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蛋白分析仪校准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01×
特定蛋白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Specific protein Analyzers
(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特定蛋白分析仪校准规范
JJF XXXX-201X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Specific
protein Analyzers
归口单位: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参加起草人: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计量单位 (1)
3.1特定蛋白(specific protein) (1)
3.2标准物质的互换性(commutability of a reference material) (1)
4概述 (2)
5计量特性 (2)
6校准条件 (2)
6.1环境条件 (2)
6.2校准用的标准物质及其他设备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校准前准备及检查 (3)
7.2温度示值误差和稳定性 (3)
7.3示值误差 (3)
7.4重复性 (3)
7.5携带污染率 (4)
7.6线性相关性 (4)
8校准结果表达 (5)
8.1校准结果处理 (5)
8.2校准证书 (5)
8.3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5)
9复校时间间隔 (5)
附录A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的内容 (6)
附录B特定蛋白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0)
附录C线性相关性校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2)
引言
本规范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制。

本规范的制定主要参考了GB/T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CLSI EP06-A定量测量程序的线性评估:统计学方法;批准指南(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A Statistical Approach;Approved Guideline)及现行特定蛋白分析仪相关技术文件。

本规范为首次制定。

特定蛋白分析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以免疫法为定量原理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计量性能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265-2010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
CLSI EP06-A定量测量程序的线性评估:统计学方法;批准指南(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A Statistical Approach;Approved Guideline)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J JF1001-2011、JJF1265-2010中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特定蛋白(specific protein)
特定蛋白是指机体内具有某些生理功能,疾病状态时又起到一定病理作用的蛋白质。

特定蛋白结构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空间结构和抗原表位。

3.2标准物质的互换性(commutability of a reference material)[JJF1001-2011,定义8.6]
对于给定标准物质的规定量,由两个给定测量程序所得测量结果之间关系与另一个指定物质所得测量结果之间关系一致程度表示的标准物质特性。

注:
1定义中,给定的标准物质通常是校准器,而另一指定物质通常是日常用的样品。

2定议中涉及的两个测量程序,依据校准等级关系,通常一个标准物质是校准等级中上一等级的,而另一个是下一等级标准物质(校准器)。

3可互换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要定期监测。

4概述
特定蛋白分析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用通过检测血清、血浆和尿液中特定蛋白含量的生物计量仪器。

仪器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分为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和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两种。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量方法主要是免疫比浊法。

其基本原理是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而且比例合适,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的促聚剂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通过检测反应液的散射光或透射光强度得到样品特定蛋白的浓度。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除了有免疫比浊法之外、还有免疫荧光法、金标法等。

免疫荧光法是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定蛋白抗体与样品中的特定大白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被固定在检测板上的抗特定蛋白抗体所捕获,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得到样品中特定蛋白的浓度;金标法是利用特定蛋白与固定于膜上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与加入的胶体金抗体缀合物相结合,通过检测胶体金发光强度得到样品中特定蛋白的浓度。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主要由控制系统(包括试剂处理系统、反应系统、清洗系统组成)、光源系统、检测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及附带的反应试剂组成。

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主要由光源系统、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及附带的反应试剂组成。

5计量特性
表1特定蛋白分析仪的主要计量性能指标
计量性能计量性能指标
特定蛋白分析仪温度示值误差±1℃
特定蛋白分析仪温度稳定性
特定蛋白浓度测量示值误差±15%
特定蛋白浓度测量重复性10%
特定蛋白分析仪携带污染率5%
特定蛋白分析仪线性误差5%
注1:以上技术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注2:相对示值误差的计量特性也可参照仪器制造厂商给出的技术要求。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1.2
室内应防潮、避光、防热、无腐蚀性物品,通风良好。

6.2校准用的标准物质及其他设备
6.2.1
数字温度计:测量范围包括(-10~50)℃,最大允许误差为±0.3℃。

6.2.2标准物质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校准应采用C 反应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有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需要有高、低两个浓度,并且有互换性。

标准物质使用时应遵守标准物质证书的使用说明。

6.2.3可调移液器:容量范围(10~100)µL,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前准备及检查
检查待校特定蛋白分析仪配套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批号相同且保存完好。

将待校特定蛋白分析仪开机预热,并使用仪器自带校准品进行定标。

7.2温度示值误差和稳定性
将数字温度计探头固定在试剂仓和反应仓中试剂相应的位置,选择常用的储存和反应温度。

将仪器通电,待温度稳定后,记录下温度计温度读书并开始计时,以后每隔5min 记录一次读数,共计7次,求出平均值。

将平均值与设定值之差为温度示值误差,7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温度稳定性。

7.3示值误差
分别选取高、低两个浓度特定蛋白有证标准物质(以下简称标准物质),每个浓度在仪器上连续测量3次,记录每次测定值,该浓度下示值误差按公式(1)计算。

=
100%s s c c c δ-⨯(1)式中:c ——测定的特定蛋白含量的平均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s c ——特定蛋白标准物质标准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δ——特定蛋白分析仪示值误差,%。

7.4重复性
选取高值标准物质在仪器上连续测量六次,记录每次的测定值i x ,重复性R
按公式(2)计算。

100%R =(2)
式中:
i x ——第i 次特定蛋白的测定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x ——测定的特定蛋白含量的平均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n ——测量次数,n =6。

