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量子点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量子点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量子点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姓名:廖晨博学号:1141109043

摘要:量子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探针,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光谱性能,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显示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论文瞄准这一重要的研究方向,以量子点的制备、量子点的性能表征以及量子点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为主线,对当前迅速发展的量子点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量子点;荧光探针;生物分析;水相合成;油相合成

1.引言

近年来,对疾病进行早期、高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特别是高通量诊断,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其中,荧光探针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疾病的诊断已经越来越普遍。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性和可识别性。现在常用的荧光标记,由于荧光染料分子荧光特性的限制(如:吸收谱窄、荧光光谱较宽、量子产率低、荧光易衰退等),远远不能适用于目前对疾病的高标准检测。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近年来发现和发展的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quantum dots),又叫做半导体纳米晶,可以解释为粒径小于或接近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或电子平均自由程相的半导体纳米颗粒。它的直径只有1~12nm,因此存在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表现出优良的荧光纳米效应。它的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发射光谱窄而对称、发射光稳定性强.不易发生光漂白,通过改变粒子的尺寸和组成可获得从uv到近红外范围内任意点的光谱,因此相对传统有机荧光试剂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引起了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已经成为纳米技术的突出代表[1]。本文将重点对当前迅速发展的量子点荧光纳米颗粒进行简要综述,主要包括量子点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及其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等。

2.量子点的基本特征

2.1量子点的荧光发光原理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致发光主要遵循:斯托克斯定律、反斯托克斯发光、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这三个规律。研究表明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容易受到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或离子团等发光中心影响。发光材料的发光形式主要包括复合发光和分立发光中心发光两种。复合发光是指处于激发态的电子离开原来的发光中心进入高能级的导带,而在原来的能级处留下一个空穴,导带中的电子与离化中心的空穴重新复合,产生发光。与此同时电子或空穴也会在量子点的内部扩散盈[2]。分立发光中心发光则是指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并不离开原来的发光中心,只是从基态被激发到一些高能量的激发态上。处于高能级导带上的电子不稳定,电子可以再跃迁回价带基础能级而发射光子;也可以落入量子点的电子陷阱中。当电子落入较深的电子陷阱中的时候,大多数电子以非辐射的形式而猝灭,只有极少数的电子以光子的形式跃迁回价带或吸收一定能量后跃迁回到导带。因此,当量子点的电子陷阱较深、较多时,其量子产率会较低[3]。

半导体量子点的电子和空穴主要通过电子和空穴直接复合发光、表面缺陷态

间接复合发光、导带或价带到杂质能级复合发光和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通过深能级复合发光四种相互竞争途径发光。若量子点的表面存在缺陷,量子点对电子和空穴的俘获能力强,电子和空穴一旦产生立即被俘获,使得电子和空穴直接复合的几率很小,从而导致激发态的发光很弱,而只有弱的表面缺陷态的发光。为了消除量子点表面缺陷提高量子产率,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制备表面完整的量子点或通过修饰量子点表面来减少其表面缺陷,从而使电子和空穴能够有效地直接复合发光[4]。

2.2量子点的特征

2.2.1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在零维的准球形量子点中,量子点内的电子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限制。随着量子点尺寸的逐渐减小,量子点吸收光谱的特征峰位置和荧光光谱随之蓝移,其电子能态呈现出孤立的能级结构,从而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quanturnsize effect)嘲即量子限域效应(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同时随着量子点的粒径减小,其比表面积会随之增大,量子点表面原子数在总原子数中所占百分比也会急剧增大,从而引起量子点的性质上的变化:量子点表面原子的配位.不足、不饱和键和悬键增多,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极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点的表面效应(surface effect)。这一特性在催化方面应用广泛。

微观粒子具有的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即当势垒能高度大于微观粒子的总能量时,该粒子仍然能贯穿这势垒[5]。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宏观量,如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微颗粒的磁化强度等也具有隧道效应,因此隧道效应也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MOT,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量子点是纳米粒子的一种,它同样具有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点除具有上述特性外,还具有小尺寸效应、高扩散性和极强的吸波性等理化特性。

2.2.2优良的光学性能

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荧光基团相比,量子点具有宽吸收、窄发射和随尺寸可

调的荧光特性。图1展示了常见的有机染料和CdSe/ZnS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由图1的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可知量子点存在大量的能量态,其中最低的激发能由第一个紫外吸收峰(也称第一激子吸收峰)表示。量子点能吸收所有比它的第一激子发射波长更短的波长的光。同时量子点在更高的能级上还存在着多重电子态,因此可以用更短的波长激发量子点即其激发峰宽且呈连续分布,而常用有机染料罗丹明和德克萨斯红只能在较窄的范围内激发。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实现对量子点发光特性的调控。科研者曾报道在不改变CdSe组成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其颗粒粒径的大小,就能够很好地控制其荧光发射范围,实现了发射荧光由蓝色到红色的调节如图2所示。另外,人们亦也可以采用不同组分的反应原料制备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从而获得荧光发射峰峰位置从400 nm到2 u m范围之间的荧光。量子点同时也具有窄且几近高斯对称的荧光发射光谱峰(一般半高峰宽只有40 nm)。将多色量子点应用于多通道分析检测时,由于量子点的发射峰很窄,呈现不同颜色的量子点之间不会存在相互影响,从而大大地增多分析的信息量同时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这一特性在量

子点的多元分析应用中实现单一光源激发的多色探测、成像和定量分析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6]。这一性质解决了传统荧光染料多元应用分析中对多光源要求的难题。

与有机染料相比,量子点的另一优良的光学性能就是具有宽大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指相同电子跃迁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如荧光光谱中最强波长间的差值),若用多种不同发射频率的量子点材料同时表征分子结构时,发射峰大幅交叠现象会减少,因此量子点在用作识别生物大分子和活体细胞的荧光探针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图1.CdSe/ZnS量子点(b)与荧光素等有机染料(a)吸收发射光谱比较

图2.不同尺寸CdSe量子点的荧光图像

量子点具有十分灵活的表面可修饰性,科研工作者能十分方便地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以适应有机或水相应用的需要。在量子点表面进行功能基团设计、修饰改造,使其能与特定的生物分子偶联,从而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荧光探针。另

