损失:牛奶损失指因乳房受细菌感染等原因而造成的牛奶损失。
具体算法如下:20.奶款差:奶损失×当前奶价。
体细胞

体细胞数降低对牛乳品质的影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乳制品的人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尤其近几年,我国的乳品业保持着约为15%的年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的奶牛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奶牛业逐渐走向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奶牛业和乳品业发展之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乳制品质量与消费者的需求相比,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通过原料奶质量的提高,保证乳制品品质的提高已是我们奶牛业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以降低体细胞数为抓手的管理方法,可使奶牛场用量化的、更为科学的手段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国际上在原料奶的收购标准中,普遍已经把生奶中体细胞数的含量作为一个计价和拒收的依据。
体细胞数超过500000个/ML是大多数国家生奶拒收的标准。
体细胞概念体细胞(SomaticCellCount,简称SCC)主要是白细胞和乳房分泌组织的上皮细胞。
白细胞具有抗疾病感染和协助修复损伤组织的防御功能。
体细胞数是衡量生奶中微生物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文献报道,乳中SCC超过200000个/ML表明奶牛被感染了乳房炎。
体细胞的提高会使牛乳中蛋白酶和脂解酶升高,使清蛋白含量升高,酪蛋白含量降低,而乳制品的货架期缩短,乳制品的风味发生改变。
所以,通过体细胞数的降低可以有效降低原料奶中细菌数的含量,并提高乳制品的质量。
影响生奶中体细胞数的因素体细胞数主要反映牛只的乳房健康状况,奶牛感染乳房炎是体细胞数升高的主要原因。
对奶牛乳房感染的细菌主要有两大类:传染性病原菌和环境性病原菌。
传染性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它们可以通过挤奶器械和挤奶员被污染的手等造成交叉感染。
环境性病原菌是引起体细胞数升高的普遍原因,牛舍和牛床的潮湿、不洁,不良的挤奶操作,乳头消毒措施不到位等都可造成奶牛乳房受感染。
另外,机械性因素造成的体细胞数升高往往被人所忽视。
当挤奶器的真空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影响奶牛的正常泌乳,有的造成奶牛乳头的损伤,这些同样可造成奶中体细胞数的升高。
体细胞数(SCC)与牛奶质量

[ 字号:大中小] 牛奶质量不高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原料奶的质量对于生产巴氏杀菌奶至关重要。
牛奶品质的改善和提高,可以达到三方共赢的效果。
对于奶牛生产者来说,奶质的提高有利于奶价提高、利润和收益的增加;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可以使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质量抱怨的减少,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的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获得更营养、更安全、口感更好的产品,并且可以明显延长在冰箱里的保质期。
国外奶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把体细胞数作为判断牛奶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健康、优质的牛奶——只能来源于管理良好的规模化奶牛场内健康的奶牛。
上海从2006年6月1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将体细胞数指标列入计价体系,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奶农提高品质,控制体细胞数。
研究表明,体细胞数(SCC)低的奶牛有更长的生产寿命。
此外,体细胞数(SCC)高的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而许多不想要的成分(如能改变牛奶成分的酶)含量增加。
今天的消费者非常关注健康,他们需要高品质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有理想的口味、较长的保质期。
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乳制品的质量,取决于其组成分质量。
乳品加工充其量只能保持从奶牛场送来的牛奶的质量,再将其转化成消费者希望的各种形式的乳制品。
也就是说,加工者从奶牛场收购来的牛奶必须有理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良好的口感。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加工产品的保质期,通常从超市购买的液体鲜奶保质期为7天。
与SCC在500000/ml以上的生奶相比,SCC在250000/ml以下的生奶经巴氏消毒,贮存14天后仍可保持较好的质量。
SCC高的牛奶在冷藏期间就会有大量蛋白被酶解破坏,这将导致牛奶口感和质量的改变。
对威斯康新州奶牛群改良方案(DHI)登记奶牛的资料研究表明,体细胞数在50000~800000/ml之间,第一个泌乳期牛奶损失量是200磅(91kg),此后每个泌乳期牛奶损失400磅(182kg)。
SCC增加一倍,牛奶损失量相应翻一番。
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

新知新农业2020年/第11期/下半月刊/总第931期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李丽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表由一系列专用名词及数据指标组成。
一些专用名词在DHI检测前不使用或不经常使用,因此部分生产企业经常咨询其含义,现将具体释义如下。
1 校正奶校正奶量是指将测定日实际产量校正到第三胎、产奶天数为150d、乳脂率为3.5%的奶量。
在同等条件下,其提供了不同胎次及泌乳阶段牛之间的比较。
校正奶分个体校正奶和群体校正奶。
个体校正奶计算方法为:{0.432×日产奶+16.23×日产奶×乳脂率+[(产奶天数-150)×0.0029]×日产奶}×胎次校正系数;群体校正奶计算方法为:0.432×群体平均日产奶+16.23×群体平均日产奶×群体平均乳脂率+[(群体平均泌乳天数-150)×0.0029]×群体平均日产奶。
