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087141016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音乐学

年级2008级

姓名李冰冰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指导教师邓欢欢职称讲师

2011年5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萧友梅音乐思想的形成背景 (2)

二、萧友梅的生平简介及成就 (3)

三、萧友梅音乐思想的主要内涵 (4)

四、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5)

(一)在音乐表演方面 (5)

(二)在音乐理论方面 (6)

(三)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10)

浅谈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学生姓名:李冰冰学号:20087141016

院系:艺术系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邓欢欢职称:讲师

摘要:萧友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也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综观萧友梅一生,可以发现他的所有音乐经历与音乐活动都和音乐教育分不开。他的教育思想、创作理念、音乐实践和高尚的人品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代音乐学子,其音乐教育思想中凝聚着许多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的宝贵之处。

关键词:萧友梅;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思想;贡献

Abstract:Xiao Youmei is a famous music educator,composer,music theorist and the cause of China's modern music education pioneer and founder as well.We can be found that all his experience and music activities are inseparable with music education by his life.His educational thoughts,creative ideas,music practice and noble character deeply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music students.Lots of his music education thought is still worth seriously studying and refering by us.

Key Words:Xiao Youmei;Professional music education;Music education thought; Contribution

前言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意识成为时代思潮主流,欧洲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迅速影响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当时许多音乐界人士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大力提倡引进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教育教学理念,这种大规模西学东渐式的音乐思潮必然造成中西方文化的强烈冲突、碰撞、融合。正是在这种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催生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萌芽,为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萧友梅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与开拓者,也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与新音乐实践的先行者。他被人们称为是中国近现代音乐之父、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保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先驱、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①。

纵观萧友梅一生,可以发现他所有的音乐思想与实践都与一个根本目的分不开,那就是音乐教育。他在办学思想、教育方针、教学方式及音乐美学等方面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上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凝聚着许多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

一、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早在19世纪末,中国内地的音乐教学实验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也伴随着新式学校的建立而开展起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在封建制度内部进行某些改革,在维新派的变法内容中,效法西方教育制度的教育改革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就包括音乐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变革。从维新派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体现出他们欲从实施艺术教育入手改造国民品格、振奋民族精神的强烈愿望。维新派从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小学“养体”、中学“育德”、大学“开智”为主的教育方针②,并认为音乐在各个阶段中对学生的身体、性情、智慧、道德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学堂乐歌运动,正是维新派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当时维新派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发展推动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此后,具有近代意义的音乐教育机构在中华大地上如雨后春笋一般的萌生起来。

①金桥,2006:《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②康有为,1959:《大同书》.[M].中华书局。

萧友梅认为统治阶层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与音乐教育机制和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准之间不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音乐的兴衰也同样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学成之后尽毕生之心血,致力于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尽其所能向当时的统治者宣传音乐教育对与国家的重要性。他虽然历经挫折,但毕竟在原先几乎空白的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树立了一面旗帜。1927年,国立音乐学院在上海成立,蔡元培兼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并主持院务。它结束了中国无国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历史,也为之后音乐教育事业的开展铺下了起步的基石。

二、萧友梅的生平简介及成就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鹏,1884年1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他5岁时即随父移居澳门,入当地灌根草堂学习。1899年萧友梅入广州的著名学堂“时敏学堂”,1901年毕业后即随其校长邓家仁留学日本。萧友梅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教育系和东京音乐学校学习。1909年学成回国,取得了“文科举人”的名位,不久即授职“学部”的“视学”。1912年萧友梅赴德国公费留学,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同时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教育学。1916年7月,他以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获得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回到北平,先后任教育部编审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实验小学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等职。1921年1月又应聘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体操专修科主任,音乐科主任。在北京任教时期,他陆续创作了《卿云歌》、《华夏歌》和《今月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等用于教学的系列教科书,以及管弦乐《新霓裳羽衣舞》等。这一时期的创作大多以声乐作品为主,绝大多数是为了音乐教学的需要而创作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独唱歌曲《问》、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等。

1922年,经他的提议,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他受聘为该所的教务主任,主持哪里的日常工作。1926年8月,他又兼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音乐系主任,但在1927年夏,当时北京政府教育当局下令关闭北京所有各国立院校的音乐系科,萧友梅随即南下上海,积极筹组国立音乐院的建立。于同年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在上海国立音专期间萧友梅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教学管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