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程第6章 局部战争战例分析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33a68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2.png)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第一章“军事理论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军事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难点: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现代战争中军事理论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军事理论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在实际战争中的具体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中的军事案例,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概述、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次现实中的军事案例,阐述军事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现实中的军事案例,从战略规划、战术指导、指挥控制等方面阐述军事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军事理论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提高学生的军事理论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第一章“军事理论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军事理论教程重点知识归纳
![军事理论教程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e72e5c4da38376baf1fae1f.png)
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他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则的兴衰。
(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建设和巩固国家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国防受国家性质、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策的国家,有着不同目标和不通特征的国防。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大类。
(三)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在国家只能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其强弱与国家安危、融入和兴衰息息相关。
国防是国家去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是国家独立的基本前提;国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国家安全利益不断扩展,国家发展利益不断延伸。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现代国防力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综合国防力。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家利益的威胁来自诸多方面,除了兵戎相见的“硬对抗”外,还有各种“软伤害”的威胁。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现代国防建设是一个以科技为龙头,以经济为骨干,通过总体性的战略运筹,谋求总和国防效益的有机系统。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国防是只是“军防”,而是关系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和每个公民的共同事业,与整体社会密不可分。
(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发展经济是富国强军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科技进步是国防发展的动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二、国防法规的特征(一)调整对象的军事性(二)司法适用的优先性(三)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三、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四、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国防权利:1、提出建议权2、制止和检举权3、获得补偿权(二)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6、国防勤务第四节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和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坚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jdxyq局部战争.2011.4.18
![jdxyq局部战争.2011.4.18](https://img.taocdn.com/s3/m/37ff5b1ea300a6c30c229f9c.png)
点拨3. 点拨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1)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性质? (1)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性质? 从材料一
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 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 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神话, 勇气和信心。 ①打破了美国…神话,鼓舞了 打破了美国 神话 鼓舞了……勇气和信心。 勇气和信心 捍卫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国际威望。 ②捍卫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国际威望。 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 ③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并 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决台湾的有利时机。 ④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决台湾的有利时机。
印巴战争
两伊战争
选修3 选修3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二战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虽渴望和平, 二战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虽渴望和平,极力避免类 似灾难的发生。然而在两极冷战格局形成、发展的局面下, 在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似灾难的发生。然而在两极冷战格局形成、发展的局面下,虽无 大战爆发,但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两极格局结束后, 大战爆发,但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两极格局结束后,战争烽火也 并未止息。 并未止息。 1.特点 特点: 1.特点: 相对于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 局部战争; 相对于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是局部战争; 相对于雅尔塔体系美苏欧洲冷战来说, 热战; 相对于雅尔塔体系美苏欧洲冷战来说,是热战; 相对于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来说是动荡战争 动荡战争。 相对于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来说是动荡战争。 2.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格局) 2.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格局) 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 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时段,海湾战争是分界线。 ①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时段,海湾战争是分界线。 ②海湾战争以前的局部战争,无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 海湾战争以前的局部战争,无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争都可以看到美苏两极对峙的影响 美苏两极对峙的影响, 冷战”中的“热战” 争都可以看到美苏两极对峙的影响,即“冷战”中的“热战”。 ③海湾战争时,虽两极格局尚存,但苏联已无力与美国争雄,退 海湾战争时,虽两极格局尚存,但苏联已无力与美国争雄, 出争锋。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美国在国际格局中扮演了主角。 出争锋。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美国在国际格局中扮演了主角。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ppt.Convertor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ppt.Convertor](https://img.taocdn.com/s3/m/2cd9a7be960590c69ec376f2.png)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英阿马岛战争(1982.4.2——6.14)大西洋南美洲阿根廷马岛非洲南乔治亚岛北美洲欧洲好望角阿希松岛英国一、马岛概况: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2800平方公里,2000人,英移民后裔。
