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研究_以南充市仪陇惠民银行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企业文化·金融分析 2010年1月

31

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研究

——以南充市仪陇惠民银行为例

冯诗杰 张宝丹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74)

摘 要:本文根据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比较村镇银行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别,指出村镇银行的创新之处和目前的运营模式的绩效和不足,最后对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的选择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竞争优势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1—0031—02

一、引言: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村镇银行的产生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并决定在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随着试点“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银行子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的相继开业,始于10年前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索终获实质性推进。允许成立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的具体行动。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一大重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大问题,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组织不完善,无法为农村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

第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仅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还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

第三,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

二、村镇银行的创新与绩效

2006 年12 月22 日, 银监会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其中, 以“低门槛、严监管”方式在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 市) 及县( 市) 以下地区, 以及其他省( 区、市) 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 统称“金融准入区”) , 允许各种组织和个人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通过投资、收购、新设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它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 ,其他企业法人(含非银行金融机构)、自然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一)村镇银行的创新 1、运营结构的创新 第一、成本与收益

村镇银行的目的是服务“三农”。如果村镇银行的利率过高,借款人成本会相应增加,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因此,央行对村镇银行贷款利率额进行了限定,规定的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这有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防止逆向选择。

第二、风险与控制

在我国,村镇银行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主要以小额存贷为主。村镇银行这种以小额贷款为主的金融机构在违约风险上大大低于放贷总量相同的大额贷款金融机构。同时,也降低了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成本。因而,村镇银行的可行性与盈利性得到肯定。

2、制度设计的创新

村镇银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设计的,它是股份制形式并且由一家商业银行发起并控股,这有利于风险担当和专业化运作。从制度设计上来看,村镇银行是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并且随着农村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村镇银行会逐渐做强做大。并且与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放贷审批时间很短, 无需抵押, 利率也比较低。以前农民主要靠农信社贷款, 审批时间较长, 往往延误了最佳生产投资时机。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与绩效

从村镇银行的支农效果来看,截止2007年7月31日,村镇银行资本总额10711万元,其中银行资本5520万元,占比51.5%,产业资本1420万元,占比13.3%,个人资本3771万元,占比35.2%。

余额8562万元,其中发放中小企业贷款51户,贷款余额804万元,占比9.39%,发放农户贷款3330户,贷款余额7758万元。占比90.61%。累计发放贷款3790笔,累计贷款金额17999万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累计60笔,累计贷款金额9026万元,农户贷款累计3730笔,累计金额8973万元,分别占比50.15%和49.85%。

村镇银行创新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结构和制度设计,有效增加了农村资金供给,与此同时,村镇银行信贷决策链条短、发放贷款快、经营机制灵活的独有优势,有效提升了农村金融整体服务水平。

三、村镇银行运营中的不足

1、村镇银行创新不足,支农效果不佳。

作为纯商业组织,村镇银行必须追求收益最大化,必须力图规避风险。银监会虽然规定了村镇银行的贷款额度,“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前10户贷款余额不超过股本金的50%”,但是,作为商业机构,

东方企业文化·金融分析 2010年1月

32

村镇银行必然会以扩大规模来提高本企业的收益。目前,惠民村行最大单笔贷款已经达到60万元,已占到资本净额的17%。

2、惠民村行缺乏竞争优势,生存空间狭小。

3、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资金头寸紧张, 存款的增长速度和贷款增长速度严重不匹配。

村镇银行目前采用的又是独立法人的运作模式,多年的“国本位”意识,使人们更愿意、更放心地把钱存入农村信用社、国有银行,这种意识往往在落后地区、农村地区表现得愈发强烈。正源于此,新开办的村镇银行吸收存款十分困难,有资源枯竭的可能。

4、盈利能力有限。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数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高新产业、龙头企业较少,基本上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弱势化导致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村镇银行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 四、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选择: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小额信贷模式的借鉴

