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茶具(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茶具(图)
东汉陶茶碗
这件茶碗,是泥质灰釉陶器,东汉时烧造。
其造型是弧壁,敞口浅足,平底。制作上采用拉坯成型,
装饰上无任何刻划,利用拉坯时留在胎坯上的自然弧纹,
形成以较高的艺术美感。陶器制品,目前发展最早的是裴
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出土的制品,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
史。陶器的产生,在许多文献上曾有一些传说性记载,《吕
氏春秋》中说: “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逸周书》
说:“神农作瓦器。”《史记》中说:“黄帝命封为陶正。”
《物原》中说: “神农作壅,轩辕作碗碟。”到东汉时,瓷器已产生,烧陶工艺吸取了原始瓷器施釉的经验,创造出低温灰釉陶器。
东汉,饮茶和茶业虽然已获得某些发展,但陶碗还是作为食器和饮器混用的,没有分离出来单独作茶具用。
汉代全国大一统的局面,使全国各地的日用陶器和墓内随葬器皿的品种与形制,大部分相类同。东汉时,江南已烧造出成熟瓷饮具等器具,这件东汉的陶茶碗吸收了瓷器制造的工艺技术,既是一件实用的日常用具,又色调绚丽美观,是东汉时的代表性饮具。
三国魏玉杯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 玉是“石之美有五德者”,认为玉有五个特性。《辞海》说: 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在民间,常用它比喻洁白美好,纯洁无瑕。
在古代,玉器主要作为礼仪、殉葬、装饰之用。玉作生活用具,大约始于东汉。河南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收藏的三国魏玉杯,就是用玉雕琢而成的一件生活用具。主要用来
盛装饮料,是一种高贵的饮茶器具。
这件玉杯,通高13.0厘米,口径5.0厘米。为筒体直腹,有圆饼形高足,通体光素,虽无花纹装饰,但切割规整,曲线流畅;又经抛光,富有光泽感,表明雕琢此
玉杯的工匠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加上玉杯是由温润洁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故而成为
一件难得的玉器珍品。
用玉石加工成杯,一般不采用雕刻工艺。因为玉的质地坚韧,而通常使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加水研磨琢制而成。为此,制玉不称雕玉,而称琢玉。在1700多年前的
三国魏(公元220-265年)能琢出如此精致的玉杯,实属不易。
这件玉杯,当时作为饮食器具,并非是供茶专用的。我国的专用茶具,虽然在汉时已经可以找到踪影,但直到隋唐以前,饮茶器具还并未从饮具中分离出来。这种情况,即使在今天,也时有所见,如作为饮食器具的碗,它既可盛饭作食具,也可盛酒作酒具;同样,还可作饮茶的茶具,这更何况是在古代呢! 所以,三国魏玉杯既是茶具,又是食具或饮具,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齐白釉莲瓣纹罐
用瓦罐作盛茶器具,在两晋南北朝时已有所见。根据陆羽《茶经》
记载,西晋(公元265-316年)时,傅咸在"司隶教" 中说河南洛阳"有蜀
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茶经》还引《广陵耆老传》称: "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每旦至夕,
其器不减"。这里说的是东晋元帝(公元317-322年)期间,广陵(今江
苏江都东北一带)老妪携器卖茶的故事。就是说在两晋期间,至少东起
江苏江都,西至河南洛阳,茶已在市场上出售了。而当时民间可作茶
的盛器,又能为老妇"独提"者,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当属瓦罐
之类,北齐白釉莲花瓣纹罐就是这种用来盛茶提卖的理想器具。虽然,
在当时茶具还尚未从食具中分离出来,它可以逢酒盛酒,遇水汲水,
但同样可以用来装茶。用罐盛茶的做法,在民间尤其是在田间劳动时,
被广泛使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件白釉莲瓣纹罐,通高为19.0厘米,口径为7.5厘米,为一色
白釉。腹呈圆鼓形,有圈足,口颈适中,肩有四系,提携时既稳妥,又方便。值得说明的是,北朝时,瓷器还是一种新兴的产品,主要供社会上层人士使用,属高档消费品。尤其是白釉,更是问世不久。其造型、纹饰,虽是仿照汉代的铜器或陶器形制,但作为瓷器,特别是白瓷仍是弥足珍贵。另外,罐上腹部的莲花瓣纹,一般认为是从东晋开始才有的,而见于茶具上,这还是最早的历史实物见证。在存世的茶具作品中,它与同类的白釉莲瓣纹罐相比,也堪称是我国最早的盛茶器具。
