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卒中后认知障碍诊断与治疗护理课件

卒中后认知障碍诊断与治疗护理课件
支持。
康复训练
针对认知障碍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等
方面的训练。
物理治疗
如针灸、按摩等,有助于改善 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康复训练
认知训练
针对认知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 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
训练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如家务活动、购物等,提高患 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社交能力训练
通过集体活动、交流等方式, 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能力下降、判断力减退等。
诊断标准
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常用的神经心理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 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认知障碍的程度进行评估 ,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等,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 因素进行积极控制,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并治疗。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 力训练等,可以提高大脑的认知功 能,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康复管理计划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认知训练等。
社区护理
社区应该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如定期上门探访、 提供康复指导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安全防护
康复训练
确保患者居住环境安全,避免意外伤 害的发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预防并发症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预防感染 、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策略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策略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策略脑卒中,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重创,还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这一严重的后遗症。

认知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记忆、思维、注意力、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那么,面对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我们有哪些有效的干预策略呢?首先,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一些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可能有助于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对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 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认知康复训练就像是为大脑重新开启了一扇学习的大门,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认知功能。

比如,记忆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回忆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背诵数字或单词等方式进行;注意力训练则可以采用数字划消、听故事回答问题等方法;而执行功能训练可以安排一些需要计划和组织的任务,如购物清单的制定、日程安排等。

这些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且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除了专业的康复训练,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对于认知功能的恢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鼓励患者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整理衣物等,既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又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此外,社交活动也不可或缺。

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兴趣小组,都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在饮食方面,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也十分重要。

多吃富含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坚果等,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

同时,要控制盐分、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物,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和心血管功能。

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

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

一、引言认知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功能上出现的异常,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认知障碍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脑卒中、脑外伤、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

针对认知障碍,康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性的认知障碍康复治疗方案。

二、康复治疗方案1. 评估阶段(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用药史等,了解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

(2)认知功能评估:采用国际通用的认知评估量表,如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3)生活能力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职业能力等。

2. 康复目标(1)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等。

(2)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职业能力等。

(3)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降低患者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程度。

3. 康复措施(1)药物治疗针对认知障碍患者,药物治疗是基础。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选用以下药物:1)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如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

2)NMDA受体拮抗剂:用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如美金刚等。

3)抗抑郁药: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2)认知训练1)记忆力训练:采用图片记忆、数字记忆、故事记忆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记忆力。

2)注意力训练:通过视觉追踪、听觉追踪、多任务处理等方法,提高患者的注意力。

3)判断力训练:通过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判断力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的判断力。

4)执行能力训练:通过工作记忆、决策制定、问题解决等方法,提高患者的执行能力。

5)语言能力训练:通过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3)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提高应对能力。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摘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于卒中事件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概要介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

ABSTRACT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a clinical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decreased cognitive function within six months after a stroke event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ultiple factors,which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patient’s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ts epidemiolog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epidemiology;diagnosis卒中是我國目前人们的第一大死因,也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的第二大因素。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我国现有卒中后存活患者7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在(260 ~719)/10万人间,每年新发卒中患者200万人,同时有165万人因卒中死亡,因卒中死亡人数占所有死因的22.45%[1]。

卒中后存活患者中有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残,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都有所减退,给社会、家庭和本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1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及其流行病学PSCI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一种亚型,其强调了以卒中事件作为认知功能受损发生或发展的触发点。