DHI报告校正奶与通常使用的校正到305天的产奶量不同,注意不能混淆。
2 WHI(群内级别指数)WHI(群内级别指数)高低可以反映出该牛在群体中的相对表现,数值越高的个体表明其产奶性能越好。
其计算方法为个体校正奶/群体校正奶×100(注:全群WHI=100),正常值为90~110。
3 持续力持续力是反映个体牛泌乳持续能力的指标,产奶量上升阶段持续力大于100,下降阶段小于100。
计算方法是当泌乳天数小于等于400时,持续力为{1-(上次奶量-本次奶量)×[30/(本次测定日期-上次测定日期)]/上次奶量}×100。
当泌乳天数大于400时,持续力不计算。
4 体细胞数体细胞数是指泌乳奶牛测定日牛奶中体细胞的数量,包括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等。
体细胞数越少表明牛越健康,其生产的乳品质量越好。
牛奶中体细胞数及检测

Ruminant Nutrition Lab, IAS-CAAS
National Milk Quality Center (National MQC)
Jia-Qi WANG
5
SCC增高对牛奶质量的影响
品质下降
成分变化
Ruminant Nutrition Lab, IAS-CAAS
National Milk Quality Center (National MQC)
进入乳房的白细胞随乳汁排出,导致 挤出的奶中体细胞的数量增加
Ruminant Nutrition Lab, IAS-CAAS
National Milk Quality Center (National MQC)
Jia-Qi WANG
4
SCC的意义
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牛乳中SCC为20 ~40 万个/毫升。
大约93% ~99%的细胞是白细胞。
Ruminant Nutrition Lab, IAS-CAAS
National Milk Quality Center (National MQC)
Jia-Qi WANG
3
SCC的产生机制
奶牛乳房受感染或伤害
白细胞随着血液抵达受感染或受伤部 位进行免疫,以保护机体、消除炎症
Ruminant Nutrition Lab, IAS-CAAS
National Milk Quality Center (National MQC)
国家 新西兰 澳大利亚
欧盟 加拿大
美国
原奶SCC上限(万个/mL) 40 40 40 50 75
RuminCAAS
National Milk Quality Center (National MQC)
浅谈DHI测试报告中的体细胞数(scc)

统计 奶损 失约 占总经济损 失 的 6 % 乳腺炎 的其他 损失 4 包 括 : 房 永 久 性 破 坏 , 只传 染 , 早 干 奶 、 汰 , 乳 牛 过 淘 兽 医、 兽药费 , 抗生素残 留奶 , 生奶 质量下降等。例如 ,2 6 0 13 号牛 , 测试 日产 奶 量 2 k , 细 胞数 8 5g体 0万 , 根据 表 1换
维普资讯
中 国奶 牛 ・0 8年 第 4期 20
・ 3・ 6
浅谈 D I H 测试 报告 中的体细胞数 (c ) s c
孙乃峰
( 海奶 牛 育种 中心 有 限公 司 , 海 上 上 20 7 ) 0 0 2
中图分 类号 :8 32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4 4 6 ( 0 8 0 — 0 3 0 ¥2 . C 10 — 2 4 2 0 )4 0 6 — 1 D 项 目推 广 的 意义 在 于通 过 测试 每 头 泌 乳 牛 的 HI 生产 性能 , 牧场 管理 建 立 在数 据 化 、 学化 的管 理 之 使 科 上 , 得牧 场 的管理 更加 精 细 、 使 高效 。其 中在 D I H 测定 记 录中 , 细胞数 ( C 因其 与原料 奶 品质 和 牛 只健康 体 S C) 有着 直接 的关 系 而显 得 尤 为重 要 和 实用 根据 体 细胞 数 的高低 很容 易判 断 乳腺 炎 发 病情 况 . 细 胞数 越 高 . 体 奶 牛被 细 菌感 染 的 可能 性 就 越 大 . 腺 炎 的发 病 率 就 乳 越 高 S C现 已成 为 衡量 奶 牛乳 房是 否 健康 和奶 牛 保 C 健 状况 ( 只其 他部 位 的炎症 也 会造 成 体 细胞数 一 定 牛 程 度 的增 加 ) 的重要参 考 指标 . 牧场 生 产 管理 中 已作 在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02科研◎畜牧兽医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郝彦龙1 诸婷婷1 周方永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驼乳和驼乳制品正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驼乳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对新疆某地驼乳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泌乳阶段驼乳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以期为更好地控制和提高驼乳质量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驼乳样品来自新疆某养殖户20峰泌乳母驼,2016年3月-11月,每月采样一次,2017年2月采样一次。
1.2 样品测定样品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乳品质量监测中心进行测定,测定项目主要有: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乳固体、冰点及体细胞数。
1.3 泌乳阶段划分根据骆驼泌乳情况,将全泌乳期分为4个时期,第1、2泌乳月月为泌乳初期,产乳量处于上升阶段,第3~6泌乳月为泌乳盛期,第7~10泌乳月为泌乳中期,第11~14泌乳月为泌乳后期。
在本文中即2016年3~4月为泌乳初期,5~8月为泌乳盛期,9~12月为泌乳中期,2017年1~2月为泌乳后期。
1.4 统计分析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乳脂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增高,至泌乳后期升至最高;乳蛋白泌乳初期最高,其它3个阶段相差不大;乳糖泌乳初期和盛期相同,高于泌乳中期和后期,随着泌乳期延长逐渐降低,与乳脂率变化趋势相反;非脂乳固体随着泌乳期延长逐渐降低,泌乳中期降到最低,泌乳后期又上升到最高。
2.2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冰点的变化趋势驼乳冰点泌乳初期较低,此后逐渐上升,至泌乳中期升至最高,泌乳后期降至最低。
2.3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体细胞数的变化趋势驼乳体细胞数在泌乳初期较高,泌乳盛期降至最低,泌乳中期有所增高,泌乳后期升至最高。
