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教师只有进行成熟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组织起有效的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主动性创造性弹性与留白悬念教学预设动
态生成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预设是课堂教学的河床,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则是真正的河流,是预设的深化与提高,二者相辅相成。预设能促进生成,生成离不开周密的预设,课堂因预设更充分、更饱满、更有实效,课堂因有生成更显得生动,更富激情与活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学生在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时,教师相机诱导,发挥好主导作用。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抓住预设与生成两个最关键的环节。那么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抓住课堂预设与生成这两个环节进行教学引导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预设破常规,独辟蹊径促生成。
传统教学往往是将教参有的、考试考的、资料上出现的和老师认为重点的统统“塞”进课堂,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个性与感受。
即使想生成,因为不敢取合,因为考试可能会考,老师也不敢放手。这就局限了教师在设计教法时患得患失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比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传统教学设计(如教参)往往抓住这篇散文“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引导学生分析春天的五幅图画。学生只能按教师的“预设”被动跟着进行所谓的“欣赏”,学生的主动性没能充分发挥发挥出来。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呢?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独辟蹊径,以赏析“春天之美”和“文章《春》之美”为切人点,采取了以点代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效果非常显著。在赏析“春天之美”的五幅图画与文章的语言美,我没有逐段去分析,而是预设了二个问题:1、寻美:以“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____”句式来赏析“春天之美”。
2、赏美:以“我喜欢____”句式来赏析文章的“语言之美”。这样有弹性的教学预设,给学生学习空间留下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提悟。在交流过程中,我再适时指导点拨,提醒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这种品读赏读的学习,让学生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陛。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解决了考试的后顾之忧。
二、教学预设贵创新,出人意料巧生成
布鲁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让教学过程走向开放。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我设置了“记者采访”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担任记者,来到桃花源的现场进行采访。小记者们的问题还真不少:“请问渔人,你来到这个地方,第一感觉是什么?~请问桃源人,你们是否愿意回到外面的世界?“如何开发桃源,请谈谈你的设想。”……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扮演渔人、桃源中人的同学一一作答。采访完之后,记者们马上作现场报道或写新闻报道。又如学习《三峡》一文,我设置了“导游说美”“游人赏美”两个教学环节,由扮演“导游”的学生介绍三峡的美丽风光,扮演“游客”的学生在导游娓娓动听的介绍中欣赏三峡之美,说出三峡之美。这样,让学生通过体验新角色,把自己融人课文情景,自始自终处于人为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了课文和学生的深层对话,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教学中生成了出人意料的新体验、新思维。
三、预设弹性添悬念,水到渠成妙生成。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曾经说过:“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教学中采取教学上可以论证的、灵
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弹性方案。试想,一间屋子,如果塞满了东西何谈摆设?而创造是需要空间的,它既巧妙地把书本语言的内化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悄悄地”落实在其中,又把课文的表达技巧“默默地”迁移,变为学生自己的表达技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笔者就曾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桃花源是一个环境优美、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为什么“渔人”还要“辞去”呢?要求学生认真从课文中找答案。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思维在争辩中得以激活。大部分学生都懂得从“渔人”的行为来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的学生分析的更是有理有据,他们认为“渔人”言而无信,桃花源人好酒好菜款待他,并再三嘱托他“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他却出尔反尔,一出桃花源,立刻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不但“为外人道”了,弄得满城风雨,路人皆知,连远在南阳的刘子骥都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主动带上太守的一班人马“寻向所志”,差点儿把桃花源人宁静、平和、美好的生活彻底打破。可见“渔人”是个不守信用、违背诺言、出尔反尔的小人。还有的学生指出,“渔人”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是想要巴结太守、趋奉权贵,他带人“寻向所志”,是为了邀功请赏,这简直是利欲熏心。通过渔人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世风腐败,
人心险恶,社会充满了奸诈之徒……看到学生的多维思考,笔者趁热打铁,及时进行总结:“很明显,作品中没有明确交代当时社会的黑暗,这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思考和想象的艺术空间,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读者提供了思索、回味的自由天地,人们通过渔人的行为,认识到当时社会腐朽黑暗的现实。”这个问题的设计,有极大的弹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开展对文本的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预设这样有弹性的教学过程,是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的保证,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又如我在教学《孔乙己》时,就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孔乙己的结局怎样?会不会死亡?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说,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周围的世界又是那么冷漠,他必死无疑。有的人说,孔乙已好吃懒做,又偷偷摸摸,不容于整个社会必死无疑。有的人说,孔乙己写得一手好字,经过这次的惨痛,一定会痛改前非,替人家抄抄帖,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能混饱肚子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悬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得到发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机与魅力在于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
的预设与生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预设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更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这种预设充分,多元而有弹性,能给予学生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