华医网项目学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新进展.》

华医网项目学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新进展.》
病危险因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
D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处理必须重视以下哪项问题( )
E
2. 痴呆及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
以下哪项不是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 )
A
以下对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认识,错误的是( )
B
血管性认知障碍,不包括以下哪项( )
C
以下哪项不是混合性性痴呆的特点( )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新进展
1.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预防和治疗
( )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C
在卒中发生后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患者明显增加,在卒中后一年仍有将近( )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B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血脂正常,但已发生心血管事件或高危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用( )药物及改变生活方式治疗
D
( )是老年期痴呆的首要病因
A
3.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诊断和测查
以下哪种神经心理检查可用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快速筛查( )
A
以下哪种神经心理检查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
E
以下对阿尔茨海默病伴脑血管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
E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共包括( )项
B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检查——30min方案,不包括以下哪个内容( )
A
4. 痴呆的PET影像学表现
VaD患者如果合并AD,则PET影像学可看到双侧大脑皮层Aβ显像( )性
E
以下对DLB患者PE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以下对AD患者PE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错误的是( )
D
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但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疑惑的痴呆患者可以选用( )检查以提高准确率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日益成为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临床关注的重点。

PSCI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本文旨在通过专家共识的形式,总结国内外关于PSCI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管理策略。

共识内容涵盖了PSCI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诊断评估方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为PSCI患者的全面管理和康复提供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促进PSCI领域的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医师对PSCI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交流,不断完善和优化PSCI的管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指卒中后出现的各种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

PSCI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生率在卒中后患者中相当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在流行病学方面,PSCI的确切发生率因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大约有一半的卒中患者会出现某种形式的认知障碍。

PSCI的发生率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表现方面,PSCI的症状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障碍和视空间障碍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和职业能力,还可能导致其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改变。

因此,对于卒中后患者,及时评估其认知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认知评估工具,可以及早发现PSCI,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关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

关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

关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发布时间:2022-08-30T01:16:48.554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8期作者:陈思妍刘全惠[导读] 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陈思妍刘全惠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摘要: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方法,结合传统康复及现代康复两大技术的优势,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估;康复治疗脑卒中是指临床上一类急性的心脑血管病症,是由于大脑中突然发生的缺血现象或是毛细血管发生了堵塞现象,进而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阻塞的一类凶险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展进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脑卒中恶化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巨大且长时间无法修复,从而使得认知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如不进行适当干预处理,不仅会危害病人身心健康,还会对其家庭功能造成极大影响[1]。

医学研究证明,康复训练、物理疗法以及非药物方法在防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效果和稳定性方面获得一些医学研究者的肯定[2],本文将现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评估和治疗进展介绍如下。

1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估1.1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临床上多以整体意识检查或检测量表为早期检测手段,如简易的精神状态检测测试量表、神经活动感知状态检测量等[3]。

其中MMSE历时时间较短,且所涉及的认知区域范围较小,但存在着一定的地板作用。

而MOCA和LOC-TA测定量表虽然所涉及的认知区域范围比较全面,但历时也较长,且患者具有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

因此针对初筛结果,可选取某些文化知识领域的测试量表进行评价。

1.2神经电生理评估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测量也正逐渐开始运用于对脑部认知处理能力的测试。

P300(ERP的主力波)则是主要由脑部认知处理任务所直接引起,衡量人脑皮质信号处理能力强弱与整体脑部机能状况好坏的一种非侵入性工具。

医学PSCI的筛查和诊治专题课件

医学PSCI的筛查和诊治专题课件

1. 李涛 等.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10) 777-780
迷你认知评估(Mini-Cog)量表
包括2个简单的认知测试:对3个单词的记忆-回忆(皮球、国旗和树木)和画 钟测试
在2个不同大样本人群(即痴呆高发人群和痴呆低发人群)中证实Mini-cog量表 对普通老年人群有效
诊断痴呆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这与MMSE量表及其他传统神经精神测试效果 相仿
发生认知障碍
脑出血CT影像
右侧:脑囊肿 左侧:脑出血 伴脑中线移位
Rodríguez García PL, et al. Neurologia. 2015 May;30(4):223-39.
AD混合型
目录
卒中后认知障碍概述 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表现与神经影像学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筛查、评估和诊断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
注:Babinski反射(巴彬斯基反射)
Rodríguez García PL, et al. Neurologia. 2015 May;30(4):223-39.
影像学特征
• 患者可出现斑片状区域CBF低灌注(双侧MCA灌注区域尤甚),与CT或MRI 的缺血病灶相对应。这些缺血区域经常表现为丘脑、额叶、颞叶皮层周围区 域的双侧受累甚至接近侧裂
• 耗时短(<3min) • 早期认知改变识别
优点
缺点
记忆障碍自评量表( AD8):Alzheimer's disease-8 临床痴呆量表( CDR):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Galvin JE, et al. Neurology. 2005 Aug 23;65(4):559-64.
PSCI的筛查原则
• 推荐对于PSCI的高危人群进行标准化的筛查和评估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方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方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方法脑卒中,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风暴”,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重创,还可能悄悄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就像是脑卒中留下的“隐形伤疤”,给患者的生活和康复带来了诸多挑战。

