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技术发展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跨栏跑技术发展概述
(一)跨栏跑技术与成绩的进展
跨栏跑技术和成绩的进展与栏架的变革有很大关系。1896年第1届奥运会时,栏架为篱笆式,埋在地下,很不安全,运动员用“跳跃”的方法过栏。这样的栏架和技术限制了跨栏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以后栏架不断改进,1935年国际田联决定用“L"形栏架,为形成现代跨栏技术奠定了基础。
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首先用摆动腿伸展前摆的过栏技术,加快了过栏速度,从“跳”栏初步形成“跨”栏的技术。1908年第4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史密森采用起跨腿弯曲膝关节经体侧向前提拉过栏技术,加快了起跨腿过栏速度,创造了15秒整的世界纪录。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加拿大运动员埃·汤姆逊过栏时采用加大上体前倾角度,摆动腿异侧臂积极前伸的技术,创造了14.8秒的世界纪录,至此跨栏跑技术已基本成型。1936年美国运动员汤斯将合理的跨栏技术与提高跑速结合起来,成绩不断提高,三破世界纪录,达到了13.7秒的成绩。1959年联邦德国运动员劳洛尔采用充分前倾上体的“折刀式”过栏技术与他快速的平跑速度紧密结合,创造了13.20秒的世界纪录。之后的30多年来,跨栏跑技术虽未发生本质性变化,但各国优秀运动员结合个人身体特点和身体素质水平,在技术动作上更加向实效性发展,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和特点。1979年美国运动员内赫米亚率先突破13秒大关,创造了12.93秒的世界纪录。1989年美国运动员金多姆以12.92秒的成绩、1993年英国运动员杰克逊又以12.9 1秒的成绩先后打破世界纪录,都是吸收现代跨栏跑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又具有充分发挥个人特点的跨栏跑技术。
女子跨栏跑始于20年代初,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女子80米栏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栏高76.2厘米,1968年将女子80米栏改为100米栏,栏高也增加到84厘米。现在的世界纪录12.21秒是保加利亚选手顿科娃1988年创造的。
400米跨栏跑一直是男子项目,栏高91.4厘米。1973年国际田联确定增加女子400米栏,栏高76.2厘米,并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列入奥运会项目。
(二)我国跨栏跑的发展
1910年旧中国第1届全运会上跨栏跑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发展缓慢,水平很低,比世界水平要落后半个世纪。
新中国成立后,跨栏跑的成绩迅速提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优秀运动员,如梁仕强、周裕光、周连立、高济桥、崔麟,刘正、文蕴珍等进人世界先进行列。19 65年崔麟110米栏以13.5秒的成绩名列当年世界前茅,刘正、文蕴珍80米栏10.8秒、10.7秒的成绩也进入世界前6名。
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国跨栏水平下降,与世界水平有了较大差距。90年代以来,我国110米栏优秀运动员李彤多次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进入前8名,以13.37秒的成绩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跨栏跑技术
跨栏跑的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的栏间跑速度、过栏技术以及跑跨结合技术决定的。跨栏跑项目有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男、女400米栏。下面按直道栏、弯道栏进行技术分析。
(一)直道栏技术
直道栏包括110米栏和100米栏,因二者技术差别较小,重点介绍110米栏技术。直道栏全程跑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全程跨栏跑技术。
1.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加速跑的任务是快速启动,积极加速,为顺利地跨过第一栏和全程跑打好基础。
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起跑器安装方法和起动动作与短跑基本相同。起跑至第一栏跑8步时,起跨腿在前;少数身材比较高大的运动员跑7步,摆动腿在前。
起跑预备时,臀部位置稍高,起跑后加速跑时各步后蹬角度较大,身体重心位置较高。跑到第六步以后,身体姿势已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并准备起跨过栏。起跑后各步步长均匀增大,栏前最后两步积极跑进,最后一步起跨腿积极着地缩短步长10--20厘米,以加快起跨速度。