7.5携带污染率(如适用)
按照从高值到低值的测量顺序,分别连续测量高值和低值特定蛋白标准物质各3次,测量值分别记为1i 、2i 、3i 和1j 、2j 、3j 。

以CO 来表征仪器的携带污染率,见公式(3)。

1333100%j j CO i j -=⨯-(3)
式中:
CO ——携带污染率,%;
3i ——高值标准物质第3次测量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1j ——低值标准物质第1次测量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3j ——低值标准物质第3次测量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7.6线性相关性
对至少5个浓度(在低值至高值范围内,涵盖测试范围的上、下限和中间值)的特定蛋白标准物质(或配制的校准溶液)进行测量,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线性相关性校准溶液的配置方法请见附录C 。

将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或校准溶液的配制值)进行线性回归,用软件进行线性拟合或按公式
(4)计算线性相关系数r 作为线性相关性的表征。

∑∑∑===----=n i i n i i i n i i y y x x
y y x x
r 12
121)()()(((4)
式中:
r ——线性相关系数;
x ——各个浓度水平标准物质的标准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x ——各个浓度水平标准物质的平均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y——各个浓度水平标准物质的测量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y——各个浓度水平标准物质的测量值平均值,选择的标准物质单位。

8校准结果表达
8.1校准结果处理
经校准后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应填发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并给出各校准项目名称和测量结果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

8.2校准证书
经校准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应出具校准证书。

校准证书应包括的信息及推荐的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附录A。

8.3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特定蛋白分析仪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按JJF1059.1-2012的要求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及评定示例见附录B。

9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特定蛋白分析仪复校准间隔一般不超过1年。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仪器测量结果产生怀疑或更换主要部件应及时校准。

附录A
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的内容
A.1校准证书的内容
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下列的信息:
a)标题“标准证书”;
b)实验室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点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相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应包括名称和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用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l)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只对校准对象的有效声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B.2校准记录,校准证书内容及格式
推荐的校准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校准记录,校准证书内容及格式分别见图A.1和图A.2。

校准记录共2页,第1页
仪器名称型号
制造厂商出厂编号
委托单位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
温度湿度
大气压试剂和校准品批号
记录编号证书编号
校准员核验员
一、温度示值误差和稳定性
试剂仓:
温度测量次数1234567
设定值平均值示值误差稳定性
反应仓:
温度测量次数1234567
设定值平均值示值误差稳定性
二、相对示值误差
标准物质测定值平均值标准值相对示值误差高值
低值
三、测量重复性
标准物质测定值
低值
平均值
相对标准偏差/%
图A.1校准记录的内页格式及内容(续)
校准证书
共页,第页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结果
1温度示值误差
2温度稳定性
3相对示值误差
4测量重复性
5携带污染率
6线性相关性
附注:
1:相对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员:核验员:
图A.2校准证书的内容及格式
附录B
特定蛋白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B.1
测量方法
采用特定蛋白有证标准物质(C 反应蛋白标准物质),并与标准物质标准值进行比较。

B.2
测量模型
示值误差可由公式(B.1)给出
=
100%s
s
c c c δ-⨯(B .1)
式中:
c ——测定的特定蛋白含量的平均值,mg/L;s c ——特定蛋白标准物质标准值,mg/L;
δ——特定蛋白分析仪示值误差,%。

B.3
方差和灵敏系数
依据2
22
()[/]()c i i u y f x u x =∑∂∂,有2
2
2
()()c i i u c x u x =∑,则由式(B.1)得:
1c c
c c
∂∆==∂s s
1c c
c c ∂∆=
=-∂故输出量估计方差的完整表达式应为:
222s
c c c u u u =+(B.2)由式(A.2)
得:
c u =(B.3)
B.4不确定度来源
(1)特定蛋白分析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2)C 反应蛋白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

B.5不确定度分量的估算
(1)特定蛋白分析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c
u 选定一台特定蛋白分析仪,对C 反应蛋白标准物质连续测量10次,得到一组
测量值:41mg/L,43mg/L,44mg/L,39mg/L,40mg/L,42mg/L,41mg/L,40mg/L,41mg/L,40mg/L。

() 1.52 mg/L
i s x =
≈则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差()i s x :
实际校准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
果,则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0.878 mg/L
c i u s x =≈(2)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s c u 。

由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s c u 可以根据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扩展不确
定度s c U
和包含因子s c k 根据公式(A.4)计算:s
s s
c c c U u k =
(B .4)
式中:
s c u ——标准物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mg/L ;
s c U ——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扩展不确定度,mg/L ;s c k ——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包含因子,通常为2。

C 反应蛋白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为(41.2±2.5)mg/L(k =2),则由标准物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2.5
==1.25 mg/L 2
s s s c c c U u k =
B.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1.53 mg/L c u =≈B.7扩展不确定度
取k=2,则仪器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3.06 mg/L c U u ,取一位有效数
字得到=3.1 mg/L U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7.4%rel U =。

附录C
线性相关性校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发布的EP06-A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A Statistical Approach;Approved Guideline 文件的线性评估方法,采用混合样本法配制校准溶液。

选取低值、高值特定蛋白标准物质各1份,按4∶0、3∶1、2∶2、1∶3、0∶4比例混合得5个不同浓度的校准溶液。

配制设备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可调移液器。

校准溶液混合样本的配制值按照如下特定蛋白预期值公式计算,公式中n 、m 分别代表高值(H)和低值(L)特定蛋白标准物质的份数。

m
n m n +⨯+⨯=
L
H 混C (D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