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和”思想的哲学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和”思想的哲学思考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7 11:20:14 点击:3
摘要:“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维。
“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是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种观念贯穿于国人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念和行动上的一种烙印。
同时,“和”的思想深植于中医学理论中,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指导辨证诊治的重要依据。
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和”;中医学;哲学中国人对“和”思想的认识和研究由来已久。
《辞源》对和的解释是:“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
”《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的本身意义是“协调和谐、适度之义”,人们习惯将“和”与“谐”并称。
“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内容涵盖了人们对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人世道理、中医诊治疾病等诸多方面规律的探寻和认知,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的人生经历与理性思考的汇结。
“和”思想渗透在浩瀚中华文明历史中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样式,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
也具有文化与思想品格双重上的意义[1]。
1中国哲学之“和”中国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和谐、平和等思想观念。
中国哲学家们把“和”作为自然界的本质或特性,“和”既可以看作是自然界的起源,同时也是自然界运行的动力。
老子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道”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
这是老子的理论创造,也是中国哲学思维一步步抽象的结果。
这其中,共分为三步,其一,由道路的“道”上升为规律或法则的“道”;其二,由具体的法则上升为普遍的法律或法则之“道”;其三,由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上升为宇宙的本原之“道”。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
”老子的“道”之本原,只能说是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无法直接把握。
它的存在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表现,它的特征也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把握。
而老子正是从“道”的作用中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法,也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规律。
由此,老子还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所谓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自然万物演变的规律。
《礼记·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
”这里谓“和”为“中节”,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
中庸讲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强调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儒家思想认为,如果人人能够“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做到行为有度,进退有矩,那么,整个社会与宇宙的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自然万物要保持生机,必须各安其位,顺应自然,才能秩序井然,这种井然有序就是“中”就是“和”。
只有做到“和”,天下才能“达道”,“达道”即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相一致。
这里,中国哲学将“和”看作是自然界运行的日常状态,“达道”的前提和基础。
人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和”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易经·乾》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4]。
”说的是随着世间规律变化,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包括人都将获得各自的属性,这些属性可能存在着冲突和差异,但是最终在差异的同时又将要向融合走去,即趋于太和,这是由天地万物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2中医“和”的思想古人把人看作是天地万物自然综合的产物,因而需要遵循自然界“和”的规律。
而现代生理病理学已经证实,人的躯体与心灵达到协调平衡也就是“和”的状态时,才能够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
中医从气血阴阳、脏腑津液等各个基本方面都能够看出“和”的影子。
阴阳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既可以用来阐释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等具有指导作用。
用中医学的语言来讲,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一种
适度的状态,互相交融,万物便由此而生,即新的和谐体,千姿百态的和谐体逐渐累积成多样性的世界。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意思是说,阴阳是交感互藏的,既相互对立,同时也相互制约着,不断发生着消长变化,只有当阴阳处在相对平衡,也就是阴阳和合的状态下,人体才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
身体要想健康则必须阴阳调和,阴阳一旦失和就会产生疾病。
阴阳在生理上的和合又可以分为内外之和,内在的和就是人体生理物质与机能之间的相互协调,外在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内外是互相影响、相互感应。
气血津液是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中医学认为,血属阴,气属阳,气与血与阴阳的辨证是一种从属关系,二者互根互用,互为转化,表现在生理和病理两个文面密切相关。
气血和则百病不生,气血失和而百病由生。
《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气不和,百病乃生。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临床上诊治疾病时多从气血调和的角度考虑。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强调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和的法则,使阴阳达到平和的重要性。
《灵枢·终始》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
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可以看出,人体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和,调整机体阴阳失和的情况,使人自身内部与外界环境阴阳调和,和谐共处,是使人体重新恢复健康状态的关键。
气血津液的关系可以用阴阳的辩证关系来类比,双方同样是相互关联依存、相互转化滋生。
如气旺则血足,气虚则血亏,气行则血畅,气滞则血瘀,同样的道理,血充则气强,血虚则气弱,血行则气通,血瘀则气滞。
气血调和则身体康健,气血失和则百病暗生。
《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治疗中,也应着手于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临床上治疗各种气血病证时,常常采用气血双调并治的方法,如补气养血、益气摄血、行气活血等。
五脏六腑包括肝、心、脾、肺、肾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
五脏六腑共同生理特点是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功能,同时又各有特点、各有所司,并且整体上与人体多器官孔窍保持特殊的联系。
