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丽玫瑰》之哥特式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哥特式风格摘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他标志性的哥特小说之一。

小说中充满了哥特式因素,有着明显的哥特式特征。

本文试从死亡的哥特元素、怪诞的人物形象、恐怖神秘的气氛等角度分析小说的主调,探讨作家独特的南方哥特小说艺术风格。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威廉·福克纳哥特式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暴力、罪恶,主题多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的邪恶。

20世纪,哥特式小说在美国的繁荣超过了英国。

美国南方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滋养了独特的南方哥特小说风格,而在南方作家中,威廉·福克纳使用哥特手法可以称得上典范。

他创作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大量运用了哥特手法,小说中的人物在激情和欲望的驱使下,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上演了一幕幕生动的悲剧。

福克纳意图通过哥特小说独特的震撼人心力量,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罪恶和危险。

一哥特式风格的死亡主调
尽管哥特式小说历经了二百多年的变化,但它仍以恐怖著称,死亡的主调是其最典型的情节之一,这是因为人类最大的恐惧就是死亡。

福克纳的创作同样从死亡入手,并在作品中将人物的结局以此表现出来。

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死亡有着历史
的象征意义:故事起于葬礼又以葬礼结束,死亡贯穿小说始终。

而文中描写的三个人的死亡,即艾米丽父亲的自然死亡,荷默被杀死亡以及艾米丽的老死,则表明了作者一气呵成的历史观和时间观。

小说主人公艾米丽与其父亲的死亡都属于自然死亡,作家通过他们的死亡象征了落后社会制度被历史淘汰的必然性;荷默死于主人公艾米丽的谋杀,作家用这个角色象征了美国南方北方剧烈冲突中新旧制度的斗争,表明了旧制度垂死挣扎的必然结果。

小说中描写了荷默对艾米丽具有的很强的吸引力,暗示了北方现代文明非常容易地击败了南方陈旧的传统文化。

小说叙述了高贵固执著的艾米丽小姐义无反顾地爱上荷默,并准备以自己尊贵的身份下嫁给这个北方工人时,荷默却拒绝了她。

表面上看,作家似讲述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但实质上却指出了他们的矛盾除了性格不同,更是由于来自两种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的社会环境。

荷默来自资本主义发达的北方,代表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力量,他思想活跃,游戏人生,正如小说中所说:“他本人说过,他是无意于成家的人。

”而艾米丽生活在传统的南方,她自小就受到南方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自视清高,珍视声誉,思想保守。

美国南北战争后,很多南方人无法接受战败的事实,虽然没有了无偿为他们工作的奴隶,但他们仍然以绅士淑女自居,不愿与自食其力的北方人和黑人为伍。

作者在小说中借助谋杀的隐喻,表明旧南方在转向资本主义道路时的动荡,作者让艾米丽用毒药毒死了荷默,暗示了南方不愿退出历史舞台而做的垂死挣扎,荷默的死意味着南北方不可调和的矛盾。

然而,
艾米丽丧失理智的报复行为无法再让她挽回幸福,她的幸福随南方没落而不见了。

作家通过小说表明了历史前进的必然,死亡在小说中也象征了作者的时间观,荷默之死留住的不是现在,时间的前进不可战胜。

艾米丽的父亲是她精神上的支柱,父亲让她怀念旧时那美好的一切。

父亲活着的时候,艾米丽青春年少、漂亮优雅,优裕的生活和贵族的身份使艾米丽处在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而父亲对年轻的艾米丽的教育,其实是扼杀了她的自由和思想,帮她拉开了悲剧人生的序幕。

父亲的自然死亡除了让她感到孤苦无依,也让她第一次独立面对现实,她无法适应现实的变化,她迷恋过去,认为她的幸福只存在于过去。

小说中的荷默非常现实,他所生长的社会使他的性格不计后果,注重及时行乐,他敢于和出身高贵的艾米丽恋爱。

但他的思想却不符合艾米丽的时间哲学:“总是像贼一样来临”,最后,两个代表迥异时间观的人的矛盾只能通过死亡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福克纳塑造的荷默形象代表了永恒变化的时间,而艾米丽通过死亡这种方法杀死了他,让爱情永恒于心理时空。

