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统与世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 第4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1 No.4 2008年7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July 2008

—————————————— 收稿日期:2008 - 03 - 06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4)。

作者简介:袁 进(1951 -),男,江苏镇江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统与世变

——试论清代古文系统中显示的文学史观

袁 进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

摘要:清代士大夫对古文文统的评论中显示了不同的文学史观,文章对此作了简要的梳理。各家对“道”与

“文”的不同侧重,导致他们对文学史的流变产生不同的认识。

关键词:古文;文统;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08)04 - 0044 - 07

“古文”的名称本身,便显示了一种“复古”的文学史观。吴伟业曾经加以阐释:“古文之名何昉

乎?盖后之君子论其世,思以起其衰,不得已而强名之也”。他回顾了历朝的文章演变:汉代只有古文尚书、古文孝经,并没有“古文”的文章。“自魏、晋、六朝工于四六骈偶,”唐宋巨儒始为黜浮崇雅之学,将力挽斯世之颓靡,而轨之于正。古文之名乃大行。盖以自名其文之学于古耳。其于古人之曰经曰史者,未敢遑以文名之。南宋后,经生习科举之业,三百年来,以帖括为时文,人皆趋今而去古,间有援古以入今。古文时文或离或合,离者病于空疏,合者病于剽窃,彼其所谓古文,与时文对待而言者也” 。[1]

“古文”是与“骈文”、“时文”相对而言的,之所以突出“古文”,正是因为“古学之亡久矣”,所以才要复兴古文,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道”。这样,清代提倡古文的,在文学史观上往往有几条共同点:首先是主张“文”、“道”合一,“道”是“文”的支柱,“文”应当是“道”的显现,但在“道”与“文”的侧重上,各家各派有自己的说法。

因此,清代文坛主流对文章源流演变的看法,其前提是强调“道”,但是在强调“道”的前提之

下,还是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他们都感叹“古文”的衰落,都把明代视为“古文”衰落的时代,试图起来矫正明代文章带来的弊病,但是他们矫正的方法又各有不同。黄宗羲认为:“今天下人才之衰,亦甚矣!而其弊在不知学术。夫古今来虽云三立,要无不本于立德者。立言不本于德,则为剽窃之词章;立功不本于德,则为侥幸之事业;即如震川之文,所以称为有明第一者,亦因其得庄渠之学,而其文始至,宁可将三者截然分判乎?然非空谈本心,便可为学术也,必实实穷经通史,读破万卷,识见始高,胸襟始阔。故孔子教人必由博而约,盖不博无所谓约也。今之学者,非不人人言学矣,

大都空疏不学,剽取陈言。便欲诋毁前人,而越过之;此如赵括言兵,谈何容易。”①他希望通过提

倡“德”与“学”来提高古文。但在他指出古文弊病时,又显示出他的文学从属于“德”与“学”的文学史观。

黄宗羲是思想家,喜欢从“道”出发,文学家则有所不同。侯方域认为:“大约秦以前之文主骨,汉以后之文主气。秦以前之文,若六经,非可以文论也,其他如老、韩诸子,《左传》、《战国策》、《国语》,皆敛气于骨者也。汉以后之文,若《史》、若《汉》、若八家,最擅其胜,皆运骨于气者也。”②他

第4期袁 进:文统与世变45

认为先秦之文不可学,唐宋之文方可模拟仿效。因为先秦之文重在思想,行文只是适应内容需要;唐宋之文追求文章表现上的完美,有行文规律,易于学习。侯方域批判“六朝选体之文,最不可恃”!也是从作文的角度,批评它“士虽多而将嚣”,“不按部伍”。(同上)从文学形式上予以否定。这又表现出一种站在文学本位上的文学史观。

