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路由算法分析培训资料
基于Zigbee网络的路由算法研究
![基于Zigbee网络的路由算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985882d0d233d4b14e6913.png)
l ——— 『————。f 丢弃 据 ] — 本数 帧
— — — — — — — ‘ ’ —
N —— _J 0 — — — —
Ye S
已知到 目的节点路径的 中间节点也可以做 出响应;
Y。 Y髂
其次 A D 不存在 A D 中的 “ O  ̄r OV 先驱节点列表
(r usrs” 从而简化 了路 由表结构。在 A D pe r lt , e o i) O V
的核心,根据实际应用 中网络结构的不同, i e Zg e B
一
般采用两种最常用的路 由协议:树状路由协议和
味发展单一的性能强大可靠的通用计算机,而是倾
向于生产廉价的具有有限计算能力并能执行特定任
网状路由协议 。下面就对这两种路 由协议分别代表 性的簇树路由算法和 A D j A —o nD m n O Vr( dhc — e ad O
备都有一定的地址空间分配给后裔结点 。树路由不
需要存储路由表, 简单并且无初始延迟。因此, 任何
一
辑上的信息世界, 改变了人类之间的沟通方式,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则是将逻 辑上 的信息世界 与客观 上 的物
个低资源的设备都可以加入一个 Zge 网络, i e b 但
是路由路径却未必是最优的路径 。Zge 簇树路 由 i e b
( fr t n&C nrl n i eig aut,hnag inh nvri,Lann hn ag106) I omao n i ot gn r cl Seyn azuU ie t oE e n F y J s y i igS eyn 1 18 o
摘
要: 本文针对基于Zg e 网络的路 由算法进行相关研 究, i e b 并分析其优缺点。
ZigBee自组网地址分配与路由协议技术详解
![ZigBee自组网地址分配与路由协议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6f564c93169a4517623a388.png)
如果需要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那么信息将沿着树的路径向上传递到最近的祖先节 点然后再向下传递到目标节点。 这种拓扑方式的缺点就是信息只有唯一的路由通道。另外信息的路由是由协议栈层处理的,整个 的路由过程对于应用层是完全透明的
如果一个设备 Cskip(d)的值为 0,则没有路由能力,该设备为终端设备; 如果一个设备 Cskip(d)的值大于 0,则有路由能力,该设备为路由器设备。 网络中分配地址为(n 为当前分配节点个数) 终端:An=Ak+1+Cskip(d)*(n-1) 路由器:An=Ak+Cskip(d)*Rm*(n-1); 下一个路由器设备分配地址为前一个已分配路由器地址加 Cskip 偏移量 CurNodeInfo.NextRouterAddr+ = CurNodeInfo.Cskip; 下一个要分配的终端设备地址为前一个已知分配地址+1 CurNodeInfo.NextEndDevAddr++;
ZigBee 树状路由机制
假设一个路由器要发送数据包到目标地址 D。这个路由器的网络地址个网络深度为 A 和 d。它 首先会判断目标地址设备是否是它的子设备,应当满足: A < D < A+Cskip(d-1) 如果目标设备是它的子设备,下一跳地址就是
否则,路由器将此数据包发向它的父节点。
通常在支持网状网络的实现上,网络层会提供相应的路由探索功能,这一特性使得网络层可以找 到信息传输的最优化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到的特性都是由网络层来实现,应用层不 需要进行任何的参与。 网状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网络可以通过“多级跳”的方式来通信;该拓扑结构 还可以组成极为复杂的网络;网络还具备自组织、自愈功能;
ZigBee学习资料
![ZigBee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0de17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c.png)
ZigBee学习资料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ZigBee作为一种低功耗、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智能城市、工业控制等领域。
对于想要学习ZigBee技术的人来说,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1. ZigBee技术概述在学习ZigBee之前,了解其技术概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技术白皮书或者学术论文来了解ZigBee的基本原理、架构和应用场景。
这些资料通常会介绍ZigBee的物理层、MAC层以及网络层的工作原理,以及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
2. ZigBee协议栈ZigBee协议栈是ZigBee技术的核心部分,了解其结构和功能是学习ZigBee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参考书籍来学习ZigBee协议栈的各个层级,包括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和物理层。
这些资料通常会详细介绍每个层级的功能和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3. ZigBee开发工具学习ZigBee技术需要一些开发工具来进行实践和调试。
可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ZigBee开发板或者模块,这些开发工具通常会提供相应的开发文档和示例代码,以帮助学习者快速上手。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ZigBee网络模拟器或者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加深对ZigBee技术的理解。
