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学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潜意识定义为:
认知潜意识这一概念是根据认知的信息加 工理论提出来的,计算机上大量的过程可 能同时运行而没有一个过程能被其它过程 所 “觉知” 。认知潜意识包括所有不能 觉知的认知过程,而不考虑是什么原因使 它们不能觉知。
3、动力潜意识和认知潜意识的比较
两种理论都强调潜意识过程的重 要性以及潜意识过程对思维、情感 和行为的影响。但是,两者在观点 上有根本的不同,并且,有意思的 是他们对彼此的影响十分有限。两 者之间有四个方面的根本不同。
价
二、弗洛伊德个人潜意识
1.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 ※ 弗洛伊德在70诞辰庆祝大会上公然谢绝对他的潜 意识的发现者的尊称,并说“在我以前的诗人和哲 学家早就发现了潜意识” ※1895年,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 里研究》一书,他们对歇斯底里的观点开始从纯医 学生理学角度转向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角度,歇斯 底里的无意识原因首次以精神分析的面目出现。 ※1900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提出了潜意 识理论。 ※1915年,在《无意识》一书中,弗洛伊德详细介绍 了他的潜意识概念
“无论何种心理历程,我们 若由其所产生的影响而不得 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时又无从 直接觉知,我们即称此种心理 历程为潜意识。”
②“心理结构主要是潜意识的” 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的描述中,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 于潜意识,潜意识的想法只有通过审查,才能变成意识,如果 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 论中,潜意识内容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它不存在 理性经验的成分。 “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 基础。潜意识是个较大的圆圈, 它包括了‘意识’这个小圆圈; 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潜意识 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虽然也 许停留在那个原始阶段上,但 却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潜意 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性爱与文明》”
这三个研究说明了精神分析理论的阈下 心理动力激活作用。到目前为止,已有大约100 个这样的研究全面支持这一理论和这种作用的 存在。同时,这些研究结论在心理分析理论圈 内和圈外都存在争议。导致这种状况的问题之 一是因为结论总是不能加以验证,尽管一种最 近的观点认为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些效应的存 在。据此观点,“这种研究之所以有或可能仍 有争议的原因是它似乎和当今学院心理学所接 受的东西不符,甚至有点神秘的味道”。
评
价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中 ,潜意识内容是以 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 ,它不存在理性经 验的成分。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极为鼓吹 泛性论 ,坚持“性欲乃一切人类成就之源泉 , 以及性欲观念的扩展 ,自始便是精神分析学 最强烈的动机”,陷入了消极被动的生物学 化和机械论的漩涡中 ,必然会遭到批评和指 正。但是无论如何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具 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
艺术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 现,而“潜意识”的真正内容则 是被压抑的性欲,意识活动是摆 脱这种被压抑苦闷的一种“诱惑 的奖赏”。
———弗洛伊德美学
潜意识学说
——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 作者:柴亮 安林玉 张鹏 指导:董虹霞 班級:服設1 0 0 1班 學院:輕紡工程與美術學院
潜意识学说及三大发展历程
弗洛伊德个人潜意识 动力潜意识与认知潜意识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的基础,从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到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再到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三人对潜意识的理 解既有共性,又有独到之处。 ※本质上讲,荣格与弗洛姆都是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基础上发 展自己的理论的,都没有脱离弗 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本理论 框架,他们都有内在的联系,并且 还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些 基础概念,都夸大了潜意识的作 用,忽视了自我的因素。
三、动力潜意识与认知潜意识
一直以来,认同潜意识的学家们 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分 别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动力潜 意识和信息加工论的认知潜意识
1、动力潜意识
弗洛伊德以及当今的分析学家们强调的潜意识被 认为是动力潜意识。它有三个特征: 1、潜意识的操作过程与意识的操作过程有质的区别;
2、它包含着愿望、驱力和动机; 3、潜意识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
四、潜意识对人格的影响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潜意识的意识中的生物本能(大部分与性 和攻击有关)
是人的动力源泉,在人格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carl gustav jung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发 展
提出个体化的概念和发展过程
(三)良好品质有助于开发潜意识 积极而良好的品质可以促使人们在某方面成功 地将潜意识上升为前意识,最终转化成为解决难题 的显在意识。
潜意识的信息来源
它是体内信息和体外信息等“多媒体” 式的信息网络聚散地。大量来自体内外 的有声有色、各式各样的信息, 特别是 文化信息压入潜意识, 汇成潜智能的海 洋。
潜意识的活动规律
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的交互作用下, 潜意识在从事相关活动时呈现出清晰与 模糊、显式与潜式、逻辑与非逻辑、渐 进性与突发性的辩证统一。
五、小结——潜意识学说
※由于在潜意识的概念问题与其所包含的真正内容至今还
