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1-8 推理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定义1-8.2 假设公式H1,H2,…,Hm中的 定义 命题变元P1,P2,…,Pn,对于P1,P2,…, Pn的一些真值指派,如果能使 H1∧H2∧…∧Hm的真值为T,则称公式H1, 公式 H2,…,Hm是相容的。如果对于P1,P2,…, 是相容的。 Pn的每一组真值指派,使H1∧H2∧…∧Hm 的真值均为F,则称公式H1,H2,…,Hm是 公式 不相容的。 不相容的。
CP
16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例
用CP规则证明: P→(Q→R),¬T∨P,Q⇒T→R 证明: ⑴T P(附加前提) ⑵ ¬T∨P T P P ⑶P T⑴⑵ 析取三段论 ⑷ P→(Q→R) P ⑸ Q→R T⑶⑷ 假言推理 ⑹Q P ⑺R T⑸⑹ 假言推理 ⑻ T→R CP规则
17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5
二、真值表法
作公式P→Q,Q→R,¬R,¬P的真值表
H1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1 1 1 1 0 0 1 1
H2
Q→R 1 1 0 1 1 1 0 1
H3
¬R 1 0 1 0 1 0 1 0
C
¬P 1 1 1 1 0 0 0 0
从表中可以看出:P→Q,Q→R,¬R都为 的行(赋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 → , → , 都为1的行 赋值000的行 ,¬P也为 。 的行), 也为1。 都为 的行 赋值 的行 也为 的行(赋值 的行) (或¬P为0的行 赋值 为 的行 赋值100,101,110,111的行 P→Q,Q→R,¬R至少有 , , , 的行 → , → , 至少有 一个为0) 一个为 ) 所以 (P→Q)∧(Q→R)∧¬R⇒¬P → ∧ → ∧ ⇒
20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例 试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如果小张和小王去看电影,则小李也去看电影; 小赵不去看电影或小张去看电影; 小王去看电影。 所以,当小赵去看电影时,小李也去看电影。 解:(1.将简单命题符号化) 将简单命题符号化) ( 小张去看电影。 设 P:小张去看电影。 小张去看电影 Q:小王去看电影。 小王去看电影。 小王去看电影 R:小李去看电影。 小李去看电影。 小李去看电影 S:小赵去看电影。 小赵去看电影。 小赵去看电影 找出前题与结论。 (2.找出前题与结论。) 找出前题与结论 前提: ∧ → ┐ ∨ 结论: → 前提:(P∧Q)→R,┐S∨P,Q , 结论:S→R )
*这种间接推理方法称为归谬法
13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例题3 例题3证明A→B,¬(B∨C)可逻辑推出¬A。
证明: (1)A→B P (2)A P(附加前提 附加前提) P(附加前提) (3)¬(B∨C) P (4)¬B∧¬C T(3) E –(E9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5)B 假言推理) T(1),(2) I –(I11假言推理) (6)¬B 简化式) T(4) I –(I1简化式) (7)B∧¬B(矛盾) T(5),(6)I–(I1合取引入
段论) (5) ¬S→P T(4) E -(对(4)式T规则,根据E16蕴含等值式) (6)P→R P -(P规则,引入前提) 规则, (7) ¬S→R T(5),(6) I (对(5),(6)式T规则,根据I13 假言三段 规则, 论) (8)S∨R T(7) E -(对(7)式T规则,根据E16蕴含等值式)
规则) 规则)
14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CP规则 规则
间接证法的另一种情况:要证H1∧H2∧…∧Hn⇒(R→C)。 设S⇔H1∧H2∧…∧Hn,则上式可以简记为 S⇒(A→B) 由永真蕴含的定义有 1⇔S→(R→C)⇔¬S∨(¬R∨C) ⇔(¬S∨¬R)∨C⇔¬(S∧R)∨C ⇔(S∧R)→C ⇔ H1∧H2∧…∧Hn∧R→C 即 H1∧H2∧…∧Hn∧R⇒C 所 以 , 要 证 明 H1∧H2∧…∧Hn ⇒(R→C), 只 需 证 明 → , H1∧H2∧…∧Hn∧R⇒C,其中 叫做附加前提 叫做附加前提。 ⇒ ,其中R叫做附加前提 *这种间接推理方法称为 规则。 这种间接推理方法称为CP规则 这种间接推理方法称为 规则。
3
