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除冰技术与装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培国1,高继法2,李永军2,王钰1

(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5 2.大庆石油管理局电力总公司,黑

龙江大庆 163453)

摘要:介绍了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技术及相应设备,重点介绍了美国在电脉冲除冰方面的研究情况及俄罗斯利用可控硅整流技术研制的融冰与无功静补

双用途综合装置的情况。

关键词:输电线路;除冰;技术;装置

0 引言

高寒地区输电线路冬季因受冰雪危害引起的供电中断事故通常都是较严

重的,其修复工作难度大,周期长,停电影响面积广,因此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各国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不少方案,用以提前将导线上的积雪、覆冰去除,避免引起击穿、断线舞动等事故。目前常用的方法仍然是采用增加线路电流使之发热将冰雪融化防患于未然[1]。另外,也有研究者提出了电脉冲除冰的方法[2],并做了许多试验工作,虽然最终未获成功,却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冰害对电力系统来讲是个季节性危害,为除冰而配置的变电站设备,其使用也是季节性的;而且,即使是在冬季,除冰装置也不是一直在使用,而是短时使用。如果在非除冰时间将其闲置不用也是一种比较大的浪费,因而有些研究者提出的将加热融冰设备与无功静止补偿装置合二为一的方案[1],从技术经济比较上应具有较大优势,并且获得了一定的运行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1 电脉冲除冰的尝试

据文献[2]介绍,电脉冲除冰(Electro-Impulse De-Icing,简称EIDI)技术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基本原理即是采用电容器组向线圈放电,由线圈产生强磁场,在置于线圈附近的导电板(即目标物)上产生一个幅值高、持续时间短的机械力,从而使冰破裂而脱落。此方法在飞机除冰方面有成功的经验[2],在此情况下,导电极即是飞机机翼或其它部位的铝质表面。当施加此脉冲时,电动力引起铝质表面轻微的收缩和扩张,使得附着在上面的冰滑落,从而达到除冰的目的。

EIDI装置的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EIDI 装置电气原理

图1中的目标物可以是待除冰物体(比如飞机机翼),或者是铝板(此铝板与待除冰物体相连接),或者是另一个线圈(此线圈与待除冰物体相连)。对输电线路除冰,目标物可以是后两种形式。

美国堪萨斯州的Wichita州立大学提出的输电线路EIDI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输电线路EIDI装置安装示意

每根电线杆上安装1个EIDI单元,其中包括了贮能电容器,可控硅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每个柱上单元可以带6组EIDI执行器,每一个执行器包括脉冲线圈和目标物,目标物是与导线直接相连的线圈。贮能电容器及EIDI单元中其它部件直接由线路上的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供电。EIDI单元可以遥控,并且可以通过几种形式的冰探测器来自动控制其动作:当探测器给出指示覆冰情况的信号后,EIDI单元动作,向执行器中的脉冲线圈发出脉冲电流,执行器由此获得的冲击力将使冰雪从导线脱落。在对所设计的EIDI装置进行改进并用于实际线路除冰之前,研究者成功地将一段3m长,477MCM ACSR型导线上12.5mm厚的覆冰去除,说明此方法有可能在实际线路上取得成功。此试验中贮能电容器为600μF,充电电压为1.75kV,估算的冲击力约4.5kN,模拟线路档距张力约2kN。

但是,当将此装置(仍使用600μF,1.75kV)用于专门建设的100m长档距的试验线段上时,它仅能去除约3~5m长的一段上的覆冰,脉冲振动虽然能继续沿导线向档距中部传播,但空间陡度已不足以使覆冰脱落。试验中覆冰厚度从0~18mm变化,并不影响有效去除覆冰段的长度。将充电电压增加至2.2kV 可以明显改善除冰能力,但由于此时导线运动过分剧烈,因此试验没有继续往下进行。

文献[2]的作者们停止了他们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技术上还不成熟,

试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每根杆上都装设EIDI设备,费用过高。不过此技术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主要是没有运动部件,安全可靠。

2 加热融冰技术--用于加热融冰与无功静补的双用途可控硅整流装置

目前技术上较成熟的高压输电线路自动除冰技术是采用增加导线中的电流,使之超过工作电流,引起导线发热,从而使附着在导线上的冰、雪、雾凇等融化脱落,达到去除它们的目的。加热融冰技术既可采用交流电流,也可采用直流电流。冰害较严重的前苏联自1972年开始使用二极管整流装置融冰,现在则采用可控硅整流装置[1]。

可控硅技术发展到今天,建造融冰用的各种电压、电流可控整流装置已不成问题,主要还是对具体工程而言其技术经济比较上是否满足要求。考虑到融冰装置每年只工作有限的天数,在其余时间就可以将其整流部分用于其它的功能,比如其可控硅整流器用作无功静止补偿。这样,从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上采用可控硅整流融冰就是合算的了。

根据这种思路,俄罗斯直流研究院(НИИПТ)研制成功了两个电压等级的可控硅整流融冰装置[1]:14kV(由11kV交流母线供电)和50kV(由38.5kV 交流母线供电)。14kV装置的额定功率为14MW(型号ВУПГ-1000-14),50kV装置的额定功率为50MW(型号ВУПГ-1000-50)。50MW装置于1994

年在变电站投运,用于一条315km长的110kV输电线路的除冰。

这种融冰装置包括1台型号为ТДТН-40000/40000/40000的三绕组(115/38.5/11.0kV)变压器、具有典型保护的高低压侧开关和刀闸、可控硅整流器ВУПГ-1000-50(包括控制系统、调节系统、保护系统、自动化系统、整流阀强迫空冷系统等)、连接110kV线路和融冰装置的母线及开关装置。

通过计算选定采用板状可控硅(型号Т153-630)。每个阀包含40个串联的单元(预留10﹪裕度),每个单元都具有分压和阻尼回路、控制脉冲形成回路和可控硅阳极保护回路。可控硅的控制采用电缆--变压器系统。可控硅单元如图3 所示:

整流器置于配电装置区专门的小间内,此小间的墙壁为发泡聚胺酯制作,其中安装有三相交流和直流正、负极绝缘子(套管)。循环冷却空气由位于零电位的风扇供给。为了保证在长期闲置后的安全投运,专门设计了空气加热器,用于对可控硅阀的元件进行预热干燥。

可控硅整流融冰装置工作时要在电网中产生电流和电压谐波,应该在交、直流两侧安装滤波器。考虑到滤波装置造价较高,用户同意不安装滤波器装置[1]。

实践中采用的融冰方式为:退出运行的线路,其中一相导线接正极(或负极),另外两相导线并联接负极(或正极)。融冰时间为(包括开关倒闸操作时间在内)2~2.5h。

在上述融冰装置的基础上,很容易通过增加一些元件构成无功静止补偿装置,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文献[1]介绍的这种组合装置是在可控硅整流融冰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L-C滤波支路、电抗器和无功调整结点(如图4所示)。

收稿日期:2002-0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