4. ZigBee应用案例了解ZigBee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应用指南或者技术文档来了解ZigBee在家庭自动化、智能城市、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这些资料通常会介绍ZigBee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计考虑、实现方法和性能评估等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5. ZigBee学习社区除了传统的学习资料,参与ZigBee学习社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可以加入一些ZigBee技术交流群或者论坛,与其他学习者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些社区通常会有一些技术博客、技术文章和学习资源的分享,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能量高效的ZigBee路由算法
![能量高效的ZigBee路由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8fc7207375a417866f8fc3.png)
n o d e s a n d n o p r o t e c t i o n,c a u s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l o w e f i c i e n c y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Ai mi n g a t t h 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f o t h e
A B S T R A CT: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O D V j r r o u t i n g l a g o i r t h m w i t h l f o o d i n g r o u t i n g r e q u e s  ̄p a c k e t ( R R E Q)t o r e l a i z e mu t i n g l o o k u p a n d r e c o r d s , u s i n g t h e t a r g e t n o d e f o t h e i f s r t t o a r i r v e t h e R R E Q g r o u p r e s p o n d t o c h o o s e t h e o p t i m l a p a t h . T h i s m e t h o d c a n o 4 s e n d t h e R R E P d e s t i n a t i o n n o d e ro g u p , a n d c a n a v o i d i n v l a i d R R E P g r o u p a n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p r o b —
第3 0 卷 第9 期
文章编号 : 1 0 0 6 - 9 3 4 8 ( 2 0 1 3 ) 0 9 — 0 2 6 6 — 0 4
物联网系统详解培训4ZigBee
![物联网系统详解培训4ZigBee](https://img.taocdn.com/s3/m/e05e7337b9f3f90f77c61b45.png)
ZigBee概述
2、ZigBee协议框架
应用层 应用汇聚层
网络层 LLC
数据链路层 MAC
物理层
ZigBee概述
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定义了三种 流量等级:
直接序列扩频 技术可使物理层的 模拟电路设计变得 简单,且具有更高 的容错性能,适合 低端系统的实现。
2.4GHz 915MHz 868MHz
IEEE 1451系列标准
一般说来,这类测控系统的构成可以采用如图所示 的结构来描述。
其它网络系统
计算机
控制网络总线
路由器
智能传感器节点
智能传感器节点
智能传感器节点
智能传感器节点
压力
温度
阀门
继电器
IEEE 1451系列标准
IEEE 1451系列标准是由IEEE仪器和测量协会的 传感器技术委员会发起制订的。
目前市场上在通讯方面所遵循的 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3.2(以太 网)、IEEE 802.4(令牌总线)、 IEEE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界 面)、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 联协议)等,以此来连接各种变 送器(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 要求所选的传感器/执行器必须 符合上述标准总线的有关规定。
IEEE 1451系列标准
IEEE 1451系列标准
1.2
变送器与微 处理器通信 协议和变送 器电子数据 表格式
1.3
分布式多点 系统数字通 信和变送器 电子数据表 格式
1.4
混合模式通 信协议和变 送器电子数 据表格式
1.5
为智能传感 器的连接提 供无线解决 方案
IEEE 1451.2 IEEE 1451.3 IEEE 1451.4 IEEE 1451.5
基于能量优化的ZigBee路由算法
![基于能量优化的ZigBee路由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fb9edcb9f3f90f77c61b01.png)
基 于 能量 优 化 的 Zg e 路 由算 法 i息工程学 院 ,兰州
摘
707 30 0)
要 :最初 的 Zg e 路 由设 计主要考虑开销控 制等 ,对 能量 因素考虑不足 。在 原来的基础上 ,对 MB R协议 进 i e B C
行改进 ,加 强了低能量节点的控 制、传输方 向上对路 由的控制 ,有效地使 用低 能量 节点 ,减 少了网络功耗 。
关 键 词 :MB R协 议 ;网络 功耗 ;网络 分割 ;节点 剩 余 能 量 C
Zi Be u i g Al o i m a e n En r y Op i i a i n g e Ro tn g rt h b sd o e g t z t m o
n
点体积小 ,而 电池 的寿命十分有 限 。当无 线传感 器 网络 中某
些 Zg e 节点 电池 电量 耗完 ,节点将无法参 与工作 ,容 易导 i e B
致 网络 分 割 ,可 能 使 其 他 节 点 无 法 正 常通 信 ,从 而 整 个 Zg e i e网络性 能下降甚 至瘫痪 。在实 际应 用 中无 线传感 器 网 B 络一般部署 在环境复杂 的地区 中,大部分 Zg e 节点 随机播 i e B 撒 ,当节点 电池 能量 不足时 ,及 时更换 电池是 不可能 的。降 低 网络 功耗和均衡 网络能量是 网络控制 中 的一对 矛盾 ,而 目 前 的相关 能量有效路 由协议也 只是从单 方面 因素考虑节 能路
路 由协议 。
21 MB R ( 小 电池 开 销 )路 由协 议 . C 最
它 的主要 思想是选 择源节 点和 目的节点 之 间路 径 中总的
剩余 能量 最多 的路 由。如果 剩余能量 一样 多 ,选择 转发数 据
基于ZigBee网络的AODVjr路由算法分析与优化
![基于ZigBee网络的AODVjr路由算法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b54b6f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6.png)
