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3年——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
刘守旭
一、危机前的美国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美国经济经历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凯恩斯主义管理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使得政府采购不断增加,加之二战期间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需求的扩大与投资的增长相互促进,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景气周期。
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经济历经波折,但总体趋势仍是不断向上发展的。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使得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黯然失色,而凯恩斯主义则受到青睐,罗斯福新政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凯恩斯主义反危机措施的有效性。大萧条也催生了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转移支付、赤字经济、需求管理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越来越成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经济学术语。然而,20 世纪70 年代的滞胀危机给信奉凯恩斯主义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乃至普通大众以沉重打击,美国经济陷入了大萧条以来最危险的境地,“当时‘发达市场经济’的工业生产在短短一年之内骤降一成,国际贸易则跌落13%。”①单就美国而言,“到了1974 年,通货膨胀达到了11%,……1975 年,在几个月之内失业率就达到了9%,这是自193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②通货膨胀与失业是大众最不能接受的两种经济变动,它们却在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同时出现,更有学者认为包含隐蔽失业的调整失业率将达到25%。③一切事物都不会凭空出现,差别只在于我们是否觉察到其发生前的征兆。同样,探讨滞胀危机的成因,也不能不首先探究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滞胀局面的形成
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也逐渐丧失其世界经济霸权的优势。滞胀一词是美国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1976 年首次提出的,用以解释经济停滞、失业加剧与通货膨胀率升高并存的经济现象。美国经济首次在危机期间显著出现物价上涨现象是在1957-1958 年,在1969-1970 年的经济危机中,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而1973-1975年的滞胀危机则是最为典型的一次。在尼克松执政初期,美国政府并没有把国内经济政策作为施
政的重点领域。“通货膨胀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最令人忧虑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用牺牲其他目标,尤其是高就业所能应付的问题。”②通常来讲,失业带给民众的打击要比通货膨胀更为严重,这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悲惨指数。③公式就可以看出,这一指数反映了失业比物价上涨更让人痛苦的普遍观点。美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在1973 年春天开始加剧,不管是发布日用品价格冻结的命令,还是执行略为缓和的控制措施,通货膨胀都不曾出现降低的迹象。关于通货膨胀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学者特别提到1972 年经济的高度繁荣与1973 年取消价格管制后消费需求的强势反弹,以及1971 年与1973年美国政府多次动用汇率干预手段促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的政策导致一定程度的国内物资短缺,认为这些因素是1973-1974 年这一轮物价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而1973 年10 月之后出现的能源危机则是导致事态严重失控的重磅炸弹,这次石油危机爆发的突然性与猛烈性十分罕见,其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异常沉重。①到1974 年秋天,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均已失控,传统的宏观调控措施在应对滞胀危机时难以发挥效用。在经历了1966-1969 年的繁荣之后,失业率从1970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进入上升周期。1975 年 3 月,宏观经济跌到谷底。
三、滞胀危机的表现形式
滞胀危机的表现形式很直观,正如其名称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即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长期共存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美国失业人口绝对数和失业率分别在1975 年达到了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失业人口总数接近800 万人。①美国消费物价在1973 年以后,物价涨幅的走势较前期更为陡峭,而物价指数在1960-1967 年间则几乎没有多大变动。其中食品、燃料和医疗的价格涨幅是最剧烈的,而似乎通货膨胀率本身也存在着某种反馈机制,“通货膨胀率越高,通货膨胀就会变得愈加易变、愈加难以预测。这样一来,更不稳定的实际产出水平、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率的更大波动,都增加了整个经济的不确定性。”在滞胀危机出现以前,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最早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成为概括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经典描述,即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较低,而火热的市场通常会带来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进入衰退时期,失业率较高,冷清的市场环境则使得通货膨胀率不断走低。
滞胀危机成因中的制度性因素
主要从制度层面的五个角度对滞胀危机成因进行论述。大公司与工会分别垄断了生产资料要素中的土地、资金与劳动力资源,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面临着“特里芬悖论”的困扰,美元流动性过剩使得通货膨胀难以遏制;而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凯恩斯主义的积弊在这时开始显现;由于战后美国政府迷信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效果,过度使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扩大总需求,使得过剩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及时调整,一旦停止赤字财政的刺激,经济就会下滑;在民主党执政时期,联邦社会福利开支一度成为美国政府调节社会、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社会福利开支是赤字财政长期化的主要消费者,这对通货膨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的方式提出了疑问与挑战。
二、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
货币主义学派属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严重的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制造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工会势力、商人投机、国外输入、较低的生产率,甚至也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他认为,就今天的纸币来说,只有政府才能制造过度的货币增长,从而制造通货膨胀。从1960 年代中期到1970 年代末期,美国货币加速增长的原因有政府开支的急剧增加、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以及联邦储备体系推行的错误政策。政府开支增加中包括了社会福
利开支的增加以及为确保越南战争继续下去所进行的军费筹集活动,这种军费筹集主要依靠增发货币来实现。而联邦储备体系的错误政策则是指伯恩斯就任美联储主席后推行的不合时宜的放松信贷的货币政策。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结算货币及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而言,美元的过度发行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的流动性泛滥,更是通过国际货币结算体系流入国际市场,造成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
1944 年7 月,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获取了美元霸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代了英镑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