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工艺工艺设计计算
精馏塔的计算
![精馏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e97d31a10a6f524ccbf8585.png)
3.解吸:从吸收剂中分离出已被吸收气体的操作。
4.吸收操作传质过程:单向传质过程,吸收质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过程。
其中包括吸收质由气相主体向气液相界面的传递,及由相界面向液相主体的传递。
5.吸收过程:通常在吸收塔中进行。为了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可采用板式塔或填料塔,少数情况下也选用喷洒塔。
对于易溶气体,H很大,此时,传质阻力集中于气膜中,液膜阻力可以忽略,1/ KG≈1/kG气膜阻力控制着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吸收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气膜阻力,这种情况称为“气膜控制”。
对于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如要提高其速率,在选择设备型式及确定操作条件时,应特别注意减小气膜阻力。
(2)以C*-C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液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解:将液组成换算成摩尔分率。
xF=(40/78)/(40/78+60/92)= 0.44
xD=(97/78)/(97/78+3/92)=0.974
xW=(2/78)/(2/78+98/92)=0.0235
原料平均摩尔质量MF=78×0.44+92×0.56=85.8kg/kmol
由物料衡算:F= D+W =15000/85.8= 175kmol/h
则F = D + W
FxF= DxD+ WxW
175 = D + WD=76.6kmol/h
175×0.44=0.974D+0.0235WW=98.4kmol/ h
例:将含24%(摩尔分率,以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混合液送入连续操作的精馏塔。要求馏出液中含95%的易挥发组分,残液中含3%易挥发组分。塔顶每小时送入全凝器850kmol蒸汽,而每小时从冷凝器流入精馏塔的回流量为670kmol。试求每小时能抽出多少kmol残液量。回流比为多少?
精馏塔工艺设计
![精馏塔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b215d8bb68a98270fefa24.png)
一、苯- 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98.5%的苯36432吨,塔底馏出液中含苯1%,原料液中含苯为61%(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数)。
(二)操作条件1. 塔顶压强4kPa(表压)2. 进料热状况:饱和蒸汽进料3. 回流比:R=2R min4. 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三)设计内容设备形式:筛板塔设计工作日:每年330 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厂址:青藏高原大气压约为77.31kpa 的远离城市的郊区设计要求1.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2. 塔的工艺计算3.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1)塔高、塔径及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2)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绘制(4)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的绘制4、塔的工艺计算结果汇总一览表5、对本设计的评述或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四)基础数据1. 组分的饱和蒸汽压p i (mmH)g2. 组分的液相密度ρ(kg/m3)、苯- 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书(精馏段部分)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原料液经卧式列管式预热器预热至泡点后送入连续板式精馏塔(筛板塔),塔顶上升蒸汽流采用强制循环式列管全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其余作为产品经冷却后送至苯液贮罐;塔釜采用热虹吸立式再沸器提供汽相流,塔釜产品经卧式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送入氯苯贮罐。
典型的连续精馏流程为原料液经预热器加热后到指定的温度后,送入精馏塔的进料板,在进料上与自塔上部下降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再沸器中。
在每层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气互相接触,进行热和质的传递过程。
操作时,连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液),部分液体汽化,产生上升蒸气,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气进入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冷却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
(二)全塔的物料衡算1. 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苯和氯苯的相对摩尔质量分别为 78.11 kg/kmol 和 112.6kg/kmol 0. 61/ 78. 110.61/ 78.11 0.39/ 112.62. 平均摩尔质量3. 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依 题 给 条 件 : 一 年 以 330 天 , 一 天 以 24 小 时 计 , 有 :(三)塔板数的确定1. 理论塔板数 N T 的求取 2)确定操作的回流比 R将 1)表中数据作图得 x ~ y 曲线及 t x ~ y 曲线。
第3章精馏塔主要工艺标准尺寸的设计1
![第3章精馏塔主要工艺标准尺寸的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2bab517b9d528ea80c77981.png)
精馏段
取阀孔动能因子 则
每层塔板上浮阀数目为
取边缘区宽度 ,破沫区宽度
塔板上的鼓泡区面积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个横排的孔心距 。
则排间距:
按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图,排得阀数6个.