外,也可对量子点进行表面设计改造之后应用于光学器件、防伪材料、电子器件和激光器等领域。

3.量子点的制备

目前文献报道的量子点的制备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大类方法。物理制备方法又可分为微影蚀刻法和分闸法。它们一般是通过机械研磨、微加工、离子束注入或者单原子操作等手段完成。化学方法主要有自组成法和化学溶胶法。其中化学溶胶法是以化学溶胶方式合成,可制作复层量子点,过程简单,且可大量生产,是目前制备量子点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化学溶胶法合成量子点通常可分为油相合成、水相合成和两相合成[7]三种合成方法,其中以油相和水相合成量子点的较多,在此重点介绍量子点的油相和水相合成方法。

3.1油相合成量子点[8]

在有机体系中合成,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所得产物具有较为优良的光谱性能,单分散性好,光稳定性强,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所在,制备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成熟与完善。其中,最典型的方法由Murray 于1993年首次报道,他们采用Cd(CH3)2和Zn(CH3)2等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原料,将其与Se或S的前体溶液混合到三正辛基膦(TOP)中,然后快速注射到热的三辛基氧化膦(TOPO)溶剂中,这种快速注射使得反应物浓度突然达到过饱和,因而立即发生成核作用,得到纳米晶种,接着经过缓慢地熟化过程和退火处理,再经过尺寸选择性沉淀和离心,即可得到表面被溶剂分子钝化、稳定的量子点[9]。尽管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量子点,然而,由于所使用的金属有机物稳定性较差,容易爆炸,用其作原料时极其危险,所需实验条件苛刻,限制了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研究。之后,Peng 等首次采用CdO 代替Cd(CH3)2,制备了性能优良的量子点[10]。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注射温度,合成重复性好,最重要的是CdO 即不自燃,也不爆炸,可以大量的使用反应原料。此后,他们又发现Cd(Ac)2、CdCO3等镉的弱酸盐同样可以用作量子点合成的优良前体。由于以上试剂相对安全得多,反应不必在手套箱中进行,从而改进了实验条件,简化了实验操作。最近,Peng等将配位型溶剂TOPO换成非配位型溶剂十八烯(ODE),提出了非络合溶剂合成方法的概念,他们采用CdO和TOPSe(或者TBPSe)作为前体物质,硬脂酸(SA)作为配位物质,ODE作为溶剂,在高温下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量子点,进一步加速了量子点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但是,在有机体系中制备量子点,一般采用高温胶体化学合成方法,所用溶剂为TOPO或者ODE,这两种物质价格较高,并且需要大量使用,使得合成的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可采用工业用导热油Dowtherm RP替代上述溶剂,以CdO作为原料,直接制备了性能优良的CdSe 量子点。该方法所用溶剂价格低廉,易于存储,为量子点的低成本合成提供了可能,有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表征的结果证明,产物的荧光性质好,均一性强,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通过控制反应时间,能够制备一系列粒径不等、发不同颜色荧光的量子点,可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荧光标记物,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3.1.1制备原理[11]

采用高温胶体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脂溶性的CdSe量子点,原理如图3所示,黄色代表Se的前体,红色代表Cd的前体。在高温状态下,将Se的前

图3.CdSe 量子点的成核及增长示意图

体快速加入到剧烈搅拌的Cd的前体试剂中,二者反应成核,在稍低的温度下继续搅拌,量子点不断生长,于不同的时间取样,可得到不同大小不同发射波长的脂溶性CdSe量子点。

3.1.2制备过程

1、Se前体的制备

以手套箱为操作环境,在小试剂瓶中依次加入23.7mg硒粉、3ml导热油Dowtherm RP、1.7 ml三正辛基膦(TOP),反复振荡直至Se粉全部溶解,从而得到Se的储备液(TOPSe)。

2、量子点成核

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依次加入38.6mgCdO、4.0 g硬脂酸以及 4 ml Dowtherm RP,在磁力搅拌下,缓慢加热到220℃,直至CdO全部溶解;继续缓慢加热到280℃,去除加热装置,从手套箱中取出Se的储备液并将其快速注射到剧烈搅拌的高温Cd溶液中。

3、生长及取样

Se前体溶液注射后,反应体系的温度降至180℃左右,缓慢加热使温度维持在240℃左右,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取样,以氯仿作为溶剂,从而得到不同发射波长的均匀透明的CdSe量子点溶液。

3.2水相合成量子点

油相合成量子点具有众多优点,但由于它们具有疏水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在生物医学、生物化学领域中应用,因此水相合成量子点越来越吸引研究者的注意。水溶液中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大致可分为传统水相制备法、高温水热制备法和微波辐射法[12]三大类。。其中传统水相制备方法反应体系简单、安全,但是该方法受水沸点限制,量子点没有明确的成核及生长界限,合成的量子点存在严重的表面缺陷,量子点荧光产率低。高温水热制备法克服了传统水相法中回流温度不能超过100℃的缺点,量子点成核和生长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制备的量子点表面缺陷减少,其荧光量子效率有很大提高。微波辐射具有升温速度快、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几年己用于部分量子点的合成。然而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量子点不仅要求在水中分散均匀,量子产率高,且在很多情况下还须量子点表面带有

-COOH,-NH2等功能性基团,这通常是凭借稳定剂或修饰剂来实现,因此量子点合成时稳定剂或包覆剂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合成水溶性量子点时用作稳定剂的有毓基化合物、柠檬酸盐和多聚磷酸盐。本文介绍一种水相合成法[13]制备巯基乙酸包覆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过程。

3.2.1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直接制备原理

图4.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成核及增长示意图

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其生长是基于自组装的原理,图4为巯基乙酸包覆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成核和增长示意图。其中,红色代表巯基乙酸,紫色代表Cd2+离子,绿色代表Te2-离子(图4a)。制备过程中,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Cd2+离子和Te2-离子自组装成核(图4b);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颗粒不断长大(图4b),导致量子点的最大荧光发射不断向长波方向移动,从而可得到一系列不同粒径、不同颜色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

3.2.1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直接制备方法

采用水相合成法[13]制备巯基乙酸包覆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首先,称取一定量的Cd(ClO4)2·6H2O于烧杯中,加入125mL水溶解,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的TGA,用1 mol/L-1的NaOH将溶液pH值调至11.4-11.8后,转入250 mL三颈烧瓶中,接着通入高纯N

