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管理会计-课程例题-第五章 经营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例题第五章销售预测
一、销售预测-算术平均法
例:A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1至12月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资料
单位:千件
要求:用算术平均法预测2007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
2007年1月份的预计销售量:
(千件)
计算标准差
若综合考虑标准差,则2007年1月份销售量的预测值在24.628千件与30.372千件之间的概率为68.27%,在21.756千件与33.244千件之间的概率为95.45%。
例:A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1至12月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资料
单位:千件
要求:用自然权数加权平均法预测2007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
2007年1月份的预计销售量:
(千件)
则2007年1月份销售量的预测值为28.6千件。
例:A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1至12月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资料
单位:千件
设为0.3,2006年12月份的预测值为30千件。
要求: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7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
2007年1月份的预计销售量:
(千件)
则2007年1月份销售量的预测值为30.6千件。
四、销售预测-逐期使用指数平滑法
例:A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1至12月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资料
单位:台
设为0.3,2006年1月份的预测值为115台。
要求:试逐期使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7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具体预测过程见下表:
可见,2007年1月份销售量预测值为129.76台。
五、销售预测-回归直线法
例:A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1至12月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资料
单位:千件
要求:用回归直线法预测2007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首先计算相关数据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则有:
因此,有,根据时期赋值规律,2007年1月份的时期值应为13,则2007年1月份销售量预测值为=31.4(千件)
六、销售预测-市场调查法
例:某企业2006年对其生产的热水器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该产品已试销1年,截止年底在本市已拥有20000户用户,本事共有居民1000000户。
据悉,2006年外地从本地订购该产品5000台,本市从外地订购该类产品3000台。
假定该产品寿命周期的萌芽期为4年,在试销期中,产品普及率最高可达5%,该企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为60%。
要求:试根据上述情况对该企业下一年的销售量进行预测。
解:由题意可知,该企业这种产品目前仍处于萌芽期,则
该产品本市平均每年需要量=该市居民数×(预计产品普及率-目前产品普及率)÷预测年限
=1000000×(5%-20000÷1000000×100%)÷(4-1)
=10000(台)
下一年度本企业预测销售量=(该产品本市平均每年需要量+外地需要量-外地供给量)×市场占有率
=(10000+5000-3000)×60%
=7200(台)
即该企业这种产品下一年度预测销售量为7200台。
七、销售预测-主管人员意见法
例:某葡萄酒厂对计划期销售量进行预测,决定由该厂销售部门经理与欧洲、美洲、亚洲的经销商负责人一起成立专门预测小组进行综合判断,它们四人的初步估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初步估计资料
单位:万瓶
又假定根据该企业过去的经验,销售部门经理与欧洲、美洲、亚洲经销商负责人的预测准确性和重要程度,在综合判断时分别按0.1、0.3、0.2、0.4进行加权。
要求:试为该厂的计划期销售量作出评价。
解: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预期价值分析表,如下:
再将四位预测人员的预期价值合计,分别按0.1、0.3、0.2、0.4的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的综合判断。
(万瓶)
八、销售预测-德尔菲法
例:某公司准备于计划期推出一种新型数控工具,该工具过去没有销售记录。
现聘请工具专家、销售部经理、外地经销商负责人等九人采用德尔菲法来预测计划期这种新型数控工具的全年销售量。
该公司首先将工具样品、特点和用途分别对各位专家作详细介绍,并提供同类工具的有关价格和销售情况的信息,然后发出征求意见函,请九位专家分别提出个人判断。
经过三次反馈,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专家销售预测表
单位:件
要求:试根据表中第三次判断的资料,分别通过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权数分别为:最高0.3、最可能0.5、最低0.2)和中位数法,作出计划期新型数控工具预计销售量
的最终判断。
解:(1)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按第三次判断的平均值计算
预计销售量最高平均值最可能平均值最低平均值
()(件)
(2)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按第三次判断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预计销售量()(件)(3)用中位数法:首先,根据第三次判断,按预测值从高到低排列,构造中位数计算表
然后再用所得到的中位数进行加权平均(最高0.3、最可能0.5、最低0.2)
预计销售量()(件)
九、成本预测-高低点法
例:某家具厂商最近五年的家具产量及历史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产量及成本历史数据
若2013年计划产量为120套
要求:试用高低点法预测2013年该厂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
最高点和最低点产量与总成本数据
因此
(万元套)
将b值代入最高点总成本公式,则有:
(万元)
将a和b值代入计划期总成本公式:
计划期年度总成本预测值(万元)
计划期年度单位成本预测值(万元)
例:某家具厂商最近五年的家具产量及历史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产量及成本历史数据
若2013年计划产量为120套