所以
阀孔动能因子变化不大,仍在9~13范围内
塔板开孔率=0.552/6.53×100%=8.45%
平均密度
气相
ρV
㎏/㎥
2.73
3.01
液相
ρL
799.47
771.48
平均表面张力
σ
mN/m
19.84
17.51
平均粘度μΒιβλιοθήκη mPa·s0.290
0.251
平均流率
气体
VS
㎥/s
0.039
0.040
液体
LS
6.06×10-5
33.23×10-5
3、2 精馏塔主要尺寸的计算
3、2、1 塔径的计算
精馏段:
由 , , ,
第4章 附属设备与接管的选取
4、1 原料的预热器的设计
采用绝对压力为200kPa的水蒸气逆流加热,饱和水蒸气到饱和液体流出,温度都是120℃,利用蒸汽潜热讲原料从tF加热到tb。
已知tF=25℃,tb=105.64℃,
所以定性温度:
4、1、1 物性数据
表-1
定性温度/℃
密度/﹙㎏/㎥﹚
粘度/Pa·s
1、堰长
取
出口堰高:本设计采用平直堰,堰上液高度 (近似取E=1)
精馏段
提馏段
2、弓形降液管的宽度和横截面
查图得:
则
验算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精馏工艺计算
![精馏工艺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084556f10a6f524ccbf85e0.png)
F=D+W FxF=DxD+WxW 塔顶产品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为: η= DxD/FxF 式中:F、D、W分别为进料、塔顶产品、塔底馏出液的摩尔流 量(kmol/h), xF、xD、xW分别为进料、塔顶产品、塔底馏出液组 成的摩尔分率
2. 确定最小回流比
一般是先求出最小回流比,然后根据
气流截面积固定,操作弹性小 a、舌型塔板 —
气相夹带严重,板效率降低 气流截面积可调,操作弹性大
b、浮动喷射塔板 — 存在漏夜和吹干现象,板效率降低
c、浮舌塔板 — 操作弹性大、压降低,特适用减压蒸馏
二.塔板上汽液两相的流动现象
气液接触状态
塔板上汽液两相的流动现象
塔板上汽液两相的流动现象
(ii)当塔顶为分凝器时, x0 xd K
先求出分凝器内与 xd 成相平衡的 x0,再由操作线方程以 x0 计算得出 y1,然后由相平衡方程由 y1 计算出 x1,如此交替地使用操作线方程和相 平衡关系逐板往下计算,直到规定的塔底组成为止,得到理论板数和加 料位置。
(3)加料板位置的确定
求出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 xq 、yq ,并以 xq 为分
塔板类型 喷射型塔板:
板式塔
舌形塔板
浮舌塔板
无 溢 流 堰 , 液 层 较 薄压,降 降 低 雾 沫 夹 带 少 , 气 速 可高较, 生 产 能 力 增 大
喷射型
并 流 喷 射 , 液 面 落 差 小
塔板
传 质 表 面 增 大 且 不 断新更, 传 质 效 果 提 高 板 效 率 并 不 是 很 高
塔板上汽液两相的流动现象
注意
通常希望在泡沫状态、喷射状态或两者的过渡状态下操作 液汽比较大时处于泡沫状态,较小时处于喷射状态 易挥发组分与难挥发组分的表面张力的相对大小对汽液 接触状态有影响
精馏塔塔设计及相关计算
![精馏塔塔设计及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bbef822d0d233d4b14e69d1.png)
---------------------------------------------------------------最新资料推荐------------------------------------------------------精馏塔塔设计及相关计算2011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板式精馏塔的设计选型及相关计算设计计算满足生产要求的板式精馏塔,包括参数选定、塔主题设计、配套设计及相关设计图Administrator 09 级化工 2 班xx2011/12/11/ 27目录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 3一.设计题目. (3)二.操作条件 (3)三.塔板类型 (3)四.相关物性参数 ................................................ 3 五.设计内容 .................................................... 3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方案的思考 .............................................. 6 二.工艺流程 . (6)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书 ................................... 7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二.全塔的物料衡算 ............................................... 三.塔板数的确定 ................................................. 四.塔的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五.精馏段的汽液负荷计---------------------------------------------------------------最新资料推荐------------------------------------------------------ 算 ......................................... 六.塔和塔板主要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 七.塔板负荷性能图 ...............................................筛板塔设计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精馏塔工艺设计
![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精馏塔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89bc323186bceb18e8bb35.png)
课程设计报告《处理量为250T/a的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精馏塔工艺设计》专业:化学工程及工艺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班级:化工103班姓名:高珍琪指导教师:乔梅英日期 2012年12月15日【精馏塔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精馏塔及其主要附属设备设计二工艺条件生产能力:7.5万吨每年(料液)年工作日:7200小时原料组成:34%的二硫化碳和66%的四氯化碳(摩尔分率,下同)产品组成:馏出液 97%的二硫化碳,釜液5%的二硫化碳操作压力:塔顶压强为常压进料温度:泡点进料状况:泡点进料;加热方式:直接蒸汽加热回流比: 1.8工作时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24小时三设计内容1 确定精馏装置流程;2 工艺参数的确定基础数据的查取及估算,工艺过程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理论塔板数,塔板效率,实际塔板数等。