,以驱除溶液中的溶解氧;称取

2

一定质量的Al2Te3于100mL三颈烧瓶中(Cd2+、Te2-及TGA的摩尔比为1:0.5:2.4),继续通N2除氧,在冰浴降温的同时,向100mL的三颈烧瓶中逐滴滴加0.5mol/L 的H2SO4溶液,生成的H2Te气体随N2缓慢进入上述溶液中(图5a);20min以后,停止通气,于100℃下加热回流(图5b),在不同时间取样以获得不同发射波长的羧基化水溶性CdTe量子点。

图5.合成装置示意图

3.3量子点的修饰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油相合成量子点还是水相合成的量子点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些不足:存在光闪烁或存贮过程中出现团聚现象。因此还须对量子点表面进行修饰以便获得量子产率更高,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更强和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量子点。主要的几种修饰方法有:量子点从有机相转入水相;壳层修饰;光活化和表面处理等。本文将就壳层修饰进行一下表述。

3.3.1硅壳型量子点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

本章采用微乳液体系中的油包水(W/O)微乳液方法成核,通过硅烷化试剂在微乳液中水解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硅壳进行包壳的方法,制备包被有多个水溶性量子点的核壳型荧光纳米颗粒。整个过程包括两大关键技术,一是大小均匀的纳米颗粒核的形成(成核技术),二是纳米颗粒外壳的形成(包壳技术),进而制备出具有相对稳定核壳结构的荧光纳米颗粒。

(1)成核原理。采用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微乳液体系进行成核(如图6所示)。具体方法如下:将环己烷、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正己醇(助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作为分散相,保证所有的水分子都被束缚在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团中,搅拌形成透明且性质稳定的油包水微乳液,然后将具有亲水性的量子点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搅拌均匀后,亲水性内核材料进入微乳液的水相,从而得到一个个含有水溶性量子点的微乳液滴(纳米反应池),构成纳米颗粒的内核。

图6.油包水微乳液示意图

(2)包壳原理。选择正确的壳材料与内核部分进行有效的物理或化学结合,是实现核壳纳米颗粒构造的关键技术。利用外壳材料对内核材料稳定而牢固的物理吸附作用,或是外壳材料与内核材料的共价键合,或者是以其它化学键的方式结合(如利用一些多糖与以氧化物为材料的内核材料间的氢键作用),可实现核壳材料之间的结合。本实验主要是利用硅烷化试剂在微乳液体系中水解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硅壳进行包壳,以正硅酸乙脂(TEOS)为例(图7),将TEOS和氨水按一定的体积比加入到微乳液体系中,氨水逐渐催化TEOS在微乳液水相中水解,生成Si(OH)4并在纳米反应池中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外壳[14]。

图7.纳米颗粒的成核示意图

4.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应用

早期的量子点主要应用在光发射二极管、量子点激光器、传感器、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光电领域[15]。1998年Alivisatos及其同事Nie和Chan等两个研究组同时解决了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开创了量子点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的先河。随后量子点作为荧光标记探针引起了生物医学和药物分析等领域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此我们主要简述了量子点在生物医学与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4.1量子点在生物标记中的应用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量子点优异的光学性能吸引相关领域众多研究者将其应用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关键事件如癌细胞转移过程。的动态实时观测,从而揭示癌症发生、发展及转移机理。量子点在肿瘤细胞标记识别、癌症诊断及肿瘤靶向治疗[17]等肿瘤相关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量子点对细胞标记的原理与有机染料标记细胞的原理相似,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基于量子点能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糖类和其他生理成分特异性结合来标记细胞。通常的步骤是先用特定抗体或其他生物分子修饰量子点,然后修饰了生物分子的量子点通过生物分子实现对细胞表面的不同组分或亚细胞结构的标记。宋强等[]采用修饰了转铁蛋白的量子点探针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进行标记研究,观察了修饰转铁蛋白的量子点探针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修饰转铁蛋白的量子点探针可直观标记骨髓中大部分造血细胞,且荧光强度强,光学和化学稳定性好,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无影响。量子点标记细胞另外一种情况是量子点能被受体介导的细胞膜内吞作用摄入到细胞质中从而实现对细胞内组分或细胞骨架等结构的标记表征。

4.2量子点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量子点优异的光学性能吸引相关领域众多研究者将其应用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关键事件如癌细胞转移过程的动态实时观测,从而揭示癌症发生、发展及转移机理。量子点在肿瘤细胞标记识别、癌症诊断及肿瘤靶向治疗[18]等肿瘤相关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Wu等用分别连接了抗癌标志物Her2单克隆抗体抗体和羊抗鼠IgG的Cdse/ZnsQDs一535和Cdse/ZnsQDs一630对乳腺癌细胞SK-BR-3表面的癌标志物Her2进行了灵敏、特异检测。Gao等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结合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抗体的QDs成功地对小鼠体内高表达PSMA的前列腺癌生长部位进行了准确定位。张杰等[19]利用量子点的荧光特性,采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肾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人肾癌ACHN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人肾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人肾癌ACHN细胞中HSP70均有明显表达,呈现均匀分布的橙红色强荧光,持续激发30 min后无荧光猝灭发生。以上研究报道的结果表明量子点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稳定的荧光标记物应用于肿瘤学研究与诊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4.3量子点在药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特点,早已成为现代药物分析检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而量子点是一类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克服了传统荧光有机染料的一些缺点,使其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应用日益增多,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于以

定量的药物只要能对量子点荧光产生线性猝灭或增强均可以考虑用量子点进行分析。Jin等人[20]用两性分子太空醚的衍生物将油溶性的CdSe/ZnS QDs转化为水溶性的量子点,基于乙酰胆碱猝灭该量子点的荧光,首次提出了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检测药物分子乙酰胆碱的荧光猝灭法。随后国内研究者张犁黎等于2006年以Cd2+与硫代乙酰胺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备了CdS量子点,柳氮磺吡啶在浓度范围5.O*10-7g/mL-1~1.0* 10-4 g/mL-1能线性猝灭该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的测定药片中柳氮磺吡啶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另有一些研究报道了基于环丙沙星、硫普罗宁、磺胺嘧啶、芹黄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小檗碱、丹皮酚和迷迭香酸等药物分子对量子点的荧光增强或猝灭从而实现对这些药物含量进行了准确定量。

5.结语

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拓展,基于量子点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医学等研究领域显示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加入其研究的行列。从发展来看,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制备技术,拓展应用研究领域,特别是细胞水平及活体水平上的生物医学成像,必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量子点荧光探针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总之,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是一个方兴未艾和值得高度重视的领域,有望成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常规工具。

参考文献:

[1]Henglein A, Small-particle researc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xtremely small metal and

semiconductor particles, Chem. Rev. [J], 1998, 89: 1861-1873.