基于ZigBee网络的AODVjr路由算法分析与优化
卞勇
【期刊名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4)006
【摘要】针对AODVjr算法在使用中出现网络拥塞、丢包、部分节点承载负荷过重等现象,提出了基于能量有效的改进型AODVjr路由算法,并提出将某一节点或部分节点的能量消耗降低并分摊到整个网络,提高了整个网络的能量有效性,达到延长网络使用寿命的目的.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卞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信息电子系,江苏扬州2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27
【相关文献】
1.基于路径宽度的Zigbee网络路由算法优化 [J], 任建华;李元诚;杨洪
2.基于全局能量均衡的ZigBee网络路由算法优化 [J], 何智勇
3.基于节点能量优化的ZigBee网络路由算法改进 [J], 窦文博;王卫东
4.基于能量优化的ZigBee网络路由算法 [J], 刘政
5.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Zigbee网络路由优化研究 [J], 董绍江; 杨舒婷; 刘伟; 蒙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Zigbee学习知识重点
![Zigbee学习知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ca6ea4b8f67c1cfad6b86b.png)
第一章Zigbee概述1、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2、Zigbee的特点是功耗低、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
3、常见的Zigbee芯片有CC243X系列、MC1322X系列和CC253X系列。
4、常见的Zigbee协议栈有非开源(msstatePAN)协议栈、开源(freakz)协议栈和半开源(Zstack)协议栈。
5、Zigbee软件开发平台包括IAR、Zigbee Sniffer、物理地址修改软件以及其它辅助软件。
6、Zigbee硬件开发平台采用Altium Designer进行设计。
7、简述Zigbee的定义。
答:Zigbee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
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典型的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的应用。
(Zigbee的基础是IEEE802.15.4,但是IEEE802.15.4仅处理低级的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层和物理层协议,Zigbee联盟对网络层协议和应用层进行了标准化。
)8、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Zigbee之间的关系。
答:从协议标准来讲:目前大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理层和MAC层都采用IEEE802.15.4协议标准。
IEEE802.15.4描述了低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 层),属于IEEE802.15.4工作组。
而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无线技术。
从应用上来讲:Zigbee适用于通信数据量不大,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成本较低的便携或移动设备。
这些设备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外一个传感器,并能实现传感器之间的组网,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自组织和低功耗的特点。
9、Zigbee技术特点:低功耗、低成本、大容量、可靠、时延短、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
路由分析
![路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127b2c915f804d2b16c1d0.png)
★zigBee路由过程:(a)判断目的地址是否为广播帧,如是,则将数据广播出去。
若不是,继续下面的环节。
(b)若节点是路由器或者协调器,同时目的节点是一个终端设备且正是该节点的子节点,那么这个数据帧将直接传送到目的地址,并且设置下一跳目的地址和最终的目的地址一致。
若节点没有路由能力,则直接沿树路由。
(c)若目的节点不是该节点的子节点,则判断此节点中是否有目的地址的路由条目,若有,直接利用路由表来路由数据,否则继续下面的环节。
(d)若没有路由条目,判断路由发现标志是否为1,若是则启动路由发现过程来实现路由发现,若不是则直接进行树路由。
树路由:当一个路由节点收到转发数据包时,首先对目的地址进行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子节点,若是则下一跳地址即为目的地将数据直接发给目的节点。
若不是,则将数据交给自己的父节点处理。
父节点进行类似的处理过程。
AODVjr:一种按需分配的路由协议,只有在路由节点接收到网络数据包,并且网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在节点的路由表中时才会进行路由发现过程。
一次路由建立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1)路由发现2)反向路由建立3)正向路由的建立使用3种消息作为控制信息:1)Route Request(RREQ),路由请求2)Route Replies(RREP),路由回复3)Route Error(RERR),路由错误AODV是按照需求驱动的、使用RREQ.RREP控制实现的、先广播,后单播的路由的路由建立过程。
具体过程如下:(1)路由发现过程建立相应的路由表条目和路由发现表条目,状态设置为路由发现中。
创建一个路由请求分组(RREQ),并使用多播(Multi.Broadcast)的方式向周围节点进行广播。
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从不同的邻居节点处接收到广播的RREQ。
接收到后节点将进行如下分析:1)如果是第一次接收到这个RREQ消息,且消息的目的地址不是自己,则节点会保留这个RREQ分组的信息用于建立反向路径,然后将这个RREQ消息广播出去。
