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发展历程

第一座广播电台:1920年美国

费森登无线电话 1906年

马可尼无线电报 1895年

爱迪生留声机 1877年

贝尔有线电话 1876年

莫尔斯有线电报 1844年

第一编广播

一、为什么说电报是现代先问的“催产士”?

1、电报增强新闻观念---------时效性/受众兴趣/地方新闻/刺激性新闻

2、电报改善新闻采集方法--------信息传递从交通运输中分离出来

3、电报是现代新闻通讯社产生的推动力之一,如美联社的壮大。(美联社在

大规模使用电报传递新闻方面尤为成功。)

4、电报改变了新闻文体--------导语(5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二、有线电话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电话之父”

三、“无线电之父”:麦克斯韦

四、电视之父:贝尔德(第三编)

五、1906年费森登无线电话实验成功

无线电(广播)之父:福雷斯特

六、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注册的正式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呼号KDKA

七、广播诞生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1、微观:国家科技水平与其经济、教育密切相关,如美国。

2、宏观: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

基因:人类需求 a基本需求 b文化需求,信息需求/娱乐需求

动因:利润刺激,如无线电应用于大众化广播,合乎生产消费规律

八、美国广播进入成熟期的三大体现:

1、广播网形成

2、节目形式独立和风格化

3、广播明星及品牌节目

九、广播网的概念:

(broadcast network)指由多家电台组成,由一座大型广播电台为节目发送中心的传播系统。

十、广播网形成的原因:

1、技术原因:理论上无线电波无限传播,但实际上卫星广播出现前,再高的发射天线,再强的发射功率也不能使一家电台覆盖太多地区。所以需要运用收转技术在电台之间联通信号,实现尽可能大的覆盖。

2、重要原因:来自节目源和节目制作能力方面,例:请明星/经费

十一、明星和品牌

1、《炉边谈话》:富兰克林·罗斯福-----------政治

a、了解节目背景

b、节目开播时间/涉及人物/重要事件

c、对节目的评价

2、《火星人的入侵》:奥逊·威尔斯-----------文艺

3、《这里是伦敦》:爱德华·默罗------------新闻

绪论—为什么学习广播电视史,如何学习。

第一篇广播(诞生/发展/成熟)

第二篇电影与电视

电影的记录性

电影的报导性

电视常用的电影手法

第三编电视

世界电视发展简史

美国电视节目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传播方法演变

第二编电影与电视

一、电影在记录性方面的开山者:

1、卢米埃尔(1864----1948):“日常生活的记录“,写实

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

2、弗拉哈迪(1884----1951):故事片的方式拍摄,有意义再现

被誉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美国,纪录片导演

纪录电影在探险领域首先获得新生的开创性代表性人物。

处女作、成名作《北方纳努克》-----“剧院墙壁上的一个奇妙窗口“

3、格里尔逊(1898----1972):“格里尔逊模式“,画面加解说

代表作:《漂网渔船》、《夜郎》、《锡兰之歌》

二、电影技术准备:聚焦----投影---摄影术---视觉哲留原理---快速曝光

1823年人类第一张照片《鸽笼》

三、电影的发明者及其走出的两条路:造型/写实

1、世界最早的电影:1894年爱迪生“电视视镜“摄影机---500公斤

2、卢米埃尔:

1894年来,解决活动电影机的全部问题

真正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活动电影机“---5公斤

1895/3/22 放映《工厂大门》---------世界电影诞生日

3、爱迪生---记录摄影棚内表演第一人,现在电视ESP方式前身(造型)

卢米埃尔---最早记录户外活动工作者,当今电视ENG方式鼻祖(写实)

故:人类开始对运动的记录走出两条不同的路:造型/写实

四、早期纪录电影衰败之因及对当代电视的启示

a、一味记录而无变化------方式,对应“剪辑“与”蒙太奇“

b、微球显要只吃而成御用工具----题材

c、作者意识形态落伍------------立场

d、虚假之风大盛----------------素材获取,“再构成“?”真实再现“?

e、新闻片取代纪录片-----------关注受众

五、格里尔逊精神:

纪录片作者把问题及其含义以富有教益的方式表现出来

“格里尔逊模式“:就是发展到后来的以画外音(解说词)主导其他创作元素的倾向,是纪录片在技术上没实现同期声的必经之路和制作偏向。

六、纪录电影政治化的一个模本

反而:《意志的胜利》莱尼·里芬斯塔尔

七、今天从电视角度对格里尔逊的再认识

1、中国电视节目---一种基本形态的“元祖“:画外音主导

a、“格里尔逊模式“:就是发展到后来的以画外音(解说词)主导其他创作

元素的倾向,是纪录片在技术上没实现同期声的必经之路和制作偏向。

(由于画外音主导的纪录片的创作,虚假难以避免。“偶人“---真实性、对

立)

b、中国第一代电视人从向纪录电影学习开始摄影电视节目。

中央新闻纪录片厂作品为楷模----继承英国纪录学派(画外音为纲)

故:中国电视对其模仿就是解说词统领一切(文学/文字)主导

2、适合当今电视的题材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