[2]倪星元,沈军,张志华.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沈学础.半导体光学性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X.Zhang,H.Song,L.Yu,Surface states and its influence on luminescence in ZnS nanocrystal

lite[J].J. Lumin,2006,118(2): 251—256.

[5]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23.

[6]W.C.Chan,D.J.Maxwell,X.Gao,R.E.Bai Icy,M.Han,S.Nie.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for multiplexed biological detection and imaging[J]. Curl Dpin.Biotechn01,2002,13(1):40—46.

[7]Y.h.Zhang,H.S.Zhang,M.Ma,X.F.Guo,H.Wang.The i nfluence of ligand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water—soluble CdTe quantum dots[J].Appl.Sure Sci,2009,255(9):4747—4753.

[8]贺冬秀. CdTe量子点制备及其在癌相关物质检测与药物研究中的应用[D]. 长沙:湖南师范

大学,2011

[9]Murray C B, Norris D J.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arly Monodisperse CdE (E=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li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 1993, 115(19):8706-8715

[10]Peng Z A and Peng X G.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CdTe, CdSe, and CdS Nanocrystals Using

CdO as Precurs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 2001, 123(1):183-184

[11]李朝辉.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12]L.Li,H.F.Qian,J.C.Ren.Rapid synthesis of highly luminescent CdTe nanocrystals in the

aqueous phase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control lable temperature[J].Chem.Commun,2005,34:528—530.

[13]Gaponik N L, Talapin D V, Weller H, et al. Thiol-Capping of CdTe Nanocrystals: An Alternative

to Organometallic Synthetic Rout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2, 106(29):7177-7185

[14]Hench L L and West J K. The Sol-Gel Process. Chemical Reviews, 1990, 90(1):33-72

[15]S.Chaudhary,M.Ozkan,W.C.W.Chan.Tri layer hybrid polymer—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J].Appl.phys.Lett,2004,84(15):2925—2927.

[16]皮庆猛,付炜,石伦刚,曹谊林,张文杰.应用量子点标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初步研究[J].组

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8,4(6):315—319.

[17]宋强,赵川莉,李丽珍,闫树昕,王玉珍,王鲁群,侯明.无机纳米晶体发光颗粒一量子

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成像[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8):753-755.[18]D.L.Nida,M.S.Rahman,K.D.Carlson,R.Richards Kortum,M.Follen.Fluorescent

nanocrystals for use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 detection [J].Gyneco1.Onco1,2005,99(3):S89一S94.

[19]张杰,吕蔡,白志明,张孝斌,赵薇,庞代文.人肾癌中HSP70的量子点标记检测及意义

[J].肿瘤,2007,27(2):101—103.

[20]T.Jin,F.Fujii,H.Sakata,M.Tamuraa,M.Kinjo.Panphiphilic p—sulfonatocalix[4]arene

—coated CdSe/ZnS quantum dots for the optical detection of the neurotransmitter acetylcholine[J].chem.commun,2005,34:4300—4302.

量子点光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量子点光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来守军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4000 摘要分别从荧光转换传感器、荧光共振能量传感器、磷光转换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等方面综述了量子点光学传感器的发生机理及其在测定金属离子、阴离子、小分子、共振能量转移体系以及磷光材料、固态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了量子点光学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量子点光学传感器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Opt ical Sensor Based on Q uant um Dots LAI Shoujun (Depa rtment of Chem istry and Env ir onmental Eng ineering,Cho ng qing T hr ee G or ge U niver sity,Cho ng qing 404000Abstract T he r esear ch dev elopment o f the o pt ical sensor based o n quantum do ts is rev iewed f rom four sect ions,which are fluo rescence -based transduction,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 y -tr ansfer -based senso rs,phospho rescence transduction,and immobilizatio n techniques,and it s applications are also rev iewed.T he exist ing pro blems and develo p -ments trend of the optical senso r based o n quantum do ts are intro duced. Key words quantum do ts,optical,senso r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KJ081102 来守军:男,1977年生,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量子点传感器方面的研究 T el:023-******** E -mail:laishj04@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

荧光比率探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7 前 言 荧光比率技术是荧光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在生物染色剂中,可被紫外线或蓝紫光(短波长光)激发而发射荧光的染料,称为荧光染料(荧光色素)。可被长波长光激发,这些荧光色素常称为荧光探针。荧光探针通常用于固定组织和细胞的染色,以及或活细胞中的应用, 此外还包括应用于体内荧光探针。 分子荧光探针按用途分类包括离子探针、极性探针、粘度探针、PH值探针、膜荧光探针、细胞活性探针、细胞器探针、位点特异性荧光探针等等。探针通过与分析物(如生命金属离子)进行结合后,引起荧光特性发生变化,通过测定荧光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荧光强度、峰位、荧光寿命、荧光量子产率和各向异性等,获得相关信息。 荧光方法测定中,荧光探针在与反应物结合后,出现激发或发射光谱移位的探针,可使用在两个不同波长测定的荧光强度比率进行测定,称为比率测量。因为通过二个选择性的波长的荧光强度变化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通常指在波长范围内有荧光强度明显的变化。同普通荧光探针相比,比率测量探针可以被分为两部分。 一种是荧光比率效果是通过原来荧光谱的迁移。通常,这些迁移的背景是荧光探针激发态的电子转移。它被激发通过改变发色团同周围分子或原子交互作用的能量改变(溶剂化显色迁移),同外部电场的交互作用(电致显色迁移)和在发色团中的双电弛豫(双电弛豫迁移)。 另外一种结合探针,荧光谱包括2个或更多的谱带。通常,是这些谱带相对强度的改变,激发态同荧光探针发色团反应。这些反应在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荧光比率探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杨柳* ,郭成海,张国胜 (防化研究院第四研究所,北京 1022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荧光比率探针,包括阳离子探针、阴离子探针、pH值探针、极性探针、氧化性和分子的比率测量探针的应用及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荧光分析,比率测量 *作者简介:杨柳(1975-),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E-mail:yangliujinjin@sina.com 所以在初始和产物状态都随着能量转移而发射荧光。 荧光比率测定法可消除光漂白和探针负载和留存及设备因素(照明稳定性)引起的数据的失真。如阴离子探针可通过有机离子载体从细胞排除,如AM酯可被P糖蛋白多药载体排出荧光比率测定法可减少探针渗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针与离子结合后,出现激发或发射光谱移位的探针可使用在两个不同波长测定的荧光强度比率校准,可克服由于离子浓度的变化而造成的荧光信号人工假象。 Bright等(1989)发现比率测量减少或消除几种决定因素的变化对测量荧光强度的影响,包括探针浓度、激发光的光路长度、激发强度、和检测效率。消除的人工假象包括光漂白、探针渗漏、细胞厚度、探针在细胞内(区室化作用引起)或不同细胞群之间(负载效率差异造成)的不均匀分布。 比率测量探针已经应用于不同的测量领域:离子探针(阳离子探针Ca2+、Mg2+,Zn2+,Ag+等)阴离子探针(Cl-,CN-,F-等),膜探针、活性氧和一氧化氮探针,极性探针、PH值探针等等。 1应用比率测量的阳离子探针: 各种各样的阳离子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如构成细胞和生物体某些结构的重要成分,参与并调节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等,荧光方法通常用来测定阳离子在生物体不同组织的含量和分布。阳离子比率测量探针也在不断发展。 1.1 Ca2+检测的比率测量探针: 探针与Ca2+结合后出现光谱移位的探针可进行比率测量。主要包括:Fura-2、双- Fura-2、Fura-4F、Fura-5F、Fura-6F、 indo-1、indo-5F、mag-Fura-2

