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生平与著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贝马斯:生平与著述

对于哈贝马斯的称谓,通常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西方学界的领军人物,当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相信随着罗尔斯、伽达默尔、德理达等与之同为重要的思想家的离世,哈贝马斯的学术地位仍将持续上升。

对哈贝马斯整体思想之介绍,比较困难的是对于其学术发展的准确分期问题,主要原因在于(1)《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的相对独立性,(2)批判理论奠基时期的“语用学转向”,(2)哈贝马斯自身理论的连贯性与复杂性,尤其是《交往行为理论》一书的多主题性。国内主流的意见持三期说 [1],尽管在大致的年代划分上没有分歧 [2],但是对于分期的标准问题以及个别作品的归类似乎没有一种明确的意见 [3]。因而,笔者倾向于从编年史的角度,以相对稳定的处所为分期标准,作出九个分期。

本文仅仅就哈贝马斯至今的重要事件加以归纳。作为一项阅读笔记,它大量的参考了以下几本著作:(1)霍尔斯特的《哈贝马斯传》 [5];(2)中冈成文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 [6];(3)《包容他者》中译本的附录三。此外,对于哈贝马斯著作的版本信息以及英译情况,笔者并未收录。

一、少年时期

●1929年6月18日,哈贝马斯出生于杜塞尔多夫市,后随父亲任职来到边上的小镇古姆斯巴赫,并在那里长大。父亲伦斯特,母亲谷莱泰。祖父是路德派牧师。

二战时,参加德国少年团,最后被编入希特勒青年团。

● 1949年在谷默斯多夫中学毕业。

二、大学时期

◎1949-1954年,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上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学、心理学、德国文学、经济学。

●1953年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出版,由于对涉及纳粹之处未加说明,引发争议。这一事件对哈贝马斯冲击很大,使其迅速转向海德格尔德对面,在7月25日的《法兰克福.奥格尼报》发表“与哈贝马斯一起反思海德格尔”。对此,海德格尔在9月24日的《扎伊特》报上寄信辩解。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辨正法》。● 1954年在波恩大学以论文《绝对性与历史,谢林思想的二重性》获博士学位,导师为罗莎克和贝克尔。

三、自由记者时期

◎1954-1956年任自由记者,获“德意志科研协会”助教奖学金。

●1955年与乌特.维瑟尔霍夫特结婚,生子蒂尔曼(1956年)、女瑞贝卡(1959年)、女儿迪特(1967年)。

四、研究所时期:作为阿多诺的研究助手

◎1956-1959,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任阿多诺的第一位研究助理。期间研读本雅明、布洛赫、阿尔都塞,初次接触涂尔干、韦伯,学习经验社会学。

●1957年发表文献报告“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综述” [6],其内容的政治性使霍克海默感到危险。

●1959年构思《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打算以此在法兰克福大学取得教授资格,但在霍

克海默的反对下没能实现。辞去社会研究所工作。接受德国学术协会(DFG)的奖学金,专心执笔《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1961年《大学生与政治》(合著者:弗里德贝格、厄勒尔、维尔茨)出版。由于哈贝马斯所写的序论的政治激进性不合霍克海默的意,使出版延期。

在阿尔道特的斡旋下,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马堡大学获授课资格,导师为阿本德洛特。12月,在马堡大学进行私人讲师就职演讲,题为“古典政治学说与社会哲学的关系”

[7]。但由于接受海德堡大学的邀请,实际并未在马堡授课。

五、海德堡时期

◎1961-1964年,接受伽达默尔的邀请出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

●1962年7月,在海德堡大学进行教授就职演讲,题为“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批判” [8]。在海德堡期间,专研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后期维特根斯坦。受朋友阿佩尔的鼓励,研究美国实用主义(帕森斯、米德、戴伊)。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出版(1990年再版)。

●1963年“科学分析论与辨正法”发表,评价阿多诺与波谱之间围绕“社会科学理论”所进行的整理。翌年,阿尔伯特对此进行反驳,“实证主义论战”扩大。

《理论与实践》 [9]出版(1971年新版,做长篇导言)。

六、研究所时期:霍克海默的继任者

◎1964年-1971年,接替霍克海默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

●1965年给报纸投稿,“维特根斯坦的回归——著作集第二卷遗著《哲学的考察》”。

6月,在法兰克福大学进行就职演讲,题为“认识与兴趣” [10]。这一时期受舒茨社会现象学、乔姆斯基(chomsky)普通语法学、奥斯丁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开始构思普遍语用学。

●1967年 6月7日 [11],参与柏林游行的学生奥内索格被警察杀害,引发全德范围德学生运动高涨。6月9日,在奥内索格葬礼上,哈贝马斯进行了“关于联邦共和国学生政治作用的谈话”及其他演讲,批判激进派领导人杜切克为“左翼法西斯主义”,与学生运动决裂。《社会科学的逻辑》出版(首次发表于《哲学评论》第14期第5卷,分别于1970年、1982年出版扩充版)。

●1968年经常就大学改革与学生运动发表言论。

定期参加米查理奇主持的法兰克福弗洛伊德研究所周三的讨论会。向所里的精神分析医生劳伦茨学习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12]出版。

《认识与兴趣》 [13]出版。他想以此书确立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但后来改变了方针,转向以普遍语用学来构建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是为哈贝马斯之“语用学转向”。

《对马尔库塞的回答》(主编并作序)。

为尼采文集《认识论著作》作“后记”。

●1969年《抵抗运动与大学改革》出版。追忆8月6日去世的阿多诺,在报上发表“自然中的理性化航程”。

七、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时期

◎1971-1980年,接受物理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维茨赛卡的邀请,任马克斯.普朗克“科技时代生活条件”研究所第二所长。

●1971年《哲学-政治剪影》出版;

《社会理论或社会技术,系统研究何为》(与卢曼合著)出版。该文集收录了自卢曼在1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