3主要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板间距,塔径,塔高,溢流装置,塔盘布置等。
4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验算,操作负荷性能图及操作弹性。
5 主要附属设备设计计算及选型四设计结果总汇将精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的结果列在精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总表中。
五参考文献列出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文献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流程的设计及说明图1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料液由高位槽经过预热器预热后进入精馏塔内。
操作时连续的从再沸器中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液)再沸器中原料液部分汽化,产生上升蒸汽,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全部冷凝或部分冷凝,然后进入贮槽再经过冷却器冷却。
并将冷凝液借助重力作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过冷凝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
为了使精馏塔连续的稳定的进行,流程中还要考虑设置原料槽。
产品槽和相应的泵,有时还要设置高位槽。
为了便于了解操作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常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
比如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等,以测量物流的各项参数。
【已知参数】:主要基础数据:表1 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的物理性质项目分子式分子量沸点(℃)密度3/g cm二硫化碳 2CS 76 46.5 1.260 1.595四氯化碳4CCl15476.8表2 液体的表面加力σ (单位:mN/m)温度℃ 46.5 58 76.5 二硫化碳 28.5 26.8 24.5 四氯化碳23.622.220.2表3 常压下的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的气液平衡数据 液相中二硫化碳摩尔分率x 气相中二硫化碳摩尔分率y 液相中二硫化碳摩尔分率x 气相中二硫化碳摩尔分率y 00.0296 0.0615 0.1106 0.1435 0.25800.0823 0.1555 0.2660 0.3325 0.49500.3908 0.5318 0.6630 0.7574 0.8604 1.00.6340 0.7470 0.8290 0.8790 0.9320 1.0【设计计算】 一、精馏流程的确定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体经过预热到一定的温度时送入到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若冰霜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其余的为塔顶产品经冷却后送到贮中,塔釜采用间接蒸气再沸器供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入贮槽。
精馏塔工艺工艺设计计算
![精馏塔工艺工艺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ecfd51fff00bed5b9f31d1c.png)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势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在正常操作下,气象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本次设计的萃取剂回收塔为精馏塔,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塔压降、操作弹性、结构造价等因素将该精馏塔设计为筛板塔。
3.1 设计依据[6]3.1.1板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塔的有效高度T TTH E N Z )1(-= (3-1) 式中 Z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 ; N T –––––塔内所需要的理论板层数; E T –––––总板效率; H T –––––塔板间距,m 。
(2) 塔径的计算uV D Sπ4=(3-2) 式中 D –––––塔径,m ;V S –––––气体体积流量,m 3/s u –––––空塔气速,m/su =(0.6~0.8)u max (3-3) VVL Cu ρρρ-=m a x (3-4) 式中 L ρ–––––液相密度,kg/m 3V ρ–––––气相密度,kg/m 3C –––––负荷因子,m/s2.02020⎪⎭⎫⎝⎛=L C C σ (3-5)式中 C –––––操作物系的负荷因子,m/sL σ–––––操作物系的液体表面张力,mN/m 3.1.2板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溢流装置设计W O W L h h h += (3-6) 式中 L h –––––板上清液层高度,m ; OW h –––––堰上液层高度,m 。
32100084.2⎪⎪⎭⎫⎝⎛=Wh OWl L E h (3-7)式中 h L –––––塔内液体流量,m ; E –––––液流收缩系数,取E=1。
hTf L H A 3600=θ≥3~5 (3-8)006.00-=W h h (3-9) '360000u l L h W h=(3-10)式中 u 0ˊ–––––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m/s 。
苯甲苯精馏塔计算示例
![苯甲苯精馏塔计算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f4e92d915f804d2b16c139.png)
求得 : tW =108.97℃ c.进料液温度 t F
求得: t F =94.52℃
2
沈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部分 工艺计算
(3)回流比的确定 (3)
a、已知泡点进料 q = 1 且求得 tF =94.52℃
在此温度下,利用表 1-1 内插法计算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
94.52 − 80.2 p 0 A − 760 p 0 B − 300 = = 100 − 80.2 1344 − 760 559 − 300