毕业设计(论文)zigbee网络路由算法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zigbee网络路由算法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1f2c93758f5f61fb636660d.png)
编号:审定成绩: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ZigBee网络路由算法设计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董沙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0820803学号:08210323指导教师:谢昊飞答辩组负责人:向敏填表时间:2012年 5 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摘要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在工业领域、医学领域、军事领域、智能家居、道路监测、家庭自动化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ZigBee网络常用的路由算法有Cluster-Tree算法、AODVjr算法和Cluster-Tree&AODVjr算法。
其中AODVjr 是AODV算法的简化版本。
,在此平台上实现了对AODV路由算法的设计。
该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来实现:初始化、路由发现及维护、节点收发数据、节点移动、显示及时钟模块。
重点分析介绍了AODV 路由发现及维护模块。
分析了一种基于路由发现过程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通过增加反向的RREQ分组和备用路由表来降低网络阻塞的概率和数据丢失率。
通过设计节点的移动来模拟真实网络中节点失效的情况。
通过测试,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AODV路由的发现、建立、维护、收发数据等功能。
【关键词】ZigBee AODV Truetime 路由ABSTRACTZigBee is a technolog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hich is low power, low cost, low rate. Currently, it is widely used in such as industrial,medical,military areas,intelligent house, road monitoring ,home automation and so on. Typically,there are three kind of route algorithms,namely AODVjr algorithm ,Cluster-Tree algorithm and Cluster-Tree & AODVjr the three ones,the AODVjr algorithm is a short version of AODV protocol.We build a simulation platform of the ZigBee network with the toolbox of TrueTime in Matlab,and then design the protocol of AODV on it. The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modules to achieve, they are the block of route discovery and maintance , initialization, the animation block, clock, node moving and sending and reciving introduce the route discovery and maintance block as a an improved AODV algorithm is analyzed in detail,which helps to reduce the loss of data and the probability of network congestion.We simulate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network by moving two nodes .As a result,we realize the feature of discoverying and maintaining a route,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s and so on.【Key words】ZigBee AODV Truetime Improved routing protocol目录前言 (1)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选题背景 (2)一、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2)二、ZigBee网络概述 (3)第二节选题意义 (5)一、ZigBee的应用领域 (5)二、ZigBee的发展现状 (7)第三节论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7)第四节本章小结 (8)第二章ZigBee路由协议分析 (9)第一节网络层规范简介 (9)一、网络层数据实体 (9)二、网络层管理实体 (10)第三节组网过程 (12)第四节路由协议的基本思想 (14)一、Cluster-Tree算法 (14)二、AODVjr算法 (15)三、Cluster-Tree&AODVjr结合的算法 (16)第五节本章小结 (18)第三章基于ZigBee的AODV路由算法设计 (19)第一节系统总体设计 (19)第二节各个子模块的设计 (19)一、初始化 (19)二、路由发现及维护 (21)三、节点收发数据 (39)四、节点的移动 (40)五、显示 (41)六、时钟 (42)第三节本章小结 (45)第四章基于路由发现过程的AODV路由改进方案 (46)第一节改进方案的思想 (46)一、增加反向RREQ (46)二、增加备用路由表 (50)第二节改进方案的优势 (53)第三节本章小结 (53)第五章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与测试 (54)第一节验证与测试环境的搭建 (54)第二节AODV路由协议的测试 (54)第三节测试结果分析 (57)第四节本章小结 (58)结论 (59)致谢 (60)参考文献 (61)附录 (62)一、英文原文 (62)二、英文翻译 (74)三、工程设计图纸: (85)前言随着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的逐步推广,ZigBee技术凭借其低功耗、低成本、短时延、高可靠性等诸多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ZigBee技术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