2.4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差异性分析乳脂泌乳中期显著高于泌乳初期和泌乳盛期(P<0.05),泌乳后期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
DHI报告解读及应用

DHI报告解读及应用王新燕;温万;脱征军;邵怀峰;张伟新;王琨;李委奇【摘要】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DHI技术在奶牛场中的应用已经普及,依据DHI报告,可以了解牛场的饲养管理、繁殖配种、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状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及选种选配,有效地防治乳腺炎,合理地淘汰牛只,进而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全面、准确解读DHI报告,在解决奶牛场的实际问题和牛群改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以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2月的DHI报告为例,就DHI报告中的关键指标作一介绍,旨在使DHI报告在实际生产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DHI报告;指标;解读;应用【作者】王新燕;温万;脱征军;邵怀峰;张伟新;王琨;李委奇【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畜牧站,宁夏海原755200;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91;S818.9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又称为奶牛群遗传改良,主要是对个体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以便于指导奶牛场的管理和育种工作。
DHI报告是信息回馈的主要形式,它是根据奶牛生理、生产规律将其生产性能、繁殖和健康状况等参数进行量化线性分析而形成的系列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牛场饲养管理状况,是科学化管理牛场的依据[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重在报告的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对报告的解读,通过解读报告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
目前,CNDHI分析系统出具的DHI报告包含32 种报告(见图 1)[2]。
奶牛DHI测定报告正确解读及应用

奶牛DHI测定报告正确解读及应用罗成;王永刚【摘要】虽然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已经在陕西省大多数规模化奶牛场开展,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的认识不够,没有深入的解读,对于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紧密结合牛场饲养管理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本文就DHI报告中的脂蛋比、体细胞数、产奶高峰期及产奶量、尿素氮水平(MUN)4个主要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牧场所反映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措施,为减少规模化牛场潜在损失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指导.【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年(卷),期】2016(012)010【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脂蛋比;体细胞数;产奶高峰期;产奶量;尿素氮水平【作者】罗成;王永刚【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714000;陕西省渭南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714000【正文语种】中文虽然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测定工作已经在我国大多数规模化奶牛场开展,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DHI报告的认识不够,没有深入的解读,对于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紧密结合牛场饲养管理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奶牛发生病变、生理不适或应激反应都会以减少产奶量或者牛奶指标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
DHI正是通过测定生鲜乳乳成分的相关指标,结合牧场提供的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基础数据,形成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脂蛋比、体细胞数、产奶高峰期及产奶量、尿素氮等重要信息,能够全面反映牛群遗传性能及饲养管理、繁育管理、乳房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利用这些丰富的信息可以有效指导牧场生产管理。
本文就DHl报告中的主要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牧场所反映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措施,为减少规模化牛场潜在损失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指导。
DHI报告中脂蛋比是一项反映奶牛日粮配比中谷物类饲料的粗饲料比例是否合适,以及日粮中蛋白质代谢的效率,能准确的反映出奶牛瘤胃中蛋白质代谢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DHI报告中脂蛋比的数据来正确分析奶牛的营养和代谢情况,反映出饲料营养供应量是否合适,进而指导日粮配方调整,达到改善奶牛体况,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
DHI参数说明(2007.07.30).

