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诀:
去掉反。
(19)
互为反变量
3.混合变量的吸收: A B + A C + BC=AB+AC
证明: 左式 AB AC BC
AB AC (A A)BC
AB AC ABC ABC 添加
添冗余因子
口诀: 正负相对, 余全完。 (消冗余项)
(20)
( AB ABC) ( AC ABC)
例:用代入规则证明德 摩根定理也适用于多 变量的情况。 二变量的德 摩根定理为:
AB A B A B AB
1 2
(22)
AB A B A B AB
1 2
以(B· C)代入(1)式中B,以(B+C)代入 (2)式中B,则得到:
Α(ΒC) Α (ΒC) Α Β C
A 0 0 0 0 1 1 1 1 B C 0 0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1 Y 0 0 0 0 0 1 1 1
(32)
二、逻辑函数式
由规定当主裁A和至少一个副裁B、C
认定成绩有效时,则运动员成绩Y有效, 可知:
Y=A · (B+C)
对于较复杂的逻辑问题,往往很难直
(24)
例1: F1 A B C D 0 注意 括号
F1 (A B) (C D) 1
注意括号
F1 AC BC AD BD
与或式
(25)
例2: 2 A B C D E F
反号不动
F2 A B C D E
逻辑问题:裁判电路
问题描述如下:
举重比赛中有A、B、C三个裁判,A为 主裁,B、C为副裁,规定当主裁和至少一 个副裁认定成绩有效时,则运动员成绩Y有 效;否则无效。
问题抽象:输入变量A、B、C分别代表主
裁和两个副裁,同意为1;输出变量Y代表 运动员成绩,有效为1。
(31)
一、真值表
列真值表的方法: 一般按二进制的 顺序,输出与输 入状态一一对应, 列出所有可能的 状态。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分析和设计数字逻辑电路时使用的数学 工具,重点内容有: 1、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2、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3、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4、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5、约束项、任意项、无关项的概念以及无关项 在化简逻辑函数中的应用。
(2)
§2.1 概述
在二值逻辑中,逻辑代数中的逻辑变量取 值只有两个:1(逻辑壹)、0(逻辑零)。 0和1表示两个对立的逻辑状态。
≥1
≥1 &
&
A
1
B
1
C
1
(39)
2.5.3 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
A B C Y=ALeabharlann BaiduBC+ABC
例如: Y=A+BC+ABC 求它的真值表。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1
· · ·
(37)
3、由逻辑图写逻辑函数式
A
1
A
&
AB
B
1 B
≥1
Y=A B+AB Y
&
AB
(38)
4、由函数式画逻辑图 已知逻辑函数为 Y A BC ABC C 画出对应的逻辑图。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概述 §2.2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2.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2.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2.5 §2.6 §2.7 *§2.8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用Multisim进行逻辑函数的化简与变换
(1)

(29)
2.5.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真值表:将逻辑函数输入变量取值的不同组合 与所对应的输出变量值用列表的方式 一一对应列出的表格。
四 种 表 示 方 法 n个输入变量
2 种组合。
n
逻辑函数式 (逻辑表示式, 逻辑代数式)
Y AB AB
逻辑图: 波形图
A 1 & ≥1 B 1 &
Y
(30)
短项
长项
1.原变量的吸收: A + AB = A 证明: 左式=A(1+B)
=A
=右式 原式成立
||
1 口诀:
长中含短,
留下短。
(18)
原(反)变量
反(原)变量
2. 反变量的吸收:
添冗余项
A+AB=A+ B
证明: 左式 A AB AB A B( A A) =右式
||
1 长中含反,
反号不动
A ( B C D E)
A (B C D E)