岛上矿产丰富,(煤、铅、银、铁、铝等),仅石油藏量60亿桶,相当英北海油田数倍,有人称“未来的科威特”。
战略位置重要,扼守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赴南极的前进基地和物资中转站。
距阿本土500公里,距南极2000公里,距英13000公里,英国人把它比喻为 “女皇头上的一颗明珠”,始终看成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
4 二、马岛争端的由来1、谁先发现该岛?英国人说:1)1592年,约翰.戴维斯航海避风发现该岛;2)1594年,理查.豪金斯到该岛,称“豪金斯的处女地”。
阿根廷人说:1520年,比英早72年,萄麦哲伦发现该岛。
还有人说1600年,荷兰人发现的;还有人说是斐济人发现的。
以上均无历史记载。
2、谁先拥有主权?1764年,法国德布甘维尔探险队在东岛定居。
1765年,英国约翰.拜托探险队在西岛定居。
1767年,西班牙帝国宣布马岛为西班牙所有。
法国首先承认并主动交出东岛,作为感谢,西班牙赔偿60万英磅给法国。
1770年,西班牙以武力赶走了英国人,占领了西岛。
继承了马岛主权。
1829年,英国人认为有机可乘,宣布马岛为英国人所有,而且以武力分别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占领了东西两岛,并长期统治至1982年马岛战争时150多年。
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从西班牙人手中寻求通过和平谈判不懈努力,谈了150年阿根廷从未放弃对马岛主权要求,一直为无结果。
三、战争起因及大致经过:1、起因:1982年2月,英阿在纽约的谈判不欢而散,阿对政治解决深感无望,开始寻求政治以外的解决途径。
国内原因:1)阿政治上的需要,加尔铁里总统军人政权企图通过收复马岛主权,激发国人情绪,巩固统治。
2)阿经济上的需要,1981年与苏签定5亿美元石油协定。
军事理论教程(南大出版社)重点与页码全对照
![军事理论教程(南大出版社)重点与页码全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88a308406137ee06eef91837.png)
国防教育的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1)国防的含义(《国防法》包含的四要素)和基本类型(国防的性质);【p8】2)中国奉行的防御性国防。
【p8】二.现代国防的特征(基本特征五个)【p9-10】三.1)中国国防的历史(古代国防的政策、理论;兵制建设;工程建设;兴衰)【p11-12】(近代国防)【p12-13】(民国时期的国防)【p14】2)中国国防的启示【p13-14】第二节国防法规(含义【p14】)一.国防法规的特性【p14-16】二.国防法规体系1)含义【p15-16】2)纵向4个层次【p16】3)横向16个门类【p1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含义【p16】、基本特征【p17】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含义【p17】、主要内容【p18】、修改【p18-1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含义【p19】、主要内容【p19】主要特点【p19-20】、意义【p2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含义【p20】、意义【p20】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含义【p21】、主要内容【p21】意义【p21】9)大学生入伍有关政策规定——三种形式【p21-23】、优惠政策【p21-22】、基本条件【p23】、程序【p23】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国防权利1)国防义务的含义【p23】、五个方面【p23-24】2)国防权利的含义【p23】、三个方面【p24-25】3)国防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25-26】第三节国防建设(含义【p26】)一.国防领导体制1)国防领导体制的含义、基本功能【p26】、特征及组织形式【p26-27】2)国防领导职权(5个方面【p27-28】)二.国防建设成就(5个【p29-32】)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含义【p33】、目标和任务【p36-38】、国防现代化【p34】2)国防政策含义【p34】、基本内容【p34-35】四.武装力量建设(含义、构成【p35】)1)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和宗旨【p36】、任务和历史使命、军区【p36】、编成及主要武器装备【p36-42】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p43】3)民兵【p44】第四节国防动员(含义、重要意义【p44】)一.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p45】二.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p46-48】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一)武装力量动员(含义【p48】主要措施【p48】)(二)国民经济动员(含义【p49】、具体包括【p49-50】)(三)政治动员(含义【p50】、战争动员的组成部分【p50】、政治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做法【p50】)(四)民防动员(含义【p50】、主要任务【p50-51】、内容【p51】)(五)科技动员(含义【p51】、基本任务、动员对象【p51】)(六)装备动员(含义【p51】、基本任务【p51】)第五节国防教育(含义【p52】)1)国防教育的地位【p52】2)国防教育的作用【p52】3)国防教育的方针【p53】、原则【p53-54】、国防教育对象、方法【p54-55】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含义、研究问题、分类方法【p56】)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军事思想(战争、军事思想含义【p5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的四个时期【p57-58】、外国古代军事思想【p59】)2)近代军事思想(总体特征【p59】、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0】、无产阶级军事思想【p6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0】)3)现代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1】、无产阶级军事思想【p61】)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两个层次【p62】)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p62-63】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确立【p63】、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p64-65】、冷战后美国军事思想发展(战争观体现为四种【p65-66】、军事战略【p66-68】、建军理论【p68】、作战理论【p68-69】)3)马恩列斯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马、恩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69-70】、列、斯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0-71】、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主要内容【p71-72】)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含义、地位【p72】)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含义【p73】)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实际相结合(【p73】)2)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体论述【p73-74】)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体论述【p74】)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