DHI参数说明目的:定义DHI中各参数的算法及计算公式参数说明:1、采样日期:输入项目;2、序号:输入项目;3、分组号:输入项目;4、牛号:输入项目;5、胎次:输入或通过软件自动读取牛只档案基本信息;6、分娩日期:输入或通过软件自动读取牛只档案基本信息;7、产犊间隔:本次分娩日期-上次分娩日期;8、泌乳天数:采样日期-分娩日期;9、日产量:输入项目;10、乳脂率:测定项目;11、蛋白率:测定项目;12、脂蛋比:乳脂率/蛋白率;(取两位小数13、体细胞(SCC:测定项目;14、体细胞分:体细胞数(千体细胞分<=12.5 0> 12.5 体细胞分 = 取整(log(体细胞数/12.5/log(2+0.5如果体细胞分> 9 则体细胞分 = 915、奶损失(体细胞引起的奶损失:体细胞数(千奶损失SCC < 150 0150 <= SCC < 250 1.5*日产奶/98.5250 <= SCC < 400 3.5*日产奶/96.5400 <= SCC < 1100 7.5*日产奶/92.51100 <= SCC < 300012.5*日产奶/87.5SCC >= 3000 17.5*日产奶/82.516、奶款差:奶损失 * 当前奶价;17、经济损失:奶款差/(64% ;18、校正奶(个体:校正奶 = ((0.432*日产奶+(16.23*(日产奶*乳脂率+((产奶天数-150*0.0029*日产奶*胎次校正系数;胎次校正系数:胎次系数胎次系数1 1.064 5 0.932 1.00 6 0.953 0.958 7 0.987 0.984 0.935 >19、校正奶(群体: ((0.432*群体平均日产奶+(16.23*(群体平均日产奶*群体平均乳脂率+(( 群体平均泌乳天数-150*0.0029* 群体平均日产奶20、持续力:泌乳天数持续力<= 400 (1-((上次奶量-本次奶量*(30/(本次测定日期-上次测定日期/上次奶量* 100> 400 D>400 (不计算21、乳糖率:测定项目;22、总固体(干物质:测定项目;23、非蛋白氮:测定项目;24、WHI(群内级别指数:个体校正奶/群体校正奶×100 【注:全群WHI = 100 】25、上次奶量:上次采样日期产奶量;26、上次乳脂率:上次采样日期乳脂率;27、上次蛋白率:上次采样日期蛋白率;28、上次体细胞:上次采样日期体细胞;29、上次体细胞分:上次采样日期体细胞分;30、上次奶损失:上次采样日期奶损失;31、高峰奶:本胎次几次测定中的最高奶量;32、高峰日:高峰奶出现时的泌乳天数;33、305估计奶量:305天估计产奶量= 总奶量 * 估计系数;估计系数表(35天的估计系数= 8.32 - ((8.32 - 6.24/10 * (35 - 30 : 产奶天数第一胎二胎以上产奶天数第一胎二胎以上30 8.32 7.42 180 1.51 1.4140 6.24 5.57 190 1.44 1.3550 4.99 4.47 200 1.33 1.3060 4.16 3.74 210 1.32 1.2670 3.58 3.23 220 1.27 1.2280 3.15 2.85 230 1.23 1.1890 2.82 2.56 240 1.19 1.14100 2.55 2.32 250 1.15 1.11110 2.34 2.13 260 1.12 1.09120 2.16 1.98 270 1.08 1.06130 2.01 1.85 280 1.06 1.04140 1.88 1.73 290 1.03 1.03150 1.77 1.64 300 1.01 1.01305 实际305奶量160 1.67 1.55 >170 1.58 1.48【注:】305乳脂=总乳脂 * 估计系数;305蛋白=总蛋白 * 估计系数;34、总奶量、总乳脂量、总蛋白量;35、平均乳脂率、平均蛋白率:平均乳脂率=(总乳脂量 / 总奶量 * 100 ;平均蛋白率=(总蛋白量 / 总奶量 * 100 ;36、305乳脂量、305蛋白量305乳脂量= 305奶量*平均乳脂率/100 ;305蛋白量= 305奶量*平均蛋白率/100 ;37、成年当量:成年当量=305天估计产奶量 * 成年当量系数 ;胎次系数胎次系数1 1.1476 5 1.0002 1.0781 6 1.00803 1.0333 7 1.03294 1.0082 8 1.077481.0774>38、首次体细胞:本胎次第一测定时的体细胞数;39、干奶日期:输入或通过软件自动读取牛只档案基本信息;40、干奶天数:采样日期-干奶日期;41、总泌乳日:干奶日期-分娩日期;42、泌乳月:(采样日期-分娩日期/ 30.4 ;(取整43、出生日期:输入或通过软件自动读取牛只档案基本信息;44、繁殖状态:输入或通过软件自动读取牛只档案基本信息(产犊,空怀,已配、怀孕;45、预产期:输入或通过软件自动读取牛只档案基本信息;46、胎次比例失调奶损失:期望牛群比例1胎:2胎:3胎及以上=30%:20%:50%期望牛群年产奶量=牛群头数 * (1胎305天平均产奶量*30%+2胎305天平均产奶量*20%+3胎及以上305天平均产奶量*50%实际牛群年产奶量=牛群头数*(1胎305天平均产奶量*实际1胎比例+2胎305天平均产奶量*实际2胎比例+3胎及以上305天平均产奶量*实际3及以上胎比例损失=期望牛群年产奶量-实际牛群年产奶量如果损失>0,则存在比例失调奶损失47、高峰日丢失奶损失:高峰日丢失奶损失=牛群头数 * 理想高峰日 * ( 实际高峰日 - 理想高峰日 * 0.07+ 牛群头数* ( ( 实际高峰日 - 理想高峰日 ^ 2 * 0.07 / 248、泌乳期过长奶损失:泌乳期过长奶损失=泌乳牛头数* 0.07 * ( 实际平均泌乳天数 - 理想平均泌乳天数 * 365注:此损失表示牧场一年的损失。