脏象学说主要对五脏六腑及其与人类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也称之为“藏象”。
“藏象”观点将五脏作为中心,配合以六腑,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沟通人体内外,最终形成人这一个活动的整体。
这个整体系统不但体内气血阴阳与外界天地四时之间相互影响,各个成份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
脏与腑与形体和窍、阴阳表里、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最终在人体内各脏腑器官达到和谐的情况下,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运行。
再则,脏腑方面,人类的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器官都是通过经络相互交流沟通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制约。
一个或数个脏或腑发生__疾病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脏或腑,在应对脏腑发生的病变时,阴阳失调与五脏六腑以及气血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同步考虑的,使其各方面恢复平衡和谐状态是最后目的。
如肝主疏泄,所以在日常生活保养中应保持其条达疏畅的“和”的特性,如果肝的疏泄失常,发生太过或疏泄不及,病变均可发生。
具体方法可从脏腑功能配合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五行之中的生克乘侮规律等进行和调。
治疗原则有补母泻子,或脏腑表里同治、互治,或虚实补泻,也可以从五脏论治形体官窍等。
此外,“和”是中医诊治疾病独特的方法,有学者根据道家“和”的观点,将“和”法区分成为广义的“和法”与狭义的“和法”[5]。
尤其是在治疗半表半里证,邪犯少阳等有独特疗效,张仲景《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为治疗此病的代表方剂。
因为伤寒邪犯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发汗、吐下均不能直接应对,唯有和解。
可以说“和”既可看作为机体、事物所处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又可作为“适度”范围的基本标准[6]。
3中医“和”思想的哲学思考3.1吸收与借鉴综合人们对“和”思想的理解,除了强调自然、人、社会三方面自身的和谐之外,同时更加注重各方面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
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人、自然界、社会这三者之间自始至终处在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同时又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但也是不断趋向于平衡的,其得以井然有序运转的保障就是“和”。
可以说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就是“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孕育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医学,从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的《黄帝内经》到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理论,都包含了“和”的理念,其内涵丰富,深刻影
响着中医理法方药。
我们知道,和法属于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法则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来源于《黄帝内经》,经过《伤寒论》发展,定型在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等著作中[7]。
当“和”的状态或者其关系被破坏的时候,“和”能够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由此,深刻认识、理解、传承中国哲学之“和”的思想,就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中医“和”思想在疾病诊疗方面的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3.2“和”以“达道”古人把对哲学的思考寄予对生命的理解中,古代的思想家,多为精通延命养生之道。
《庄子·在肴》认为,黄帝问广成子何为养生之道,其曰:“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8]。
”就是说,让人的身体保持处于“和”的状态,保持守志凝一,人体就可以长寿至一千多岁并且形体不衰老。
这里,固然有不小的夸张成分在内,但是,也凸显了“和”在机体健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中认为:“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
”八百岁的彭祖对养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攻其以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其存。
觉其气运行于体中,起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平和也。
”主要运用运气学说,强调气血在体内外周身毛发散布运行,处于气血“平和”,才可能身体康健、生命长久[9]。
《礼记·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这说明,性情是人们天生由来的禀赋,顺应人最原始的禀赋而被称作“道”,接着再按照“道”的路径修行称为“教”。
没有表现出怒喜思悲恐等情绪的情况,叫做“中”;表现出来的但是有节有度的,称为“和”。
“中”可以看作是大家都具备的本性,而“和”则是人人需要遵循的法则。
趋于达到“中和”的境界,人的情志在顺应自然属性天性与外界环境法则共同的规律下,才能达到各司其位。
故此,洞察中国哲学之“和”与“和”思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方能做到修身与养性的结合,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平和的心态。
总而言之,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医学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对“和”思想的发挥和运用独具特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保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意义。
中国哲学的“和”涉及本体,包括自然界、人本身和社会的“和”,还包括三者之间相互的“和”,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社会与自然的“和”。
中医学“和”的思想重点强调了人本身、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统一关系,并将其归纳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国哲学之“和”是中医“和”思想的源头,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依据。
中医学“和”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内涵,是中国哲学之“和”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克诚.中国和思想的内涵及其正义探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28(1):31-43.
[2]老子[M].饶尚宽,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05,63,5.
[3]周礼·仪礼·礼记[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31,55.
[4]黄征.易经直解[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5]李德顺.用道家“和”的观点审视中医“和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622-624.
[6]宋镇星.论“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666-669.
[7]李笑宇,王志红.析《黄帝内经》“和”的思想与中医“和法”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31-133.
[8]南华经[M].周苏平,张克平.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139,172,26.[9]腾修展.神仙传神仙传注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67,163.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