论述【p74】)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五个方面【p74-78】、五部分关系【p78】)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具体论述【p78-79】)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p79-80】)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p80-81】)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意义、三个方面【p81-82】)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p82】)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p82-84】)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p84-85】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回答【p85】、主要内容【p85-89】、地位作用【p89-9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环境的基本要素(一)战略的含义(【p91】、概念产生【p91】、军事战略及决定因素【p91-92】)(二)国际战略环境(含义【p91】、核心【p91】、影响因素【p91】、重要性【p91】)二.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国际战略环境变化【p93】、具体论述【p93-95】)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含义【p95】)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和特点1)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p95-96】2)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p96-98】3)国际战略格局的【p109-110】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p98】)三.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美国【p99-100】、欧盟【p100-101】、俄罗斯【p101-102】、日本【p102-104】、印度【p104-105】)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p106-107】与现状和特点【p107-109】二.我国周边环境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具体论述【p110-116】)三.我国的安全政策(具体论述【p116-117】)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高技术含义【p119】)一.军事高技术概念与分类【p119】二.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p119-120】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三个方面【p120-121】)第二节高技术的军事应用一.精确制导技术(基本概念【p121-122】、类型【p122】、应用【p122-123】、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3-124】、发展趋势【p124-125】)二.侦察监视技术(基本概念【p146】、现代战争中侦察监视系统【p126-129】、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8】)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基本概念【p129】、分类【p129-132】、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32】)四.航天技术(基本概念【p133】、组成【p133-134】、航天器的军事应用【p135-138】)五.电子对抗技术(基本概念【p138】、手段【p139-141】、对现代战争的影响【p141-142】)六.指挥信息系统(基本概念【p143】、组成【p143】、对现代战争中的运用【p143-144】)七.新概念武器(内涵【p145】、主要特征【p145】、发展现状【p145-148】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p149】及主要特征【p149-150】二.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p150-151】三.世界新军事变革在不平衡中发展(四类国家【p151-152】)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三个方面【p152】)第五章——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定义与内涵【p154】、与高技术战争、机械化战争的异同点【p155】)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演变(划分的基本依据【p156-157】、阶段划分即3个不同阶段【p157-158】)三.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及作战理论【p158-159】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六个【p159-168】)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p185-191】)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一.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概念(三个主要观念【p169-170】)二.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五大能力【p170-172】)三.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p172-173】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含义【p173】、原因【p173-174】)。
2024版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PPT大纲
![2024版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PPT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cc02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2.png)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PPT大纲contents •军事理论概述•战争与战略•作战指挥与协同作战•武器装备与信息化战争•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安全形势与中国军事外交目录01军事理论概述军事理论定义与重要性军事理论是研究战争和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为战争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战术。
军事理论为军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推动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
军事理论服务于国家战略,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理论支撑。
军事理论定义指导战争实践推动军队建设服务国家战略A BC D军事理论发展历程古代军事理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在战争中的运用。
近现代军事理论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注重战略和战术的运用。
中世纪军事理论以骑士精神和城堡攻防战为主,重视勇气和忠诚。
当代军事理论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战为主,关注非对称威胁和非常规作战。
战略学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和指导战争的方略。
战役学研究战役的规律和指导战役的方略。
战术学研究战斗的规律和指导战斗的方略。
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心理学军事社会学研究军队指挥的规律和指挥艺术的科学。
研究军人在战争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决策的科学。
研究军事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02战争与战略战争本质及分类战争本质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国家之间通过暴力、攻击、杀戮等手段实现政治、经济、领土等利益的暴力行为。
战争分类按照战争性质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按照战争规模可分为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按照战争形式可分为常规战争和非常规战争等。
战略概念及层次划分战略概念战略是指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和方案。
战略层次划分国家战略、军事战略、战役战略、战术战略等。