那么,如何准确评估这种障碍,又有哪些有效的康复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一、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1、神经心理学测验这是评估认知功能的常用方法。

比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可以对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等进行初步评估。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则更侧重于对执行功能、注意力、视空间能力等方面的检测。

2、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或 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脑部受损的部位和程度,从而推测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

此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也能为评估提供更深入的信息。

3、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活动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以及在社交、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受到影响,这对于全面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非常重要。

4、实验室检查一些血液指标,如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也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为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1、认知训练(1)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数字划消、找不同等游戏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

(2)记忆力训练比如让患者回忆当天的经历、背诵诗词或短文等。

(3)执行功能训练安排一些需要计划、组织和协调的任务,如制定购物清单并完成购物。

2、运动康复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恢复,还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3、心理干预脑卒中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认知功能障碍。

因此,心理疏导和支持非常重要。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与康复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与康复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与康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卒中的治疗和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卒中后往往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包括注意、记忆、执行功能和语言障碍等。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存在显著影响,因此评价和康复成为了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管理的重要内容。

评价是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第一步,它有助于确定患者的障碍类型和程度,为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神经心理学测试、脑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评估。

神经心理学测试是评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认知任务,如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等,来评估患者的认知水平。

常见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米尔纳视觉记忆测试、数字符号替代测试和老年人智力状态检查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脑影像学检查是评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另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观察患者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脑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卒中的类型和范围,以及损害的区域。

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非常重要。

功能性评估是评价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通过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独立性、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生活功能的影响。

功能性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并为患者提供恰当的康复服务。

康复是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管理的关键环节。

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功能,减轻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康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药物治疗是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一种常用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脑代谢促进剂和神经保护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脑血流和神经传导等途径,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应谨慎使用。

认知训练是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核心部分。

它通过一系列的认知任务和技巧训练,来提高患者的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

针灸如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针灸如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针灸如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也不断增加。

脑卒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高发病之一,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病的一侧肢体麻木或瘫痪、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偏盲等,部分患者可伴认知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灸是我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功能残疾,改善认知及预后。

因此,本文将向大家介绍脑卒中的形成原因,同时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针灸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

1脑卒中是如何形成的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可分为:脑栓塞、分水岭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无症状脑梗死五类,占脑卒中的60%-70%。

脑出血也称为自发性脑出血,是指原发性的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脑卒中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病的一侧肢体麻木或瘫痪、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

脑卒中发生前,患者多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纤颤、高血脂、高尿酸、颈动脉斑块、脑动脉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病史,以及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此外,既往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再发脑卒中的机率也增加。

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

其中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

2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什么?卒中后认知障碍是指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的针对性治疗以促进患者恢复,现在一般认为,若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3个月内出现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功能下降等,则可能已经发生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在卒中后的病人里很多见,特别是反复卒中患者,其发生率更高。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中风后出现的认知、学习、记忆和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诊断PSCI需要了解中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神经心理学与认知评估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PSCI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参考内容。

一、PSCI的分类PSCI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以国际老年精神病学组织的分类较为常用,主要包括:1.多重认知障碍(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指中风后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学习和记忆障碍,但尚未达到临床认知失调的标准。