艾米丽谋杀荷默的阴谋使她永远停滞在南方陈旧的过去,成为她完满的时间定格。

而尽管把荷默留在充满玫瑰的新婚墓室里,她也逃脱不了人类自然的死亡,死亡最终夺走了她的幸福和永恒不变的过去。

正如作家自己所言:“人的悲哀在于他难以摆脱时间的桎梏”。

二人物形象的怪诞
怪诞是小说用来表达夸张的形式,用以说明现实中人物的某些典型特征,被作家用其隐喻某一种类型的人的共性。

福克纳书写的哥特式小说,常使用怪诞手法,用以象征和对比某些现象,蕴含了某种深刻的意义。

1 艾米丽的形象是现实与幻觉孤独的交集
福克纳笔下的艾米丽几乎一生都在阴暗的大宅中度过,大宅是她能够主宰的记忆王国。

在小说中,艾米丽几乎生活于自闭状态,她很少活动,也很少与人交流,因此变得体态肥胖,面无表情如一副巨大的僵尸。

艾米丽不仅为自己封闭了空间,还想去封闭流动的时间。

小说描写了她被请求纳税时,居然坚持官员们去问已经死去的沙特里斯上校。

另外,艾米丽“在金链子那端滴嗒作响的挂表”,代表了主人公的心理时间。

这块挂表伴随着艾米丽从久远的过去走进木屋的腐朽。

此外,艾米丽还被父亲从小时就封闭在了远离现实的南方古老意识中。

父亲去世后,艾米丽不得不面对变化飞快而凄凉的现实。

她曾试图在现实世界中好好生存,并于爱情中也曾看到希望,但最终不能摆脱坚不可摧的贵人心态,在荷默被谋杀后只好选择了自我封闭。

她于荷默的恋爱中感觉到了荷默不会接受她,他们之间所表现出的所有差异,就好像南方旧制度和北方工业文明的矛盾无法调解。

因而荷默的尸体是艾米丽唯一能够留住的东西,令她有征服情人的幻想,暗示了南方意图征服北方的幻想。

她也曾在非常短的时间去打破封闭,想以教授陶瓷彩绘引导现代的年轻人重新接受南方
传统,但却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只好继续以封闭的生活方式来抗议时代的变迁。

作家描写了她铁灰色头发直到去世时颜色仍然不减弱,意味着她维护传统的坚定信念,这实际上是对南方传统的坚守和抗争。

艾米丽封闭的形式就是在现实和幻觉之间游走,更可怕的表现就是她的“恋尸癖”。

主宰她一切的父亲虽然死去,却活在她幻想的意识中,以致她不让别人埋葬父亲的尸体,三天后才恢复正常。

当荷默抛弃她后,她的精神无法承受失去父亲后的再一次打击,致使她丧失了理智与心智。

变态的艾米丽试图幻想着永远拥有爱人,从而杀害了荷默。

她用异乎寻常的方法把尸体放在准备好的新房。

在幻觉中,她认为她依然还在与荷默相守,并经常去“新房”和“他”相会,以与荷默的尸体同眠为幸福。

她的幻觉让她感到安慰和幸福,但她的理智告诉她自己仍然生活在现实中,艾米丽的怪诞行为使她成了在现实与幻觉的交界处苟活的人,其实质是她精神遭受极度摧残的表现。

作家通过艾米丽的悲剧命运说明了内战后南方人对过去繁荣的无比眷恋和对败落现实的伤感。

正如作家在小说中叙述的:“在他们看来,过去的岁月……是一片广袤的冬天也对它无所影响的大草地,只是近十年来才像窄小的瓶口一样把他们同过去隔断了。


2 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形象——黑人托比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福克纳多次提及的,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人物黑人男仆托比,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似乎
没有任何影响。

