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引 言
20世纪60 年 代,以 语 言 学 为 基 础 的 译 学 研 究 在翻译界占主导地位。语言学派译论主要以对等论 为导向,遵 循 结 构 主 义 的 固 定 模 式,一 般 侧 重 于 原 文 ,主 张 在 译 文 中 保 留 其 原 文 特 征 ,主 要 创 造 与 原 文 对 等 的 表 达 。 然 而 ,在 翻 译 实 践 中 ,这 种 对 等 很 难 实 现,也根本不需 要 实 现。 译 者 在 原 语 形 式 与 译 语 之 间进退两 难,从 而 引 发 了 译 界 对 对 等 理 论 的 质 疑。 这时,功能翻译学 派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登 上 了 历 史 舞台,并得到不 断 完 善。 功 能 主 义 是 一 个 广 义 的 概 念,涵盖了关于 文 本 与 翻 译 功 能 研 究 的 流 派。 除 了 目的论这一核心 理 论,还 包 含 受 目 的 论 启 发 的 其 他 理 论[1]1。 接 下 来 本 文 主 要 对 比 分 析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与目的论之间的差异性与共性。
凯瑟琳娜 · 赖 斯 (KatharinaReiss)于 1971 年 在 《翻 译 批 评 — 潜 力 与 制 约》中 提 出 了 功 能 理 论 思 想 ,之 后她的学生 汉 斯 · 弗 米 尔(HansVermeer)在 此 理 论 基础上创立 了 目 的 论。目 的 论 挣 脱 了 长 期 以 原 文 为 中 心 的 等 值 论 的 框 架 束 缚 。 之 后 ,贾 斯 塔 · 赫 兹 · 曼 塔利(JustaHolzManttari)把翻译定义成“翻译目的性 行 为”,其 实 是 把 翻 译 看 作 跨 文 化 行 为 ,主 张 文 化 相 对 性,而不 同 于 语 言 学 派 译 论 强 调 文 化 一 致 性。1991 年 ,克 里 斯 蒂 安 · 诺 德(ChristianeNord)在 《翻 译 中 的 语篇分析》提 出“功 能 + 忠 诚”原 则,克 服 了 功 能 目 的 论中的一些不足,并扩大了其影响力。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范德瑞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外语系,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 功 能 主 义 目 的 论 两 大 翻 译 理 论 是 在 不 同 时 期 由 不 同 流 派 提 出 的, 它 们 之 间 有 其 相 似 之 处 及 不 同 之 处 。 着 重 分 析 两 大 翻 译 理 论 在 理 论 基 础 、原 文 及 译 者 地 位 、翻 译 原 则 及 标 准 、文 化 方 向 、文 本 功 能 及 各 自 优 缺 点 六 大 层 面 上 的 差 异 性 ,并 分 析 其 共 性 ,旨 在 使 人 们 对 两 大 翻 译 理 论 的 理 解 更 加 透 彻 ,同 时 会 在 不 同 的 翻 译 情 境 下 选 择 适 当 的 翻 译 理 论 ,以 便 更 好 地 指 导 翻 译实践。 关 键 词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目 的 论 ;奈 达 ;功 能 主 义 中 图 分 类 号 :H315.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333X(2019)04006604
三、奈达功能 对 等 理 论 与 功 能 主 义 目 的 论 的 差 异性
(一 )理 论 基 础 不 同 早期对等理论是受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
类 语 言 学 的 直 接 影 响 ,后 期 奈 达 把 四 、五 十 年 代 美 国 流行的句法结构 分 析 法、语 义 成 分 分 析 法 及 乔 姆 斯
第17卷 第4期 2019年4月
淮 海 工 学 院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17 No.4
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Edition)
Apr.2019
DOI:10.3969/ji.ssn.2095333X.2019.04.0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原文的关系大体相同。同时奈达定义动态对等为 “对 源 语 信 息 最 贴 近 的 自 然 对 等 ”[2]166;随 后 正 式 定 义 为 一 种 “将 源 语 信 息 转 入 译 语 ,使 译 文 读 者 反 应 与 原文读者反应基本相似 的 翻 译 性 质”;1969 年,奈 达 把 动 态 对 等 改 为 功 能 对 等 ,并 提 出 对 等 是 多 层 次 的 : 这里的“对等”不 可 理 解 为 “等 同 ”,不 可 曲 解 为 译 文 与 原 文 效 果 完 全 一 致 ;这 里 的 “对 等 ”可 解 为 “近 似 ”, 是 不 同 程 度 上 对 功 能 等 同 的 近 似[3]87。
收稿日期:20190219;修订日期:20190320 作 者 简 介 :范 德 瑞 (1986- ),女 ,山 西 临 汾 人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临 汾 学 院 外 语 系 讲 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方 面 的 研 究 。
二 、奈 达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与 功 能 主 义 目 的 论 简 介
功 能 对 等 的 前 身 其 实 是 动 态 对 等,它 是 由 美 国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 译 理 论 学 家 尤 金 · 奈 达 提 出 的。他以《圣经》翻 译 为 基 础,融 合 了 美 国 结 构 主 义 语 言 学 、社 会 语 言 学 、符 号 学 、信 息 学 ,交 际 学 等 并 不 断完善。动态对等 首 先 在 奈 达 的 著 作 《翻 译 科 学 探 索》中提出,指出 两 种 不 同 的 对 等:形 式 对 等 和 动 态 对等,前者主要注 重 信 息 本 身,“尽 量 从 字 面 上 和 意 义 上 传 达 原 文 形 式 和 内 容 ”[2]159;后 者 则 注 重 效 果 相 当,从而使译文读 者 和 译 文 之 间 的 关 系 与 原 文 读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