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

Journal of Advances in 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进展, 2017, 6(3), 128-13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journal/japc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10.12677/japc.2017.63016 文章引用: 叶明富, 陈丙才, 方超, 吴延红, 陈国昌, 孔祥荣. 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J]. 物理化学进展, 2017, 6(3):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Mingfu Ye 1*, Bingcai Chen 1, Chao Fang 1, Yanhong Wu 2, Guochang Chen 1, Xiangrong Kong 3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xian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zhou Shandong 3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s Research Academy, Beijing Received: Jul. 10th , 2017; accepted: Jul. 23rd , 2017; published: Jul. 26th , 2017 Abstract Carbon quantum dots (CQDs), a novel clas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have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strong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and stable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This ar- ticle reviews the different synthetic methodologies to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of CQDs.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s of CQDs are also reviewed in the article. Keywords Carbon Quantum Dots, Nano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s 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 叶明富1*,陈丙才1,方 超1,吴延红2,陈国昌1,孔祥荣3 1 安徽工业大学和县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 马鞍山 2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3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7月10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23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26日 摘 要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 CQ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稳定的荧*通讯作者。

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 2016, 6(1), 9-1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journal/nat 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10.12677/nat.2016.61002 Advances of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t Probes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Fields Guolong Song, Xiangdong Kong* Institute of Biomaterials and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Jan. 27th, 2016; accepted: Feb. 13th, 2016; published: Feb. 16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Quantum dots (QDs), three-dimensional (3-D) nanocrystals, possess a great deal of unique optical performances, such as wide excitation wavelength, narrow and symmetric emission wavelength, high quantum yield, long fluorescence lifespan, stable optical property. QDs can be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s to label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biosystem, which contains tissues, cells, molecules and living animals imaging. A review on the advances of QDs as fluorescent probes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fields is given in the paper. Keywords Quantum Dots, Biological Probes, In Vivo Imaging 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研究进展 宋国龙,孔祥东*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与海洋生物资源研究所,浙江杭州 收稿日期:2016年1月27日;录用日期:2016年2月13日;发布日期:2016年2月16日 *通讯作者。

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文献综述 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房彦军,宁保安,高志贤*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摘要:量子点(半导体纳米微晶体)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文章主要概括了量子点优于传统荧光染料的特性、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生物标记方式及其在活细胞荧光标记及组织光学成像、肿瘤细胞示踪及检测、荧光免疫分析和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兽药多残留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量子点;荧光探针;生物标记 中图分类号:Q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48(2009)03-0224-03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又称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一种由ò~?族或ó~?族元素组成的能够接受激发光产生荧光的半导体纳米颗粒,其颗粒直径一般约为1~100nm。由于其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表现出优良的光谱特征和光化学稳定性,许多科学工作者已经尝试着将其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主要评述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1量子点及其荧光探针的特性 量子点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而备受关注,其发光性质是由于电子空穴以及与它们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当激发能级超过带隙时,量子点就会吸收光子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而发光。由于量子点的很多电子状态存在于高能级水平,因此允许单一波长的光同时激发多颜色的量子点,若改变量子点的组成和大小可以获得从蓝色到红色范围内的发射光谱,如CdS和ZnSe量子点可发射蓝色至近紫外光,直径2nm的CdS/ZnSe量子点在550nm处发射绿光,而直径为4nm时在630nm处发射红光112。目前,用于标记生物大分子的量子点主要有单核的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No.06YFJ MJC07700) 作者简介:房彦军(1972-),男,研究生,理学硕士,副研究员。从事卫生检验研究。 *通讯作者QDs如CdE(E=S,Se,Te)和具有核壳结构的QDs如CdS/ZnSe,CdTe/CdS122等,相对于单核QDs来说,核壳结构的QDs可以将量子产率提高到50%,甚至更高,并在消光系数上有数倍的增加,因而有很强的荧光发射特性,非常适合作生物分析中的荧光标记物。利用量子点进行荧光标记,相比传统的有机染料分子具有许多优点,其特征为:首先量子点的激发光谱较宽且呈连续分布,而发射光谱宽度狭窄(半峰宽20~30nm)且呈对称分布,可以减少光谱重叠,使同时区分多重荧光团成为可能132。由于其颜色可调,即不同大小的量子点能被单一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其发射波长从400nm~2L m不等,可以用于构建能同时检测多组分的荧光探针分析测试体系142。量子点荧光探针荧光效率高,光化学稳定性强,荧光强度比最常用的有机染料罗丹明6G 高20倍以上,稳定性是其的100倍以上142。第2个特征是其生物相容性好,经化学修饰的水溶性量子点,可与生物分子进行有效偶联,安全性好。通过量子点的表面与多种生物分子结合,可获得多种功能基团,使生化分析更加灵活。第3个特征是发光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可以探针进行深入的非侵害性的标记。 2量子点荧光探针与生物分子的连接方式 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结合是按照特定的需求,对量子点进行表面修饰后形成量子点荧光探针,便可