隋白瓷碗、盘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几百年的割据局面。隋末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中国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
地位。这件隋末白瓷碗、盘的出土,对研究古代茶具的发展,特
别是白瓷茶具对唐及五代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意
义十分深远。
这件白瓷碗、盘,有五只碗和一个盘组成套件。碗呈杯形,
大小一致,为圆口,深腹,近直壁,有圈足。盘系碟形,盘径
28.5厘米,其下有三足,足呈圆环状。盘的大小正适合容纳五
只小茶碗,两者十分相配。加之同为一色白瓷,釉色光润,有一种雅致洁净之感。
史学家认为,我国在隋代以前,制瓷业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入隋后,北方制瓷业有了发展,目前已发现的隋代遗窑,有很多分布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它们制造的器件以生活用具为主,当时生产的茶具有碗、壶、杯、罐等。
隋代北方瓷业的发展,为唐代瓷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十年来,在河南安阳,以及陕西西安等地的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一些可作茶具用的白瓷器具,如同白瓷碗、盘一样,这些器具都有胎质较白,釉面光润的特点,表明其时的烧
制瓷器技术已超越前代。这件白瓷碗、盘的出土,为隋代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六朝青瓷耳杯
这件越窑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组成,是六朝
时期代表性的茶具之一。杯整体呈耳形,两端微翘,
最长口径为15.7厘米。直口斜腹,腹浅,两侧有近
长条扶手,以便于端持。底平,无足。托呈浅盘状,
较大,亦无足。杯和托均为一色胎釉,胎色呈现出深
浅不同的灰色,质地坚硬细致;釉色为青灰色,釉汁
纯净,且有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整体显得古朴敦
厚。陶瓷学家一般认为:六朝耳杯,多承汉代陶、铜
耳杯,三国、两晋时
的耳杯,腹浅、底小,而东晋时的耳杯,两端稍向上翘,南朝时上翘部分逐渐减少,隋唐时消失。结合越窑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等特点来看,这套杯、托很可能是东晋时的作品。
我国的瓷器生产,曾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随着胎料的改进,淘洗技术的完善,烧成温度的提高,釉料配方的改善,高质量的瓷器,在东汉的中晚期,首先在今天浙江的上虞、余姚、慈溪一带烧制成功。历史上,这一带曾属越州辖地,其窑也就称之为越州窑或越窑了。因为越窑烧制瓷器的釉以铁为呈色剂,故釉色呈现青绿或青褐色,遂将这种青釉瓷器简称为青瓷。这件青瓷耳杯、托,是具有六朝时代特征的越窑早期茶具的稀世珍品,对研究我国茶具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青瓷荷叶盏、托
这组荷叶盏、托,为唐代越窑烧制,系青瓷。它由一盏一托
组成。盏呈五瓣莲花状,口敞侈,深腹,有圈足;盏托呈四片卷
边荷叶状,托中心部下凹形成一定深度,正好与盏的下腹部套合;
通体一色青釉,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荷,亦称莲。《尔雅·释草》
中说: “荷,芙渠……其实莲”。在古乐府《江南》中亦有“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说。它夏季开花,为淡红色或白色,
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可观赏,能作药;由根茎膨大形成的藕,是
美食,也能入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说它“出污泥而不染”,
常被看作是洁身自好的象征。因此,仿荷作盏,用茶怡性,反映了古人的追求。这件荷叶盏的造型端庄清丽,灵秀潇洒,有强烈的装饰美,给人以庄重中不失秀美之感,从而使该件青瓷茶盏更具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