2.脑衰弱(Cerebral insufficiency):指中风后由于脑血管病变或病理改变引起的、表现为智力减退和认知障碍的症状。

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指在中风发生后出现的进行性认知和行为改变的症状。

4.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中风后由于大脑血管疾病和病理改变造成的脑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丧失、短暂晕厥和精神症状等。

5.阻塞性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中风后由于颞叶和额叶病变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表现为前额、额叶功能障碍和变态行为等。

二、PSCI的诊断标准国际劳动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家老年学会(NIA)等机构制定了PSCI的一些诊断标准,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美国老年医师协会(AGS)发布的标准。

AGS的诊断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临床表现:患者需有脑血管疾病史,如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出现认知和行为症状,如学习和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计算能力减退、语言和空间障碍等;症状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2.神经系统检查:依据神经系统的检查结果来确定患者脑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如大脑半球损伤、个别神经损伤等。

2024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诊疗实践面临的挑战

2024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诊疗实践面临的挑战

2024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诊疗实践面临的挑战卒中后认知障碍(PSCD是指在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的以上认知领域功能损害或较以往认知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TIA s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PSCI 是多种病因造成的,临床异质性很强,在临床实践中,个体化评估和针对性治疗非常重要,这些特点给临床诊疗提出了挑战。

1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评估PSCI的最大特点是认知域受损因损害部位而异且不成比例地影响整个大脑网络,因此PSC1需要全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诊断认知损害领域和程度,包括整体认知功能评估、各认知域(执行功能、注意与处理速度、记忆功能、语言功能和视空间功能)评估、情绪评估和功能评估,其中认知域评估需要关注PSCI常见的注意与处理速度及执行功能损害,具体可参考加拿大卒中网络(NINDS-CS N)中5min、30min和1h版本。

远程认知评估虽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度较低。

卒中患者常出现失语、失用和失认,因此PSC1神经心理学评估需不同于一般的成套评估,以避免低估患者的认知水平。

如右半球受损可导致视空间功能受损,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可导致失语,两者的损害会导致绝大多数需要使用到视觉和语言的其他认知域损害被高估,降低认知障碍的诊断阈值,使标准测试失效,尤其是对于右半球受损或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患者,对这两类认知域损害的评估可相对衡量对其他认知域的影响程度并有助于患者家居安全和驾驶安全的管理,如语言功能受损严重可使用基于图形的、无需语言的牛津认知筛查量表(OCS)或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等。

考虑到卒中后抑郁或焦虑的患者比例均高达30%,这些负面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澹妄、疲劳和冷漠)的存在可能导致结果高估了卒中本身对认知障碍造成的损害,因此情绪相关的评估是必要的。

PCSI的派口轨迹有别于神经系统变性病认知障碍进行的重的特点。

PSCI的认知功能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卒中急性期和卒中后认知功能可在短期内迅速一过性减退,而在卒中后3~6个月时肢体运动、语言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达到平台期,此时认知功能障碍开始凸显,因此PSc1诊断需要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来最终确定。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筛查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筛查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症状,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 下是一些最佳实践建议:
1、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பைடு நூலகம்以包括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
2、密切监测副作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综述
1、PSCI筛查方法
目前,PSCI筛查主要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和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其中,神经心 理测试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认知功 能评估量表包括脑卒中认知功能评估量表(COGAS)、脑卒中后失语症评估表 (PSAP)等。这些筛查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2、PSCI管理策略
针对PSCI患者的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综合性干预措 施。药物治疗方面,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已 被证实具有一定疗效。认知康复训练方面,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如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经颅磁刺激等,可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综合性干预 措施方面,结合药物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同时注重患者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 有助于提高PSCI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2、适度的体育活动: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 于改善大脑功能和认知能力。
3、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并改 善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症状。
4、控制压力:控制压力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助于改善认知障碍的 症状。
参考内容二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失语症则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失语症患者面临着沟通困难、社交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对脑卒中 后失语症患者进行及时的筛查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次演示将总结脑卒中后 失语症患者筛查和护理的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VCI的诊断与治疗