t F = 94.52 温度下,查表苯,甲苯的粘度分别是 0.265 和 0.285
µ
LF
= µ ∗ x F + µ ∗ (1 − x F )
1 2
=0.265*0.4402+0.285*(1-0.4402) =0.276
−0.245 ET = 0.49 × (2.43 × 0.276) = 0.539
= 1.51 d、R = 1.2 Rmin = 1.2 *1.51 = 1.81
1.3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
已知: D ! =
2.8 × 10 7 =3607.5kg/h 330 × 24 × 0.98
M
D
=78.35kg/mol D! =46.04kmol/h MD
D=
根据物料恒算方程: F=D+W F=46.04+W
= 116.44*0.0352+142.20*(1 –0.0352) = 141.29
kj /(kmol*k)
tF 温度下:
Cp(F)= Cp1 * XF + Cp2(1 – XF)
= 119.93 * 0.4402 + 137.15*(1 – 0.4402) = 126.05
精馏实际层数计算公式
![精馏实际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b1278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3.png)
精馏实际层数计算公式精馏实际层数计算是精馏塔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精馏塔的操作效果和性能。
精馏过程是通过塔板上的传质和传热来实现的,因此准确计算实际层数对于塔板布置和操作条件的确定至关重要。
在精馏塔中,精馏液从上方的塔头沿着塔板下流,同时精馏汽从塔底向上穿过塔板,两相间的相互作用使传质和传热得以有效进行。
实际上,在塔板上扩散、吸附、沸腾和冷凝等复杂的物质传递过程同时进行着。
这些作用是通过塔板布置的合理性和操作条件的控制来实现的。
那么,如何计算精馏实际层数呢?一般来说,精馏实际层数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数指的是在理想条件下,只考虑传质过程,不考虑传热和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所需的塔板数。
它可以根据所采用的传质计算公式和工艺参数进行计算。
2. 塔板效率:塔板效率是指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传质、传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所能达到的传质效果相对于理论塔板的百分比。
塔板效率是由实际操作和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计算得出的。
3. 蒸汽速度和液体负荷:蒸汽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蒸汽通过塔板的体积,并且是精馏装置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液体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塔板的体积,在精馏操作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这两个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于精馏塔的操作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根据以上因素,精馏实际层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实际层数 = 理论塔板数× 塔板效率× 蒸汽速度 / 液体负荷在使用这个公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个参数的数值,并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同时,由于精馏塔的操作和工艺条件会有所变化,因此每个塔板的实际效果和性能都需要进行实际测试和调整。
总之,精馏实际层数的计算是精馏塔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塔板布置和操作条件的合理性。
准确计算实际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精馏塔的操作效果和性能,为工业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实测数据和调整,以确保塔板的正常运行和优化操作。
精馏塔全塔效率计算公式
![精馏塔全塔效率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68ed9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7.png)
精馏塔全塔效率计算公式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而全塔效率则是衡量精馏塔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
要了解精馏塔全塔效率的计算公式,咱们得先弄明白全塔效率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全塔效率就是实际塔板数与理论塔板数的比值。
全塔效率的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E_T = \frac{N_{实际}}{N_{理论}}$ 。
这里的 $E_T$ 就是全塔效率啦。
那怎么去确定实际塔板数和理论塔板数呢?实际塔板数呢,就是咱们在设计或者实际运行中实实在在数出来的塔板数量。
理论塔板数就有点复杂啦,得通过一些复杂的热力学计算和相平衡关系来确定。
我记得有一次在化工厂实习的时候,就碰到了关于精馏塔效率计算的问题。
当时我们小组负责优化一个精馏塔的工艺参数,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为了计算全塔效率,我们可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我们先收集了各种数据,像温度、压力、流量等等,然后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和分离要求,运用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进行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这个过程中,数据稍微有点偏差,计算结果就相差很大。
比如说,在测量温度的时候,因为温度计的精度问题,导致温度数据有了一点小误差,结果算出来的理论塔板数就不太准确。
后来我们反复检查、校准仪器,重新测量数据,才得到了比较可靠的结果。
在确定了实际塔板数和理论塔板数之后,代入全塔效率的计算公式,就能得出全塔效率啦。
通过计算全塔效率,我们可以评估精馏塔的性能,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塔板结构不合理、操作条件不合适等等。