![ZigBee技术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858d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8.png)
ZigBee技术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其拥有小型化、低成本的优点,被广泛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在ZigBee技术中,网络层的路由算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确保数据包正确的传输。
在ZigBee技术中,常用的路由算法主要有基于距离向量的算法、基于链路状态的算法和基于源路由的算法。
其中,基于距离向量的算法是ZigBee网络中最广泛应用的算法之一,主要是利用每个节点的距离向量信息计算出最佳的路径。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易于部署、对网络的稳定性有好处。
但是,由于节点仅能获得其邻居节点的信息,使得该算法无法得到全局网络状态信息,容易产生路由环路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算法解决了距离向量算法中存在的路由环路问题,具有更好的路由总体性能。
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每个节点通过收集相邻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构建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根据链路质量和信号强度等信息为每个节点计算出最佳的路由路径。
但是,该算法需要广泛的网络信息和大量的网络带宽,因此实现和部署成本较高,对节点能耗的影响也较大。
基于源路由的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路由环路问题和冗余流量,因为整个路径都是在源节点中计算的,而不是在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上计算。
源节点负责为每个数据包计算出到目标节点的完整路径,并将该路径信息附加到数据包的首部。
该算法的优点是具有不可逆性和确定性等特点,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同时也更加灵活。
但是,实现该算法需要高速处理器和大规模的存储器,因此成本比较高。
总的来说,不同的路由算法具有适用于不同ZigBee网络环境的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网络规模选择适合的路由算法,以达到最佳的路由效果。
zigbee路由知识
![zigbee路由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59b7461caaedd3383c4d324.png)
在路由过程中设计到路由表,路由搜索表(中文翻译过来不同版本有点差别),邻居节点表,RREQ,RREP、RERR。
首先必须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弄清楚。
路由表:包含此条路由下一跳节点地址,路由状态,目的地址。
路由搜索表:在路由表建立过程中存在。
包含以下信息:Route request ID:发起路由请求的节点产生的序列号,越大则表示分组越新:Source address:发起路由发现的节点的地址:Sender address:将路由请求分组发送给此节点的节点的地址:Forward cost:发起路由发现的节点到此节点路径的开销,即路由请求分组中携带的开销;Residual cost:此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开销,即路由应答分组中携带的开销;Expiration time:路由建立过程的有效时间。
邻居表: ZigBee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保存一张邻居节点列表,用来存储此节点传输范围内其它节点的信息。
PANId:邻节点PAN标识符;Extended address:邻节点的64-bit IEEE扩展地址,邻节点与本节点存在父子关系时记录此条信息;Network address:邻节点16一bit网络地址;Device type:邻节点类型(0x00=ZigBee协调点,0x01=ZigBee路由节点,0x02= ZigBee终端节点);Relationship:邻节点与当前节点的关系(0x00=父节点,OxOI=子节点,0x02=其它)。
节点交互的分组:ZigBee网络层的控制分组包括路由请求(RREQ,Route Request)分组,路由应答(RREP,Route Reply)分组和路由出错(RERR,Route Error)。
RREQ分组:ZigBee网络中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可以向周围邻节点广播一个RREQ分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条通往它希望到达的目的节点的有效路径。
具体内容如下:Command frame identifier:指出此控制分组的类型(0x01=RREQ,0x02=RREP,0x03=RERR):Command options:指出此路由请求分组是否是在路由修复过程中产生的;Route request ID:发起路由请求的节点产生的序列号,越大则表示分组越新;Destination address:发起路由请求的节点希望建立的路径的目的地址;Path cost:指从P.REQ的发起节点到当前接收RREQ的节点的路径开销。
ZigBee学习资料
![ZigBee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d14ce86294dd88d0d26b03.png)
我们可以看出所有任务的状态都被初始化为0。代表了当前任务没有需要响应的事件。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main()函数。此函数在ZMain文件夹的ZMain.c文件中。略过许多对当前来说并非重要的语句,我们先来看osal_init_system()这个函数。在此函数中,osalInitTasks()被调用,从而tasksEvents中的所有内容被初始化为0。
不过接下来就有了更加深入的问题了,事件是如何被捕获的?直观一些来说就是,tasksEvents这个数组里的元素是什么时候被设定为非零数,来表示有事件需要处理的?为了详细的说明这个过程,我将以GenericApp这个例程中响应按键的过程来进行说明。其他的事件虽然稍有差别,却是大同小异。
