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24小时咯血量200ml~300ml以上或血细胞比容减少30%可以诊断为大咯血。呼吸系统疾病9%~15%可引起咯血,其中大咯血占1.5%,死亡率极高,达60%~80%,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或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窒息而致死。
病因
咯血常见的病因以肺结核(38%)、支气管扩张(30%)、支气管肺癌(9%),慢性肺部炎症和肺脓肿(9% )多见,同时肺动脉-静脉瘘、肺动脉栓塞、肺隔离症、肺霉菌病、肺外伤、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瘤、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支气管动脉曲张、凝血异常等也可以导致大咯血。
临床表现
咯血病人常有原发肺内病变存在,且有反复咯血病史且逐渐加重以及贫血貌。据估计肺泡内积血量达400ml即可出现明显的氧气交换障碍,并且症状出现与出血速度密切相关,当病人出现面色、脉搏、呼吸、血压改变和紫绀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或需输血维持血容量均可视为大咯血。
解剖基础
支气管动脉的起始
咯血大部分来自支气管动脉(90%以上),肋间动脉等,绝大多数开口于第5胸椎体上缘到第6胸椎体下缘范围内的主动脉腹侧壁。
右侧支气管动脉起源于:右侧肋间动脉(44.9%);主动脉降部(30.6%);
主动脉弓(14.3%);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主动脉降部(86.5%);主动脉弓(10.9%)。
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等。
支气管动脉的走形及分布
支气管动脉自体循环大动脉发出以后都位于气管、支气管背侧,穿行于同侧迷走神经各分支组成的复杂的肺神经丛中,沿两侧支气管进入肺门。
另外亦有分支到食管中段、气管及支气管旁淋巴结、肺间质淋巴结等,脊髓前、后动脉均可能起源于肋间动脉或与肋间支气管动脉共干。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程度,再行治疗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出血血管。自从1963年Viamonle 成功实施了第一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iography,SBAG),1974 年法国学者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
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成功。人们已逐渐开始并不断增多利用BAE治疗大咯血,并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目前,大多数学者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一般说来,任何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200ml,经内科治疗无效或经手术治疗又复发咯血,如支气管扩张症所知的大咯血、肺结核咯血、肺肿瘤咯血、肺部血管畸形咯血等。怀疑出血来自支气管动脉,而无血管造影禁忌症者均可考虑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包括
(1)反复大咯血,胸部病变广泛功能差,无法作肺切除者(大咯血患者大多有长期肺疾患);
(2)需手术治疗,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先控制出血者;
(3)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4)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
(5)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复发咯血者。
禁忌症
(1)严重出血倾向,插管局部皮肤感染,碘过敏,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甲亢,体弱,发热和感染者;
(2)肺淤血以及肺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
(3)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沟通,在造影或栓塞时,将引起脊髓损伤而致截瘫者;
(4)导管在靶血管固定困难或者试注对比剂明显返流者。
介入手术操作常规
术前准备
1.术前明确出血部位,为准确栓塞提供可靠的资料,胸部摄片及CT尤
其是HRCT对出血部位的确定明显优于支气管镜,根据临床检查确定
可能的出血部位进行栓塞。
2.术前有活动性咯血的病人,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吸氧
3.术前可肌注安定10mg
4.准备好抢救的药物和器械,如吸痰器、面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
等,以备急用
5.血管造影必需的介入器材:如穿刺鞘组、造影导管、碘对比剂
6.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危险性告诉病人家属,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名。术中操作
支气管动脉术前造影
为栓塞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提供途径,是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的先决条件。
可采用5F或6F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等,在DSA监控下,将导管插至胸主动脉弓处并成形,拉至胸主动脉相当于支气管隆突水平,上下
滑动,当导管尖滑入支气管动脉入口部时,用手推非离子型造影数毫升确定为支气管动脉后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右肺病变发生率高于左肺,尤右肺上叶易受侵犯,在活动性咯血期间,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应用DSA能更清晰地显示出血病灶的部位。造影一方面可显示病灶的直接出血征象(病灶区支气管动脉内造影剂外溢,当出血量≥0.5—1.0ml可显示外溢),动态观察更为明显,为最可靠的定位指标,但显示率不高,为2%--24%。
具体表现为:
(1)肺实质内有造影剂渗出形成片状或斑点状出血;
(2)同侧同叶三、四级支气管腔内有造影剂涂抹。
另一方面可显示间接出血征象:
(1)患侧支气管动脉增粗;
(2)病灶血管增多、紊乱;
(3)动脉瘤样改变;
(4)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形成;
(5)病灶的肺实质内存在较弥散的浓染区.
支气管动脉栓塞
造影情况明确后,将导管头插入支气管动脉,并尽量深入,再手推注入少量对比剂(2~3ml)证实无返流及无脊髓动脉显影后,进行栓塞治疗。
当肺部有慢性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史,造成肺动脉血运障碍,气体交换不良时,支气管动脉可增粗,起代偿肺动脉的作用,同时血流快,流量大,利于区别病变部位,插管,药物灌注及栓塞剂进入病变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