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方兴未艾

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方兴未艾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直观、价格低廉、可真正实现现场检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多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液质联用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仪器检测方法以及其他传统方法无法企及的优点。在检测领域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传统检测和仪器检测的良好补充。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人类重大疾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极大的关注,让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更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目前,免疫层析产品主要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最早应用于医学检验,在早孕检测中的应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在各个领域迅速渗透漫延,其在毒品检测、环境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又出现新的问题,在很多方面,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些农兽药残留限度极度苛刻,甚至要求0.1 ng/ml的检测限度,同时食品类物质如肉类、禽类、果蔬、谷物等成分复杂,前处理难度也很大,造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灵敏度无法胜任。除了进一步提高前处理方法以外,寻求高灵敏度的免疫层析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量子点是近20 年来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纳米晶材料,因为它的优良特性,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且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潜力,近几年来从细胞标记等应用已逐渐开始向多个领域的检测与诊断方向渗透。 一、量子点特性 量子点(简称QDs,又称半导体纳米粒子)是由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光玻尔半径,能够接受激发光产生荧光的一类半导体纳米颗粒,其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是CdX(x=S、Se、Te),直径约为2nm-6nm。量子点由于存在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从而使它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光吸收特性,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其在免疫生物学和临床检验学等研究中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发光量子点作为荧光试剂探针标记生物大分子,正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与普通的荧光染料相比较,量子点具有以下特点: (1) 有机染料荧光分子激光谱带较窄,每一种荧光分子必须用合适能量的光来激发,而且产生的荧光峰较宽,不对称,有些拖尾。这给区分不同的探针分子带来困难,很难利用有机染料分子同时检测多种组分。量子点由于量子限域效应使其激发波长的范围很宽,可以被波长短于发射光的光(一般短10nm以上)激发,并产生窄(半波宽约13nm)而对称的发射光谱,从而避免了相邻探测通道的串扰。 (2) 量子点具有“调色”功能,不同粒径大小的量子点具有不同的颜色,激发量子点的激发波长范围很宽,且连续分布,所以可以用同一波长的光激发不同大小的量子点而获得多种颜色标记,是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 (3)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强,稳定性好,抗漂白能力强,Chan和Nie通过实验证明ZnS包覆的CdSe比罗丹明6G分子要亮20倍和稳定100-200倍,可以经受多次激发,且标记后对生物大分子的生理活性影响很小,因此为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的长期作用提供了可能。

荧光量子点探针及其标记技术_蒋飞荣

文章编号 :1004-0374(2010)04-0391-05 收稿日期:2009-10-09;修回日期:2009-12-09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021809;2007AA0218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833605);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8FJ3186); 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790)#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E-mail :rencai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c08729379.html,; Tel :0731-******** 荧光量子点探针及其标记技术 蒋飞荣1,2#,贾文婷1#,张兴燊2,任彩萍1* (1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长沙 410078;2广西中医学院,南宁 530001) 摘要: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与有机染料和荧光蛋白质相比,它们具有可调谐且宽的吸收 光谱,激发可产生多重荧光颜色、强荧光信号、抗光漂白能力强等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其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医学领域。该文就量子点探针的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及其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荧光量子点;探针;生物标记中图分类号:Q6-33 文献标识码:A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 probes and their biological labeling JIANG Fei-rong 1, 2#, JIA Wen-ting 1#, ZHANG Xing-shen 2, REN Cai-ping 1* (1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8, China; 2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As emerging promising fluorescent labels,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 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the fields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with size-tunable light emission, broad absorption spectra for simultaneous excitation of multiple fluorescence colors, superior signal brightness, resistance against photobleaching, etc.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recent progresses on fluorescent QDs probes and their biological labeling including their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Key words: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 probe; biological labeling 荧光半导体量子点(fluorescent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是一种由II-VI 族(如CdSe 和CdTe)或III-V 族(如InP 和InAs)或IV-VI 族(如PbS 和PbSe)元素组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 、能够接受激发光产生荧光的半导体纳米颗粒。Bruchez 等[1]通过在QDs 表面包裹SiO 2,再连接上羟基以及Chan 和Nie [2]采用巯基乙酸修饰QDs ,解决了QDs 的水溶性和生物兼容性问题。 QDs 独特的光学特性、表面修饰和生物功能化以及标记技术的优势使得QDs 在生物学、活细胞和体内成像、药物研究和筛选、生物芯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QDs 探针的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及其标记技术进行阐述。 1 QDs的特征 一种典型的水溶性核壳型QDs 应该包括: (1)一 个半导体核(如CdSe),其直径决定荧光的波长;(2)一个半导体外壳(如ZnS),用来提高量子产率;(3)一个亲水层,用来保证其水溶性[3]。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标记物相比,QDs 具有以下特点:(1)激发波长范围宽、发射波长范围窄,可以采用同一波长激发光同时激发不同颜色QDs [4]; (2)QDs 的荧光强度高及核壳结构稳定性好,可以经受反复多次激发,荧 DOI:10.13376/j.cbls/2010.04.001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胡东旭 2014级环境工程卓越班 201475050112 摘要:碳量子点(CQDs, C-dots or C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光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碳纳米家族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最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方法制备的CQDs在生物医学、光催化、光电子、传感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关于CQDs的最近的发展,介绍了CQDs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光催化、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1 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间,鉴于量子点特殊的性质,尤其是量子点相对于有机染料而言,容易调节的光学性质和抗光降解性质,使量子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果量子点可以克服造价昂贵、合成条件严格和众所周知的高毒性等缺点,则有望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和上物成像领域。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因此,很多的研究均围绕着合成毒性更低的其它材料量子点来进行,这些替代材料的碳量子点,如硅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均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

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碳量子点的合成 大多数的碳量子点主要是由无定形的碳到晶化的碳核组成的以sp2 杂化为主的碳,碳量子点的晶格间距和石墨碳或者无定形层状碳的结构一致。如果没有其他修饰试剂的修饰碳量子点表面会含有一些含氧基团,而含氧基团的多少和种类与实验条件相关。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图一),化学法和物理法。 图一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2.1化学法 2.1.1电化学法 Zhou利用离子液体辅助电解高纯石墨棒和高温热解纯定向石墨(HOPG)于离子液体和水溶液中,通过控制离子了液体中水的含量得到不同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粒子、纳米带、石墨等产物。 Kang等以石墨棒为