有许多不可知的成分,有关潜意识是否存在以及前一是对 人的心理、行为即人格方面有何种程度上的影响的争论是 在所难免的。但是,潜意识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仅在实践 中被人们所公认,而且也为现代实验心理学通过对脑阈线 下的各种不同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诱发电位)实验所证 实,有许多证据表明人类存在潜意识并受其影响。 ※潜意识在人格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塑造和推进了 人格的发展。总之,潜意识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人在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下,在潜意识这一重要课题上,都 提出了研究的新视角,拓宽了研究的新领域,加深了研究的新层面, 从而树立潜意识理论发展的三大里程碑,都具深远意义。
※归根结底,他们仍坚持潜意 识的驱动力和先天潜能的主导 作用,具非理性主义和唯心主 义倾向。但三人的理论又各有 特色,强调上各有轻重。弗洛 伊德更强调潜意识的生物本性, 荣格把握的则是潜意识的象征 本性,弗洛姆则更强调潜意识 的社会文化性。
弗洛伊德强调,③潜意识主要来自于早期生活,特 别是童年那些备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因此,它 往往是个人的、经验的,并总是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被 压抑的“性欲”有关 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各种本能冲动。 “无意识中所包含的内容就象一个原始王国中的 原始臣民。如果说在人的内心存在着遗传而来的心理 构成——与动物本能相似的东西——它们便是无意识 系统的核心”(《无意识》)。 其二是被压抑的心理活动。
2、荣格 :集体潜意识
荣格是弗洛伊德才华最为卓越的学生。弗 洛伊德的性欲观点 ,荣格强烈反对,他指出 “只知道性欲的心理学是没有灵魂的心理学; 同时,若赋予个人的原始动机以纯粹生物的特 性,人便丧失了人之为人的精神特征” 。进 而提出了自己的潜意识理论,即集体潜意 识。
评
荣格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来阐 述潜意识 ,沟通个体和群体在心理 上的内在联系 ,肯定人类祖先在内 的全人类经验和本能的共性 ,相对 于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来讲 ,理 解更为广阔 。但荣格也因此成为 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其原因就是在 他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些错误。 例如 ,研究方法上的心理主义、 科学基础上的生物主义、描述过程 的神秘主义等 ,所有这些都应客观 地分析。
潜意识与人格关系
小结
一、潜意识学术定义
※ 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 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 活动过程”。 ※ 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 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理论发展的三大里程碑
• 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 • 荣格:集体潜意识 • 弗洛姆:社会潜意识
(四)内隐情绪与潜意识
情绪是人格表现之一,而内隐情绪又是情绪潜意 识的表现形式,内隐情绪指的是个体潜意识觉察 到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的体验、思维或行为方面的 变化。
(五)内隐态度与潜意识的关系
我们对于自己不同的类别的人们的态度可 能会受到一些潜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 能会导致我们对这些人的情感偏见,这种 情感偏见可能基于不正确的信息且又是潜 意识的。
1、弗洛伊德 :个体潜意识
历史概况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首先创立了潜意识理论, 它是以个体潜意识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潜 意识的。
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一书,他们对 歇斯底里的观点开始从纯医学、生理学角度转向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 角度 ,歇斯底里的无意识原因首次以精神分析的面目出现。 1900年 ,他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 ,提出了潜意识理论。 1915 年 ,在《无意识》一书中 ,弗洛伊德详细介绍了他的潜意识 概念。
弗洛伊德在早期按 心理地形学的方法(定 位模式) (topographical model),将人的精神结 构划分为意识(Cs)、 前意识(具有变成意识 的可能)( Pcs/preconscious)和 潜意识(Ucs)
①凡是无意识的, 就是未知的
“意识居于一个巨大的、 不为人所知的、看来很晦暗 的王国的表层”
动力潜意识定义为:
潜意识是由一系列的成分和过程组成 ,它 们不能被意识到 ,但对心理机能造成潜在 的影响。潜意识过程是非理性的、无逻辑 的,它体现在梦、口误、精神病患者的想 法、 艺术的象征性作品、仪式以及儿童思 维的某些方面。
支持动力潜意识的证据:
第一个实验证据:波特茨尔是维也纳的神经心理学家, 使用经典的实验法研究潜意识刺激对心理机能的影响。 第二个实验证据:阈下心理动力激活的实验研究。在这一研 究中,研究者致力于刺激被试的潜意识动机而不使他们产 生意识。 第三个实验证据:冲突的激活和对动力上与行为有关的结果 的观察。对照第二个实验研究,从理论上比较各组在重要 方法上的显著不同。
价
3、弗洛姆 :社会潜意识
弗洛姆以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为基础 , 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 态概念相结合 ,创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 ,他 对弗洛伊德思想的最大发展则是把对人类心 理的分析从个体转向社会。
评
由于弗罗姆深受马克思的 影响 ,特别是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这一观点和启迪 ,弗洛 姆的社会潜意识理论把潜意识 放到一个广阔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加以研究 , 强调社会时代性而非遗传性 , 强调文化模式特别是意识形态 的作用 ,把潜意识由个体上升 到社会。
第一,对潜意识的界定是根本不同的。
第二,两种观点对潜意识的功能看法是不同ຫໍສະໝຸດ Baidu。
第三,两者对潜意识过程性质的描述不同。
第四,进入意识的可能性不同。
潜意识的特征
一、从潜意识认知功能来看
二、从潜意识的信息来源看
三、从潜意识的活动规律看
潜意识的认知功能
以先天的优势与后天的实践经 验相结合而产生的直觉能力为 基础并以幻想、想象、直觉、 灵感等方式显现出来的。
2、认知潜意识
两种信息加工模式: (一)控制信息加工
(二)自动信息加工
控制过程与信息的意识加工有关,而自动过程与信息 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加工有关。认知潜意识包括所有不 能觉知的认知过程,而不考虑是什么原因使它们不能 觉知。
(一)潜意识对记忆和知觉的影响
(二)情感和态度形成中的潜意识影响 (三)习惯性易获得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