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校高考模拟试卷_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2015级高三(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包含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总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考试时间150min。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中后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反映到文学领域就是以普通民众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下列属于该类作品的是()
A.《诗经》
B.《三国演义》
C.《金瓶梅》
D.《红楼梦》
2.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曾率领规模浩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达西亚北非。许多国家派遣使团、商团前往中国。他的航海壮举加强了中国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传播了中华文明,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海禁政策。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海上丝绸之路
B.正式建立了明朝政府与西方的外交关系
C.宣告了明朝海禁政策的结束
D.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
3.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
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
4.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
①皇权高于法律,法律维护皇权②儒家思想是法律的基础③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④主张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5.大足石刻在造像区域有佛道同处(石门山),也有儒佛道同处(石篆山),甚而有儒佛道同龛(妙高山2号),是古代中国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缩影。“三教合一”调和之风尤其兴盛是在()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 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6.“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首唐诗反映的信息有
①唐朝商人经营范围广泛、商品种类多②唐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唐朝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④唐朝存在贩卖人口现象
A. 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7.《新唐书》记载:“盛哉,……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此处评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太宗
8.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
A.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C.免役法 D.保甲法
9.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兑换货币的凭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中国最早的纸币
10.下图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重庆湖广会馆,为当时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会之所,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 是重庆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见证
B.是湖北、湖南商人垄断重庆商业的见证
C. 是当时重庆商业繁华的历史见证
D.是重庆人不排外的历史见证
11.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有这类错误的是
①《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②《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③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④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2.清代章学诚《校雠通义》(雠,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至北宋中国区域人口户数比例变迁表
材料二顺治、康熙、雍正三代,人丁数历年都在两千万左右,估计人口总数均在六千万至一亿人左右。乾隆6年(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总数为143,411,559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57),到乾隆28年(公元1763年),人口总数为204,209,828人(《清实录•高家实录》卷701)。乾隆59年(公元1794年)人口总数为313,281,795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467)。
──董林生《中国古代人口略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至北宋中国人口区域分布呈现出的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概况。(4分)指出这种人口增长趋势造成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