量子点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量子点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姓名:廖晨博学号:1141109043 摘要:量子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探针,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光谱性能,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显示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论文瞄准这一重要的研究方向,以量子点的制备、量子点的性能表征以及量子点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为主线,对当前迅速发展的量子点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量子点;荧光探针;生物分析;水相合成;油相合成 1.引言 近年来,对疾病进行早期、高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特别是高通量诊断,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其中,荧光探针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疾病的诊断已经越来越普遍。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性和可识别性。现在常用的荧光标记,由于荧光染料分子荧光特性的限制(如:吸收谱窄、荧光光谱较宽、量子产率低、荧光易衰退等),远远不能适用于目前对疾病的高标准检测。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近年来发现和发展的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quantum dots),又叫做半导体纳米晶,可以解释为粒径小于或接近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或电子平均自由程相的半导体纳米颗粒。它的直径只有1~12nm,因此存在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表现出优良的荧光纳米效应。它的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发射光谱窄而对称、发射光稳定性强.不易发生光漂白,通过改变粒子的尺寸和组成可获得从uv到近红外范围内任意点的光谱,因此相对传统有机荧光试剂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引起了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已经成为纳米技术的突出代表[1]。本文将重点对当前迅速发展的量子点荧光纳米颗粒进行简要综述,主要包括量子点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及其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等。 2.量子点的基本特征 2.1量子点的荧光发光原理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致发光主要遵循:斯托克斯定律、反斯托克斯发光、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这三个规律。研究表明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容易受到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或离子团等发光中心影响。发光材料的发光形式主要包括复合发光和分立发光中心发光两种。复合发光是指处于激发态的电子离开原来的发光中心进入高能级的导带,而在原来的能级处留下一个空穴,导带中的电子与离化中心的空穴重新复合,产生发光。与此同时电子或空穴也会在量子点的内部扩散盈[2]。分立发光中心发光则是指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并不离开原来的发光中心,只是从基态被激发到一些高能量的激发态上。处于高能级导带上的电子不稳定,电子可以再跃迁回价带基础能级而发射光子;也可以落入量子点的电子陷阱中。当电子落入较深的电子陷阱中的时候,大多数电子以非辐射的形式而猝灭,只有极少数的电子以光子的形式跃迁回价带或吸收一定能量后跃迁回到导带。因此,当量子点的电子陷阱较深、较多时,其量子产率会较低[3]。 半导体量子点的电子和空穴主要通过电子和空穴直接复合发光、表面缺陷态

CdTe量子点在荧光探针方面应用_夏姣云

第41卷第1期人工晶体学报 Vol.41No.12012年2月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February ,2012 TGA-CdTe 量子点在荧光探针方面应用 夏姣云,徐万邦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410004) 摘要:以巯基乙酸(TGA )为稳定剂,在加热回流氮气保护条件下制备CdTe 量子点,用荧光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 微镜和X 射线粉末衍射仪对CdTe 量子点进行表征。以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完善荧光淬灭法测定Cu 2+ 、 Hg 2+和Ag +等重金属离子的方法。考察缓冲溶液的pH 值、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量子点的稳定性和干扰离子等多种因素对重金属离子测定的影响。在pH 值为6.2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盐酸缓冲溶液中,当量子点的浓度为4.2 ?10-2μg /L 和反应时间为30min 时,测得Cu 2+ 、 Hg 2+和Ag +的线性区间分别为2.3 250μg 、3.2 300μg 和4.3 150μg ,检测下限分别为0.28μg /L 、 0.53μg /L 和0.35μg /L 。并发现只有当所测量的重金属离子能与所采用的量子点能生成更难溶于水的沉淀才能引起量子点的荧光淬灭,从而可以对此类重金属离子进行定量检测。关键词:碲化镉;荧光探针;量子点 中图分类号:TG05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985X (2012)01-0193-07Application of TGA-CdTe Quantum Dots in Fluorescent Probes XIA Jiao-yun ,XU Wan-ba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China ) (Received 18April 2011,accepted 30July 2011) Abstract :CdTe quantum dots were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thioglycollic acid (TGA )stabilizer by refluxing under nitrogen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rometr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respectively.A route was developed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u 2+,Hg 2+and Ag +with water-soluble TGA-CdTe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ce probes.Different influence factors were studied ,such 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s ,buffer ,interfering ions and reaction time ,and so on.In tris-HCl buffer with pH =6.2,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quantum dots was 4.2?10-2g /L and the reacting time was 30min ,the 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decreased linearly with Cu 2+,Hg 2+and Ag +,and concentration of those ions in the rangle of 2.3-250μg 、3.2-300μg and 4.3-150μg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could reach 0.28μg /L ,0.53μg /L and 0.35μg /L ,respectively.It was found tha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quantum dots was caused by the wate-insoluber precipitation of the measured heavy metal reaction with such quantum dots ,which result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heavy metal ions. 收稿日期:2011-04-18;修订日期:2011-07-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5010)资助项目;湖南省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重点实验室项目(2010CL05)作者简介:夏姣云(1974-),女,湖南省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E- mail :xiajy625@yahoo.com.cn Key words :cadmium telluride ;fluorescent probes ;quantum dots 1引言 量子点作为一种优良的荧光材料,具有传统的荧光染料不可比拟的优势。量子点较有机荧光染料更不

量子点荧光探针前景与展望

量子点荧光探针前景与展望 1.生物学、兽医学 量子点有可能成为药物筛选的有力工具。量子点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也可能会为将来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和信息。量子点在目前较为热门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芯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随着量子点与不同分子连接技术的完善,量子点将是最有前途的荧光探针,它不但是现有荧光染料的补充,在某些方面还明显的优于后者,它为大量多色实验和诊断学带来了新的机会。将量子点用于活体内目标分子的实时、动态检测是目前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应用多色量子点进行多组分的同时检测也是目前的一个发展热点。量子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足以引起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量子点很高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定性使我们可以用它来进行病理组织标本的检测以及疾病的诊断,可以为兽医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根据它的多色性,我们还可以进行多种抗原的同时检测,从而可以简化检测过程,缩短检测时间。量子点在兽药的残留检测方面也具有发展潜力。我们还可以探讨将量子点与兽药分子结合添加到饲料中,以此来研究药物分子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总之,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方兴未艾和值得高度重视的新领域,量子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然会给兽医学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在生物医学 量子点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在其解决了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问题,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却十分迅速。其应用领域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主要学科,研究对象涉及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次离子、亚分子、分子、细胞、组织、胚胎、大体。这表明,作为一种与传统有机荧光探针相比具有独特优点的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荧光探针尽管不能取代技术成熟的有机荧光探针和荧光融合蛋白技术,但可与二者相互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荧光探针家族,促进了荧光探针技术的发展。量子点正在全面而深入地介入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中,越来越广泛地引起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兴趣与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量子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在食品安全 作为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量子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重视,量子点很高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定性使我们看到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应用前景。在食品安全领域,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和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但目前不同类药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还没有得以实现,量子点多色标记的出现,为这个课题的攻关带来了新的转机,并且已有试验表明,量子点可以标记相应抗体,用于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这一点足已为多残留检测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随着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检测与分析的潜能开始被更多的学者所认识,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4.在定量分析 近年来, 分析化学的快速发展使得超灵敏技术对有毒离子和痕量物质的定量和快速检测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 量子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重视,量子点很高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

