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消费与粮食价格波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粮食生产\消费与粮食价格波动研究

作者:钟显龙张文玉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1985-2009年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特点的基础上,从粮食的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得出短期内粮食价格受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粮食需求的增长在长时期内是拉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的结论。

【关键词】粮食价格;粮食生产;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2004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8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核心与目标。粮价为万价之基,是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因而备受瞩目。粮食价格不仅是政府调控粮食生产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粮食价格的过度波动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农民增收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和粮食价格、产量变动对农民粮食收入的影响,对于认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规律,减轻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农民收入、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粮食价格的波动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粮食价格机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历过复杂的发展过程。剔除1949年至1953年的自由购销阶段,1954年至今我国粮食价格体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3-1984年的统购统销阶段,粮食价格由国家高度计划管理,由政府定价。1985-2000年双轨制价格阶段,市场机制作用逐渐扩大。2001至今接近市场价格阶段,保护价向市场化价格转轨,接近全面市场化。本文选取1985年后我国的粮食价格作为目标研究粮食价格的波动特点。

1、长期趋势表现为总体上涨

1985-2009年我国粮食价格总体增长趋势明显。1991-1997年为增速最快时期1998-2003年粮食价格总体回落,2004年以后粮食价格又开始加快增长。

2、短期趋势表现为波动较大

1985后,年际间粮食零售价格振幅较大,振幅最大区间为1989-1997年。1997年以后振幅回落,但2004-2006年期间振幅增大。1985年以前我国粮食市场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价格受政府的控制波动幅度有限。1985年以后市场机制作用增大,粮食价格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出现大幅波动。

三、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

粮食价格的波动属于经济波动,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众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年相关的数据,对影响粮食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对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有进一步的认识。

1、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价格受商品市场供给量的影响,对大宗商品而言供给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大,在粮价大幅波动的年份附近都有严重减产,比如1988年、1994年和2003年。粮食产量波动是影响粮食供给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粮食产量的变化间接影响粮食价格的变化。许多研究表明,当年的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上一年粮食产量的影响,即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王小鲁(2001)经过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大部分粮食都在秋季收获,秋粮占我国粮食产量的90%以上,因此粮食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一年。罗孝玲(2006)则认为当年粮食产量不仅影响当年市场价格,更主要是影响下一年粮食市场价格,产量对价格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作用。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见:第一,1986-2009年,24年间,同一年份粮食产量环比指数大于100且粮食零售价格小于100,即产量相比上一年上升,而价格相比上一年下降的年份总共有7年;同一年份粮食产量环比指数小于100,而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大于100即相比上一年,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升的有4年。同一年份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反向变动的年份有只有11年,占总年份的45.83%。而同一年份产量与价格同向变动的年份有13年,占总年份的

54.17%。第二,1986年-2009年24年间,本年粮食产量环比指数大于100,且下一年粮零售价格指数小于100,即本年粮食产量上升,且下一年粮食零售价格下降的年份有6年;此24年间,本年粮食产量环比指数小于100,且下一年粮食零售价格环比指数大于100,即本年相对上年减产且下一年粮食零售价格上升的年份共有5年。1986-2009年,24年间,本年粮食产量与下一年粮食零售价格反向变动的也为11年,占总年份的45.83%,同向变动的为13年,占总年份的54.17%。

从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看出粮食产量与价格的波动存在不确定性。从粮食产量变动的角度只能解释一部分年份粮食价格的变化规律。半数以上年份粮食的零售价格和粮食产量同向变化。

四、粮食生产和零售价格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对1985年至2008年粮食产量和零售价格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假设X是粮食生产量指数,Y是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分别滞后2期和3期的结果如表2,可见,只能以较低的概率接受“X不是引起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个假设,同时拒绝“Y不是引起X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个假设。这也说明,粮食产量变化不能对粮食价格的变动进行有效的解释。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粮食生产跟粮食零售价格并没有明显同向或者异向关系的,粮食产量的变化不足以解释粮食价格的变化。至少说明我国粮食价格不仅仅受到粮食产

量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以致在粮食丰收的年份粮食价格可能出现上涨,粮食减产的年份粮食价格也有可能下跌。其实我国粮食价格市场化程度并不完全,粮食价格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依然受国家的控制较严重,粮食价格的波动不能完全反映粮食市场供求的变化。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粮食需求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假设粮食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化也将引起粮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粮食需求主要源于口粮消费、粮食再加工等其他需求。虽然短期消费者偏好和个体消费量变化不大,口粮需求在短期内相对稳定,但长期来看,人口规模的增加必然增加粮食需求,拉动粮食价格上升。

对1985-2008年粮食需求量和零售价格的变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假设X是粮食需求量变化,Y是粮食零售价格变化,滞后2期和滞后3期的检验结果如表所示。无论在哪张情况下,都拒绝X不是引起Y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粮食需求量的变话是引起粮食零售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价格的波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粮食需求的增长是拉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内在动力。由于粮食需求的刚性以及粮食需求增长的稳定性,保持粮食供应的稳定是维持粮食长时期基本稳定的前提。所以在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胡靖.入世与中国渐进式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周慧秋,李忠旭.粮食经济学,2010:129.

[3]胡靖.入世与中国渐进式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54.

[4]林毅夫.中国主要粮食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