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把锁锈死了”和“这把锁生锈了”中的“锈”字都是名词。

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C.“辛勤耕耘”、“不断发生”、“禁止吸烟”、“销售计划”四个词中“销售计划”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D.“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的主干是“这是一部散文诗。


2 .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菡萏油蛉央求
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B.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解说: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C.这群年轻人这么虚心地向我请教,我定会不吝赐教的。

解说:这句话表达得体。

D.“你怎么还没穿好衣服?”妈妈说:“上学快要迟到了!”
解说: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豢养(huàn)荤菜(hūn)伤痕累累(lěi)信手拈来(nián)
B.赃物(zāng)狩猎(shòu)冠冕堂皇(guān)戛然而止(gá)
C.愧赧(nǎn)渲染(xuàn)箪食壶浆(dān)间不容发(fā)
D.莅临(lì)脑畔(pàn)蹑手蹑脚(niè)目眩神迷(xuàn)
4 .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她假装很生气。

(代词)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动词)
C.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名词)
D.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形容词)
二、现代文阅读
[甲文]
雨荷
张晓风
①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昂然挺立。

②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③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④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⑤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惟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她自己便是阳光。

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她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⑥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道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⑦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乙文]
暗香
皓月
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

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②我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的桂树旁。

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
人心脾,激荡魂魄。

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

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④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

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李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

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

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有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如此啊!
5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将“雨荷”、“暗香”写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不同的是,甲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来抒发作者对“雨荷”的赞美之情。

乙文则通过一个故事,把“暗香”的具体寓意揭示出来。

6 . 甲文第②段中描写红莲的语句“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可用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来代替,但如果这样替换就起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7 . 乙文中第③段、第⑤段各有一处写到眼睛“湿润”,请以选文为依据,用自己的话说出眼睛“湿润”的原因。

(1)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8 . 联系甲文,谈谈你对第⑦段划线句子含意的理解。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小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

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

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

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

”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他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

”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

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

”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

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

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

”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

“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

”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

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

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

”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

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
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

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

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9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内容。

10 . 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11 . 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12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8届九年级适应性考试)阅读崔立的《流浪狗》,完成小题。

流浪狗
有一天,我们楼下门口处,出现了一条流浪狗。

很小的一条狗,狗毛呈白色,像是出生不久的。

冬日的天足够冷,我看着那条流浪狗,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

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

我匆匆赶着去上班,也来不及多去关注它。

我走过的时候,就在想,这狗,肯定是被遗弃了吧。

定是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主人,嫌家里狗太多,便把它给赶了出去。

说实话,我不讨厌狗,但也真没想过要养。

养狗太麻烦,要喂它吃喝,给它洗澡,最主要的还要给它安排住宿的地方。

把一只狗安置在自己家里,我可想都不敢想!
晚上回来时,天还没黑。

我看到那条流浪狗,还蹲在门口。

不过,看起来它似乎比我舒服一些。

我上了一天的班,还饥肠辘辘的,它比我好,躺的位置上多了一只碗,碗里竟已盛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可能是周边的好心人舍给它的。

我上了楼。

胡乱地端出冰箱里的剩菜剩饭,放在微波炉里热了几分钟。

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那么寂寥,我又想起
了那条流浪狗,觉得自己和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我吃了几口菜,看到了里面的几块大肉。

我就不再吃了,端着只碗盛上肉,下了楼,倒进流浪狗的碗中。

流浪狗似乎认真看了我一眼,并且还朝我摇起了尾巴。

第二天一早,我下楼时,想着那只流浪狗,还在不在楼下。

推开楼下的大铁门,流浪狗果然还在,它蜷缩着身子,躲在旁边的几株小海桐之间,借以来取暖。

我看着,不觉有些心酸。

我跑回了屋,想起自己还有一条不大盖的小毯子,也许,这流浪狗会用得着吧。

晚上,当我再度下班回家时,流浪狗睡觉的地方,已经多了好几条被子,它躺在那些被子中间,似乎很满足。

后来的一天,我感冒了,高烧烧到40度。

我请假,到医院配了许多的药,然后就睡了一天。

晚上,我昏昏沉沉地还在睡着,间或能听到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

我的脑子里忽然想起了楼下的那条流浪狗,这么大的雨,它要被淋透了吧。

我是很想跑下楼去看看它,但刚直起身子,很快又躺了下去。

我根本就没有气力挣扎着起来,接着,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天亮时,我醒来了,觉得神清气爽,也听不见了雨声。

再摸摸额头,已经没有一点烫意,看来这感冒已经被我扛过去了。

我猛然想起了那条流浪狗,快速跑到楼下,以为它一定被淋得很落魄。

可是——我呆住了,流浪狗身上的毛,是干的。

离它不远处,立起了一个小木屋。

这个小木屋是谁搭的呢?我还在疑惑时,隔壁的一个年轻人告诉我,是楼下的那对老夫妻搭的,他看见他们在楼下噼噼啪啪地忙了大半天。

那对老夫妻,是有名的厉害,并且又吝啬。

我有些不信,他们怎么可能劳神费力去搭个什么小木屋呢?
不久,又听到一个消息,几年前被老夫妻赶出门的儿子,也被迎了回来。

(1)请说说本文的题目《流浪狗》能否换成《人间有大爱》呢?请简述理由。

(2)第一段结尾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我看着那条流浪狗,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

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

(3)文中的“我”开始见到流浪狗时不大关注它,到后面却越来越想到它,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小说中“小木屋”的作用。

(5)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

三、句子默写
13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②______,猿鸟乱鸣
③______?松柏有本性!
④______,隐天蔽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⑥相顾无相识,______。

⑦______,江入大荒流。

⑧______,水中藻荇交横。

⑨《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中有与《三峡》意蕴相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如点的文言词语。

(1)斟酌损益(___________)(2)时人莫之许也(_______)(3)长跪而谢之(_______)(4)上使外将兵(_________)(5)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__)(6)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5 . (4分)

陆游(宋)
初见梁间牖①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

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

【注】①牖:窗户。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
①本诗前两句“初见”“已复”“频”等词写出了燕子怎样的品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②第三句诗中的“愁”字一语双关,请说说它的妙处。

(2分)
六、课外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②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释)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

②子:您。

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请于关尹子请:
(2)守而勿失也守:
17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3处)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8 .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七、作文
19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强不息就是为了某一目标不断自觉努力、永不懈怠的精神。

我们身边不乏自强不息的人,或者你就是一个有这种精神的人。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那种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正能量,给人鼓舞。

请以“他(或她、我)是个自强不息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
规范、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