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技术论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学技术

清末,近代农业科学教育开始在武汉传播。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建于武昌武胜门外多宝庵,分农学、蚕学、林学、畜牧四科,并附设有试验场及育蚕室,是湖北省第一所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的学校。随后,19lO年创建武昌南湖农业试验场,设有稻作、豆作、棉作、麦作诸系,是湖北省最早的农业试验机构。民国时期,设有湖北省农业改进所,引进农作物及家畜的改良和推广试验,但成效不大。解放后。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很快,在武昌狮子山兴办华中农学院,建立湖北省农科院及其所属的粮食、经济作物、棉花、植保等13个所,建立武汉市农业、畜牧、蔬菜、水产、林业研究所以及各区、县的农业研究所等,逐步形成了农业科研体系。

【新品种培育】水稻1952- 1957年,华中农科所水稻系先后引种和选育出的早稻有“南特号”、“红脚早”和二季晚粳“1059”等早熟丰产品种,可作双季稻栽培。在籼稻改粳稻方面,选育和引进适合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栽培的早粳3号、16号和晚粳“四上裕”、“老来青”等高产品种。1958-196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系引进推广的水稻品种有390矮脚南特、珍珠矮、二九矮、农垦58等矮秆品种,使湖北省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育出早熟新品种有鄂早1、2、3号。于1961年撰写了《水稻品种间杂交后代选留方法的初步探讨》论文,对水稻穗数、穗长、粒数、着粒密度、空壳率及千粒重等6个性状的相关关系分析颇详,为选育水稻新品种和栽插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水稻育种研究在胡仲紫、谢岳峰、彭仲明等教授的指导下,育成早熟矮秆水稻品种华矮4、8、14号和中热矮秆水稻品种华15、17号等,对水稻生产作用显著。1972-1973年,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中稻育种的研究,育成的新品种内,中稻有“525”、“鄂中2号”,晚稻有“鄂晚3、4、5号”。其中鄂晚5号表现早热、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深受农民欢迎以,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成为湖北省晚稻当家品

种之一。该成果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此时期在培育手段方面,开始采用水稻杂交育种、水稻远缘杂交育种和水稻花培育种等新技术。1973年,武汉大学在湖北省农科所、华中师范学院的协作下,完成“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为湖北省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取得首次成功。1974年,华中师范学院开始进行“人工诱导花粉单倍体培育水稻新品种”和粳型水稻三系的选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选育出“鄂花一花”、“鄂花二花”和“农进二号AXC57”、“桂花黄46AXC57”、“农进二号AX幸吨”等粳稻新品种。其中农进二号AXC57和农进二号AX幸吨两组合,表现早熟,耐迟播迟插,增产显著,曾被选送参加1979年、1980年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1981年的全国区试。从1975年起,华中农学院开展水稻白叶枯病的抗病机理及抗病品种的研究,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早稻品种“32239”和“7833”,并在国内外发表了10多篇有关学术论文。80年代水稻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主要的有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通过某种化学诱剂处理稻种育出的高蛋白水稻新品种;武汉大学遗传研究室完成的“杂交水稻同工酶与细胞学研究“、“野生稻遗传学研究”和“水稻初级三倍体的培育”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经过武汉大学、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10余年的协助攻关,对1973年由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首次发现的农垦58中的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遗传、生理、生化、转化机制及选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培育出一批新型光敏核不育系水稻。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表明国内水稻育种正在由70年代初的三系杂交转向两系杂交,是世界水稻种植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光敏核不育系水稻的推广,使水稻亩产提高25-40%。

小麦小麦育种以适合棉麦两熟或稻麦两熟栽培制度为主,要求品种早熟;因此小麦育种研究重点放在选育二熟制裁培的高产、早熟、抗赤霉病和锈病的新品种。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为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51年起,开始征集省内外的小麦原始材料,并进行小麦杂交育种和引种鉴定试验,引进的小麦优良_品种“金大2905”、“南大2419”、“矮立多”、“白玉皮”等。为适合湖北省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还选出早熟品种“武昌三月黄”和耐涝品种“崇阳红麦”。1958-1978年,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有“鄂麦8号”、“23021”、“847”等,其中鄂麦8号需肥较少,适宜于肥力中等偏低的丘陵岗地种植;“23021”具有耐寒、耐旱的特点,适于鄂西北山区种植。1975年,华中农学院用毛颖阿夫做母本、宜麦6号作父本杂交,育成“2133”小麦新品种,具有成穗率高、抗赤霉病强等优点,在沔阳、安陆、咸宁、监利等棉区试种效果较好,安徽、江苏、江西等省均大量引种,1979年国家农林部调种子分发各省试种。该品种1980年获农业部改进三等奖。该院在70年代中,还开展了小麦品种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材料,阐明高湿、低光、高温是造成不孕、小穗增多、千粒重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978-1985年间,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一批小麦新品种,其中鄂麦9号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能力强、品质好等优点,成为湖北省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300万亩。这次成果获1984年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玉米华中农学院60年代初开始玉米研究。在刘纪麟教授领导下,经过近30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主要成果有:1.筛选出属于S组群、抗病性强的唐徐型雄性不育胞质,]977年育成唐徐M017cms和双M017cms两个优良品种,1977-1978年试种,平均亩产分别为386.2公斤和440.4公斤,比单105和新单1号分别增产58.9%和34.5%;1978-1979两年参加湖北省早熟组合区域试验,成绩均居第一位,1980年经过鉴定,定名为华1号,同年获农业技术改进三等奖。2.育成恢复型雄性不育杂交种华玉2号,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从引进印尼柏拉玛地选系和牛2-1中发现和筛选出玉米大斑病新抗源,育成柏拉玛地Ht NB

和HE牛2-1H t2B新抗源系,并成功地转育成一系列新抗病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