总之,精馏塔全塔效率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准确计算和应用,还需要我们对精馏过程有深入的理解,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要非常严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全塔效率这个指标的作用,让精馏塔更好地为化工生产服务。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您对精馏塔全塔效率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楚的认识。
要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别着急,多思考、多尝试,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3751ee8964bcf84b8d57b2c.png)
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计算一、塔径D1、精馏段塔径初选板间距m H T 40.0=,取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6.0=,故m h H L T 34.006.040.0=-=-; 0319.030.28.87792.00015.02121=⎪⎭⎫ ⎝⎛⨯=⎪⎪⎭⎫ ⎝⎛⎪⎪⎭⎫ ⎝⎛vL SS V L ρρ 查Smith 关联图得C 20;依2.02020⎪⎭⎫⎝⎛=σC C 校正物系表面张力为m mN /45.21时的C0720.02045.21071.0202.02.020=⎪⎭⎫⎝⎛⨯=⎪⎭⎫⎝⎛=σC Cs m Cu V V L /405.130.230.28.8770720.0max =-⨯=-=ρρρ可取安全系数为,则s m u u /843.0405.160.060.0max =⨯==故m u V D S 179.1843.092.044=⨯⨯==ππ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2m,则空塔气速。
2、提馏段塔径初选板间距m H T 40.0=,取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6.0=,故m h H L T 34.006.040.0=-=-; 0782.070.20.96041.00017.02121=⎪⎭⎫ ⎝⎛⨯=⎪⎪⎭⎫ ⎝⎛⎪⎪⎭⎫ ⎝⎛vL SSV L ρρ 查Smith 关联图得C 20;依2.02020⎪⎭⎫⎝⎛=σC C 校正物系表面张力为m mN /92.19时的C ,即0679.02092.19068.0202.02.020=⎪⎭⎫⎝⎛⨯=⎪⎭⎫⎝⎛=σC Cs m Cu V V L /279.170.270.20.9600679.0max =-⨯=-=ρρρ 可取安全系数为,则s m u u /767.0279.160.060.0max =⨯== 故m u V D S 825.0767.041.044=⨯⨯==ππ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0m,则空塔气速。
为统一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取为。
精馏塔计算方法
![精馏塔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0071362af90242a895e52f.png)
目录1 设计任务书 (1)1.1 设计题目………………………………………………………………………………………………………………………………………………………………………1.2 已知条件………………………………………………………………………………………………………………………………………………………………………1.3设计要求…………………………………………………………………………………………………………………………………………………………………………2 精馏设计方案选定 (1)2.1 精馏方式选择…………………………………………………………………………………………………………………………………………………………………2.2 操作压力的选择…………………………………………………………………………………………………………………………………………………………………2.4 加料方式和加热状态的选择……………………………………………………………………………………………………………………………………………………2.3 塔板形式的选择…………………………………………………………………………………………………………………………………………………………………2.5 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的安排……………………………………………………………………………………………………………………………………………2.6 精馏流程示意图…………………………………………………………………………………………………………………………………………………………………3 精馏塔工艺计算 (2)3.1 物料衡算…………………………………………………………………………………………………………………………………………………………………………3.2 精馏工艺条件计算………………………………………………………………………………………………………………………………………………………………3.3热量衡算…………………………………………………………………………………………………………………………………………………………………………4 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4)4.1 设计板参数………………………………………………………………………………………………………………………………………………………………………4.2 塔径………………………………………………………………………………………………………………………………………………………………………………4.3溢流装置…………………………………………………………………………………………………………………………………………………………………………4.4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5 流体力学验算 (6)5.1 气相通过塔板的压降……………………………………………………………………………………………………………………………………………………………5.2 淹塔………………………………………………………………………………………………………………………………………………………………………………5.3 雾沫夹带…………………………………………………………………………………………………………………………………………………………………………6 塔板负荷性能图 (7)6.1 雾沫夹带线………………………………………………………………………………………………………………………………………………………………………6.2 液泛线…………………………………………………………………………………………………………………………………………………………………………6.3 液相负荷上限线…………………………………………………………………………………………………………………………………………………………………6.4 漏液线…………………………………………………………………………………………………………………………………………………………………………6.5 液相负荷下限线…………………………………………………………………………………………………………………………………………………………………6.6 负荷性能图………………………………………………………………………………………………………………………………………………………………………7 塔的工艺尺寸设计 (8)8釜温校核 (9)9热量衡算 (9)10接管尺寸设计 (10)符号说明 (10)参考文献 (13)结束语 (13)1.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年产8000吨乙醇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1.2已知条件:1原料组成:含35%(w/w)乙醇的30度液体,其余为水。