其中,国家战略是最高层次的战略,涉及国家整体利益和发展方向;军事战略是指导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战略;战役战略是指导战役实施的战略;战术战略是指导战斗实施的战略。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15b7cf3543323968011c9240.png)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诸葛亮曾说:“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20世纪的战争生动的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战争的样式、战争的规模、战法、军事理论、军事战略甚至军队的变化,引发了军事领域内的全面变革。
在经历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后,如何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已成为军事领域内人们竞相研究和追逐的对象。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已在武器技术可能有突破性进展的门槛上,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深刻的改变着战争的面貌,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把握时代的脉动,探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律,研究其制胜之策,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局部战争,什么是高科技局部战争,以及局部战争的发展方向;了解新军事变革对作战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战争,全面理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未来可能面对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分析未来作战时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积极寻求解决这些困难的应对之策,以此增强我们对现代战争的理性认识,提高现代高技术战争意识。
第一节高技术局部战争概述一、局部战争的由来与发展1、局部战争的定义:局部战争是指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它是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的。
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
局部战争具备四个“有限性”:第一、战争目的有限第二、战争规模有限第三、战争手段有限第四、战争地域有限2、局部战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局部战争的形态和样式繁多,但是真正对局部战争展开研究并创建相应理论体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二、现代局部战争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现代局部战争区分为不同的类型:1、从原因上分2、从时间上分3、从地域上分4、从规模上分5、从目的上分6、从使用武器类型上区分7、从战争性质上区分三、新军事革命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大批当代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军事高技术迅速发展,世界性的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0603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7c.png)
军事理论教程军事理论教程第一篇中国国防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A:“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A:与战争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自然条件等国防要素。
PS.a.国防的经济要素——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国防经济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b.国防的科技要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A: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一元体——美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与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自主中立型(全民皆兵——瑞士;完全不设防——圣马力诺)。
A.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走质量(人才)建军的道路;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具有威慑左右的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A.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和稳定;保障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
第二章国防法规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有哪些?A.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调整对象的军事(特殊)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我国有哪几种主要国防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
(P27-28)3.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哪些规定和形式?A.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企事业单位按国家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措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
5.局部战争
![5.局部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e5d2cbada0116c175f0e482d.png)
8、战争后遗症:
环境污染(油井大火、倾泻石油)、各种疾病(贫轴 弹影响、海湾综合症)
五、海湾战争的启示:
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等
第六章: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2课:中东战争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内因: ⑴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⑵历史原因: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 演进的复杂性——“多事之地” (耶路撒冷 三教圣地) 2、外因: 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3、现实原因: 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 4、冲突关键: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4、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⑴地位:
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 球人口的90%,占联 合国成员国总数的 84%,在国际事务中 起着重要作用。
⑵作用: ①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世界和平; ②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 ……
二、威胁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一)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20世纪出现的一些全球性问题, 如: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 艾滋病的蔓延等。 2、进入21世纪,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①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未消除(主要因素); ③各种分裂实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的危害; ④世界发展很不平衡……; ⑤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 出,人类面临的安全和生存形势更加复杂。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概念 2、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9f0b0416fc700abb68fca9.png)