荧光探针

荧光探针(fluorescent probe)在化学传感、光学材料及生物检测和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实现上述功能的一种主要的技术手段。但以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为主的荧光探针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最近,无机发光量子点、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等荧光纳米探针的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有机荧光试剂的缺陷,为生物分析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此我想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大家觉得我有什么地方说错的话,欢迎批评指正!让我也从中受益! 1、荧光纳米粒子的分类 荧光纳米粒子是指可以发荧光的半导体纳米微晶体(量子点)或将荧光团(Fluorophore)通过包埋、共价键连接以及超分子组装等方式引入有机或无机纳米粒子中,并让纳米粒子承担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的检测、标记等功能。与传统的荧光染料相比,荧光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光稳定性,也能更加容易地实现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另外,随着纳米制备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纳米粒子的尺度的精确控制及对粒子功能化手段的日臻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荧光纳米粒子满足了化学传感器、生物探针等领域的要求。目前荧光纳米粒子主要有无机发光量子点、荧光高分子纳米微球、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三大类。 1.1.量子点 量子点(quantum dot, QD)又可称为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由数百到数千个原子组成的无机纳米粒子,是一种由II-VI 族或者III-V 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CdX(X = S、Se、Te)。量子点粒径很小,它们的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因此光学行为与一些大分子很相似,可以发射荧光。量子点的体积大小严格控制着它的光谱特征。量子点的晶体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分布于表面的原子就越多,而表面的光激发的正电子或负电子受钝化表面的束缚作用就越大,其表面束缚能就越高,吸收的光能也越高,即存在量子尺寸效应,从而使其吸收带蓝移,荧光发射峰也相应蓝移。可见,相对于其他传统的荧光染料而言,量子点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粒径不同或组成材料不同即可发射不同颜色的荧光。由于量子点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者在量子点的制备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目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根据其所用材料的不同,有以下两种方法:一、在有机体系中采用胶体化学方法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前体制备量子点,二、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在有机体系采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量子点的研究中,Bawendi等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注射入热的有机溶剂中,在高温下制备出具有单分散性的CdSe量子点。后来,人们使用无机物来钝化颗粒表面,发展了核壳结构的量子点。peng等人以CdO或Cd(Ac)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与S、Se、Te的储备液混合,一步合成了性能良好的CdS、CdSe、CdTe量子点。Nie等以此法合成了CdSeTe量子点,其荧光发射最大的波长为850 nm,量子产率高达60%。该法不但克服了先前合成方法中需要采用(CH3)2Cd作为原料的缺点,而且所合成的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高、尺寸分布窄、波长覆盖范围广。此外,Reiss等人在Peng的基础上以CdO为前体在HDA-TOPO混合体系中合成CdSe,然后以硬脂酸锌为锌源,在CdSe的表面包覆一层ZnSe,首次合成了CdSe/ZnSe核壳结构的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5%。另外,也有研究者采用在水溶液中进行量子点的合成,Weller等人以六偏磷酸钠及巯基乙酸、巯基乙胺等巯基化合物为稳定剂,以Cd(ClO4)2?6H2O为镉源合成了水溶性的CdS、CdSe、CdTe量子点。该法操作简单、可制备的量子点种类多、所用材料价格低、毒性小,且量子点表面修饰有可直接与生物分子偶连的羧基或氨基等官能团。然而,采用在水溶液中合成量子点的方法存在着量子产率不高、尺寸分布较宽等缺点。所以,目前人们仍较多的采用在有机体系中进行量子

荧光探针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第13卷 第3期1998年6月荧光探针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Ξ王守业 余华明 张祖德 刘清亮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 合肥230026) 大学化学 摘要 荧光探针技术是研究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构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它可以测定蛋白 质分子的疏水微区内两基团的距离以及酶与底物结合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变化等。本文综述了荧光探针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一些进展。 一、 引言 荧光探针技术是利用物质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在分子量级上研究在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极宽的动态响应范围。荧光探针物质之所以可被用来研究蛋白质的构象,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光物理性质,如在不同极性介质中有着不同的光谱特性(即不同的峰值波长),不同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等。因此,测定荧光探针物质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后荧光峰波长、位移及量子产率的变化,就可探知其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及其他有关性质。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构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定蛋白质分子的自身荧光,即“内源荧光”,另一种是利用荧光探测剂,即“外源荧光”。若引人的荧光探测剂为有机分子,则该分子叫做有机荧光探针;若引入的荧光探测剂为稀土离 子(如铽(Ⅲ)、铕(Ⅲ )等),则该离子叫做稀土离子荧光探针。 二、 荧光探针的某些光物理和光化学特征 1. 有机荧光探针的某些特征 最常用的有机荧光探针物质有12苯胺基萘282磺酸(ANS ),22对甲胺萘262磺酸(2062TNS )和12N 0N 2二甲胺基萘252磺酸(1052DNS )(dansyl acid ),其结构如图1:θθSO -3 N θH θθSO -3N H θ H 3C θθS O O Cl N H 3C CH 3 1,82ANS 2,62TNS 1,52DNS 2Cl 图1 1082ANS,2062TNS 和1052DNS 2Cl 的结构 这些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基本不发荧光,量子产率低(低于0.1),但在非极性溶剂中,其量子产率大增,荧光峰蓝移,且能和许多蛋白质结合。这种探针分子溶液的荧光光谱因溶剂极 Ξ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