清代只有极少的文学家能象侯方域那样,坚持文学的独立性。大多数作家首先是推崇儒家正统文学观,并以此来评论文学史。叶燮认为:“文之为用,实以载道,要先辨其源流本末,而徐以察其异轨殊途,固不可执一而论,然又不可以二三其旨也,是在正其源而反求其本已矣。”于是,叶燮提出了“美”、“通”、“是”、“适于道”四条标准。以这四条标准来观照文学史,叶燮发现:“彼美而未尝通者,六朝之文类是也;通而未尝是者,庄周、列御寇之文类是也;是而未尝适于道者,司马迁等文类是也。夫由文之美,而层累进之,以至适于道而止道者何也?六经之道也。”还是把“适于道”作为最高标准。因此叶燮认为“然庄、列之人与文,其力能自为一道,而与六经之道为角,才与辨皆足以济之。如庄之外篇,叛道尤极,而其书卒不废,盖与道相反,而能中分以自成者,不可徒以一家称也,但不可谓为是而已。司马迁之文,固知尊向六经,然徒能貌其郛廓耳,于道虽未能适,其志则道也,故其自谓成家可也。”③在道的最高标准衡量下,这些被金圣叹称为“才子书”的文学经典,都被叶燮放到次等文学的地位。“美”的标准处于最低标准,艺术的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叶燮作为文学家,论诗时也还能推重艺术发展,一旦论文,则完全认同于儒家的“文以载道”。这种论诗与论文不同的态度,在清代也是常见的现象。

因为评价的标准不同,结论也就不同。邵长衡主张“文者,载道之器。故文非道不立,道非文不行。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曰:‘文不在兹乎?’是文之极轨,惟唐虞三代六经之文,足以当之。自圣人没,庄、列、申、韩者流,蠡出并作,乃各倡其曲说为一家言。盖文与道离矣。汉承秦煨烬之余,掇拾补裰,六艺蔚然复兴。董仲舒、贾谊、司马迁、刘向、扬雄、班固之徒,最为尔雅。自是文靡于六朝,韩愈振之;文亡于五代,欧阳修、苏氏父子振之。之数公者,其概然自号于一世,莫不欲原本道术,追诗书六艺之遗,顾于道,犹或离而或合也。夫三代以前,文之盛衰在上;两汉以后,文之盛衰在下。文之用在上,则文与道合,而其文极盛而不可加;文之用在下,则文与道佹离佹合,而其文亦多驳而少醇,非独人事,盖有运会焉。”④他对先秦两汉文章的评价与侯方域完全不同,更尊崇儒家正统文学观念。由此也可看出侯方域主张的可贵。

邵长衡认为文学史的演变不完全由于“人事”,即作家的努力,还有“运会”的作用。什么是“运会”?邵长衡没有解释。后来的纪昀则论述了文学史发展的条件,他又回到钱谦益等人论述的主张,将“天地变”、“世变”与“文变”连在一起:

三古以来,文章日变,其间有气运焉,有风尚焉。史莫善于班、马,而班、马不能为《尚书》、《春秋》;诗莫善于李、杜,而李、杜不能为《三百篇》,此关乎气运者也。至风尚所趋,则人心为之矣,其间异同得失,缕数难穷。⑤

他把气运、风尚与文章连在一起,其实就是从“天地变”、“世变”与文章的关系发展而来。纪昀主张气运变引起风尚变,风尚变引起人心变从而造成文章变。有价值的变化,变在精神,而不在形式。他在评论古文集时指出:明代古文“自李梦阳《空同集》出,以字句摹秦汉,而秦汉为窠臼。自(茅)坤《白华楼集》出,以机调摹唐宋,而唐宋又为窠臼”。他欣赏唐顺之对茅坤所编古文选本的评论:“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虽有专门师法,至于中间一段精神命脉,则非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与此”。[2]表达了他重精神不重形式的看法。

天地变其实是一个假定,关键还在于世变,由世变而引起文变。但世变怎样引起文变?各家便有不同的说法。黄宗羲认为“逮夫厄运危时,天地闭塞,元气鼓荡而出,拥勇郁遏,忿愤激讦,而后至文生焉。故文章之盛,莫盛于亡宋之日,而皋羽其尤也。然而世之知之者鲜矣”。(《南雷文案》附《吾悔集》卷一,《谢皋羽年谱游录注序》)他主张时代急剧动荡之时,也是文章鼎盛之时,乱世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