要求:试用加权算术平均法预测2013年该厂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其中各年权数依次为0.03,0.07,0.15,0.25,0.5。
解:
计划期年度总成本预测值
=(12×0.03+104×0.07+108×0.15+96×0.25+12×0.5)+(6×0.03+3×0.07+4.5×0.15+5.5×0.25+4×0.5)×120
=586.76(万元)
计划期年度单位成本预测值(万元)
例:某家具厂商最近五年的家具产量及历史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产量及成本历史数据
若2013年计划产量为120套
要求:试用回归分析法预测2013年该厂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根据有关资料,编制计算表如下:
则有:
计划期年度总成本预测值(万元)计划期年度单位成本预测值(万元)
十二、成本预测-因素分析法
例:某企业A车间预测期的目标成本初步测定为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7%,公司下达的降低率为6%,经过充分论证,确定预测期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各成本影响因素变动情况
该企业按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预测期可比产品成本为772800元,可比产品成本项目的比重为:原材料70%,生产工人工资15%,管理费用10%,废品损失5%。
要求:采用因素预测法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率和降低额。
解:(1)由于原材料消耗定额降低及平均价格上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成本降低率=
成本降低额=772800×1.96%=15146.88(元)
(2)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平均工资增长而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成本降低率=
成本降低额=772800×2%=15456(元)
(3)由于生产增长超过管理费用增加而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成本降低率=()
成本降低额=772800×1.68%=12983.04(元)
(4)由于废品损失减少而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成本降低率=5%×10%=0.5%
成本减低额=772800×0.5%=3864(元)
综上所述,预期可比产品成本减低率=1.96%+2%+1.68%+0.5=6.14%
预期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772800×6.14%=47449.92(元)
可见,计算结构接近初步测算的目标成本降低率7%,并可以实现上级下达的6%的目标成本降低任务,因此,可以把6.1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作为正式的目标成本,并据此编制成本计划。
十三、利润预测-利润预测敏感分析
例: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固定成本10000元。
要求:计算各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
解: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有:
利润基数=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5000×10-5000×6-10000=10000(元)
各中间变量的基数为:
销售收入基数为10×5000=50000(元);变动成本基数为6×5000=30000(元);边际贡献基数为(10-6)×5000=20000(元);固定成本基数为10000(元)。
则各个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为:
单价利润灵敏度指标;
单位变动成本利润灵敏度指标;
销售量利润灵敏度指标;
固定成本利润灵敏度指标。
十四、利润预测-利润灵敏度指标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单个因素
例: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固定成本10000元。
设单价提高10%,销售量增加20%。
要求:分别计算单价和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解:
已知,
则单价变动使利润变动的百分比
已知,
则销售量变动使利润变动的百分比
十五、利润预测-利润灵敏度指标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多因素同时变动
例: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固定成本10000元。
设单价提高10%,单位变动成本上升15%,销售量增加20%,固定成本上升10%。
要求:计算以上四个因素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解:
已知,,,;,,,
则
即以上四个因素同时变动后,利润变动百分比为11%。
十六、利润预测-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例: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固定成本10000元。
要求:(1)测算在确保企业不亏损的情况下的各因素的极限变动率;
(2)若企业在计划期按行业先进销售利润率30%进行目标利润规划,测算为实现该目标利润各因素的最大变动程度。
解:
(1)根据公式可得:
单价的极限变动率=
单位变动成本的极限变动率=
销售量的极限变动率=
固定成本的极限变动率=
即当各因素单独变动时,单价降低不超过20%,单位变动成本升高不超过33%,销售量下降不超过50%,固定成本上升不超过100%,企业均不会亏损。
(2)首先按确定的销售利润率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
企业现实水平下的利润=(10-6)×5000-10000=10000(元)
目标利润=10×5000×30%=15000(元)
其次,由本量利计算公式测算为实现目标利润各因素单独变动的变动程度:
(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变动率=
(元)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销售量
单价变动率=
(元)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率=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收入-目标利润-变动成本=10×5000-15000-6×5000=5000(元)
固定成本变动率=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该企业将销售量提高25%以上,或将单价提高10%以上,或将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超过16.67%,或将固定成本下降超过50%,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