第一、乡村发展协会运营模式的创新

协会的小额信贷参照了GB 模式,并根据当地农民需求和价值观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1) 非商业机构。 (2) 具有扶贫性,坚持小额信贷。

(3) 采用“整贷零还”制度。

(4) 建立中心组制度。

(5) 把农村金融与农民组织发展结合起来。

(6) 职工享有“劳动者产权”。

第二、协会小额信贷的实际运作方法及支农效果

(1)协会的运作方法

①初步试点阶段--为贫困户提供商业利率贷款和实现高还款率

②初步扩展阶段--扩大影响,提高效率,实现自收自支 (2)协会贷款的审批、发放和回收

仪陇小额信贷项目在运作的前两年,资金运作由县协会项目办公室统一调配和管理。在乡级不设会计,乡工作人员没权利自己从银行提款和给农户放款。乡级工作人员只有存款的责任,而没有取款的权利。存入的资金每月从乡信用社的账户转到县项目办的专门账户上。

第三、协会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①财务管理的困难。

②新贷款产品开发和问题---微型企业贷款试点的教训。

五、村镇银行盈利模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1)村镇银行要能提供要能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金融服务。

(2)创新服务手段,确立错位竞争战略。

(3)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应该选择“拿来主意+原创开发”,在借鉴乡村发展协会支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培礼. 小额信贷的适用性--减缓贫困的小额信

贷、捐赠和其它非金融措施[J].经济问题探索,2006(4):

25-28

[2] 粱山.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安全性、盈利性和信

用状况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6):64-68

(上接16页)

上市后的年报指出,上市公司在日本、欧美市场的国际软件业务逐步推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收入达到18206万美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份额上升至33.9%,由此可以看出,整体上市后,东软集团盈利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外包业务的开展,此外,东软集团的数字医疗、IT 服务、教育等资产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收益。

(2)减少东软集团与东软股份的业务冲突,进一步整合资源

自2000 年开始,随着互联网泡沫崩盘,东软业绩一路下滑,股价也陷入低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东软开始谋求突围。首先是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务,借助中软与松下、阿尔派等日本企业的关系,从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着手,逐步发展对欧、对美软件外包业务,客户包括惠普、诺基亚等。其次是数字圈地,在广东南海、成都、大连等地建立信息学院,在信息学院内设立软件园区。再次,为东软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SAP 、英特尔、飞利浦等跨国巨头。至2007年底,东软集团的股东除了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沈阳惠旭科技有限公司外,还包括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借助资本上的合作关系,东软将这些公司的软件外包业务引入东软,与东芝、阿尔派的合作,为东软发展对日研发外包铺平了道路,而与飞利浦、英特尔、SAP 的合作,则铺平了东软对欧美业务的道路。至此,东软搭建完成了三大业务架构——软件外包、数字医疗、系统集成。然而,除了系统集成业务全部属于东软股份,其余两大业务东软集团和东软股份皆有份,造成两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而且存在关联交易等诸多问题。整体上市后,将东软集团的所有业务全部注入上市

公司,这样将极大地较少集团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同时也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整合资源。

(3)改善上市公司业绩,增加股东财富 东软集团发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37.11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8.2%,每股收益为0.52元,完成公司整体上市时的业绩承诺。如若剔除四川地震导致的3,636万损失,公司净利润实际增长27%。2008年的净利润达到最高,为2007年净利润的118%,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来看,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07年147%,由此可见。整体上市作为一种外延式的增长,为公司业绩的改善和股东财富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

从经济学方面看,整体上市作为金创新的方式之一,是对分拆上市诸多弊端的纠正,有利于发挥集团的产业优势和管理优势,降低企业与市场的交易成本,解决长期以来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母子控股型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案,将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上尚不成熟,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还不能提倡所有的分拆上市公司都实行整体上市。 参考文献:

[1] 刘 晶. 赵 颖.关于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研究.商业文化.2007.08

[2] 郭爽.刘元才.企业整体上市的创新动因.2009.03 [3] 东软集团2005-2008年年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