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业意识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业意识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摘要】高职教育的重点应该侧重于职业素质的教育以及创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发挥本身专业性强,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特点,提高就业的成功率、稳定性。同时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知识,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应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及创业的实践环节、创业的案例,进而树立创业的意识。应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精神。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02-01

1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和高学历化趋势,使得本身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毕业生就业反映出求职的盲目、被动。由于学生缺乏对社会职业岗位的了解,及对职业工作环境、岗位的期望与实际的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工作稳定性不高。高职教育的重点应该侧重于职业素质的教育以及创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发挥本身专业性强,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特点,提高就业的成功率、稳定性。同

时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知识,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

要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业中的就业能力,实现“人职匹配”。应克服不正确的就业观。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纪律性不强;对就业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和困难常选择逃避;身份转换的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充分意识到从业者身份与学生身份之间的差异,导致工作态度懒散、拖沓,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加强创业与创新教育。在恰当、全面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实现“人职匹配”。同时加强学生就业素养、就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与当前环境,从专业、兴趣、爱好、特长、机遇等方面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正确的就业观会使毕业生的就业之路畅通、广阔,而不正确的就业观则会导致毕业生就业之路趋向狭窄。

要提高学生创业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及创业的实践环节、创业的案例,进而树立创业的意识。应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精神。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且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

学、研究体系。

美国创业教育的启示。职业教育阶段更应加强创业创新教育。而我们社会教育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树立起既要就业也可以创业,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至少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

创业意识、心理驱动力、体现自身价值

根据麦克斯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高职高专院校1553所中661个专业的调查显示,就业率为88.1%(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84.3%(非示范性院校)。其中自我创业为1.6%。

资料显示我们现在的毕业生自我创业的比例还很低。这和我们在教育中唤醒就业者的创业意愿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对年轻学生、具有很强职业技术的高职毕业生。这和学生在满足一定的生活基础需求之后的职业启发、唤醒有直接的关系。

需要是创业活动最基本的心理动力,动机是创业活动的内驱力,顽强的意志是创业需要的心理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大层次,从下到上的顺序如图1—1所示:

图1-1人类需要的五大层次

这五个层次需要,构成了一个阶梯,人生就如同登阶梯一样,从下往上一个一个登上去。当然,生活中难免有下台阶的时候,但人生的追求基本上是按照这个顺序向前的。这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当然,在同一个时期,可以同时存在好几类需要,但各类需要的强度是不均等的,总有一个相对占优势的需要驱动着人们的主要行为。人的最高层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对自己才能和理想最充分发挥和实现的需要层。应在就业观念中形成自我创业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

创业动机驱动提高社会职业能力

创业活动是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实践。其源自于人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并把该需要指向于一定的对象,产生创业动机,进而展开一定的、充分体现个体意志力量的创业活动。所谓需要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创业应具备一定的能力。其中社会职业能力包括: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能力、应变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综合职业技能等。无论创业、就业,都必须具备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其中包括专门的行业专业技能,也包括某些职业工作常识和经验。同时应具有良好的

组织管理领导能力,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及竞争能力。

激励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动机,克服学生自身的缺点

创业是这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使用组织力量去寻求机遇,去创造价值和谋求发展,并通过创新和特立独行来满足愿望和需求。

就业观是指从业者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点和看法。并以此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和指导思想。是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具体反映。

在毕业生职业辅导中应大力培养他们的创业基本能力:立生存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和判断能力;社会职业能力: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能力、应变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综合职业技能等。

克服他们的不正确就业观: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纪律性不强。对就业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出现困难便选择逃避;身份转换的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充分意识到从业者身份与学生身份之间的差异,导致工作态度懒散、拖沓,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考虑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人手,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学生就业素养、就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环境,从专业、爱好、特长、机遇等方面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