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历史和现代名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市历史和现代名人
摘自:乐山市政府网站、百度百科2011年12月11日
【古代和近现代名人】
【郭沫若】
郭沫若是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乳名文豹,号尚武,学名开贞,笔名沫若,曾用郭鼎堂、麦克昂、易坎人等别名或笔名,属龙,四川乐山人。

1914年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从事文艺运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兼宣传委员会主席和总政治部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后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

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

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

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只身潜回祖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历任《救亡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0年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

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

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

抗战胜利后,1948年到解放区,1949年8月当选为首届全国文联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

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1978年6月12日逝世,终年86岁。

去世后,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

【海通和尚】——乐山大佛缔造者
乐山大佛的开凿离不开凌云寺的僧人释海通。

每当夏汛,汇聚于凌云山麓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船毁人亡的悲剧时有发生。

海通和尚看在眼里,
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决心凭崖开凿一尊弥勒佛大象,想仰仗佛的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

在海通和尚的发起之下,大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开始修凿,历时90年,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竣工,距今已有1200多年。

在唐代韦皋的《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不仅记载有大佛建造的经过,还记录有海通和尚为保证大佛顺利开凿,不惜「自抉其目」的故事。

相传,佛像动工后,嘉州新任地方官,爱财如命。

他打听到海通和尚募化了许多银子,就带着一群衙役来到凌云山上,索贿营造经费,海通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仗势欺人,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

然而,海通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愿,不几年,他就圆寂归天了。

以后,石青等老石匠也相继去世了。

后来,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韦皋继承了海通和石青的事业,组织人力物力继续开凿,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整整花了九十年,才修凿完工。

人们为了纪念海通,就把他当年住过的山洞叫做“海师洞”。

直到现在,洞内还有一个盘膝而坐、神情坚毅、手托盛眼珠的玉盘的海通塑像。

【陆游】——南宋诗人
陆游,宋宣和七年——宋嘉定三年(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以宝章阁待制致仕,一生忧国忧民,才气超逸,长于诗,勤著述,共作诗九千三百首之多,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亦表现出浪漫主义特色;诗风雄浑豪放,独具一格,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伟大诗人和书法家。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国家民族多灾多难,自幼受到家庭和周围爱国思想的影响.及长,于南宋绍兴年间应礼部试,遭秦桧所黜.及至孝宗即位举进士,放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出任夔州府(今重庆奉节》通判.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受聘来到成都,先后出任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僚和成都安抚司参议官;蜀州(今四川崇庆县)、嘉州(今四川乐山市)、荣州(今四川荣县)等处地方官,直至淳熙五年(1178)东归,大部分时间寓居成都,因而有许多诗篇反映当日的成都。

【岑参】——唐代诗人
岑参(约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也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早岁孤贫,遍读经史。

岑参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中进士。

八载、十三载两次出塞任职。

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

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吏,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知名人士和国内艺人】
【丁佑君】
女,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人,1950年4月29日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9月17日她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们进行了百般摧残,始终不能使她屈服,面对敌人的威胁,视死如归,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最后英勇牺牲,年仅19岁,1950年9月25日被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朱德总司令指出:“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好榜样。

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尧茂书】
四川乐山市人,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1985年从美国传来著名激流探险家、年近花甲的肯·沃伦将于1985年8月率领一个10人探险队来华漂流长江的消息,他说:“中国的长江应该由中国人首先漂流”,本着一份民族的情感,尧茂书决定提前开漂,1985年5月31日,尧茂书从长江发源地———格拉丹冬雪山脚下,踏着松泡的雪,爬上冰川,把我国五星红旗和西南交大校旗插在冰川上,用摄影机摄下了这不同寻常的镜头,茂书随后独自驾艇继续向通天河漂去。

7月16日到达川、藏、青三省区交界处的直门达。

7月23日离开直门达向更加险恶的金沙江漂去。

7月24日下午,他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身亡。

【衣瑞龙】
男祖籍大连,生于1943年4月1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乐山嘉乐造纸厂工作。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喜欢上了滑翔运动。

1980年代中期曾五探峨眉山九老洞,揭开流传几百年的九老洞之谜。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自费制作三角翼滑翔机,并经过数年摸索苦练,终于1990年9月从峨眉山金顶成功飞下。

其后近20年里,省内他飞过汉源龙塘山、马家山,江油窦山,并27次从金顶飞下;省外他飞过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昆明西山、广西桂林、湖南吉首。

衣瑞龙每到一地,都被称作“乐山飞人”、“四川飞人”。

衣瑞龙是第一个用三角翼滑翔机飞越泰山的运动员。

【陈小艺】
四川乐山人,12岁考入四川省乐山川剧艺术学校,同年第一次登上大荧屏,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神秘的大佛》中扮演剧中角色梦婕(成年:刘晓庆)的幼年时代,198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与徐帆,江珊,胡军,何冰等成为同班同学,代表作品:《外来妹》、《军歌嘹亮》、《半路夫妻》、《想爱都难》等[2]。

【雷庆瑶】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人,1989年出生,3岁那年被电击致失去双臂。

但这位坚强的女孩却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等等。

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女演员奖、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第15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银象奖”和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2007年,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游泳项目一个第四名和一个第六名的良好成绩。

2008年,就读于乐山师范学院,被授予"西部瓷都阳光青年"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林和生】
当代著名学者、教授、诗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家、美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社
会学家。

祖籍山东省鄄城,1954年6月27日生于四川省乐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科技哲学”硕士学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