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有哪些因素构成?①、国防的概念: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②、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经济过对国防建设具有制约作用1 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3 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捂着基础。
三、国防的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2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
3 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
4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国防的自然要素五、国防的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①、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②、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4.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按内涵可分为: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1.保卫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又是提供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名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我国领土总面积=1040+300=1340平方千米]3.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发展(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4、中国的国防历史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战例分析范文
![战例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a944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3.png)
战例分析范文战例分析是军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历史战争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战。
本文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作为例子,进行战例分析。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一次登陆作战,也被称为“欧洲大陆解放战役”。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次战役的成功,对于盟军最终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诺曼底登陆作战充分体现了盟军的整体战略规划和协同作战能力。
在这次作战中,盟军各国部队之间充分协同配合,通过海陆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最终成功地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取得了登陆的胜利。
这充分体现了盟军整体战略规划和协同作战的能力,也为后续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其次,诺曼底登陆作战充分体现了盟军的战术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在登陆作战中,盟军面临着德军的顽强抵抗和恶劣的登陆条件,但盟军依然能够迅速调整战术,灵活应对,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充分体现了盟军的战术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也为后续的战役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诺曼底登陆作战充分体现了盟军的战斗意志和士兵素质。
在登陆作战中,盟军士兵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们依然能够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充分体现了盟军士兵的战斗意志和素质,也为后续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盟军在这次战役中充分发挥了整体战略规划和协同作战的能力,战术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以及战斗意志和士兵素质,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次战役的成功,为盟军最终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如要充分发挥整体战略规划和协同作战的能力,要保持战术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要培养战斗意志和提高士兵素质,以应对未来的战争挑战。
总之,战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对历史战争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战。
【战争论——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作者:卡尔·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作者:卡尔·克劳塞维茨](https://img.taocdn.com/s3/m/3219f16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b.png)
【战争论——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作者:卡尔·克劳塞维茨情报是指我们了解到的有关敌人和敌国的全部材料。
它是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和行动的基础。
如果你知道这个基础的性质以及它的不可靠性和多边性,那么你就会感觉到我们所置身的战争是一座多么危险的建筑,它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并把我们埋葬其中。
虽然很多人都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我们只应相信来源可靠的情报,并且不能对此有所怀疑,但这只不过是著书立说的人想不出更好的说法时提出的一种聊以自慰的遁词而已。
战争中获取的情报分为以下三种:互相矛盾的,假的,相当不确实的。
这就要求将领应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和判断而获得。
这时,他必须遵循概然性规律的指引。
当我们还没有来到真正战场以前在室内拟订计划的时候,我们辨别情报的困难已经不小了;当我们到了纷乱复杂的战场上时,情报接踵而至,这种困难就更大了。
如果得到的情报之间仅存在着互相矛盾的问题,我们只需分辨是非,那这就算是很幸运的了。
对于那些新手指挥官来说,最可怕的事可不是前述的一种情况,而是每一个情报都在为前面的情报做出补充和涂抹,最后以至于情报像图画一样越描越乱,他只得在匆忙间做出一个判断,然而不久以后,他会发现这个决定很愚蠢,因为所有的情报都是假的,或是被夸大的和不正确的,等等。
简而言之,人们得来的情报大部分都是假的,而人们的胆怯又会放大这种虚假性和不真实性。
与好消息相比,人们更愿意相信坏的,而且还会不自觉地夸大坏消息的作用。
这种危险的消息尽管会像海浪一样迅速地消失,但它们也会像海浪一样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就再次出现。
所以这就要求指挥官必须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就好像海滩上的礁石一样,能够经受海浪的冲击,而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
要是一个指挥官天生消极悲观,或者他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而没有很强的判断力,那么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也就是说他要尽力摆脱自己心中的恐惧面向希望。
只有遵循这一原则,他才能保持真正的镇静。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381b2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4.png)
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自卫、联盟、中立。
国防的职能:1.捍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3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的发展。
国防的5大构成: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军事因素经济制约国防: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促进国防:1、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国防法规的定义: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定义: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时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