乙醇—水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乙醇—水精馏塔的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2416e676c66137ef0619c4.png)
目录(一)设计方案简介.................................................................................................................. - 1 - (二)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计算...................................................................................... - 1 - 1.精馏流程的确定............................................................................................................ - 1 - 2.塔的物料恒算................................................................................................................ - 1 -2.1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 - 1 -2.2 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 2 -2.3 物料恒算.................................................................................................................. - 2 -3.塔板数的确定................................................................................................................ - 2 -3.1理论塔板数的求取................................................................................................... - 2 -3.1.1绘制相平衡图................................................................................................... - 2 -3.1.2 求最小回流比、操作回流比.......................................................................... - 3 -3.1.3 求理论塔板数.................................................................................................. - 3 -3.2全塔效率................................................................................................................... - 5 -3.3实际塔板数............................................................................................................... - 5 -4.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2]................................................................................. - 5 -4.1操作压力................................................................................................................... - 5 -4.2温度[1] ....................................................................................................................... - 5 -4.3平均摩尔质量........................................................................................................... - 6 -4.4平均密度................................................................................................................... - 6 -4.5液体表面张力........................................................................................................... - 7 -4.6液体黏度................................................................................................................... - 7 -5.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2]................................................................................................. - 7 - 6.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3],[4] ............................................................................... - 8 -6.1塔径........................................................................................................................... - 8 -6.2溢流装置................................................................................................................... - 8 -6.3塔板布置................................................................................................................... - 9 -6.4筛孔数与开孔率..................................................................................................... - 10 -6.5塔的有效高度(精馏段)......................................................................................... - 10 -6.6塔高计算................................................................................................................. - 10 -7.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5]................................................................................................. - 10 -7.1塔板压降................................................................................................................. - 10 -7.2液面落差................................................................................................................. - 11 -7.3.液沫夹带................................................................................................................ - 11 -7.4漏液......................................................................................................................... - 11 -7.5液泛......................................................................................................................... - 11 -8.塔板负荷性能图[6]......................................................................................................... - 12 -8.1漏液线..................................................................................................................... - 12 -8.2液沫夹带线............................................................................................................. - 12 -8.3液相负荷下限线..................................................................................................... - 13 -8.4液相负荷上限线..................................................................................................... - 13 -8.5液泛线..................................................................................................................... - 14 -9.附图................................................................................................................................ - 16 -10.本设计的评价或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 - 18 - 附:参考文献符号说明.......................................................................................................... - 18 -(一)设计方案简介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和制药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工艺设计第6章填料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化工工艺设计第6章填料精馏塔的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8ff15690c69ec3d5bb7580.png)
似于网波纹填料,但抗堵能力比网波纹填料
强,并且价格较便宜。它按波峰高度分为: 4.5型、6.3型、10型;按比表面积分为: 250Y型、500X型,700Y型。
规整填料的性能曲线与气体动能因子F有关, F因子的表达式为:
F uG G
F V
3600 G
• 精馏段的平均液体量:
9000 9950
L 精 115.18kmol/h
2
9475kg/h
• 折合成精馏段平均液体负荷为:
l精
L
AT L
9475
1.32 804
8.88 m3/(m2
h)
4
对精馏段用线性插入法求出填料阻力为:
(⊿P/z)精 = 0.11kPa/m
F
4V
3600DT2
• 塔中:
4 12600 1.60
G 3600 1.32 2.7
F
4V
4 13930 1.77
3600DT2 G 3600 1.32 2.7
• 塔底:
F
4V
4 14810 1.89
3600DT2 G 3600 1.32 2.7
填料
Sulzer’s Mellapak (金属)
Sulzer’s Mellapak (塑料)
Koch-Sulzer(丝网)
型号 125Y 250Y 350Y 500Y
250Y
CY BX
填料因子/m-1 3.2801×10 3.2808×20 3.2808×23 3.2808×34
3.2808×22
3.2808×70 3.2808×21