按键在我们的应用里面应该属于硬件资源,所以OSAL理应为我们提供使用和管理这些硬件的服务。稍微留意一下我们之前说过的tasksArr这样一个数组,它保存了所有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Hal_ProcessEvent。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翻译为“硬件抽象层”。许多人在这里经常把将Z-Stack的硬件抽象层与ZigBee的物理层混为一谈。在这里,我们应该将Z-Stack的硬件抽象层与ZigBee的物理层区分开来。硬件抽象层所包含的范围是我们当前硬件电路上面所有对于系统可用的设备资源。而ZigBee中的物理层则是针对无线通信而言,它所包含的仅限于支持无线通讯的硬件设备。
osal_msg_send( registeredKeysTaskID, (uint8 *)msgPtr );
与前面的pHalKeyProcessFunction相同,我先直接告诉大家registeredKeysTaskID所指示的任务正式我们需要响应按键的GenericApp这个任务。
ZigBee学习资料
![ZigBee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bb2d1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e.png)
ZigBee学习资料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物联网应用。
它基于IEEE 802.15.4标准,适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等。
如果你对ZigBee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学习资料,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源和学习指南。
1. ZigBee官方文档和规范:ZigBee联盟是ZigBee技术的官方组织,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官方文档和规范,包括ZigBee技术规范、应用框架、网络层协议等。
你可以通过访问ZigBee联盟的官方网站,下载这些文档并深入学习。
这些文档提供了关于ZigBee的详细说明、架构、通信协议等方面的信息。
2. ZigBee开发工具和SDK:如果你想要进行ZigBee的开发和实践,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包(SDK)。
例如,Digi International提供了一套名为"XCTU"的开发工具,它可以帮助你进行ZigBee设备的配置、调试和测试。
此外,Silicon Labs也提供了一套名为"ZigBee SDK"的软件开发包,用于开发基于ZigBee的应用程序。
3. ZigBee教程和在线课程:除了官方文档和开发工具,还有一些在线教程和课程可以帮助你学习ZigBee。
例如,Coursera平台上有一门名为"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Everybody"的课程,其中包括了关于ZigBee的内容。
此外,你还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一些ZigBee相关的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ZigBee的原理和应用。
4. ZigBee参考书籍:如果你更喜欢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以下是一些关于ZigBee的参考书籍推荐:- "ZigBee Wireless Networks and Transceivers" by Shahin Farahani- "ZigBee Network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by Chonggang Wang, Tao Jiang,and Qian Zhang- "ZigBee Wireless Sensor and Control Network" by Ata Elahi这些书籍涵盖了ZigBee的基础知识、网络协议、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理解ZigBee技术。
ZigBee复习资料
![ZigBee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efe55c3c1ec5da50e270f5.png)
第一章1.短距离无线通信定义:一般意义上,只要通信收发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单跳传输距离限制在较短(通常最远为数百米)的范围内,就可以称为短距离无线通信。
2.短距离无线通信特点:1)无线发射功率在µW到100mW量级2)通信距离在几厘米到几百米3)使用全向天线和线路板天线4)应用场景众多,特别是频率资源稀5)不需要申请频率资源使用许可证(6)无中心,自组网7)电池供电3.典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UWB(超宽带)、ZigBeeUWB(超宽带)是一种WPA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人局域网)通信技术。
(UWB系统则是通过增加带宽来提高容量。
但是,增加B并不能无限地增加容量。
)UWB(超宽带)技术特点:(1)传输速率高(2)通信距离短(3)系统共存性好,通信保密度高(4)定位精度极高,抗多径能力强(5)体积小、功耗低位第二章1.ZigBee技术定义:ZigBee是一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组基于IEEE 802.15.4无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技术。
2.ZigBee技术的来源:ZigBee,这个名字来源于蜂群使用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蜜蜂通过跳Zig-Zag 形状的舞蹈来分享新发现食物源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资讯。
3.ZigBee的特点:低功耗、低速度、近距离、高容量、低延时、短时延、低成本、可靠、高安全、免执照。
4.ZigBee物理(16个)信道(编程)ZigBee网络区别是因为PANID不同如果用到PANID21信道,你懂得!!!5. .ZigBee三种频率对应的速率:ZigBee可工作在2.14GHz、868MHz 和915 MHz 3个频段上,分别具有最高250kbit/s、20kbit/s 和40kbit/s的传输速率。
6. ZigBee技术数据包传送方式:点对点、点对多点、广播7. PANID指网络编号,用来区分不同的ZigBee网络。
ZigBee基础知识讲解