二、真值表法
由定义1-8.1可以看出,要证明C是一组前提H1,H2,…,Hn 的有效结 论,只需证明H1∧H2∧…∧Hn→C为重言式。而证明一个公式为重言 证明一个公式为重言 可以用真值表、等值演算、主析(合 取范式或已知的蕴含式 取范式或已知的蕴含式等方 式,可以用真值表、等值演算、主析 合)取范式或已知的蕴含式 法进行。用等价演算和主析(合)取范式证明重言式的方法前面已经讨 论过了,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这里仅对真值表法作简单说明。 (1)真值表法 真值表法
19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例 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如果小张守第一垒并且小李向B队投球,则A队将取胜; 或者A队未取胜,或者A队获得联赛第一名; A队没有获得联赛的第一名; 小张守第一垒。 因此,小李没有向B队投球。 小张守第一垒。 解:设 P:小张守第一垒。 设 P:小张守第一垒 Q:小李向 队投球。 小李向B Q:小李向B队投球。 R:A队取胜 队取胜。 R:A队取胜。 S:A队获得联赛第一名 队获得联赛第一名。 S:A队获得联赛第一名。
12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将不相容的概念应用于命题公式的证明(归谬法 将不相容的概念应用于命题公式的证明 归谬法) 归谬法
要推出结论C 设有一组前提H 设有一组前提 1,H2,…,Hn ,要推出结论 , , 即要证 H1∧H2∧…∧Hn ⇒C , 令 S⇔H1∧H2∧…∧Hn ⇔ 则上式可以简记为 S⇒C ⇒ 1⇔S→C⇔¬S∨C 由永真蕴含的定义有 ⇔ ⇔ ∨ 两边否定 0⇔S∧¬C⇔ H1∧H2∧…∧Hn∧¬C ⇔ ∧ ⇔ 即要证明C是前提 是前提H 即要证明 是前提 1,H2,…,Hn 的有效结论 , 只 , 的有效结论, H1∧H2∧…∧Hn∧¬C⇔0 须证明 ∧ ⇔ (即H1,H2,…,Hn 与¬ C不相容) 不相容) 即 不相容 , ,
15
间接证法(间接推理)
例题5 例题5证明A→(B→C), ¬D∨A,B重言蕴含D→C
证明:(1) D P (附加前提) (2) ¬D∨A P (3) A T(1)(2) I 析取三断论 (4)A→(B→C) P (5)B→C 假言推理) T(3),(4) I –(I11假言推理) (6)B P (7)C 假言推理) T(5),(6)I –(I11假言推理) (8) D→C
设P1,P2,…,Pn出现于前提H1,H2,…,Hm 和结论C的 全部命题变元,假定对P1,P2,…,Pn作了全部的真值指 派,这样就能对应地确定H1,H2,…,Hn 和C的所有真值, 列出这个真值表,即可看出 H1∧H2∧…∧Hm⇒C 是 否成立
即找出H 均为1的行,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行, 即找出 1,H2,…,Hm 均为 1的行, 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行, 若 C也为1,则上式成立。或C为0, H1,H2,…,Hm 中起码有一 也为1 则上式成立。 个为0 个为0
4
二、真值表法
例:分析事实:“如果我有时间,那么我就去上街;如
果我上街,那么我就去书店买书;但我没有去书店买书, 所以我没有时间。”。试指出这个推理前提和结论,并证 明结论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解:令 P:我有时间。 Q:我去上街。 R:我去书店买书。 根据题意,前提为:P→Q,Q→R,¬R 结论为:¬P 以下证明¬ 的有效结论。 以下证明 P 是一组前提P →Q ,Q→R ,¬R 的有效结论。 即证明: 即证明:(P→Q)∧(Q→R)∧¬R⇒¬P ∧ ∧ ⇒
9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证法2: (1)P→R (2)P∨Q→R∨Q (3) Q→S (4)Q∨R →S∨R (5)P∨Q→S∨R (6)P∨Q (7)S∨R P T(1) I P T(3) I T(2)(4) I P T(5),(6) I
10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用直接推理法证明(P→Q)∧(Q→R)∧P⇒R 证明: ⑴ P→Q P ⑵P P ⑶Q T⑴⑵ I 假言推理(I11) ⑷ Q→R P ⑸R T⑶⑷ I 假言推理(I ⑶⑷ 假言推理 11)
6
