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三节 七情内伤
3.多发情志病 (1)情志刺激引起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
虑症、癫狂等。 (2)情志刺激诱发的身心疾病如:高血压、中
风等 (3)其它与情志相关的慢性疾病如:肿瘤等。
14
第三节 七情内伤
4.影响病情变化 七情适度,有利于病情康复。 七情失宜,则加重病情。
15
谢谢!
16
11
第三节 七情内伤
1.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过及,损伤相应脏腑 (2)首先影响心神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12
第三节 七情内伤
2.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 怒则气上:肝失疏泄、血随气逆 • 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 悲则气消:肺气受损、气短乏力 • 恐则气下: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 思则气结:脾气郁结、脾失健运 •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神无所倚
9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 发病条件:突然、强烈、长久情志刺激,超 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
• 发病机制:直接损伤内脏,气血阴阳失常。 情志--脏腑; 脏腑--情志。
• 发病类型: 躯体疾病:头疼、泄泻、瘫痪、失语 神志疾患:癫 狂、惊悸
10
第三节 七情内伤
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与情志对应关系) 2.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3.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 4.影响病情变化(情志刺激加重疾病)
食及其他,不内外因。具体阐明了“三因学说”。
4
概述
现代常用中医病因分类
• 1.六淫:外感病因 • 2.疠气:外感病因 • 3.七情内伤 • 4.饮食失宜 • 5.劳逸失度 • 6.病理产物:痰饮、瘀血、 结石。 • 7.其他病因:外伤、胎传等。
5
第三节 七情内伤
• 概述: 七情内伤: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 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XXX医院
中医学病因之七情内伤
演讲人:XXX
1
概述
病因(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范围: • 原发病因: 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
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 继发病因(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
2
概述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 形成、 性质 、致病特点及其所致临床表现的理论。
(惊与恐区别:惊不自知而恐为自知,惊出于暂而恐 积于渐,惊易复而恐难解。)
8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物质基础:五脏的精、气、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心为五脏六腑 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 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 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脏惟心所使也”。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 依据
1.贯穿整体观念 2.应用类比方法
• 方法
1.询问病史 2.审证求因
3
概述
中医病因学发展
《左传》:提出“六气病源说” 《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三部分类法。 《金匮要略》: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分三类 《肘后备急方·三因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
它犯 。原则上提出了“三因学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淫,外因;七情,内因;饮
• 特点: 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脏 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
6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的基本概念
概念: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 惊七种情志活动。
七情的来自百度文库理:正常的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 物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应。
7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的表现形式
• 喜:喜乐、喜悦。心在志为喜,喜伤心。 • 怒:恼怒、愤怒。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 忧:忧愁、忧虑。肺在志为忧,忧伤肺。 • 思:思虑、思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 悲:悲哀、悲伤,悲伤肺。 • 恐:恐惧、畏惧。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 惊:惊吓、惊骇。大惊主要伤心。
第三节 七情内伤
3.多发情志病 (1)情志刺激引起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
虑症、癫狂等。 (2)情志刺激诱发的身心疾病如:高血压、中
风等 (3)其它与情志相关的慢性疾病如:肿瘤等。
14
第三节 七情内伤
4.影响病情变化 七情适度,有利于病情康复。 七情失宜,则加重病情。
15
谢谢!
16
11
第三节 七情内伤
1.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过及,损伤相应脏腑 (2)首先影响心神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12
第三节 七情内伤
2.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 怒则气上:肝失疏泄、血随气逆 • 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 悲则气消:肺气受损、气短乏力 • 恐则气下: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 思则气结:脾气郁结、脾失健运 •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神无所倚
9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 发病条件:突然、强烈、长久情志刺激,超 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
• 发病机制:直接损伤内脏,气血阴阳失常。 情志--脏腑; 脏腑--情志。
• 发病类型: 躯体疾病:头疼、泄泻、瘫痪、失语 神志疾患:癫 狂、惊悸
10
第三节 七情内伤
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与情志对应关系) 2.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3.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 4.影响病情变化(情志刺激加重疾病)
食及其他,不内外因。具体阐明了“三因学说”。
4
概述
现代常用中医病因分类
• 1.六淫:外感病因 • 2.疠气:外感病因 • 3.七情内伤 • 4.饮食失宜 • 5.劳逸失度 • 6.病理产物:痰饮、瘀血、 结石。 • 7.其他病因:外伤、胎传等。
5
第三节 七情内伤
• 概述: 七情内伤: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 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XXX医院
中医学病因之七情内伤
演讲人:XXX
1
概述
病因(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范围: • 原发病因: 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
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 继发病因(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
2
概述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 形成、 性质 、致病特点及其所致临床表现的理论。
(惊与恐区别:惊不自知而恐为自知,惊出于暂而恐 积于渐,惊易复而恐难解。)
8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物质基础:五脏的精、气、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心为五脏六腑 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 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 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脏惟心所使也”。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 依据
1.贯穿整体观念 2.应用类比方法
• 方法
1.询问病史 2.审证求因
3
概述
中医病因学发展
《左传》:提出“六气病源说” 《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三部分类法。 《金匮要略》: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分三类 《肘后备急方·三因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
它犯 。原则上提出了“三因学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淫,外因;七情,内因;饮
• 特点: 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脏 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
6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的基本概念
概念: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 惊七种情志活动。
七情的来自百度文库理:正常的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 物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应。
7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的表现形式
• 喜:喜乐、喜悦。心在志为喜,喜伤心。 • 怒:恼怒、愤怒。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 忧:忧愁、忧虑。肺在志为忧,忧伤肺。 • 思:思虑、思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 悲:悲哀、悲伤,悲伤肺。 • 恐:恐惧、畏惧。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 惊:惊吓、惊骇。大惊主要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