![ZigBee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40d019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07.png)
ZigBee基础知识讲解目录一、ZigBee技术概述 (2)二、ZigBee网络结构 (3)2.1 网络拓扑结构 (4)2.2 设备角色 (5)2.3 基本网络模式 (6)三、ZigBee协议栈 (7)3.1 物理层 (8)3.2 链路层 (10)3.3 网络层 (11)3.4 应用层 (12)四、ZigBee设备类型 (13)4.1 网络协调器 (14)4.2 节点设备 (15)4.3 外部设备 (17)五、ZigBee通信机制 (18)5.1 数据传输方式 (19)5.2 通信协议 (21)5.3 数据传输速率与容量 (22)六、ZigBee安全机制 (23)6.1 认证机制 (25)6.2 隐私保护 (26)6.3 安全服务与应用 (27)七、ZigBee设备配置与调试 (29)7.1 设备初始化 (30)7.2 网络参数设置 (32)7.3 设备状态监控与维护 (33)八、ZigBee应用案例分析 (35)8.1 智能家居系统 (36)8.2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38)8.3 智能交通系统 (39)8.4 公共安全监测系统 (41)九、ZigBee发展趋势与挑战 (42)9.1 技术发展趋势 (44)9.2 应用前景展望 (45)9.3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7)一、ZigBee技术概述定义与特点:ZigBee是基于IEEE 标准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和可靠性的特点。
ZigBee联盟通过扩展IEEE标准,增加了网络、安全和应用层的功能。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工作且电池寿命非常关键的应用。
应用领域:ZigBee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
智能家居中的照明控制、安防系统。
网络结构:ZigBee网络主要由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终端设备(End Device)组成。
协调器负责创建和加入网络,路由器负责路由和数据转发,终端设备则执行特定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i g B e e路由算法分析摘要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ZigBee网络是一种具有强大组网能力的新型无线个域网,其中的路由算法是研发工作的重点。
本文介绍了IEEE802.15.4标准及ZigBee规范的协议模型,重点研究了ZigBee协议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了Tree路由及Z-AODV路由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ZigBee网格型网络中基于数据特性的路由选择机制,该机制在网络性能和低功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平衡节点能量,最后简单介绍了ZigBee节点的硬件实现。
关键词 ZigBee协议;网络;IEEE802.15.4;路由算法;Tree路由;Z-AODV路由1 概述ZigBee技术是由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等公司在2002年10月共同提出设计研究开发的具有低成本、体积小、能量消耗小和传输速率低的无线通信技术。
2000年12月,IEEE 802 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小组成立,致力于WPAN无线传输协议的建立。
2003年12月,IEEE正式发布了该技术物理层和MAC层所采用的标准协议,即IEEE 802.15.4协议标准,作为ZigBee技术的网络层和媒体接入层的标准协议。
2004年12月,ZigBee联盟在IEEE 802.15.4 定义的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层(MAC)的基础上定义了网络层和应用层,正式发布了基于IEEE 802.15.4的ZigBee标准协议。
2 网络层的研究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主要由物理层(PHY)、媒体接入层(MAC)、网络/安全层以及应用框架层组成,各层之间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ZigBee技术协议组成PHY层的特征是启动和关闭无线收发器、能量检测、链路质量、信道选择、清除信道评估(CCA)以及通过物理媒体对数据包进行发送和接收。
MAC层可以实现信标管理、信道接入、时隙管理、发送确认帧、发送连接及断开连接请求,还为应用合适的安全机制提供一些方法。
它包含具有时间同步信标的可选超帧结构,采用免碰撞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A)。
安全层主要实现密钥管理、存取等功能。
网络层主要用于ZigBee的LR-WPAN网的组网连接、数据管理等。
应用框架层主要负责向用户提供简单的应用软件接口(API),包括应用子层支持APS(Application Sub-layer Support)、ZigBee设备对象ZDO (ZigBee Device Object)等,实现应用层对设备的管理,为ZigBee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应用框架模型等,以便对ZigBee技术的开发应用。
网络层的定义包括网络拓扑、网络建立、网络维护、路由及路由的维护。
2.1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ZigBee定义了三种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Star),主要为一个节点与多个节点的简单通信设计;树型拓扑结构(Tree),使用分等级的树型路由机制;网格型拓扑结构(Mesh),将Z-AODV和分等级的树型(Tree)路由相结合的混合路由方法。
三种拓扑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网络的三种拓扑结构ZigBee定义了三种设备类型:ZigBee协调器(ZigBee Coordinator,ZC),用于初始化网络信息,每个网络只有一个ZC;ZigBee路由器(ZigBee Router,ZR),它起监视或控制作用,但它也是用跳频方式传递信息的路由器或中继器;ZigBee终端设备(ZigBee End Device,ZED),它只有监视或控制功能,不能做路由或中继之用。
在IEEE标准中,ZED被称为精简功能设备(Reduced-Function Device,RFD),ZC和ZR被称作全功能设备(Full-Function Device,FFD)。