是中国古代各个社会阶级以及政治集团、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发展历程: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历史时期,三个高峰:质量(春秋战国)普及(宋)数量(明清)经典著作(武经七书):《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1、安国全军的慎战观 2、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 3、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普通军事规律 4、反映了较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法思想5、第一次提出了威慑战略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定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主要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战争观的主要内容:1、起源和根源:私有制和阶级斗争2、本质:政治的继续3、目的:维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性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武装集团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战争思想三大属性: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理论根据: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4、兵民是胜利之本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why? 首先,相对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而言,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其次,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最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与武器的结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灵活用兵体现在哪儿: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现状:1、外敌入侵的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4、基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威胁:1、美国等大国遇到中国暗流仍在流动2、中国周边热点地区不少,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3、中国于周边邻国陆海疆域争执一波三折4、“台独”已成为最大内患5、中国的边疆地区仍不太平6、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其它因素:(1)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2)宗教、文化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美国军事战略主要内容:1、将反对恐怖主义和“保卫美国本土”作为军队的首要任务2、调整防务规划模式,建设“基于能力型国防”3、军事至上,“先发制人”,实施“预防性打击”4、提出反导条约,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特点和实质:1、美国当前军事战略更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挑衅性,带有明显的“反恐”和“称霸”的双重色彩2、美国当前军事战略奉行单边主义,“美国至上”原则,是美国的“新帝国主义”思潮在国防政策上的反映影响:1、“先发制人”原则的滥用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后果2、先发制人原则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的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导弹的定义: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有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组成:战斗部及引信、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弹体分类:1、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分: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2、按射程分:近程导弹 1000以内公里中程导弹 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 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 8000公里以上6种制导方式:1、寻的制导;2、遥控制导;3、惯性制导;4、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6、复合制导导弹武器的特点: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4、作战效费比高;5速度快;6、打击威力大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提高了作战效能;2、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电子对抗的定义: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主要形式:无线电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制导对抗基本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电子侦察的定义:按干扰对象不同的分类:1、无线电通信干扰;2、雷达干扰;3、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干扰;4、指挥自动化系统干扰电子摧毁的定义:在查明敌方电子对抗装备及其工作的情况基础上,用直接毁伤的方法使其瘫痪并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种电子对抗手段3种手段:1、反辐射导弹和反辐射无人机;2、核电磁脉冲弹(微波炸弹);3、常规活力(导弹、炸弹核炮弹等)电子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1、获取重要军事情报;2、破坏地方作战指挥;3、掩护突防和攻击;4、保卫重要的军事目标;5、夺取战场主动权隐形伪装技术定义:对军事目标实施隐身示假,为欺骗和迷惑敌人而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分类: 1、防雷达探测伪装;2、防可见光及红外探测伪装;3、防声测伪装基本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造成对方获取错误的情报;2、提高己方的生存能力;3、有利于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隐形技术的定义:靠减少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分类: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学隐身、电子隐身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增大了对空防御的难度;2隐身兵器的战场生存能力明显提高;3、指挥系统面临严峻威胁;4、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更加剧烈1.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答: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分解PPT33页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分解PPT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95c6b0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6.png)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分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ppt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e9994f2e3f5727a5e962e7.png)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三、局部战争类型与特点
(二)局部战争的特点 1、战争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直接 2、战争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 3、战争的爆发多具有突然性 4、大量使用新式武器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二、武装冲突的特点: 武装冲突的特点:
(一)美国以军事手段“塑造”地区政治版图依然是引发持续性、大规模 美国以军事手段“塑造”地区政治版图依然是引发持续性、 武 装冲突的主要原因。 装冲突的主要原因。 宗教、民族和地缘政治因素是各国国内发生暴力冲突和内战的根源。 (二)宗教、民族和地缘政治因素是各国国内发生暴力冲突和内战的根源。 (三)恐怖组织利用冲突国家的乱象积极进行渗透,与相关武装组织合流, 恐怖组织利用冲突国家的乱象积极进行渗透,与相关武装组织合流, 使得武装冲突越来越显现出“恐怖”特点。 使得武装冲突越来越显现出“恐怖”特点。 (四)从冲突样式分析,以低强度冲突为主。 从冲突样式分析,以低强度冲突为主。 (五)冲突造成的平民伤亡越来越大。 冲突造成的平民伤亡越来越大。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四、打赢局部战争和应对武装冲突的策略
(一)从战略上看。“慎战”、“合交”、“伐交”显得尤为重 要。 (二)从作战指导上看。时、空、人三要素日趋重要和深奥。 从作战指导上看。 人三要素日趋重要和深奥。
(二)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而引发的战争。 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而引发的战争。
(三)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夺、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激化而导致的战争。 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夺、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激化而导致的战争。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三、局部战争类型与特点
规模、 (一)局部战争的类型。局部战争由于其原因、时间、地域 、规模、 局部战争的类型。局部战争由于其原因、时间、 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目的 、手段和性质等方面的不同 ,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原因上区分 3、从地域上区分 5、从目的上区分 7、从战争性质上区分 2、从时间上区分 4、从规模上区分 6、从使用武器类型上区分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795121376baf1ffc4fadca.png)
南京林业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绪论1.在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是什么?(P1-3)①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②重视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③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④开设军事课程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⑤军事课程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祖国需要,你愿意投笔从戎吗?论述题。
既要表达鲜明的态度,又要有深度思考,联系思想实际,阐述为什么要这样。
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P7)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基本要素是什么?(P7)国防包含四个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③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有何基本特征?(P8-9)(1)国家利益及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5.中国古代国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古代的兵制建设;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古代国防的兴衰。
6.简述中国近代五次较大的反侵略战争(P11-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13-14)(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8.何谓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什么时间审议通过的?国防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14—17)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军事理论章节思想笔记总结
![军事理论章节思想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9cbf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4.png)
军事理论章节思想笔记总结军事理论章节思想笔记总结军事理论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军队建设和战争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军事理论章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支持,帮助军事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军事问题。
以下是对军事理论章节的一些思想笔记总结。
首先,军事理论的第一章节是军事思想史。
军事思想史研究了军事思想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各个时期的军事思想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通过研究军事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军事问题,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其次,军事理论的第二章节是军事力量理论。
军事力量理论研究了军队的组成要素、军事力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军事力量的构建和发展。
军事力量理论强调了军事力量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指导军队从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应对不同的军事威胁和挑战。
第三,军事理论的第三章节是战争形态理论。
战争形态理论研究了战争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根据研究结果,战争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全面战争、局部战争、代理战争等。
战争形态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类型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军事指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四,军事理论的第四章节是军事战略理论。
军事战略理论研究了军事战略的概念、内涵和原则,以及军事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军事战略理论强调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统一战略决策、协调各个战略层级和运用各种手段的必要性。
军事战略理论为军事指挥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第五,军事理论的第五章节是军队建设理论。
军队建设理论研究了军队的组织结构、编制编组、人员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军队建设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军队建设思路和方法,为军队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最后,军事理论的第六章节是军事训练理论。
军事训练理论研究了军队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及训练的原则和要求。
军事训练理论强调了实战化、科学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训练原则,为军事训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综上所述,军事理论章节提供了军事思想和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原则。
武汉大学战争史局部战争的原因和特点
![武汉大学战争史局部战争的原因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8461b64b35eefdc8d333ec.png)
2、朝鲜半岛内战 爆发
从6月25日到9月14日, 在两个多月的战争中, 北朝鲜处于优势。经汉 城战役、水原战役、大 田战役、洛东江战役和 大邱 釜山战役,解放了南朝 鲜90%以上的地区和人 口,把美军和李承晚军 釜山 队压缩在以大邱、釜山 为中心的东南海岸一带。
越南战争
李承晚企图武力北进, 统一朝鲜。因此,要求 美国增加军援,提供重 武器,火炮、飞机、坦 克,帮助其扩充军队。
美国则派出杜勒斯到南 朝鲜进行考察
杜勒斯在三八线视察 (6月23日)
2、朝鲜半岛内战爆发
1950 年 6 月 25 日 , 北 朝 鲜 人民军在三八线发动大规 模军事行动,迅速突破南 朝鲜军队的防线。
