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

2001年 B题公交车调度Array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

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

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

调查和运营资料。

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表3-1

给出的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

试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

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指出求解模型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

的要求,如果要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

摘要:本文建立了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使公交公司在满足一定的社会效益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给出了理想发车时刻表和最少车辆数。并提供了关于采集运营数据的较好建议。

在模型Ⅰ中,对问题1建立了求最大客容量、车次数、发车时间间隔等模型,运用决策方法给出了各时段最大客容量数,再与车辆最大载客量比较,得出载完该时组乘客的最少车次数462次,从便于操作和发车密度考虑,给出了整分发车时刻表和需要的最少车辆数61辆。模型Ⅱ建立模糊分析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求得模型Ⅰ带给公司和乘客双方日满意度为(0.941,0.811)根据双方满意度范围和程度,找出同时达到双方最优日满意度(0.8807,0.8807),且此时结果为474次50辆;从日共需车辆最少考虑,结果为484次45辆。对问题2,建立了综合效益目标模型及线性规划法求解。对问题3,数据采集方法是遵照前门进中门出的规律,运用两个自动记录机对上下车乘客数记录和自动报站机(加报时间信息)作录音结合,给出准确的各项数据,返站后结合日期储存到公司总调度室。

关键词:公交调度;模糊优化法;层次分析;满意度

3.1 问题的重述

3.1.1 问题的基本背景

公交公司制定公交车调度方案,要考虑公交车、车站和乘客三方面因素。我国某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情况,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营方向各个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见表3-1。

3.1.2 运营及调度要求

⑴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

⑵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营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低于50%;

⑶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3.1.3 要求的具体问题

⑴试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

⑵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并指出求解方法;

⑶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如果要设计好更好的调度方案,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

3.2 问题的分析

本问题的难点是同时考虑到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诸多因素。如果仅考虑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效益,则只要提高公交车的满载率,运用数据分析法可方便地给出它的最佳调度方案;如果仅考虑方便乘客出行,只要增加车辆数的次数,运用统计方法同样可以方便地给出它的最佳调度方案,显然这两种方案是对立的。于是我们将此题分成两个方面,分别考虑到:⑴公交公司的经济效益,记为公司的满意度;⑵乘客的等待时间和乘车的舒适度,记为乘客的满意度。

显然公交公司的满意度取决于每一趟车的满载率,且满载率越高,公交公司的满意度越高;乘客的满意度取决于乘客等待的时间和乘车的舒适度,而乘客等待时间取决于车辆的班次,班次越多等待时间越少,满意度越高;乘客的舒适度取决于是否超载,超载人数越少,乘客越满意。很明显可以知道公交公司的满意度与乘客的满意度相互矛盾,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两个因素中找出一个合理的匹配关系,使得双方的满意度达到最好。

3.3 模型的假设

⑴道路:交通情况、路面状况良好,无交通堵塞和车辆损坏等意外情况;

⑵公交车:发车间隔取整分钟,行进中彼此赶不上且不超车,到达终点站后调头变为始发车;

⑶乘客:在每时段内到达车站的人数可看作是负指数分布,乘客乘车是按照排队的先后有序原则乘车,且不用在两辆车的间隔内等待太久;

⑷数据:“人数统计表”中的数据来源准确、可信、稳定、科学;

⑸票价:乘车票价为定值,不因乘车远近而改变。

3.4 定义与符号说明

序号符号意义

1

a上或下行第j时段第k站上车人数;

ijk

2

b上或下行第j时段第k站下车人数;

ijk

3

l上或下行第j时段最大客容量;

ij

4

k上或下行时第j时段平均载客量;

ij

5 C日所需总车次;

6

c上或下行第j时段的车次;

ij

7

s上或下行第j时段平均发车时差;

ij

8

p上或下行第j时段平均载客量;

ij

9

t上或下行的平均发车时间间隔;

ij

10

m上或下行时公交公司日平均满意度;

gi

11

m上或下行时乘客整体日平均满意度;

ci

12

m上或下行时公交公司各时段的满意度;

gij

13

m上或下行时乘客各时段的满意度;

cij

14 Q日所需车辆数。

*本文获2001年全国一等奖。队员:叶云,周迎春,齐欢,指导教师:朱家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