三、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当推理中包含的命题变元较多时,真值表 法或等值演算法,主析取范式法等方法的 演算量太大。给推理带来了困难。为此引 引 入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命题逻辑的推理 入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是一个描述推理过程的命题公式序列,其 中的每个命题公式或者是已知前提,或者 是由某些前提应用推理规则得到的结论(中 间结论或推理中的结论)。它有两种方法: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间接证法 间接证法(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和间接证法(间接 推理) 推理)。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8 推理理论 授课人:李朔 Email:chn.nj.lS@gmail.com
1
在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中,经常要考虑从某些前 提A1、A2、……An出发,能推导出什么结论。 数理逻辑的主要任务是用逻辑的方法研究数学中 推理是指从前提出发,应用推理规 的推理。所谓推理 推理 则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推理都由前提 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前提就是推理所根据的已知 命题,结论则是从前提出发通过推理而得到的新 命题。 要研究推理,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推理是有效 的或正确的
7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⑴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基本思想是:由一组前提出发,利用一些公认的规则,根 基本思想 根 据已知的等价式或蕴含式,推演得到有效结论。 据已知的等价式或蕴含式,推演得到有效结论 公认的推理规则有4 公认的推理规则有4条: P规则 规则:前提在推导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引入使用。 规则 规则:推导中,如果一个或多个公式蕴含着公式S,则 T规则 公式S可以引入到以后的推理之中。 置换规则:在推导过程的任何步骤上,命题公式中的子 置换规则 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价的公式置换。(等价式表) 合取引入规则:任意两个命题公式A,B可以推出A∧B 合取引入规则 常用的蕴含式和等价式见P43表 常用的蕴含式和等价式见P43表1-8.3 表1-8.4
2
一、有效推理
假设一些命题为T,并使用一些公认的规则,得 到另外的命题,形成结论,这种过程就是论证。 论证。 论证 定义1-8.1 设A和C是2个命题公式,当且仅当A→C 为一重言式,即A⇒C,则称C为A的有效结论。或 为 的有效结论。 C可由A逻辑的推出。A叫做 的前提 叫做C的前提 可由 逻辑的推出。 叫做 的前提。 上述定义可以推广到n个前提的情况: 上述定义可以推广到n个前提的情况: 设H1,H2,…,Hn,C是n+1个命题公式,当且仅当 H1∧H2∧…∧Hn⇒C, 称C是一组前提 1,H2,…,Hn 的有效结论 是一组前提H 的有效结论。 是一组前提 *判断有效结论的过程就是论证过程 判断有效结论的过程就是论证过程,基本方法是 判断有效结论的过程就是论证过程 真值表法、直接证法、间接证法。
18
间接证法(间接推百度文库)
故本题即要证明: (P∧Q)→R,┐S∨P,Q推出 →R 推出S→ ∧ → ┐ ∨ 推出 证明: (3.用CP规则证明) CP规则证明
(1) S P(附加前提引入 附加前提引入) 附加前提引入 (2) ┐S∨P P ∨ (3) P T(1)(2) I (析取三段论) 析取三段论) (4) (P∧Q)→R P ∧ (5)Q P (6)P∧Q T(3)(5) I (合取引入规则) 合取引入规则) ∧ (7)R T(4)(6) I (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 (8) S→R CP
8
直接证法(直接推理)
例题1:用直接推理法证明
(P∨Q)∧(P→R)∧ (Q→S) ⇒S∨R 证法1: (1)P∨Q P -(P规则,引入前提) 规则, (2) ¬P→Q T(1) E -(对(1)式T规则,根据E16蕴含等值式) (3)Q→S P -(P规则,引入前提) 规则, (4) ¬P→S T(2),(3) I-(对(2),(3)式T规则,根据I13 假言三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