1、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排犹、 屠犹狂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 国的排犹、屠犹达到巅峰。
犹太人加速向巴勒斯坦地区
1918年
皇俄国屠杀犹太人场景
1华9沙9犹8太年人被压去屠杀 586.3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中东问题的历史背景
(三)中东问题的国际原因
1、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入侵及统治 2、美国支持犹太人独立建国的方案 3、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处理 4、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态度
2、美国的干涉和介入
在印支三国反法战争中,美国站在 法国一边,并为法国提供了大量武 器装备。
拒绝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宣称不 使用武力威胁日内瓦协议的实施。
在1954年9月,美国拼凑了一个 “东南亚条约组织”,将越南南方 置于该组织的保护之下。
“东南亚条约组织”包括:美国、 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菲律宾、 新西兰、泰国和巴基斯坦。
金
流 亡
九
美
主
国
张 独 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战企图 二、战争准备(一)多国部队战争准备
1.快速建立了以美军和沙特军队 为首的两大平行指挥体系 2.向海湾地区调遣兵力,快速完 成防御和进攻部署
针对伊拉克本土作战,伊军熟悉沙漠 地形作战,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美在 作战指导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扬长避短,发挥高技术兵器的优势 2.选择战机,达成突然袭击之目的 3.避实击虚,形成迂回突击之态势
(四)有限控制,把握节奏,有 效掌握战争进程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非常注重对战争规 模的控制和战场节奏的把握,警惕反伊联 盟瓦解,防止战争向不利于己的方向转化。
第一节 海湾战争 第二节 科索沃战争 第三节 阿富汗战争 第四节 伊拉克战争
第一节 海 湾 战 争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 首的39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出兵海 湾,与伊拉克打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参战国家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兵器 最多的现代局部战争。
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大量
第6章 局部战争战例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局部战争的过程和特点。 2.结合军事高技术,熟悉未来战争 的武器装备。 3.理解现代战争知识,增强打赢未 来战争的信心。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时代迈入了 信息时代。
与此相适应,在军事领域,战争形态 也正处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 的时期。
在这一过渡时期,美军一直主导着世
尽管海湾战争是一场在特定地域进行
的特殊战争,但是它也反映了现代局部战 争的一些共性特征,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战 略指导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
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在国际政治秩序的交 替和战略格局的演变时期,必然会经历一 个失衡、多变和动荡不安的曲折过程。
这场战争,双方始终处于力量悬殊的
对抗态势;没有经过地面作战,依靠空袭 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北约动用了除核武器 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实施进攻,南联盟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低技术武器的抵抗能 力。
研究和总结作战双方的经验与教训,
有利于我们深入探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 般特点和规律,为我军未来作战提供有益 启示。
(一)多国部队参战主要装备
1.电子信息装备 2.海上作战装备 3.空中作战装备 4.地面作战装备
(二)伊拉克军队参战主要装备
1.地面作战装备 2.防空作战装备 3.空中作战装备 4.海上作战装备 5.战役战术导弹
五、海湾战争评说及启示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苏联即将 解体,国际战略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 期所发生的一场具有全球意义的、具有信 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
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胜利和 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终。
正确分析和深刻认识这场战争中美伊 双方的胜败得失,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 训,对加强我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资料分析,美国赢得这场战争,在 战略指导上有其独到之处。
(一)谋形造势,力求达成未战 先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交战双方 追求的上上之策。
三、作战经过
(一)空袭作战阶段,“沙漠风暴” 行动(1991年1月17日~2月23日)
(二)地面作战阶段,“沙漠军刀” 行动(1991年2月24日~2月28日)
图6-2 多国部队“沙漠军刀”地面作战行动
四、参战主要装备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 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展开连 续的猛烈进攻,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决定 性的胜利。
界新军事革命,先后打赢了海湾战争、科 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四 场局部战争,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 向信息化战争一步步地逼近。
在这一过程中,美军是打一仗,进一
步,进步神速,特别是美军多年来信息化 建设的成果在战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和检验。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四场局部战
争战例的研究和分析,促使同学们关心我 国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有针 对性地努力学习,在今后工作中为加速推 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不懈奋斗。
一、作战企图
二、战争准备
(一)北约战争准备
为了在外交努力失败后实施对南联盟 动武,北约在战前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 只等一声令下,就发起对南联盟的大规模 空袭。
3.空运、海运力量联合出动,加 强各类保障准备
4.多国部队到达战区后,进行了 各种临战训练和演习
5.充分动员后备役力量,弥补军 队保障力量的不足
(二)伊军战争准备
1.扩编军队,进行全民战争动员 2.调整力量部署,向靠近科威特战 区的南部地区增加兵力 3.修建防护工程,构筑坚固防线
图6-1 多国部队“沙漠风暴”空袭行动
海湾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战争机器高 速运转,迅速采取了各种对策,形成有利 形势。
首先,舆论造势,获取动武“许可”。
其次,游说谋形,拼凑“反伊联盟”。
再次,借势“化缘”,筹集战争资金。
(二)“慑”打并举,以求小代 价换大胜利
(三)扬长避短,避实击虚,追 求速战速决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虽在总体上占 有绝对优势,然而在作战行动上仍然比较 谨慎,强调扬长避短,力争速战速决。
启示之二,注重对周边地区安全与稳 定的控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启示之三,加强对作战理论的研究, 提高战略决策指导能力。
启示之四,下大力抓好战区战场建设 和边防建设。
思考题
从联军和伊军武器装备对比中,谈谈 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
第二节 科索沃战争
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发动 了一场历时78天、代号为“联盟力量”的 大规模空袭作战。
1.既定目标,控制规模 2.避免混战,谨慎行动
3.把握节奏,见好就收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为达成政治目 的创造有利条件,并受到双方政治的严格 约束。
从海湾危机爆发到战争结束,美采取 了以“慑”为主促变、“慑”打并举迫变、 空地一体逼变的逐步升级战略。
目的一经达到,即行停火结束战争, 较好地控制了战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