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讲解语言艺术的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讲解语言艺术的技巧

一、巧用声音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有一个“声音”的问题,即读起来顺不顺口,听起来悦不悦耳。人们之所以喜欢百灵鸟歌唱,讨厌乌鸦的嘶叫,原因就在于百灵鸟声音欢快、清脆、悦耳,而乌鸦的声音沙哑、沉闷、哀伤。当然,音质是天生的,很难改变,然而,正确运用声音的技巧,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有些还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意大利一位著名演员上台表演数数字的节目,从1数到100,当时观众认为这个节目平淡无奇,实在没有意思,可是这位演员一念,竟把全场吸引住了。观众听到的仿佛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倾诉,使人大为感动。这位演员表演成功的诀窍很简单。在数数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技巧,充分发挥了它的传情作用。因此,要使自己的语言收到“声入心通”的效果,就要善于运用声音的技巧。

1、掌握语调

任何语言都少不了要用抑扬顿挫、起伏多变的声调和语调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情感。英语、法语、日语等语言如此,汉语更是如此。在现代汉语中,语调是以声调为基础的。每个音节都有四个音调(有的还有轻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又分为“平声”、“仄声”,平仄的对应和交错就形成了语言的抑扬之美。古代汉语诗词歌赋都极讲究平仄等“格律”。现代诗文虽不讲“格律”,但说话和写文章同样需要讲究声音的节奏美。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个字不改地拿来念,大家都能听得明白。虽然我的报告作的不好,但是念起来很好听,句子现成。比方我的报告当中,上句末一个字用了一个仄声字,如“他去了”。下句我就要用个平声字。如“你也去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好文章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老舍《关于文学语言问题》) 在导游活动中,书面导游语言要讲究语调变化,口头语言则要善于运用语调变化,语调平平的导游文字读起来缺乏活力,语调平平的导游讲解,听起来则缺乏生气,味同嚼蜡。因为“人的各种感官都喜欢变化,同样的,也都讨厌千篇一律。耳朵因为听到同一种连续的声调会感到不舒服。”(《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2期)在导游讲解中,有高潮,也有低潮,在高潮时,音色应明亮些,圆润些,在低潮时,音色应深沉些,平稳些。抑扬高低的语调变化往往能使语言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使人爱听。关于语调的问题,德国导游专家哈拉尔德·巴特尔在其著作《合格导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中说:“尽管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每个人都可以赋予自己的声音以尖锐的、刺耳的或平稳的不同音调。瓮声瓮气的或有气无力的声音会起到阻碍作用,使人感到不快。如果你是属于这种声音的不幸之人,不要感到沮丧,通过录音练习,至少可以削弱这一缺陷的锋芒。”导游的语音、语调等都要与自己积极向上的“合拍”,使用的语调最好是不高不低和具有谅解性的,并适当以情发声,以声带情,使之声情并茂而无矫揉造作之感。

2、调节音量

音量是指声音的强与弱。在导游过程中,如何调节好自己声音的音量,是语言表达的又一技巧。首先,要根据游客多少及导游地点、场合来调节音量。游客多时,音量要以使离你最远的游客听清为度,游客少时音量则要小一些。在室外讲解,音量要适当大些,在室内则要小一些。因此,导游人员平时要注意练声,从低声到高声分级练习,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掌握说话音量的大小。其次,要根据讲解内容调节音量,一是将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加大音量,强调其主要语义,例如:“我们将于八点五十分出发。”这里主要是强调出发时间,以提醒游客注意。二是故意压低嗓门,先抑后扬,造成一种紧张气氛,以增强感染力。例如:

“〔轻声〕这天晚上,天黑得不见五指,庙里静得出奇,突然,一阵电闪雷鸣划破夜空,…”可见,音量大小调节得当,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音量调节要以讲解内容及情节的需要为基准,该大时大,该小时小,绝不能无缘无故用高声(尖声)或低声,不然便有危言耸听之嫌。

3、控制语速

导游讲解,如果一直用同一种速度往下讲,像背书似的,不仅会缺乏情感色彩,而且使人味,令人昏昏欲睡。因此,导游讲解应善于根据讲解的内容,游客的理解能力及反应等来控制讲解语言速度。

美国著名演说家费登和汤姆森在所著的《讲演的艺术经验》一书中说:“关于讲演速度,所应遵循的原则,就是随时注意变化。”在导游讲解中,语速的基本规则是一一放慢语速: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想引起游客注意的事情,严肃的事情,容易招致疑惑误解的事情,以及数字、人名、地名、人物对话等等。

加快语速:众所周知的事情,不太重要的事情,故事进入高潮时等等。讲解语言速度的快与慢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注意节奏急缓有致。讲太快了,像连珠炮似的,听者竖起耳朵,集中注意力听,时间一长,精神高度紧张,特别容易疲劳,注意力自然就会涣散。相反,太慢了,不能给人以流利舒畅的美感。一般来说,讲解的语速应该掌握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但对年老的游客要注意放慢语速,以他们听得清为准。在导游讲解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善于根据讲解内容控制语速,以增强导游语言的艺术性。请看实例:“光绪的凄苦,只有他的贴身太监王商能领会,一天晚上,王商趁慈禧熟睡之机,买通了看守珍妃的宫女,偷偷地将珍妃带到了玉澜堂同光绪见面。相见之下,两人有诉不尽的衷情,说不完的心里话,真是难舍难分。月过中天了,珍妃还不忍离去,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讲这段话时,语速应沉重迟缓一些,但当讲到后边一段时,就要注意加快语速,以渲染紧张气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咳嗽声,王商一听,不好!慈禧太后来了,怎么办?珍妃此时再走已来不及了……”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讲解内容即配合内容来调整语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是控制语速的重要方法,要使讲解语言入耳动听,就必须注意控制语速,控制语速的技巧并不难掌握,把音节拉长,速度就慢,把音节压缩,速度就快。

4、注意停顿

停顿是导游员讲解中短暂的中止时间,所谓“中止时间”不是指物理时间,而是就心理时间而言的。中止时间的长短难以规定秒数。导游讲解时,并不是讲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才停顿片刻而沉默,而是为了使讲解能收到心理上的反应效果,突然故意把话头中止,沉默下来,假如你一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不但无法集中游客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你的讲解变成催眠曲。反之,如果说话吞吞吐吐,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或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不仅会涣散游客的注意力,而且容易使人产生语言上的歧义。因此,这里所说的停顿,是指语句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的间歇。据专家统计,最容易使听众听懂的谈话,其停顿时间的总量,约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5%至40%。

导游员讲解停顿的类型有多种,举例说明如下:

(1)语义停顿

它的原则是,一句话说完要有较短的停顿,一个意思说完要较长的停顿。例如:

“由于历史的变迁,/当年的魏国公府早已毁坏了。||现在的瞻园,/是当年魏国公府仅有的遗存,/是当年府内西花园的一部分!|清朝时,这处遗园被改为藩署街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在这里游览。||如今,青砖洞门上,那"瞻园"二字,/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笔。|(/表示较小的停顿,||表示较大的停顿)由于有了这些停顿,导游员才能有条不紊地把层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