DHI报告的正确解读

升。 体 细 胞分是 将 体细胞 数线 性化 而产 生 的数 据 ,
利用 体 细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 估奶 损 失 比较直 观 明 了。 当奶牛
最 佳 均 泌 乳 日( 天) 实 际均 泌 乳 日( 天)
1 5 %
泌 乳 牛
8 5 %
产奶 量 ( 千 克) 期 望产 量 ( 千 克)
6 1 1 5
6 3 2 8 1 3 0 9 5 6 0
6 0 9 6
实 际( %) 1 5 7 . 0 4 % 1 9 8 9 2 . 9 6 %
实 际产 量 ( 千 克)
及损 失 ( 表3 ) 干奶 牛 可 以有 效 补
实 际( 天)
差值( 天)
8 5
1 5
充 生产 力 ,干 奶 牛 比例 合 理 .当前 和将来 生产
牛头数( 头)
21 3
总损 失 ( 千 克) 1 7 33 3
就有 了保证 。从 上 表可 以看 出 , 干奶 牛合 理 比例 为l 5 %。此 牛场 干奶 牛 比例 为 7 . 0 4 %, 町 能会 影 响 到 牛 场 未 来 的生产 水平 。
1 . 2 高峰 丢 失及损 失 ( 表2 ) 奶 牛一 般 在产 后 4 ~ 6周 达 到产 奶 高峰 。此 牛 场 泌 乳高 峰 日为产 后第 8 5天 , 表 明有潜 在 的奶 损
5 3 今 日畜牧兽医 2 0 1 4 . 0 8
表 6为 廊坊 某 牛 场 D H I 综合 测 定 结 果 . 本 表
损 失f 千 克)
1 3 0 6 8 2 2
2 7 3 8
间 距 过 长 及 损
浅谈DHI技术在奶牛业中的应用

三、 DH I 技 术 的 应 用
对 D i l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 应用所 得到 的生产性 能测 定报告可 以为奶 牛
场的各 项管理 提供科 学的依 据 。可 以为 育种工 作提供 完善 而
准确 的资料 参 考 , 也 可 以反 映 出奶牛 场 日粮配 置 、 预防疾 病 、 生产性 能等各 方面 的信 息 。管 理 者定期对 生产 性能测 定报 告 进 行分 析 , 从 而找 到管 理上 的 问题 , 并加 以改 善 , 用科 学的方 法 指导 牛奶牛场 的饲 养管理 ,从而 大大 的提高 了奶牛 场 的生 产 性能 , 促进 了奶 牛场经济效 益的 提高 。
上面 的 问题 , 加 以改进 和调整培 育计 划 。
D H I 技术 诞生 至今 已经有 百年 的发展 历史 ,在奶 业发达 的 国家 已经 成为成 熟的技 术体 系 ,很 多高 水平 的国家 都在 应 用这 一技术 来提高 奶牛 的遗传 水平和 生产 性能 。这一 技术 与 1 9 9 3年介 绍到 国 内 ,经 过十 多年 的发 展 , D I M 技 术 已经得 到
2 0 1 3 年第9 期( 下半月)
科研 ◎畜牧 莩慝
浅谈 DHI 技术在奶 牛业 中的应用
廖 俊
( 松 阳 县 畜 牧 局 ,浙 江 松 阳 3 2 3 4 0 0)
[ 摘 要】 DHI( Da i r y He r d I mp r o v e me n t ),即奶牛 生产性 能测定 ,实 际是 通过 对 个体牛 个体 的数据进 行测 定 ,结合牛 群的 基 础 资料分 析 , 了解现 有的 牛群 和个体 牛的 遗传进 展 ,从 而改善 牛群 的 质量 ,提 高奶 牛 生产性 能 。对参加 DHI测定 的奶 牛 , 要记 录其 详细 的个体信 息 ,包括 系谱 、胎 次、 出生 日期 、体 型外貌 、下奶 日期 、 淘汰 日期 等基 础数 据 ,进 行统 一的整 理分析 ,
DHI报告的利用

利用DHI报告提高兽医工作效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指标,主要有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全乳固体和体细胞数。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实时监控奶牛个体生产性能表现,所以利用DHI 报告可以及早发现奶牛病变,大大提高兽医工作效率。
一、据日产奶量发现病变1、高峰日延后奶牛机体任何部分发生病变或生理不适或应激,都会首先以减少产奶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高峰日是指产后高峰奶量出现的那一天。
若每月测定一次,其峰值应出现在第二个测定日,即应低于平均值70天;若高峰日延后,预示干奶牛管理或泌乳前期管理有问题,或预示着奶牛将或正感染疾病。
若大于70天,要检查下列情况:产犊时膘情、干奶牛日粮、产犊管理、干奶牛日粮向产奶牛日粮过渡的时间、泌乳早期日粮是否合理等。
针对高峰日特别延后的牛只,要详细排查原因,看是否有病变。
2、头胎牛高峰奶量与成年牛高峰奶量的比值过小平均头胎牛高峰奶量的比值应处于0.75-0.79之间。