F2 A B A C A D E
与或式
(26)
2.4.3 对偶定理
对偶式:将函数式F中所有的
+
+
F 新表达式: D
常量取反 对偶定理:当某个逻辑恒等式成立时, 则其对偶式也成立。
方法: ①找出所有使输 出为1的输入组合; ② 将每一种组合以1 对应原变量, 0对应反 变量的方法变换为逻辑 符号与的形式;
ABC ABC
ABC
③ 将所有② 的结 果相加(或),得到的函 数式就是Y。
Y=ABC+ABC+ABC
(36)
2、由函数式写真值表
将输入变量的各种组合一一代入函数式中计
算输出变量值,全部完成后得到真值表。
(5)
真值表特点: 任0 则0, 全1则1
二、 “或”逻辑
或逻辑:决定事件发生的各条件中,有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条件具备,事件就会发生(成立)。
A B C E
规定:
开关合为逻辑“1” Y 开关断为逻辑“0”
灯亮为逻辑“1”
灯灭为逻辑“0”
(6)
A B C
E 真值表 A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Y 0 1 1 1 1 1 1 1
R E A
规定:
开关合为逻辑“1” 开关断为逻辑“0”
Y
灯亮为逻辑“1”
灯灭为逻辑“0”
(8)
R E
真值表 A 0 1 Y 1 0
逻辑式: Y A
A
Y
逻辑非 (逻辑反) 逻辑符号:
A 运算规则:
1
Y
真值表特点: 1则0, 0则1。
1 0 , 0 1
(9)
图2.2.2 与、或、非的图形符号
真值表特点: 任1 则1, 全0则0。 Y 逻辑式:Y=A+B+C
逻辑加法 (逻辑或) 逻辑符号: A 1 B C 或逻辑运算规则: 0+0=0 1+0=1 0+1=1 1+1=1
(7)
Y
三、 “非”逻辑
“非”逻辑:决定事件发生的条件只有一个,条件 不具备时事件发生(成立),条件具备 时事件不发生。
普通代数 不适用!
(14)
求证: (分配律第2条) A+BC=(A+B)(A+C) 证明: 右边 =(A+B)(A+C) =AA+AB+AC+BC =A +A(B+C)+BC ; 分配律 ; 结合律 , AA=A
=A(1+B+C)+BC ; 结合律 =A • 1+BC ; 1+B+C=1 =A+BC =左边 ; A • 1=A
接写出逻辑函数式,可以通过真值表的 帮助来获得逻辑函数式。
(33)
三、逻辑图
把相应的逻辑关系用逻辑符号和 连线表示出来,就构成了逻辑图。
A B
C A & & 1 Y
(34)
四、波形图
波形图:将逻辑函数输入变量每一种可能出现 的取值与对应的输出值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起 来的图形。
A
0 0
0 0
1 1
A(BC) A(BC) A B C
注:代入定理还可以扩展其他基本定律 的应用范围!
(23)
2.4.2 反演定理
内容:将函数式F中所有的 + + (反函数) 新表达式: F
变量与常数均取反 显然: F F 规则: 1.遵循先括号 再乘法 后加法的运算顺序。 2.不是一个变量上的反号不动。 用处:实现互补运算(求反运算)。
(3)
§2.2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基本逻辑运算:与 ( and )、或 (or ) 、 非 ( not )。 一、“与”逻辑 与逻辑:决定事件发生的各条件中,所有条件都 具备,事件才会发生(成立)。 规定:
A
E
B
C Y
开关合为逻辑“1” 开关断为逻辑“0”
灯亮为逻辑“1”
灯灭为逻辑“0”
(4)
AB AC =右式
4. A · · A B=A · B
证明:
A· · A B=A
A· B = A· A· (A+B) =A · B
(A+B)=A A · · A· A B= A· · ? A B=
A √ ×A A· B A· B × ×
(21)
§ 2.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2.4.1 代入定理 内容:在任何一个包含变量A的逻辑等式中, 若以另外一个逻辑式代替式中所有的变量A, 则等式仍然成立。
Y A B AB AB Y A B AB AB Y A B A B
(12)
异或逻辑真值表
A 0 0 1 1 B 0 1 0 1 Y 0 1 1 0
同或逻辑真值表
A 0 0 1 1 B 0 1 0 1 Y 1 0 0 1
§2.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2.3.1 基本公式
四、几种常用的复合逻辑运算
图2.2.3 复合逻辑的图形符号和运算符号
(11)
与非逻辑真值表 A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Y 1 1 1 1 1 1 1 0
或非逻辑真值表 A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Y 1 0 0 0 0 0 0 0
见表2.3.1: 一、基本定律
乘运算规则: 表中1,2,3,4
A 0 0 , A 1 A, A A A, A A 0
加运算规则: 表中11,12,13,14
A 0 A , A 1 1, A A A, A A 1
非运算规则: 表中 9,10
1 0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t t t
B
C
0 0
0 1
0 1
0 0
Y
0 0
0
t
t
(35)
五、各种表示方法间的相互转换
1、由真值表写函数式
A 0 0 0 0 1 1 1 1 1 1 1 B 0 0 1 1 0 0 0 1 1 1 1 C 0 1 0 1 0 11 00 11 Y 0 0 0 0 0 1 1 1
(15)
五、德 摩根定理(反演律):表中8,18 (De Morgan) 证明: 1 AB A B 真值表法、 穷举法 2 A B AB
推广到多变量:
ABC A B C
A B C ABC
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与非(或非) 运算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非或(非 与)运算。
若 F1 A B C D 0
对 偶 式
则: F1D (A B) (C D) 1 AC AD BC BD
(27)
注:证明两个逻辑式相等时,也可以 通过证明它们的对偶式相等来完成。
(28)
§2.5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5.1 逻辑函数
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描述逻辑输 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变化关系来确定,这 是一种函数关系,称为逻辑函数。 记为:Y= f(A,B,C,· ) · · 例如与逻辑式:Y= A · 就是一个两输入 B 变量,一输出变量的逻辑函数。 逻辑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取值为0和1。
AA
1 0
0 1
(13)
二、交换律:表中5,15
A• B=B • A A+B=B+A
三、结合律:表中6,16
A• (B • C)=(A • B) • C A+(B+C)=(A+B)+C=(A+C)+B
四、分配律:表中7,17
A(B+C)=A • B+A • C A+B • C=(A+B)(A+C)
A
E 真值表 A B 0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B
C Y
逻辑式:Y=A•B•C 逻辑乘法 (逻辑与) 逻辑符号: A B C & Y
C 0 1 0 1 0 1 0 1
Y 0 0 0 0 0 0 0 1
与逻辑运算规则: 0 • 0=0 1 • 0=0 0 • 1=0 1 • 1=1
(16)
用真值表证明摩根定理成立
A· B=A+B

1 1 0
A+B= A · B
A 0 0 1 1
B 0 1 0 1
Y1=A· B 1
Y2=A+B 1 相等 1 1 0
(17)
2.3.2 若干常用公式--几种形式的吸收律
见表2.3.3: 吸收:多余(冗余)项,多余(冗余)因子被取消、去 掉 被消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