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精馏塔的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c046b7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c.png)
液流型式选取参考表
液 体 流 量 m3/h U 型流型 单流型 双流型 阶梯流型
<7
<45
<9
<70
<11
<90 90-160
<11
<110 110-200 200-300
<11
<110 110-230 230-350
<11
<110 110-250 250-400
<11
<110 110-250 250-450
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考虑。
可考虑取常压操作,塔顶压力为4kPa(表压), 每层塔板压降p≤0.7kPa。
现在六页,总共六十五页。
3、进料状况的选择 进料状态与塔板数、塔径、回流量及塔的热负荷都有密切
的联系。 在实际的生产中进料状态有多种,但一般都将料液预热到
泡点或接近泡点才送入塔中,这主要是由于此时塔的操作比较 容易控制,不致受季节气温的影响。
umax C
L V V
C
C20
L
20
0.2
筛板塔,可查教材Smith图 求 C20 ; 浮阀塔可查数据手册书确定C20 。
现在十九页,总共六十五页。
0.1 0.09
0.07 0.06
C20
0.05 0.04
0.03
0.02
HT=0.6 0.45 0.3
0.15
0.01 0.01
课本P.129
Vs
VMVm
3600Vm
m3/s
L=RD
Ls
LMLm
3600Lm
m3/s
提馏段: V=V +(q-1)F L =L +F
精馏塔的计算
![精馏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e97d31a10a6f524ccbf8585.png)
X1、X2—分别为出塔和进塔液体的组成,
(1)分子扩散的阻力和速率主要决定于扩散物质和流体的温度以及某些物理性质。
(2)分子扩散速率与其在扩散方向上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分子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扩散系数大,表示分子扩散快。
(3)分子在液体中扩散速率比在气体中要慢的多。因为液体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大得多,其分子间距小。
2.涡流扩散:通过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而传递物质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湍流流体中。
所以气体的摩尔分率为yA=pA/P=vA/V;xD
yB=PB/P= vB/V或yB=1-yAF,xF
三.物料衡算(双组分)
对总物料衡算F =D+W
对易挥发组分衡算FxF=DxD+ WxW
式中:W
F——原料液、塔顶产品(馏出液)、塔底产品(釜残液)流量,kmol/hxW
xF、xD、xW——分别为原料液、馏出液、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二.吸收分类
组分数目:单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
化学反应: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热效应: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
三.相组成表示
1.比质量分率XW(YW):混合物中两组分的质量之比。
XW(YW)= GA/GB=αA/αBkgA / kgB
2.比摩尔分率X(Y):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摩尔数之比。
X =nA/nB=xA/xB=xA/(1-xA)kmolA / kmolB
3.对流扩散:湍流主体与相界面间的涡流扩散与分子扩散两种传质作用的总称。
它与传热过程的对流传热类似。
六.吸收机理
(一)吸收机理(双膜理论要点)
1.相互接触的汽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存在着一个很薄的有效层流膜层。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两膜层。
精馏塔再沸器工艺计算
![精馏塔再沸器工艺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936172f7375a417866f8f06.png)
目录目录 (1)精馏塔再沸器工艺课程设计 (2)1.设计任务及设计条件 (2)2.方案论证 (2)3.估算设备尺寸 (3)4.传热系数校核 (3)5.循环流量校核 (7)6.设计结果汇总 (12)7.工艺流程图 (13)8.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13)精馏塔再沸器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及设计条件(1) 设计任务:精馏塔塔釜,设计一台再沸器(2) 再沸器壳层和管层的设计条件:潜热γ0=812.24kJ/kg 热导率λ=0.023W/(m•K)粘度=0.361mPa•s 密度ρ0=717.4kg/m3管层流体83℃下的物性数据:潜热γi=31227.56kJ/kg 液相热导率λi=0.112 W/(m•K)液相粘度=0.41 mPa•s 液相密度=721 kg/m3液相定压比热容=2.094kJ/(kg•K)表面张力=1.841×10-2N/m汽相粘度=0.0067 mPa•s 汽相密度=0.032 kg/m3蒸汽压曲线斜率(Δt/Δp)s=2.35×10-3m2•K/kg2.方案论证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利用塔底釜液与换热器传热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使得釜液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流动循环。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的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及运行费用低等显著优点。
由于结垢原因,壳层不能采用机械方法清洗,因此壳层不适宜用高黏度或较脏的加热介质,本设计中壳层介质为乙醇蒸汽,较易清洗。
3.估算设备尺寸计算热流量Φ为 )(1038.33600/100024.81215005W q b mb ⨯=⨯⨯==Φγ计算传热温差m t ∆为(11583)(8583)10.82()(11583)(8583)m t K Ln ---∆==-- 假设传热系数K=XX ,估算传热面积A p 为拟用传热管规格230⨯φ,管长L=3000m ,计算总传热管数N TN T =1006303.014.334.2840=⨯⨯=L d A pπ 若将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则可用N T =3a(a+1)+1,b=2a+1,D=t(b-1)+(2~3)d 0计算壳径D 为 D=32×(37-1)+3×30≈1400mm取管程进口管径Di=250mm ,出口管直径D 0=600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