若比值小于0.75,表明头胎泌乳牛前期营养不良,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比值过小的牛只,要详细排查原因,看是否营养不良或有病变。
3、高峰期过后,每月下降过快高峰期过后,泌乳牛平均正常逐日降低0.07kg/天(每月下降小于2.1kg为正常)。
如果月度下降超过5kg以上,请详细排查原因,看是否有病变。
4、高峰奶过后,持续力低持续力=本次奶量/前次奶量×100%(简易公式)头胎牛的持续力要好于经产牛。
泌乳持续力低,表明目前日粮营养可能没有满足奶牛产奶需要,或者乳房受感染、挤奶程序、挤奶设备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二、据体细胞数发现病变奶牛群体混合奶的体细胞(SCC)是反应传染性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个间接判定指标。
对于奶牛场来讲,测定个体牛奶体细胞数,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重要手段。
奶牛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高达40%-65%,其中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2%-3%,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8%-62%,在有的牛场甚至可达到80%以上。
规模化奶牛场DHI 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解读

DHI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对于现代化奶牛场的生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成为各国广泛应用于奶牛场的整套生产记录和管理体系[1]。
八师垦区DHI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已经开展近3年,主要针对天山军垦牧业公司下属规模化奶牛场。
目的是通过DHI 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解读分析,了解奶牛的营养、产奶、繁殖、效益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和找出问题,从而更加准确地指导生产。
1材料与方法1)测定牛场是八师垦区天山军垦6个奶牛场,存栏母牛10712头,其中泌乳母牛4740头。
2)奶样的采集与测定:按照日常生产挤奶程序,挤奶前对奶牛乳房进行清洗、按摩、消毒乳头,弃掉前三把奶,再用挤奶器挤奶。
取样方式为计量瓶取样,取样前奶样充分混匀,按《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正确取样40mL 左右,添加DHI 专用防腐剂,混匀冷藏保存,3d 内送DHI 中心测定[2]。
2结果与分析2.1DHI 生产性能测定泌乳牛数据汇总从表1可以看出:4740头泌乳牛,平均单产30.45kg 、乳脂率3.46%、乳蛋白率2.95%、脂蛋比1.05、体细胞数29.19万/mL 、尿素氮11.2mg/dL 、泌乳天数240d 、泌乳到达高峰日108d 。
6个牛场共性问题是平均泌乳天数较长(平均244d ),比正常泌乳天数多70~90d ,泌乳达高峰日较晚(平均109d ),比正常泌乳高峰日晚18~48d 。
2.2不同胎次DHI 生产性能测定1)一胎牛DHI 测定数据汇总分析。
由表2可知:1540头一胎泌乳牛,平均单产30.4kg 、乳脂率3.41%、乳蛋白率2.92%、体细胞31.3万/mL 、泌乳天数225d ,比正常泌乳天数多55~75d ,预计305d 产奶量8712.9kg 。
2)二胎牛DHI 测定数据汇总分析。
由表3可知:1035头二胎泌乳牛,平均单产30.1kg 、乳脂率3.45%、乳蛋白率2.95%、体细胞29.4万/mL 、泌乳收稿日期:2020-07-29基金项目:2019年度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计划(2019ZH01)*通讯作者欧四海,男,1966年生,畜牧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和百乐 R 系列最终产品进行二恶英( Dioxin) 、聚氯联 二苯( PCBs) 和重金属的检测。”奥特奇是全球唯一将 如此严格、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运 用 并 贯 穿 于 有机微 量元素生产的动保企业。
奥特奇的质量控制体系( AQS) 目前正在奥特奇遍 布全球的 14 个生产基地及 68 个混合及仓储基地运行 使用, 奥特奇要求所有的生产过程、原料的接收以及成 品的运输都必须严格按照该质量控制体系执行, 以更加 坚定市场和用户对奥特奇所有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可 追溯性以及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的信心。( 本刊讯) □