2.2 网络层路由算法的分析网络层支持Tree、Z-AODV、Tree + Z-AODV等多种路由算法。
2.2.1 AODV路由协议DSDV(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vector)协议是一个基于传统的BellmanFord路由机制的表驱动算法,被认为是最早的无线自组网络路由协议。
DSDV在传统的distance-vector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了序列号机制,用于区分路由的新旧程度,防止distance-vector算法可能产生的路由环路。
DSDV 采用时间驱动和事件驱动技术控制路由表的传送,即每个移动节点在本地都保留一张路由表,其中包括所有有效目的节点、路由跳数、目的节点路由序列号等信息,目的节点路由序列号用于区别有效和过期的路由信息以避免环路的产生。
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协议是最早采用按需路由思想的路由协议,包括路由发现和维护两个过程。
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源路由机制进行数据包转发。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在DSDV协议的逐跳路由、序列号、定期广播机制基础上,加入了DSR的按需路由发现和维护机制。
AODV在每个中间节点隐式保存了路由请求和应答的结果,并利用扩展环搜索(expanding ring research)的办法限制搜索发现目的节点的范围。
AODV支持组播功能,支持QoS,而且AODV使用IP地址,便于同Internet连接。
但AODV基于双向信道的假设,路由应答数据包直接沿着路由请求的反方向回溯到源节点,因而不支持单向信道。
与DSDV保存完整的路由表不同的是,AODV通过建立按需路由来减少路由广播的次数,这是AODV对DSDV的重要改进。
与DSR相比,AODV的好处在于源路由并不需要包括在每一个数据包中,这样会降低路由协议的开销。
AODV是一个纯粹的按需路由协议,那些不在路径内的节点不保存路由信息,也不参与路由表的交换。
2.2.2 Z-AODV能量平衡路由在ZigBee路由规范中没有过多的考虑能量控制,但是对于ad hoc无线网络来说,能量控制非常重要。
因此提出了能量控制策略来改进ZigBee路由。
它将使节点避免用尽所有能量以至于过早的失去作用。
当节点想要选择路径时,它将考虑路径上的节点的剩余能量。
Z-AODV算法是针对AODV(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算法的改进,AODV是基于序列号的路由,它总是选择最新的路由。
Z-AODV是基于路径的能量消耗的路由,考虑到节能、应用方便性等因素,简化了AODV的一些特点,但仍保持AODV的原始功能。
在路由选择和路由维护时,ZigBee的路由算法使用了路由成本的度量方法来比较路由的好坏。
假定一个长度为L的路由P,则它的路由成本为:其中,表示从节点Di 到节点Di+1的链路成本。
对于链路l,链路成本可按照下面的表达式计算:其中,p l为链路l中发送数据包的概率。
在ZigBee规范中没有涉及到pl 的具体计算方法。
pl可通过实际计算收到的信标和数据帧来进行估计,即通过观察帧的响应序列号来检测丢失的帧,这就通常被认为最准确地测量接收概率的方法。
但是,对于所有的方法来说,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基于IEEE 802.15.4 的MAC层和PHY层所提供的每一帧的LQI通过平均所计算的值。
即使使用其他方法,最初的成本估计值也是基于平均的LQI值。
可以根据驱动函数表来映射平均LQI值与C﹛l﹜值的关系(见表1)。
表1 LQI值与链路成本的关系能量平衡运算要考虑许多因素来选择路由。
这些因素包括临近节点的能量、节点自身的能量和链路质量。
剩余能量E local可以在每一个ZigBee帧中的保留域发送,这样每个节点都能得到它的邻居节点最新的能量分配﹛E1,E 2…En﹜。
2.2.3 树型(Tree)路由树型路由机制包括配置树型地址和树型地址的路由。
当协调器建立一个新的网络,它将给自己分配网络地址0,网络深度Depth0=0。
如果节点(i)想要加入网络,并且与节点(k)连接,那么节点(k)将称为节点(i)的父节点。
根据自身的地址A k和网络深度Depth k,节点(k)将为节点(i)分配网络地址A i和网络深度Depth i=Depth k+1。
网络深度表示仅仅采用父子关系的网络中,一个传送帧传送到ZigBee协调器所传递的最小跳数。
ZigBee协调器自身深度为0,而它的子设备深度为1。
图3为ZigBee树型结构。
参数nwkMaxChildren(Cm)表示路由器或协调器在网络中允许拥有子设备数量的最大值。
参数nwkMaxRouters(Rm)表示子节点中路由器的最大个数,而剩下的设备数为终端设备数。
图3 ZigBee树型结构一个新的RFD节点(i),它没有路由能力,它与协调器连接作为协调器的第n个子节点。
根据它的深度d,父节点(k)将为子节点(i)分配网络地址:Ai =Ak+Cskip(d)·Rm+n 其中1≤n≤(Cm-Rm)如果是新的子节点FFD,它有路由能力,父节点(k)将给它分配网络地址:A i =Ak+1+Cskip(d)·(n-1)其中,否则,参数nwkMaxDepth (L m)表示网络的最大深度。
假设一个路由器向网络地址为D的目的地址发送数据包,路由器的网络地址为A,网络深度为d。
路由器将首先通过表达式:A < D< A + Cskip( d-1 )判断该目的节点是否为自己的子节点。
如果目的节点是自己的子节点,则下一跳节点的地址为:否则,下一跳节点是该路由器的父节点。
2.2.4 Tree+Z-AODV路由算法的分析根据上文对Tree和Z-AODV两种路由算法的分析,在我们的ZigBee网络中将二者结合,使用Z-AODV和分等级的树型(Tree)路由相结合的混合路由方法,构成网格型拓扑结构(Mesh)的网络。
具体实现方法是在数据帧帧头的DiscoverRouter域指定路由。
该域可以是如下三种值:⑴ 抑制路由发现:它使用已经存在的路由表。
当路由表中没有相应的目的节点的地址时,参数nwkUseTreeRouting的值为TRUE,网络将使用树型路由。
⑵ 使能路由发现:如果在路由表中有路由地址,将按照该路由表进行路由。
否则,路由器将使用Z-AODV路由算法初始路由发现。
如果该节点没有初始路由发现的能力,它将使用树型路由。
⑶ 强制路由发现:不管是否有相应的路由表,节点都强制使用Z-AODV 路由算法初始化路由发现。
在ZigBee规范中提出了将AODV和Tree路由混合的路由机制。
但在ZigBee规范中并没有说明如何配置参数来选择路由策略,没有使两者平衡的设计方法。
根据上面Tree路由和Z-AODV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基于数据特性的路由方法,即在两种路由算法构成的网格型网络中,根据节点间传输数据特性的不同,通过设置数据帧帧头的DiscoverRouter域,选择不同的路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