VCI的诊断与治疗

(卒中后3个月仍有较高的PSCI )
Jokinen H, et al. Eur J Neurol. 2015 Sep;22(9):1288-94.
8
PSCI的发生率高
• 认知障碍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
MCI
痴呆
VCI发病率高,早期尤为明显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认知障碍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2012
2011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PSCI的诊断与治疗
血管性痴呆(VaD)

VaD概念,凡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VaD) ,特征包括: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纤颤 等);
患者有单次或多次脑卒中病史;
在脑血管病发病后3个月内发生记忆力减退,并出现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认知功 能缺损;
Africa
Fratiglioni L.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Drugs Aging.1999;15:367-75.
PSCI的诊断与治疗
血管性痴呆(VaD) 流行病学 我国55岁以上人群血管性痴呆患病率达0.8%
2013年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
因素 卒中时的年龄 认知功能障碍 糖尿病 房颤 高脂血症 HR 1.06 95%CI 1.04-1.09 1.21-2.57 1.16-2.41 1.08-2.14 0.46-0.94 P值 < 0.0001 < 0.01 < 0.01 < 0.05 < 0.05
1.77 1.68 1.52 0.66
12
PSCI的危害严重
PSCI影响卒中后生活质量 相比无认知障碍的患者,有认知障碍患者生活各个方面显著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神经保护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神经胶质细胞释放炎 症因子,保护脑细胞功能。 (4)改善脑细胞代谢:提高机体ATP水平,增加脑细胞对氧和葡 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
治疗
▪ 治疗轻微精神行为症状应首选非药物治疗方式,抑郁治疗推荐选 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若抗精神病药物首选非典型抗精神 病药物,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获益和潜在风险。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 PSCI的临床表现具有很高的异质性;脑出血导致的认知障碍与脑 实质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发病年龄相关。PSCI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受损、视觉受损、失语、步态不稳或跌倒;
▪ 认知症状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言语功能、视觉空间 能力、学习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症状表现为抑郁、人 格改变、情感失控、行为异常。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2)PSD的诊断:卒中事件6个月内,基于基线的认知功能减退; 以下4项认知领域中至少一项受损: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严重程度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独立于运动/感 觉症状。
治疗
▪ PSCI的干预原则为早期筛查,综合干预(危险因素干预及预防、 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 PSCI及其亚型诊断: (1)PSCIND的诊断:卒中事件6个月内,基于基线的认知功能减 退;以下4项认知领域中至少一项受损: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 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轻度受损;独立于运 动/感觉症状。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 PSCI临床分型和影像学特征: (1)多发梗死型:多发梗死指脑皮质和皮质下多发大小不一的梗 死灶,是PSCI最为经典的一种类型,以突然起病、波动或阶梯样病 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运动、感觉和视觉缺损,失语及其他皮 质高级功能损害)为主,认知障碍常表现为斑片状(某一功能明显 受累而另一功能相对保留)。
▪ 由于国家、种族、诊断标准不同,不同研究的PSCI发病率差异较 大。若依据综合神经心理测试评估,卒中患者3个月PSCI的发病 率可高达96%(瑞典)。综合神经心理评估包括MMSE、认知损 伤问卷以及一系列认知和执行功能领域的神经心理检查。
流行病学
▪ 以中国社区人群(北京市及上海市各2个社区)为基础的一项研究 共纳入599例卒中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MMSE、缺血指数量表(HIS)等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 行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PSCI发病率高达 80.97%,其中PSCIND发病率为48.92%,PSD发病率为32.05%。
4. PSCI的治疗原则是及早筛查发现、及时综合干预。综合干预治疗 包括积极干预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尼麦角林可以改善 脑循环、调节神经递质、保护神经及改善脑细胞代谢,从而改善 PSCI。
谢谢观看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 PSCI高危人群需要进行标准化的筛查和评估。2016年AHA/ASA 成人卒中康复指南推荐临床上所有卒中患者出院前均应筛查认知 状态。通常卒中后3个月作为认知评估的时间,需对PSCI高危个 体或PSCI患者早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同时卒中发生后每3个月 进行认知评估随访,已明确PSCI的发生和演变。
▪ 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减少卒中的发生,延缓卒中的进展是PSCI 预防的根本方式。