在小说中,他做着仆人应该干的活计:开门、送客、买东西,甚至没有一句话。

但作家却在作品中多次提到了他:“……黑人男仆把他们接待进阴暗的门厅……她居处周围唯一的生命迹
象就是那个黑人男子……那个黑人在一天黄昏时分打开厨房门让
他进去了……我们眼看着那黑人的头发变白了,……侍候她的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黑人……黑人随即不见了……”作家在小说每一章节描写的这个频繁出现的人物,是为作者的意图存在。

托比是福克纳在小说中制造神秘氛围的一个道具,让他看起来像个幽灵,作家对他的叙述为故事增添了几许僵尸般的恐怖。

在作品中,托比只是沉默和顺从的一个黑人男仆,但却说明了当时南方黑人的存在价值的低微。

在艾米丽生前,她被镇上人关注和议论,而却从没有因为与另一个男子朝夕相处、独处几十年而遭议论,究其原因,托比是黑人。

作家以这种不经意的叙述表现了黑人在当时的南方简直不被当作人。

主人公艾米丽的父亲死后,黑人托比自始至终无怨无悔地服侍和陪伴她,忠实地维护她南方淑女典范的形象,为她保守杀人的秘密,还要忍受楼上恐怖的尸体。

而艾米丽呢,她对托比的付出没有任何感觉,而荷默的出现一下子打动了她,并受到全镇关注,这说明了黑人的地位甚至不如“北方佬”。

作家塑造的托比形象在作品中话语和独立思维的缺失令他成了残
缺的人物,无法得到人格的独立,也无法获得人生价值。

每个怪诞人物的怪诞行为都有其合理解释。

托比也影射了艾米丽独立性的缺失,艾米丽需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而托比需要有主
人的接纳才能不失去唯一的精神依靠。

艾米丽看护着荷默的尸体,而托比守候艾米丽如同守护着蓄奴制纪念碑。

作家塑造的艾米丽形象是美国南方传统的化身,而小说中塑造的托比残缺形象则是蓄奴制的化石。

透过怪诞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艾米丽的死代表了传统南方社会的瓦解,而托比的消失则代表了蓄奴制的最终消亡。

作家设置的怪诞的人物成为必要的哥特元素,使小说增加了许多噩梦般的回味和深刻的思考。

三小说恐怖神秘的气氛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典型的哥特式作品,作家在小说中运用了各种加强恐怖神秘效果的手段。

哥特式小说重要特征是封闭或半封闭场景,而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作家将角色布局在他所设置的特殊环境里,通过恐惧的特殊力量撕开人的灵魂深处世界,使小说达到了“撼人心魄”的效果。

1 阴森的场景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场景描写特别映衬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在这个故事中,对老宅的描写构成了封闭场景。

小说中描写了收税代表团进来收税,被托比领进久闭的大门:“空气阴湿而又不透气,……等他们坐下来,大腿两边就有一阵灰尘冉冉上升……”。

这旧宅破败阴森得如同一个巨大的棺材,而生活在其中的主人艾米丽,则更令人惊恐:“她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死尸,肿胀发白……”
作家用哥特式的手法夸张而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行尸走肉的模
样。

而在小说的高潮部分,幽暗的光、封闭空间、尸体构成恐怖的哥特要素,并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形:“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势……他所遗留下来的肉体跟他躺着的木床黏在一起……”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来诱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有身入其境之感,使我们的恐怖感被无限扩张。

2 悬念的营造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神秘在于它把谜底埋在错综的线索之中,作家完全摈弃了时间的禁锢,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线索。

时间倒错形成了许多意义空白,福克纳主要通过独特悬念编制、展开扑朔迷离的情节,并借助了几个假象使读者只能在故事结束以前参破谜底。

所有这些假象再把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从而在情节展开中引入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神秘氛围。

四小结
福克斯使用哥特式手法创作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作家在讲述恐怖的故事的同时,旨在挖掘人们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 威廉·福克纳,何林、杨瑞译:《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冯亦代编:《现代文学译从》,花城出版社,1980年版。

[2]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3] 廖胜:《福克纳小说中的语言与文化标志》,福建教育出版
社,1999年版。

[4]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 flannery o` connor,mystery and manners,ed.sally fitzgerald,new york:farrar,strauss & firous,1969.
作者简介:陆璐,女,1978—,重庆开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