乳链球菌等, 而体细胞介于两者之间的牛可能处于康复 阶段或感染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菌如牛链球菌等。正常情 况下, 少数白细胞可经乳腺而进入乳汁, 但在病原菌入 侵时, 机体会向乳腺内释放大量的白细胞。白细胞包括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细胞。如果牛奶中体细胞 数≥30 万/mL, 则表明牛只已经感染了隐性乳腺炎, 或牛 群中已经有乳腺炎发生。因此, 通过检测牛奶体细胞数 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指出哪些牛只乳房受到损伤, 哪些牛 只将要患乳腺炎, 哪些牛只已经是乳腺炎等等。 3.2 泌乳阶段
干奶期治疗的好处是使产犊前曾感染和损伤的乳
腺组织得到修复、再生。减少干奶期新感染的发生, 可 以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以及长效抗生素, 比在泌乳期治疗 临床型乳腺炎要经济和有效。产犊后乳中无药物的残 留, 不污染鲜奶, 产乳量提高。 4.2 保持环境卫生
维护牛床垫料、干燥、清洁, 不积留粪尿; 保持放牧 场平整, 拒绝积水和烂泥; 定期用生石灰、过氧乙酸等 消毒, 包括牛床、运动场及周围环境。
寒冷或低温季节中的 SCC 一般要低于高温季节时 的 SCC, 当然, 前提条件是在不发生感染的情况下。 3.5 应激
即使不发生乳腺炎, 在某些条件下如将牛单独隔离、 饲养模式突然改变等, SCC 可能会升高。 3.6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对体细胞的影响较大, 好的管理措施, 如 乳 腺 炎 防 治 措 施 包 括 乳 头 浸 泡 、干 奶 牛 治 疗 、挤 奶 设备维护、使用单一纸巾等均会有利于降低 SCC。反之, 则会使 SCC 升高。 4 预防牧场奶牛体细胞升高的措施 4.1 提前干奶
若乳腺没有被感染, 体细胞一般在泌乳早期和后期 略有升高或不变, 如体细胞突然升高, 表明乳腺可能已 被病菌感染。 3.3 年龄
一般来说, 胎次越高, SCC 也 较 高 , 这 可 能 与 胎 次 高的牛其乳腺炎的发病率高有关, 但也可能是胎次高的 牛乳腺损伤后恢复能力不如胎次低的牛的原因。 3.4 季节
3 影响牛奶中高体细胞数的因素 3.1 乳腺炎
乳腺感染是影响奶牛体细胞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认 为非感染牛的体细胞小于 20 万/mL, 感染牛则大于 30 万/mL, 并且牛奶中能分离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
胀、松驰、开张, 并可见有分泌物从中流入阴道内。 腹壁触诊 可感子宫缺乏弹性, 子宫壁增厚, 当子
有较好治疗效果。 3.2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络合物 , 能在病 牛子宫腔水性环境下形成微小的颗粒, 碘络合物在这 些微小颗粒上, 随子宫内分泌物逐渐溶解释放, 释放期 较长。碘元素能与微生物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相互作用 而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显示强大的杀菌力。由于碘伏 对动物无刺激性, 也无抗药性问题, 在治疗奶牛子宫内 膜炎上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3 对体温升高的病例, 配合抗生素及其他对症治疗, 实属非常必要。因为抗生素能控制致病因子在患牛体 内继续繁殖; 对症治疗能改善病牛体况, 增强抗病力, 从而可提高碘伏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 3.4 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时, 常遇到患牛发情。在痊 愈之前, 切忌配种( 无论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 。因 为配种容易将外界的病原带入子宫内, 发生二重感染, 即使受胎, 也多发生早期流产。□
表 1 牛奶中体细胞数与奶损失换算关系
单位: 个, kg
体 细 胞 数(X)
X<15 万 15 万≤X<25 万 25 万≤X<40 万 40 万≤X<110 万 110 万≤X<300 万
X≥300 万
奶 损 失(ML)
ML=0 ML=1.5×产 奶 量/98.5 ML=3.5×产 奶 量/96.5 ML=7.5×产 奶 量/92.5 ML=12.5×产 奶 量/87.5 ML=17.5×产 奶 量/82.5
中国奶牛·2008 年第 4 期
奶农园地
·63·
浅谈 DHI 测试报告中的体细胞数( SCC)
孙乃峰
( 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2)
中图分类号: S8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 4264( 2008) 04- 0063- 01