治疗
▪ 基于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在精神病理和神经化学机制方面 存在一定重叠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 拉汀)与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两 类药物能够应用于PSCI治疗。
卒中后认知 障碍的诊断 与治疗
副标题
前言
▪ 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和致残的疾病,并且发病率高、复发 率高。卒中可引发多种功能问题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运动和 感觉障碍、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失语等,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 影响。传统观念更关注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但认知功能是影响 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总结
1. PSCI特指在卒中这一临床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 标准的一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综合征。PSCI发病率高,PSD致死率高,需要引起足 够重视。 2. PSCI临床表现多样,根据不同的卒中类型临床表现异质性高,包 括神经系统表现、认知症状、精神行为症状等。
总结
3. PSCI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PSD和PSCIND。亚型的诊断区 分在于是否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多发梗 死型、关键部位梗死型、脑小动脉闭塞型(脑小血管病)、脑出血 型和混合型。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2)脑小动脉闭塞型(脑小血管病):脑小动脉闭塞引起的PSCI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和执行能力受损。脑小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腔隙性 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微梗死。
临床表现、筛查评估与诊断
(3)关键部位梗死型:大脑前动脉梗死后PSCI主要表现为无动性 缄默和淡漠;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以失语和忽略为主;大脑后动脉梗 死PSCI主要表现为遗忘、失记算和失认。
流行病学
▪ 一项研究纳入6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3个月共有146例患 者诊断为PSD,其中39例为脑梗死前痴呆,107例为脑梗死相关 性痴呆。结果显示,平均随访(19.4±8.3)个月,PSD和 PSCIND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50.7%和8.0%。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 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因素与可干预因素。 ▪ 前者包括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 ▪ 后者包括生活方式(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酒精依赖)、血管
▪ 其他药物还包括尼麦角林、尼莫地平、双氢麦角毒碱,胞磷胆碱、 丁苯酞。
治疗
▪ 尼麦角林治疗PSCI的机制为: (1)改善脑循环:尼麦角林为α1受体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增 加血流量的作用。 (2)调节神经递质:能够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及乙酰胆碱水平, 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绪障碍。
治疗
流行病学
▪ 卒中后即使无明显神经功能症状,仍有出现PSCI可能。一项研究 纳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卒中患者409例,在卒中后3个月后对 患者进行广泛的临床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其中37.2%的患者经 mRS临床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为卒中完全临床恢复(完 全无症状或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工作 和生活),但这部分患者经神经心理学评估仍有不同程度的认知 领域受损情况。
概念
▪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特指在卒中这一临床事件后6个月内出 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卒中事件包括多发性 脑梗死、关键部位梗死、皮下缺血性梗死、脑出血等;认知功能 减退表现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等 方面。
分型
根据病情程度,PSCI可划分为: ▪ 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 ▪ 卒中后痴呆(PSD)
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伴随临床疾病(缺血性心脏 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糖尿病等)。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 PSCI的危险因素包括: (1)患者因素:年龄(>65岁)、教育水平(教育水平越高,其 认知功能储备越好)。 (2)疾病因素:卒中类型(脑梗死)、病变部位(左侧半球)、 病灶特点(大面积多发/复发/再发)。
分型
根据病理类型,PSCI可划分为: ▪ 多发梗死型 ▪ 关键部位梗死型 ▪ 脑小动脉闭塞型(脑小血管病) ▪ 脑出血型 ▪ 混合型
流行病学
▪ 卒中使患者发生痴呆的概率增加4~12倍。在欧洲国家,依据简易 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标准评估,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的比例为24%(英国)~82%(荷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