2.过栏技术
过栏是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过栏后摆动腿的脚接触地面。110米栏跨栏步步长约
3.30--3.50米,100米栏跨栏步步长约2.80--3.05米。过栏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越过栏架,为栏间跑创造条件。跨栏步技术分为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地三个阶段(图4—3—1)。
(1)起跨攻栏: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后蹬结束离地时止的准备过栏动作。起跨攻栏技术正确与否决定过栏速度和下栏后的继续跑进的效果。
起跨前应保持较高的跑速,110米栏起跨点离栏2.OO—2.20米,100米栏离栏1.90--2.10米,后蹬要求迅速有力,蹬地结束瞬间起跨腿髋、膝、踝关节充分伸展,并与躯干、头基本成一条直线。起跨后蹬角度110米栏约为68--72度,100米栏约为70度。
当起跨腿踏上起跨点时,摆动腿在体后开始折叠,足跟靠近臀部,膝向下,以髋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摆至膝超过腰部高度。摆腿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加大蹬地力量及完成摆动腿过栏动作。
在两腿蹬摆配合完成起跨动作过程中,上体随之加大前倾,摆动腿异侧臂屈肘向前上方摆出,肘关节达到肩的高度,另一臂屈肘摆至体侧,整个身体集中向前用力,平衡舒展,起跨结束时形成一个良好的“攻栏姿势”(图4—3—1③)。
(2)腾空过栏:腾空过栏时身体重心沿着起跨时形成的抛物线轨迹向前运动。身体重心抛物线轨迹是由腾起角决定的,而腾起角取决于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比值。优秀运动员起跨后蹬角度较小(约68度),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
起跨腿蹬离地面后,摆动腿大腿继续向前上方摆动直到膝关节超过栏板高度,小腿迅速前摆。
在摆动腿前摆的同时,异侧臂和肩也伸向栏板上方,使肘超过膝,异侧臂与摆动腿基本平行。同侧臂后摆,上体加大前倾,躯干与摆动腿形成锐角,眼视前方(图4—3—1④)。
在摆动腿脚掌到达栏板之前,起跨腿一侧的髋关节保持伸展,大腿屈肌处于拉紧状态,小腿约与地面平行或膝略高于踝,这样两腿在栏前形成一个约120度以上夹角的大幅度劈叉动作,这是两腿快速剪绞过栏的预先条件。
100米栏过栏时,摆动腿伸直或不完全伸直,上体稍前倾,摆臂幅度较小。
(3)下栏着地:下栏是从摆动腿的脚掌移过栏板、大腿下压开始的。摆动腿下栏着地积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跨时高抬快摆的程度。
下栏时在摆动腿积极下压的同时起跨腿屈膝外展,小腿收紧抬平,脚尖外展上翘,脚跟靠近臀部,以膝领先,迅速向胸前提拉。两腿在空中完成一个协调有力的以髋关节为轴的剪绞动作,同时两臂与躯干协调配合积极摆动,摆动腿异侧臂和向前提拉的起跨腿做相向运动,膝肘几乎相擦而过。当臂划过肩以后,屈肘内收摆向体后,另一臂屈肘前摆,以维持身体平衡(图4—3—1⑦、⑧)。
下栏时,上体积极保持一定前倾,摆动腿伸直,用前脚掌后扒着地,着地点距栏架,110米栏为1.40--1.50米,100米栏为1.OO--1.20米。摆动腿着地后髋关节稍有缓冲,膝、踩关节保持伸直,使身体重心处在较高的位置上,起跨腿提拉到身体正前方,大腿高抬积极跑出第一步(图4—3—1⑨、⑩)。
3.栏间跑技术
栏间跑技术是指从过栏后摆动腿的脚着地点至起跨腿的脚踏上起跨点这段距离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特征。栏间跑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加快栏问跑节奏,提高跑速,为顺利跨过下一栏创造有利条件。
栏间跑技术基本上同短跑。为了减小身体重心上下起伏,栏问要保持高重心,大腿高抬,用前脚掌着地。要跑得轻快、有弹性、直线性好,两臂摆动积极有力,幅度较大,上体稍前倾,两眼平视。由于栏间距离和跑的步数固定,步长也比较稳定,所以提高栏间跑速度主要靠加快步频和改进跑的节奏来实现。
4.全程跨栏跑技术
全程跑的任务是合理地将跨栏步技术与快速的栏间跑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保持正确的节奏和最快的速度跨越全部栏架,到达终点。
我们将全程跑看成一个整体,但各阶段也有所差异。首先要过好第一栏,这对于速度的发挥、节奏的建立以及运动员树立自信心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全程跑的前三栏属于加速阶段,第四至第六栏达到最高速度,第七至第九栏由于运动员的体力呈逐渐下降趋势,所以此时运动员应注意在技术上控制动作不变形,在速度上避免下降过快。第十栏是最后一个障碍,过此栏时,运动员要加快下栏动作的速度,过栏后把跨栏节奏调整为短跑节奏,注意用力蹬地和摆臂。
(二)弯道栏技术
弯道栏包括男、女400米栏。400米跨栏跑的栏架较低(男91.4厘米、女76.2厘米),过栏并不十分困难,但是栏间距离和全程跑距离都比较长,对步长、节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