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测量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厚测量方法及其计公算式

渐开线圆柱齿轮常用的齿厚测量方法有公法线长度、量柱(或球)距、分度圆弦齿厚、固定弦齿厚四种方法。后两种方法是测量单个齿,一般用于大型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齿轮也常用分度圆弦测量法。公法线长度测量在外齿轮上用得最多,内齿轮也可用;大齿轮测量因受量具限制很少用。量柱距测量主要用于内齿轮和小模数齿轮。 1. 公法线长度测量

(1)公法线及其长度计算式

对于渐开线齿廓,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其上任意点的法线总是和基圆相切,因此用两个平行的卡爪卡住几个齿时(见图1),两个卡爪接触点A 、B 的连线必定与基圆相切于某一点C ,这条AB 连线就叫公法线,一般用W k 表示;下标k 表示卡住的齿数。

图1中,根据渐开线的性质,

A C =A C '

B C =B C '⌒;A B =A B ''⌒。A B 是(k-1)个基圆齿距p b

和一个基圆齿厚S b 之和,即:

(1)(1)cos k b b b W k p S k m S πα=-+=-+……(1-1) 式中,k –跨测齿数;

α–压力角(°);

m –模数,mm ;

分度圆和基圆上的齿厚具有如下关系:

22b b

s s

inv invo r r α+=+ 由上等式可得:

(2tan )22b b b r m

s xm r inv r παα=

++ 图1 公法线长度的测量计算 =1

cos 2sin cos 2

m xm zm inv παααα++…………(1-2) 将(1-2)式代入(1-1)式,经整理后可得公法线长度计算式为:

cos [(0.5)2tan ]k W m zinv k x ααπα=+-+…………(1-3)

式中,z –齿轮的齿数; inv α–渐开线函数;

x –变位系数;

若模数m=1,(1-3)式变为:

cos [(0.5)2tan ]

k W zinv k x ααπα=+-+

cos [(0.5)2sin zinv k x ααπα=+-]+

K k W W **=+∆…………(1-4)

(1-4)式中第二行的前一项cos (0.5)k W k ααπ*

=+-[zinv ]就是m=1的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后一项2sin k W x α*

∆=为m=1的齿轮变位后公法线长度的附加量。

k W *和k W *∆二项的数据可直接由《机械设计手册》或《齿轮手册》等资料中查取,将其值相加再乘以模数

便得到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所以,查表计算的公法线长度为:

()k k k W W W m **=+∆…………(1-5)

对于斜齿轮,公式中的α和x 应为法面值n α和n x ,齿数z 应为假想齿数z '。其中t

n

inv z z inv αα'

=⨯ 式中,t α为端面压力角。

公式(1-3)、(1-4)、(1-5)同样适用于内齿轮,只是其中的k 值代表跨齿槽数而已。当α=20°时,其公法线长度也可同外齿轮一样直接由《机械设计手册》或《齿轮手册》等资料中查取。

(2)跨测齿数k 的确定

跨测齿数选择要适当,多或少均不合适,所以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齿数。

对于不变位的标准齿轮,公法线千分尺的两个测量平面应相切于分度圆附近。若正好切于分度圆上A 、B 两点(图2),则公法线长度为:

2sin k A B r W α==…………(1-6)

这时,A B 间所跨的齿数为:

A 1b b

B S k p ''-=+⌒……………(1-7)

因为A B ''

=A B =2rsin α,

将该式与(1-2)式(式中x=0)代入(1-7)式,可得:

0.5z

k απ

=

+(式中α为弧度)

; 将α转换为以度为单位(360°=2π弧度),则:

0.5180

z

k α=

+…………………(1-8)

上式计算出的结果四舍五入予以圆整。 图2卡爪与齿轮相切于分度圆

当α=20°,跨测齿数计算式为:

0.59

z

k =

+,……………(1-9) 当-≤x ≤+时,跨测齿数k 均可用此式计算。

对于变位齿轮,是假定卡尺在轮齿中部所在的中圆附近接触,可据此推出:

22122[

(1)cos tan ]0.5cos z

x x

k inv z z αααπα=

+---+

当x >∣±∣时,可按下计算跨测齿数。

20.5180

z

xctg k αα

π

=

++

…………………(1-10)

20α=时的k 值可查《机械设计手册》中的线图确定(内齿轮的k 值是跨测齿槽数)。

2.量柱距测量

(1)量柱(或球)直径d p

量柱(或球)测量可以比较自由地选取量柱直径,只要直径合适即可。合适的含义是: ○量柱直径要足够大,在齿槽中放上量柱以后,其外表应高出齿顶,以便测量时测头不碰齿顶。 ○量柱应与齿槽两侧的渐开线齿面部分接触,通常选择在轮齿中部。

量柱直径的取值通常用模数m 来表示。

对于内齿轮,量柱直径的适用范围大约为(~)m 。通常取d p =,有时也有取的,甚至取到,但有时会低于齿面,不便测量。

对于外齿轮,量柱直径的适用范围大约为(~)m 。常取d p =,或、等,大约在啮合节圆附近接触。 (2)量柱距M 的计算

计算M 值分偶数齿(双数,齿槽相对)和奇数齿(单数),见图3。 ○首先要计算通过量柱中心的量柱接触点的渐开线压力角M α(见图4,公式推导从略)

.

图3 内、外齿轮量柱距测量 图4 量柱接触点压力角m α计算

2tan cos 2p M d x inv inv mz z

z

π

α

ααα

+

……………………………(2-1) 当20α=时,M inv α按下式计算:

1

0.014904(1.06418 1.57080.728)p

M d inv x z m

α=±+………………(2-2)

○M 值计算: 对于偶数齿: cos cos p M

mz M d α

α=

±………………………………………(2-3)

对于奇数齿: cos 90

cos cos p M mz M d z

αα=

±…………………………………(2-4)

公式(2-1)~(2-4)中的±号或

号,上面的用于外齿轮,下面的用于内齿轮;x 为变位系数。

○ M 值的上、下偏差E Ms 和E Mi 的确定

M 值的上、下偏差由齿轮的公法线平均长度上、下偏差 换算得出,其换算公式见表1。 内齿轮

偶数齿

上偏差Ms E

sin sin wms wm wm

Ms M M E E T E αα+||+=

=

公式中:

wms E -齿轮的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 wmi E -齿轮的公法线平均长度下偏差

wm wms wmi T E E =--齿轮的公法线平均长度公差

下偏差Mi E sin sin wmi wm Mi M M

E E E αα+||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