DHI 项目推广的意义在于通过测试每头泌乳牛的 生产性能, 使牧场管理建立在数据化、科学化的管理之 上, 使得牧场的管理更加精细、高效。其中在 DHI 测定 记录中, 体细胞数( SCC) 因其与原料奶品质和牛只健康 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根据体细胞 数的高低很容易判断乳腺炎发病情况, 体细胞数越高, 奶牛被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乳腺炎的发病率就 越高。SCC 现已成为衡量奶牛乳房是否健康和奶牛保 健状况 ( 牛只其他部位的炎症也会造成体细胞数一定 程度的增加) 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牧场生产管理中已作 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数据。 1 理想的牛奶中体细胞数
第 1 胎≤15 万/mL; 第 2 胎≤25 万/mL; 第 3 胎≤30 万/mL。 2 体细胞数过高给牧场带来的经济损失 以乳腺炎造成的体细胞数升高为例。乳腺炎所造
收稿日期: 2007- 11- 14
成的总的损失中, 包括奶损失和乳腺炎的其他损失。据 统计奶损失约占总经济损失的 64%。乳腺炎的其他损失 包括: 乳房永久性破坏, 牛只传染, 过早干奶、淘汰, 兽 医、兽药费, 抗生素残留奶, 生奶质量下降等。例如, 02163 号牛, 测试日产奶量 25kg, 体细胞数 80 万, 根据表 1 换 算, 奶损失为 2.0kg, 合人民币 4.4 元( 以奶价 2.2 元/kg计) , 那么本测试日造成的经济损失则为 6.88 元( 4.4/64%) 。
宫腔有炎性分泌物蓄积时, 则有波动感。 2 治疗
将患牛保定于六柱栏上, 尾栓于前胛。用 0.1%新洁尔 灭清洁消毒患牛阴部, 术者以手握住胶管, 经阴道、子宫颈 将胶管导入子宫( 如遇子宫颈闭锁者, 可先注射乙烯雌酚 15 ̄20mL, 0.5h 后子宫颈开张, 再进行治疗) ; 先用生理盐 水反复冲洗子宫, 最后一次导出冲洗的生理盐水; 用注射 器经胶管注入 5%碘伏( 江苏爱特伏保健品有限公司产 品) 100 ̄150mL, 并让药液在母牛体内保持 5min 以上, 每天治疗 1 次, 连续 7d。共治疗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15 例, 急性子宫内膜炎 10 例, 病程最长为 8d, 最短为 3d, 平均为 5d, 治愈率 100%, 随访 5 例, 均已配种受胎。 3 小结与讨论 3.1 可以初步认为碘
中国奶牛·2008 年第 4 期
奥特奇建立可追溯性标准及 Q+TM 品控方法
随着可追溯性问题成为近期农业和食品安全讨论 的热点议题, 全球性动物营养公司- 奥特奇公司, 为其 百乐 TM 系列有机微量元素产品( Bioplex R ) 推 出 了 一 整 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命名为“Q+TM( 品控+) ”。奥特 奇公司的总裁及创始人 Pearse Lyons 博士指 出 : “Q+TM ( 品控+) 体系是奥特奇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 简称: AQS) 的有力补充, 综合了多项全球及本土的质量控制 体系, 如 ISO2200、HACCP 及使用了近 19 年之久的确保 百乐 R 系列产品的总螯合率和微量元素含量品控方法。 同时, Q+TM 体系还是一个安全保障体系, 对所有的原料
乳头浸液, 现配现用。挤前挤后都要药洛, 而且要 使用不同的药浴杯。每天要对药液杯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挤 奶 前 乳 头 用 1∶4 的 碘 伏 溶 液 药 浴 , 挤 奶 完 毕 , 用 1∶3 稀释的碘伏药液药浴。 4.3 保持牛只卫生
经常刷拭牛身, 保持乳房清洁。 严格做好挤奶前后的清洗、消毒工作。 注意奶牛干奶期( 头胎牛临产前) 卫生及产犊卫生。 4.4 规范挤奶 规 范 的 挤 奶 操 作 是 提 高 生 鲜 牛 奶 质 量 、降 低 SCC 行之有效的方法。 正确使用和维护挤奶设备。 做好生奶存放容器的清洗消毒。 4.5 定期进行乳腺炎检测 干奶后及临产前 15d 内乳腺组织最易感染, 因此, 为了预防和控制干奶期乳腺炎的发生, 有必要经常对 其进行乳腺炎检查, 并合理营养, 增强奶牛对乳腺炎的 免疫力。 随着人们的对 DHI 认识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 牧场加入了 DHI 项目测试体系, 把它作为牧场管理的 一项有效工具。降低 SCC 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因 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从每个环节做起, 预防为主, 这样才 能够使牧场效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